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嫡長子 第774節
書迷正在閱讀:在選秀奮斗的我總被迫修羅場、小海馬嬌養日常[七零]、殺戮拼圖、我真有這么壞嗎、八十年代順風順水、大佬的小祖宗太兇殘了、水天一色、小糖O穿到正常世界、笨蛋美人勇闖無限流、[西幻NP]勇者今天跑路
他們此時要豎起來的就是皇帝前日在這里講的原話。 一共十六個字:上忠天子,下護黎民,保衛疆土,雖死無憾! 而過了大門以后向內,還會在懸掛一些其他的標語,比如說已經醒目樹立在校園內草地上的八個大字:要么強大,要么死亡! 這就是軍人的效率,兩天前訓話,接著連夜制作標志標語,一刻都沒有耽擱。 天子的講話就是朝政的風向, 兩日后,兵部尚書桂萼親自邀請博望侯景旸來到陸軍學院演講。 既然皇帝這么在意所謂的大明之外的世界,并為此要對軍隊進行改動,那么景旸自然就是最好的授課之人。 其實這段日子,景旸就是不斷的被人請教這些東西。 當然,到京師高院還是頭一回。 其實他不知道的是,也許別的學院還會對他的各種說法或是人品有所質疑,但軍學院卻是推崇的, 因為他是當代張騫,發現了更遙遠的世界,對于軍人來說,那是未征服的疆土, 也因為他擁有博望侯這個侯爵。 在門口的學生最先看到一頂轎子進去,左右一打聽,說是博望侯,所有人都眼熱起來。 如今軍學院的生源構成中,有世襲軍戶、有勛貴之后、也有單純的心想軍武的青年才俊。 江深就是一名陜西一名世襲軍戶,他經過自己的努力才考取的陸軍學院,學制四年,今年是他第三年了。 博望侯與《萬國圖志》對于大明來說是個震撼,對于他這個具體的人而言更加如靈魂震顫般。 尤其他是陜西人,更加不了解原來從海洋出發以后,世界是這樣的。 現在博望侯現身學院,他又怎么能錯過這個機會? 所以沿途聽到了這個消息以后,便立馬狂奔向忠君樓的大教室跑去。 他們這些人平日里都要訓練跑步的,真的沖起來是八百米不帶喘的飛竄。 …… “所有人,有序排隊!” 大樓一層,一聲威嚴命令響起。 原本擠成一團的學生立馬自動形成方隊。 景旸這會兒正好出現,他看到了這一幕,對身邊的桂萼說:“令行禁止,陸軍學院更甚往年了?!?/br> “陛下有命,安敢不從?博望侯,請?!?/br> 景旸走上臺階。 在所有人的目視中進入全校最大的一個教室。 他進去以后外面才有聲音,“前隊變后隊、后隊變前隊,依次入場!” 江深就是其中一員,而且他很幸運的站到了第二排,算是離最上面的景旸很近的一個位置了。 …… 這次受命演講很快開始。 也真就是景旸這個愛現的性子,他自己都滿身激情,畢竟這是他九年的成果,是他一輩子最具標志性的功勞。 “……就讓我們從一條航線開始?!?/br> 他的身后兩邊各有兩人為他舉起了畫布,而他自己則手執毛筆。 說到底他也是進士出身,并且最終能進入侍從室的,論才氣,那也是頂尖的那一類,至于書法、繪畫那是看家的本領。 “自寧波舟山港啟航向南,這是我們這個船隊最初的方向,這樣沿著海岸向南航行,如果距離合適,便會在半個月后的某一刻發現東西、兩個方向都有陸地。西邊就是福建、而東邊便是臺灣?!?/br> 景旸粗略的劃出了大陸的海岸線,同時也簡單的勾勒了一下東南角的臺灣島。 “這里仍然是大明的地界,此時繼續沿著海岸繼續出發,則會碰到瓊州,瓊州與大陸隔海相望,但要比臺灣離大陸近的多…… 按照前任的航海技術,我們最終穿越滿剌加國之間的一條狹長海道,過了這里船隊的方向會由西南轉而向西北,換句話說,陸地就像是斜躺在海洋之上,之后不久暹羅國便到了…… 一年的航行讓我們的船隊抵達了一個叫做邦特國(索馬里)的國家。那里的人身材高大,通體透黑,最初我們不知道,后來聽人說,那也是一片陸地,而且絕不比我們身處的陸地要小。我們受人指引,又沿著這片更大的大陸向南,那里的海岸線,比從寧波到臺灣還要遠,由此可見那是怎樣龐大的一片陸地?!?/br> 順著他的話語,其實一條從東亞到東非的海岸線就出現了。 這里面有的是他親自走過的,有的其實也是看了別的民族的地圖補充的,總之最終就是《萬國圖志》里呈現出的那個樣子。 “再后來我們到了佛朗機國,他們告訴我們,我們繞過的一整片大陸名叫阿非利加洲,而身處東方的我們被他們稱做亞細亞洲人,而從佛朗機國向北還有一片廣闊的大陸叫歐羅巴洲。諸位,如果我們借用這個稱呼,那么有一個事實,即大明也不是亞細亞洲的全部,而只是最東方的這一片領土的主人。 換句話說,大明連三大洲的一半都未曾達到。由此可以想見,這一整片連起來的大陸會有多大,而上面又會有多少個國家。