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嫡長子 第795節
書迷正在閱讀:在選秀奮斗的我總被迫修羅場、小海馬嬌養日常[七零]、殺戮拼圖、我真有這么壞嗎、八十年代順風順水、大佬的小祖宗太兇殘了、水天一色、小糖O穿到正常世界、笨蛋美人勇闖無限流、[西幻NP]勇者今天跑路
		
		    何廷仁看了看皇帝,欲言又止的點了點頭。    剛欲離開,他聽到天子說:“有什么話就說?!?/br>    “微臣失態。微臣是觀陛下面容有些疲憊,所以就在猶豫是否要自作主張?!?/br>    “怎么了?什么事?”    “是新任新疆巡撫,王憲王大人到了,他遞了條子請見?!?/br>    “喔?!敝旌裾毡鞠肫鹕?,但是渾身確實有些不得勁,“就這樣吧,朕不起來了。你讓他進來?!?/br>    “陛下,要不……還是讓他等會兒?”    “讓他進來吧。人都到了,讓一個六十出頭的老人等那么久干什么?快點兒的?!?/br>    何廷仁微微動容。    天子是九五之尊,能說出這番話很是不易。    “是?!?/br>    話說這王憲一個多月前就接到調令了,但是這家伙拖了點時間,非要說河南災情未緩,他不放心馬上就走。    這個朱厚照也只能理解,    這個年代的風氣就是這樣,不比后來的組織性、政治性,那是必須行動聽指揮?,F在呢,這些個文人儒士都要展現一下自己的愛民之心,不然道德水準體現在什么地方?    因而朱厚照也是入鄉隨俗,左右為的是老百姓,新疆倒也沒急切到那個份上。    不多時,    一個頭發花白,但腿腳還算歡快的人快步低頭走了進來,他先尋找了一下,看到天子的躺椅這才迅速靠近,    “臣新任新疆巡撫王憲恭請圣安?!?/br>    “朕安。平身吧?!?/br>    “謝皇上?!?/br>    王憲低著腦袋站起來,他用余光瞧了一眼皇上,見到了皇上精神不濟,不僅如此,就是聽語氣也覺得不算上佳狀態。    “皇上日夜cao勞,萬望保重龍體?!?/br>    “朕沒事,累么,誰都會累。維綱(王憲字),河南的情況如何?”    “回皇上的話,一切賑災事宜臣以遵照朝廷旨意樣樣落實,王閣老也曾親至督辦?,F在賑災糧是在日夜運往災區,比初期時的混亂是要好多了。而且天氣轉暖,災民不必再受苦寒之熬??傮w來說,每日餓死的人數大幅下降。    但眼下正是青黃不接的時候,各地官府都在全力保障百姓春耕,目前壓力仍大,需得夏收之后,百姓方能養活自己?!?/br>    “那這段時間……”    “陛下放心,兩百萬石賑災糧臣都已妥善安排了?!?/br>    朱厚照嘀咕了,“你王維綱的名聲朕相信,不過胥吏之流多行貪墨,錦衣衛還是要去查探一番,免得朝廷以為自己做了好事,結果卻肥了碩鼠?!?/br>    “陛下說的也是正理?!蓖鯌椯澩?。    他是弘治三年的進士,六十多的年紀,經歷過兩代帝王,各種各樣的官職做了不少。    對于當今的正德皇帝,他是頂頂膜拜的,不說別的,實際成績在這擺著呢。    弘治皇帝也治國十八年,正德十八年的時候那是什么氣象?    所以言談舉止之間,他是極盡恭敬。    “新疆的事情,你怎么看?”    王憲說:“微臣想得不算數的,陛下說了的才算數?!?/br>    朱厚照哈哈大笑,“你這是偷懶了哇?!?/br>    “陛下莫怪,臣今日便是來請陛下訓示的,身為臣子,總是要遵照君主之意而行?!?/br>    “就兩樣事?!敝旌裾丈斐鍪种?,“第一,繼續推廣棉花種植,新疆的棉花都是少府統一購入的,有了產業收入百姓就有了營生,所以不管那里有多少民族混居,亂的話,你沒有任何借口和理由。    第二,新疆邊防區已經設立了,兩個軍,六萬人。你雖管不到那里的軍務,但軍餉糧草都是過你的手的,所以實際上還是需要你和韓十二郎做好協調??傊痪湓?,替朕看好新疆?!?/br>    王憲心思微轉,已然明白這句話背后的意思。    就是說新疆軍區的情況,你也要給我稍微關心關心,不是要你管,但情況你得知道。    “微臣明白。那么哈薩克汗國和邊疆其他汗國的一應外務,不知皇上可有訓示?”    朱厚照脫口而出,“所以說叫你與韓十二郎做好協調,你們一個管打仗,一個掌后勤,通力合作吧。    除非是決定是不是要對周遭汗國用兵這樣的大事,其他的你們兩個商量著定。    總之一句話,不要給朕丟人,不要給大明丟人。哪怕有些小摩擦也不要怕,朕沒有給出兵馬不可進他國的禁令,聽說哈薩克汗國現在正在內亂,若是戰亂危害到新疆,你要做出反應。    