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嫡長子 第776節
書迷正在閱讀:在選秀奮斗的我總被迫修羅場、小海馬嬌養日常[七零]、殺戮拼圖、我真有這么壞嗎、八十年代順風順水、大佬的小祖宗太兇殘了、水天一色、小糖O穿到正常世界、笨蛋美人勇闖無限流、[西幻NP]勇者今天跑路
正德一朝的四大國公就是他們了。 英國公張樹是上一個英國公張懋的孫子。 張懋此人,一般人的評價是‘敦重’,說白了就是圓潤、沉穩,而且因為壽命長,伺候過幾代帝王,所以到朱厚照的時候他是手握重權。 后來叫朱厚照尋個由頭革職在家。 正德十年,七十五歲的他終于病故。 歷史上的襲爵者叫張侖。 但朱厚照不管這些,他事自己出手把這個爵位給了更有上進心、在軍事學院學習過的張樹。 而后又讓他進入五軍都督府任事。 重新讓英國公回歸,在政治上是對老派勛貴的一種拉攏,畢竟張懋在位幾十年,還是提拔了不少人的。 其實這個時候還有一個定國公徐光祚。 但家伙沒什么能耐,而且年紀大了,所以爵位雖顯,但存在感不強。 包括在南京的那個魏國公徐鵬舉,也同樣是個混日子的,一向為皇帝所忽視。 朱厚照也無所謂,他對現在朝中四大國公的格局很滿意, 鄭國公常飛代表是洪武開國的那一代功臣,皇帝照顧他,這態度就有了。 越國公是本朝崛起的武將代表。 英國公、成國公則是傳統勛貴代表。 剩余的幾個存在感較強的侯爵、伯爵包括靖海伯伍文定、南寧伯毛語文、新建伯王守仁、威寧伯王烜以及最近新封的博望侯。 他們的地位相對要低一些,也不全在武將序列,單論權力,可能還沒有總兵高。 平海侯梅可甲更是年老致仕在家。 但他們在朝堂上也算有個位置。 總而言之,實權派的總兵和在京的三個國公都叫皇帝給叫來了。 并且在西苑的皇家游園中接見了他們。 其實這些人自己也有明悟,皇帝一次性將他們全部召還回京,必定是有大事的。 朱厚照其實還有些得意,正是因為他,所以這個階段的大明又涌現出了一批干練而有才能的武將, 見他們魚貫而入,不免自得的講,“漢武帝有衛霍,而朕亦不缺國朝柱石也!” 這其中像是韓十二郎還是比較年輕的總兵,反正戰場上不看年紀,只看你打仗猛不猛。 見到皇帝來了,越國公周尚文領銜紛紛下跪行禮。 “參見陛下!” “好了,好了,都起身吧?!?/br> “謝陛下?!?/br> 朱厚照叫人搬來了凳子,讓他們沿湖坐下,他自己是批奏疏實在坐得累了,所以站著給他們訓話,“今兒個,朕是一個文官都沒叫,哪怕是兵部尚書都不在,而只叫了統兵和統過兵的將軍。為何?朕就是想拋開那些繁文縟節,咱們君臣說些不繞彎子的話。怎么樣?” 周尚文笑瞇瞇的,“我們自然都聽皇上的?!?/br> “對,都聽皇上的!” …… 正戲開始之前,朱厚照總是要寒暄幾句的,不過倒也不是騙人的話,他長長的慨嘆說:“說起來,朕還真是羨慕你們的。朕若不當皇帝,那一定要當個將軍,男兒熱血、遍灑疆場,建功立業,快意人生! 雖說祖宗當中也有馬上天子,不過在這方面,我實在是差祖宗們太多,再加上擔心去了以后給你們統兵的將領添麻煩,便總是忍著??扇塘诉@么十幾年以后,忽然發現大明的對手沒了,真是悔之晚矣,現在根本不知道還要征誰!” “哈哈哈?!?/br> 武將的脾氣還是更加直接一些,聽到皇帝說得滑稽,也都忍不住捧腹。 朱厚照也應和大家,“這個責任朕可要算在你們頭上,怪你們的能耐太大?!?/br> 這是玩笑話了。 “皇上,這可不是我們能耐大,而是皇上運籌帷幄、高屋建瓴。