第57章
書迷正在閱讀:穿成建筑以后[基建]、聞言神偏愛你、穿越后種田養夫郎、囂張郡主成基建狂魔、綠茶女配的前男友們……、被世子爺cao練日常、青山在(1V1,骨科)、雪色如何,但問取、庭前柳(養父女 古言)、薔薇事件簿(未定同人)、女扮男裝上學堂(NPH)
回到正堂坐下的陸寒塵才后知后覺,昨夜他本來是準備先問謝令月面見貴妃之事,還有太子在御花園與他相遇之事。 這些其實陸寒塵能猜測個大不離,不過是擔憂狼崽子,想要問問他可有失言之處;九千歲最不缺的便是宮里的人手,還想著為狼崽子描補一二。 結果先是狼崽子撒嬌要逛燈會,后來又遇到蜀王兩個,再之后的事情發生的猝不及防,還真忘了這一茬。 九千歲再一次發覺他對待謝令月的不同,已然是不知不覺中就會縱容那狼崽子。 難不成這些也是因為習慣的緣故么,一時沉思,九千歲竟忘了去梳洗換衣;還是近身內侍跟著老總管過來送膳食,才驚醒了這人的所有神思。 見自家主子滿面的憔悴,老總管親自端著藥碗近前。 “督主還是先服藥,雖說夫人不在府里,還是安排了執硯給您煎藥,便是夫人的心意您也不好辜負?!?/br> 再說老總管也能看得出來,從夫人開始日日盯著督主喝藥后,督主的氣色明顯不同于往日,可見還是有大用的。 陸寒塵回神:“你說這是夫人吩咐人特意煎好的?” 可不是怎么的,提起自家主子娶回來的夫人,老總管就差笑成一朵花,督主這夫人娶得好哇。 沒有猶豫,陸寒塵接過藥碗仰頭飲下;溫熱的藥液順著喉管而下,只覺心間也多了一點暖意。 雖說狼崽子與他置氣,可還記著自己的身子;罷了,或許玉衡說的對,自己放低身段哄一哄狼崽子也不是不可,怎么說他都比狼崽子年長五歲,讓著他點又何妨。 于是,九千歲認真梳洗之后,特意換了一身精致些的衣袍,用過幾口膳食,不曾歇息片刻又直奔謝令月所在的嫁妝宅子。 就連蜀王府來人傳話,說是蜀王邀他敘話,也被九千歲找了個借口推拒了;想也知道,今日謝棟進宮,必是與陛下交割鎮北軍虎符,想來蜀王是急了。 可他也不想想,昨夜剛發生刺客之事,陛下怎么可能此時定下此事,拖個幾日才是正常。 現在說起這件事,陛下只會更加防備,怎會輕易給出兵權。 此時的陸寒塵未曾想到,因為謝家人的護短,謝棟在面見景昌帝的時候直接來了個出乎預料的cao作。 從謝令月那里離開之后,坐在進宮的馬車上,謝棟心里還是恨的直咬牙;他并不知陸寒塵對李昭辰的愛慕之意,只是為自家侄子不值。 他們家的阿月恢復男子裝扮之后,那就是天上明月;便是喜歡男子又如何,有謝家的底蘊在,還有阿月自身的樣貌才華,以及對日后的謀劃,恐怕愛慕阿月的男女也會趨之若鶩。 如今阿月一心撲在陸寒塵那閹人身上,為他放下身段,還冒著暴露身份的危險在危急時刻護著他···可陸寒塵那狗東西是怎么做的,為了蜀王置謝令月的安危不顧。 皇子身邊有多少護衛,難道陸寒塵那狗東西不清楚么,用得著他這般忠心護主? 何況一個親王還算不得九千歲的主子。 害得阿月受那么重的傷,該死! 也就是這會兒謝三爺還不知陸寒塵心悅李昭辰,若是知道了,只怕能直接發作起來。 便只是這般,也足夠謝棟氣死了。 氣忿中謝三爺還不耽誤生疑,陸寒塵那廝這般在意蜀王,莫不是蜀王就是那廝暗中扶持的;要不然就憑蜀王的生母,他怎么可能得到親王封號。 便是陛下當時因為群臣請立太子之事,與群臣對著干,一口氣封了所有皇子爵位與封號,當時的蜀王可夠不著親王爵位,最多一個郡王;越想越是這么回事,恐怕陸寒塵那狗東西早與蜀王暗中勾結在一處。 謝三爺更加生氣,心中連罵閹人就是閹人,最是無情無義的狗東西。 到了西苑,景昌帝在正殿見謝棟;君臣之間少不得一番虛情假意,一個說朕甚是掛念將軍,北疆那等兇險之地這些年安然無恙,全賴愛卿忠君愛國。 謝棟姿態擺得足夠低,感激涕零謝恩,道若不是陛下心系鎮北軍,年年都優先鎮北軍的所有軍需供應,鎮北軍也不會有這般功勞,一切都是陛下龍恩浩蕩。 這番話說的景昌帝龍心大悅,可不正是如此,若不是他念及北疆防御的是前朝外族,若不是他督促內閣軍需供應優先鎮北軍,哪有北疆的安穩;可恨百姓中好些人議論,說甚么鎮北軍如此功勛,都是謝家人的功勞。 算謝棟明君心識時務。 “既如此,愛卿以為鎮北軍該由何人統帥?”景昌帝面容隱在垂舞的玉白紗簾后,聲音極為親和:“愛卿不必多心,你統帥鎮北軍多年,最是了解軍中各位將軍,只管推選便是?!?/br> 帝王的疑心永遠都在,謝棟在心里冷笑;這會兒說的好聽,他要是真信了,從鎮北軍中推選人,只怕帝王更要睡不安穩。 可因為自家侄子受傷一事,他又不想依照原來的想法回話,因而裝作為難沉吟。 “愛卿只管道來便是,不日你與魏國公就要衣錦還鄉,朕···有生之年還不知能否再輕易得見愛卿,你便當作今日是咱們君臣家常敘話,不必拘束?!?/br> 謝棟慌的忙忙跪倒磕頭:“陛下何至于此,臣聽聞陛下修道大成,仙師都夸贊過陛下福澤綿長,必是圣壽萬載!” 之后起身回話,道大宣如今在陛下的賢明仁政下繁榮昌盛,無論是朝堂與百姓,正是最渴慕陛下的時候;而陛下如今龍體安康,亦是大宣與百姓的福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