朕討厭所有的戰事都發生在我們的地界內?!?/br>    王憲皺眉,“臣也聽說哈薩克汗國正在內亂,當此之時不應是我絕佳的良機么?平滅哈薩克,將新土地納入我大明版圖,正合陛下一代圣君的威名!臣愿為陛下立下此功!”    “這個事么……新疆軍區的六萬精兵朕是準了,西北路太遠,照你說的馬上就發兵來不及的。但你們若能只依靠這六萬人馬打下哈薩克,朕當然也不否決。不過要朕說,理性的選擇是再等等,等哈薩克的內亂更加深化,等朝廷調撥各種物資支援?!?/br>    王憲心中了然,    “陛下所言,微臣已明白了,等微臣赴任以后和韓總兵仔細協商,有了成果再上奏陛下?!?/br>    “可以?!?/br>    好了,王憲也帶著滿意的答案出去了。    現如今的大明東征西進,四處彰顯武力,雖說他這里沒有直接同意,但六萬精兵再配戰馬,有什么不夠的?    實際上,他已經有些期待見到韓十二郎了,這個年輕后生是世襲軍戶出生,上過陸軍學院,在河套、大同和遼東打過仗,每戰都有精彩表現。    主要是在遼東時期當了一衛指揮使表現的比較生猛,他為人所知的是擅長帶兵以及騎兵大范圍奔襲,遼東在他到了之后各方可安穩太多了。    現在用他守新疆,想來也是為了這六萬人能發揮更大的效用。    在哪里發揮呢?    當然還是哈薩克。    不過韓十二郎不在京師,他去年底入京已經知道了朝廷要組建軍區,接到調令他直接就往西去了,不需朱厚照再多說什么。    至于新疆軍區的六萬士兵會從新疆、甘肅、固原和陜西的一眾衛所之中精挑細選。    這個工作不能交給軍區總兵,否則他會大量任用自己的人,將、兵結為一體,到底不是好事。    所以這件事是楊一清在負責,這也是他在新疆之任的最后一件事。    第八百八十九章 向西,參軍!    正德二十一年開春以后,去年提過的軍區組建就如火如荼的正式開始了。    這一次的組建以選拔和自愿相結合的方式開展。    軍機處已經直接下令,各大軍區任何一級不得阻礙軍人自愿報名,當然了,這也是有條件的。    主要的條件就是三條:    第一,身家清白,有各種犯罪記錄或蹲過大獄的直接否決;    第二,身材魁梧,要求是身高過七尺,無明顯身體缺陷。    第三,參加過各類戰爭,立過功勞的優先考慮。    除了這些以外,還有一點很特別,就是原先不是軍人,但身有功名的,只要沒有蹲過大獄又身體健康的,那都要接收。    這幾年下來,軍人的地位不斷提高,不論是軍餉等待遇方面,更重要的是天子對軍人的各方面照顧。    與此同時傳統的科舉路徑還是難如登天。    兩相比較之下,總會有一部分人一方面想要有所建樹,另一方面又實在在文官的路上熬不住。    而現在大明對外用兵不斷,多少人出人頭地?    因而想著動這方面心思的人自然也是有的。    至少陜西舉子婁方勇就是其中之一。    他這個人不喜歡扭扭捏捏的那一套,反倒是豪氣干云,他已經二十八歲,從原來的少年天才,到現在的屢次不中,這些年來也是非常不易了。    自從新疆軍區開始從西北各地挑選士兵,他就各方打聽消息,想著的就是默默離鄉,闖出一番名頭再衣錦還鄉。    孩兒立志出鄉關,學不成名誓不還!    這是正德十三年,天子在鼓勵海陸軍學院的學員們念出的詩句。    現在倒是被他拿來當做墓志銘了。    這日,他騎馬出甘肅嘉峪關,準備隨同商隊一起過哈密,再到吐魯番,隨后一路下到伊犁。    在內地,官道上遍布驛站,但到了新疆境內,這卻不叫驛站,而是叫軍臺。    這是朱厚照模仿清朝而設,清朝的疆域范圍遠勝大明,但卻能管理得當,軍臺起了巨大的作用。    所謂軍臺,其實就是傳遞軍事文書的機構。    新疆這個地方,叫‘天險之國,不患其不能守,而患其不能通’。    一句話:聲息相通至關重要。    從嘉峪關再往西北,每百里必有一個軍臺,軍臺原來直接受新疆總督管轄,但幾年時間下來也逐漸具備了內地驛站的職能,過往人員都會在此補充物資或是暫時歇息。    其實就是一片空地上,幾個簡單的房屋。    靠近路邊則擺一個商鋪,幾張桌子,好讓行人們喝口熱茶。    婁方勇一坐下來,邊上一桌兩人就上下打量著他。    這兩人,一個背著用布包著的長長棍子形狀的東西,他額頭上綁了一圈麻繩。    另外一個也好記,便是模樣很丑,左右臉頰各有兩顆黑痣,讓人不敢盯著細看。    大約也是考慮到這一點,是背棍子的人起身過來招呼,    “這位兄臺?!?/br>    婁方勇略戒備的看著他,“有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