國力強盛,才有臣等在戰場上躍馬揚鞭,所向披靡。這些還是陛下的功勞?!蔽涔ΣR榮也拍起馬屁來。 “武功伯所言不錯?!敝苌形牡溃骸叭舴侵T項新政一改積弊,大明不會有今日盛景?!?/br> 這些功勞,朱厚照還真得照單全收,并更加肆意的說:“但朕可不是唐玄宗,不想躺在過去的功勞簿上夜夜笙歌?!?/br> 將領們接收到了這樣的訊息,立馬站起來抱拳,“臣等愿為陛下驅策,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朕相信?!敝旌裾胀nD了一下, 對于這些將軍、國公,他基本都是滿意的。 說起來,這次宗藩改制,他聽說也有人鬧事,但整個國家畢竟沒出什么大的狀況,這其中,便是因著這幾個將軍和國公所統領的大軍。 有幾十萬精銳部隊鎮在京師周遭,這天下如何能亂? 接著他話風一轉,說:“朕近日來還在設想一個場景。有沒有一天,大明的軍隊能夠分工更加明確、反應更加迅速,京營沒有現在上直親衛和三大營的混亂,邊軍以西、北、東劃分方向,分區設立大軍團,或10萬、或15萬,全部為野戰銳族。只要一聲令下,便可揮師進至周遭不臣之國,而鐵蹄所至,則如雷霆萬鈞,無人能擋!” “或者會不會有那樣的場景……大明家家戶戶的百姓不再將‘好男不當兵’這句話奉為真理,而能夠有‘寧為百夫長、勝作一書生’的英武豪情,軍戶也不為人所輕視,為國征戰便受人尊崇?全國上下團結一心,沒有山東人、山西人,只有大明人。諸位,你們說要做到這個程度。咱們還差在什么地方?” 除了周尚文,其他人都有些低下腦袋,他們不知道是不是皇帝在什么地方不滿意。 于是朱厚照點名,“十二郎,你來說。你是這兒年紀最小的,說錯了被貶反正也有時間東山再起?!?/br> “是?!表n十二郎起身,“啟稟陛下,臣不怕被貶,臣只怕說得不對,誤導了陛下?!?/br> “無妨,你說吧?!?/br> “臣斗膽,敢問陛下是不是要將軍戶取消?” 朱厚照摸了摸鼻子,“你覺得可否?” “陛下有所不知,我大明軍人都已習慣了父死子繼,承繼軍戶,若是驟然取消,士卒離開部隊,致使各地員額空缺,這該如何是好?還有,這些人身無長物,沒了軍餉又該如何謀生?” “是動了腦子的。武功伯,你以為呢?” 馬榮起身,“回陛下。微臣以為,軍戶制取消以后,若是有人要離開,那便讓他離開,他既資源離開,斷了軍餉活得不好也怨不得旁人?!?/br> “那么,十二郎說的員額空缺呢?” 馬榮道:“臣聽人說起,陛下在陸軍學院宣布要建一支知道自己為何而戰的新時代軍隊。若是士卒自己都不愿意從軍,強留他在軍中,那也是徒勞。況且,微臣以為火器興起,子藥又貴,倘若真正打造一支十萬精兵,其所耗費的銀錢必定遠勝以往,正可裁撤部分人員,節省開支?!?/br> “恩。有些道理?!敝旌裾彰嗣掳?,“朕是這樣想的。大明的武裝部隊可以參照先前所定的甲、乙、丙三個層級進行分層, 甲級部隊朝廷要傾注更多的資源,軍餉更高、武器更好、戰馬更精壯、士兵入伍條件更加嚴苛。由你們這些百戰之將率領。 乙、丙兩級部隊,不參與對外直接戰爭,最多是你們攻下一國,由他們去保證秩序。當然了,他們的軍餉、口糧、武器都與甲級部隊沒辦法比較。 朕還想過,乙、丙兩級部隊仍為衛所制,駐防區域不做大的調整。而甲級部隊則要進行全面改制?!?/br> 他的視線落在了周尚文身上。 這些內容,他們二人已經討論過了。 周尚文面向眾國公和將軍,“皇上考慮,甲級部隊定性為我大明戰力最強的武裝部隊,棄用舊有五千六百人規模的衛所制,改為每衛轄一萬名士兵。