事實上,在我們的先輩不知道的年代里,這些地方還存在過一些強大的,甚至疆土橫跨三大洲的帝國,像是羅馬帝國、阿拉伯帝國。 我們雖不知道,但也不必羞恥,東方人不了解西方,西方人也不了解東方。不過就在三十先前,地處歐羅巴洲的佛朗機國,有一個叫哥倫布的人,他從歐羅巴洲繼續向西航行,諸位知道他發現了什么嗎?” 所有人都伸長脖子,等待答案。 景旸向左邁了兩步,又劃下兩道海岸線,“他們發現了世界上還有一片大陸,像亞細亞洲、阿非利加州那樣大的大陸!” “西洋人的西邊!” “外面的世界竟有這么大!” 如果說到這里是新奇、探險的話,景旸接下來的話就比較恐怖了,“諸位,照我在外九年的見聞來看,這個世界上,東方的亞細亞洲人并不如西方的歐羅巴洲人那樣熱衷于航行,可你們知道歐羅巴洲人發現一個新地方,之后怎么做嗎? 這些人是為利而來,在我沿途遇到的國家當中,超過一半有被歐羅巴洲人入侵的記錄存在,這些披著人皮的野獸到一個新地方便尋找黃金、白銀、香料,尋找一切值錢的東西!甚至在正德六年,他們的足跡已經抵達東方的滿剌加國,逼得滿剌加國向我大明求援! 這些金發碧眼的西洋人不知孔孟,那里也沒有溫良恭儉讓這樣的禮儀、更不存在仁慈與善良。他們發現一個新的地方便只想著搶掠財富。我們的船隊在佛朗機國時,聽到的最多的就是他們所說的向西發財的故事! 他們雄心勃勃的計劃著要占領亞美利加洲,并將原本生活在當地的人全部滅殺!諸位,面對這樣的野蠻民族,皇上說要加強兵備,可有半點錯誤?!” 所以保衛疆土,護衛黎民,這不是一句口號, 而是一個現實威脅之下必須要做到的事情。 “我等愿意效忠陛下,守衛大明!絕不會讓神州陸沉的悲劇發生在大明!” “不錯!陛下說過,敵人雖然兇惡,但我大明仍然強大,他們若是敢來,便叫他們有去無回!” “明軍無敵!” …… 江深聽聞這些內容久久不能平靜,但他忽然又想到另外的問題,“后學斗膽,請教博望侯!” 景旸眼神一凝,“說來?!?/br> “博望侯畫了這樣長的海岸線,不知這陸上是如何,西域以西又是什么地方?” 景旸道:“你是說大陸腹部吧?這些地方我沒有去過,不過依據和歐羅巴洲人了解的信息來看,西域再向西最終就可以走到歐羅巴洲!” “極西之地就是歐羅巴洲?!” “不錯。當初蒙古人就曾遠征到歐羅巴洲,當地有被蒙古人征伐的記錄。這就是鐵證?!?/br> 江深又問:“那么北邊么?” 景旸搖頭,“北邊有沒有其他的大洲我也不知,不過也有人組織船隊向北航行,不過越是向北天氣就越發寒冷,海上的天氣太過惡劣,所以還沒有人走通?!?/br> 正德二十年,因為天子開放、甚至有傾向性。 所以從上到下掀起了對于了解外界的一種狂熱。 了解了以后,其實很多事就順理成章了。 西洋人不斷占領、掠奪,在此過程中持續壯大自己的力量。 難道大明就這樣看著嗎? 此外,在這個世界上有丑,才有美這個概念,有大才有小。一陰一陽,誰也離不開誰。 民族、國家這些個東西,在認知中只有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的時候是強化不了的,甚至不會產生。 只有知道這世界上還有很多很多民族,這才會有強烈的身為漢族的歸屬感。 身為漢族人,現在皇帝提出來要為漢族而戰, 這有什么問題么? 完全沒有。 陸軍學院有了這樣的活動, 海軍學院更加不能落于人后。 而且海軍學院沒能等到天子,反而更加激發了他們。 不僅如此, 京師里這種事情一波接著一波,就是傻子也看明白了,博望侯的西進探索,接下來就是大明要積極應對外界的變化。 所謂的積極,就是備兵。 海軍學院當然也接收得到這種信息,所以不僅是對陸軍學院做的一些事情步步跟緊。而且這一切都涉及到海洋,更加和他們相關。 于是乎海軍學院自發性的開始提出要守衛海疆、要征戰海洋。 …… …… 到了正德二十年十月底,侍從室忽然拋出了三樣東西到朝堂上, 頭兩樣是兩份文件。 一份是《新時代大明軍人紀律條例》 另一份是《新時代大明步兵cao練條例》。 其實這兩個是一個東西,就是朱厚照開始提高對于當前軍隊的紀律要求。 紀律絕不僅僅是定幾個規矩,然后弄個嚴苛的懲罰來強迫人如此。軍紀的成功建立要士兵有一種向心力,有一種使命感。 就是他至少明白他雖然苦、累,但是是正確的,有價值的。 如果不加以思想改造,而單純的嚴刑峻法,這要換到唐末,那幫兵痞能把你殺了換個頭兒上來。 而最后一樣則是一個建議:建議要對軍人進行加餉。 不說多,一成還是要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