包括三個含三千名士兵的千戶所和一支一千人的火炮所。三個衛即為一軍,而一個軍區包含3-5個軍。其規模在9萬到15萬之間。 這樣,一個軍區的規模既免于三五萬人的捉襟見肘,也不必有二三十萬人的臃腫遲鈍。軍官從陸軍學院和乙、丙兩級部隊中的優秀軍官中進行選拔,平日不屯田、只練兵,軍餉、糧草由戶部統一調配。此外,不聽兵部令,只受命于軍機處,也就是皇上! 如此一來,朝堂上的風風雨雨你們不必關心,打仗就是打仗、訓練就是訓練。前進就是前進、后退就是后退,從軍區總兵開始令行禁止!這將是一支只適合于真正愿意在疆場上建功立業的男人的部隊!” 朱厚照說:“諸位,朕想著這一天可是很久了,不過哪怕只設立三個軍區,這也是三十萬人。三十萬銳族、虎軍,若不積攢些銀子,那便是養也養不起。怎么樣?朕如果給你們這些能征善戰的將軍一人一支這樣的部隊,你們可有信心為大明,再征服新的土地?!” 武功伯馬榮只覺得這些提法和他心中的念頭可謂是不謀而合,他當即激動下跪,“陛下,臣自請為一區總兵,只效忠于陛下,為陛下大業而戰!為大明江山而戰!” 韓十二郎、石奉和楊尚義也紛紛跪下,“臣也愿意!” “好好好?!敝旌裾沾笫忠粨],“大明男兒不能失了這點尚武之氣,現在外面都在討論這世界之大,呵,沒有一支強大的軍隊,僅僅靠仁厚、禮儀拿不下一寸土地,也守護不了一個百姓!” “皇上圣明!皇上圣明!” 周尚文給了朱厚照一個鼓勵、支持的眼神,皇帝則猛得拍手,“好。既然如此,那這事咱們便干了!” 軍隊強大了以后,的確難以控制,不過那是后面的難題,大明現在正是上升期,需要鍛造出一個真正令其他國家感到恐怖的軍隊。 朱厚照相信,憑著他這些領先的建軍理念和想法,一定能練出橫推所有對手的軍隊。也只有這樣,才能適應這幾百年間的野蠻與掠奪。 第八百七十章 化解 其他人都離開了,只有武功伯馬榮拖拖拉拉的舍不得,他裝模作樣的轉身,但走到半路又折返求見。 朱厚照都在回乾清宮的路上了,聽到有人這樣稟報,便說:“讓他到乾清宮?!?/br> 十一月的京師外面略微還是有些涼意了。 朱厚照搓搓手,并哈了哈氣,與此同時也注意到了身后的動靜,“有什么話剛剛不說,要等到現在?” 馬榮不顧地板的冰涼刺骨,雙掌按地叩頭,“陛下,微臣有一言,欲冒死進于陛下?!?/br> 看他這番架勢,還以為是出了什么大事,朱厚照停頓了數息,沉聲說:“地上涼,到里面講?!?/br> “是!謝陛下?!?/br> 看情形緊張,尤址也揮手讓其他人全都退出,只他一人在暖閣里伺候。 “是朕,剛剛提議要設立軍區不妥?” “不,皇上遠見,微臣嘆服,微臣敢說,這樣的部隊只要成軍,在臣的手中,臣敢向陛下確保它橫貫草原,無人能擋?!?/br> “那你要說什么?”朱厚照用拇指刮了一下眉頭,他開始有些不理解了。 馬榮迅速瞥了天子一眼,因為有些‘緊張’所以不敢多看,“陛下,微臣想要在軍區的基礎上再組一支能夠縱橫于草原的騎兵!” “你現在不能縱橫草原嗎?” 馬榮說:“現在補給受限,哪怕多帶糧草深入大漠,也不過半年,走不遠?!?/br> 正說著,尤址過來附耳,低聲說了幾句。 朱厚照略微有些明悟,“馬榮,你又是送蒙古馬,又是在這磨磨唧唧的,你到底想說什么?” “陛下!”馬榮知道他自己不能再拖下去了,否則皇帝心煩那可就壞了,“微臣是想模仿蒙古人組建一支蒙古騎兵,以戰養戰,擺脫我軍依賴補給的缺陷?!?/br> 這話說完,他低著腦袋不敢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