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嫡長子 第756節
書迷正在閱讀:在選秀奮斗的我總被迫修羅場、小海馬嬌養日常[七零]、殺戮拼圖、我真有這么壞嗎、八十年代順風順水、大佬的小祖宗太兇殘了、水天一色、小糖O穿到正常世界、笨蛋美人勇闖無限流、[西幻NP]勇者今天跑路
于是乎尤址又開始往回奔,可算是將他這把老骨頭折騰慘了。 雖說這次是特殊情況,但如果讓皇帝饑、渴久了,傳出去,說不準還會有御史來彈劾他。一個不小心再鬧到皇太后那里的話,那他更得不著好。 這邊。 朱厚照走進去之后,一看屋子里紙張、書籍堆得到處都是,他原來是覺得這里應該會有一個人,沒想到三個都在,心緒慢慢平靜下來后說:“你們辛苦了?!?/br> “勤勞王事,豈敢言苦?”何廷仁躬身說道,隨后又問:“陛下,臣等斗膽,不知……陛下深夜到此,是出了什么事了?” “喔,好事?!敝旌裾赵趧倓傄呀洶岩恍﹤€想法都理順了,“性之(何廷仁字),朕剛剛收到消息,奉旨出訪列國的景旸回來了。等天亮以后,你去內閣傳旨,請內閣會禮部準備迎接、升賞和慶祝等一應事宜,會兵部盡快議定犧牲將士的撫恤、家人的安撫等事宜、會外務部準備外國使節的接待等事宜?!?/br> 景旸? 三個人眼睛都睜大起來,顯然都是沒有想到。 朱厚照分外重視此事,所以將來一段時間,不管是實質上的迎接,還是禮儀上該到位的地方,朱厚照都不會逃避,這是他的職責,偷懶也不該再這個時候偷懶。 他作為皇帝,是一個標志、旗幟,要向世人顯示朝廷鼓勵大明對外溝通交流。 對于我們這個民族來說,其實只要沒有閉關鎖國,自縛手腳,那么我們基本上是不太會落后世界太多了。 至少不會像朱厚照記憶中的那樣多。 “微臣遵旨?!焙瓮⑷首匀恢捞熳又匾?,所以也不拖延,說著就去提筆寫了起來。 皇帝正好也在,侍從室出來的意見,他在后面也會圈幾個字,比如:同意、照此辦理、速速辦結等這一類的話,這樣就是皇帝的旨意,內閣也就知道該怎么辦了。 有的正文內容會稍微常一些,都朱厚照自己寫,那工作量就大了。 朱厚照大致掃過一眼,這些人在文字上是不會讓他挑出毛病來的,“景旸到熱河估計還得一個月,所以所有的事情都要在一個月內準備好?!?/br> “微臣明白?!?/br> 朱厚照想了一下應該沒有遺漏,于是又面向這三人,“你們都不回去睡覺,想來是在整理白天所討論的事項吧?” 三人紛紛點頭, “好,左右也睡不著了,白天沒怎么聽你們說,趁著這夜色安靜,咱們再稍作論述,也看看你們寫得如何?!?/br> 關延卿心中不忍,“這怎么使得?陛下龍體要緊。就算有不明朗之處,也該臣等三人先行琢磨?!?/br> 實際上朱厚照心里激動,他也睡不著了,“行了,朕也睡了有三個時辰了,偶爾如此,無妨的?!?/br> 而在外面,尤址再回來的時候看到侍從室里的燈光照舊,三個人影也變成了四個人影,他抬頭望望月光,吩咐身邊人:“天亮以后給內閣遞個話,叫他們給皇上留些時辰休息?!?/br> 夜晚、寂靜,宮殿又顯得曠闊無人。 唯有那一扇窗里仍然燭火搖晃。 第八百四十九章 思想解放 朱厚照之所以對貨幣改革的事情進行再三討論,一是因為它重要,第二個,也是因為這件事不太好在部分省份先行先試。 錢這個東西, 你總不能讓南直隸百姓用新錢,北直隸百姓用舊錢,那相互之間怎么交換? 而如果在商業完全匱乏的省份進行試點,又會因為使用不充分而失去了試點的意義,甚至會因為經濟形態落后,不適應新錢。 所以最多就是有一個過渡期。 即在最初的兩到三年時間,朝廷還是會允許舊錢存在,同時鼓勵百姓使用新錢,并宣告朝廷會在未來的某個時間點徹底廢除舊錢。 過渡期一到,新的貨幣就要立馬發揮它的正面作用,一旦有所錯亂,造成物價混亂或是財富的不正常聚集,人為的創造出窮人,那不僅是心理上過不去,對于實際上的社會穩定也會有影響。 至于不能獲得了貨幣改革真正的成果,那更加會令朱厚照痛心。 考慮到這一點,自然就需要仔仔細細的把每個環節都商量清楚。 當然,鑄幣廠的成立已經可以先行開始,包括原材料的購買、工人招募和相關鑄造工藝的收集等。 甚至鑄幣廠的廠長人選他都已經想好了。 朱厚照的期望是兩個月內至少先試制出新錢。 至于說真的在全國范圍內推廣,估計最快也是要到正德二十一年了。 事分輕重緩急,眼下最為重要的還是景旸歸國。 按照道理來說,為顯迎接的正式,最好還是要到紫禁城舉行相關儀式,但后來朱厚照和朝臣商議,還是決定放棄。 一來,天子龍攆剛剛抵達熱河,還沒歇好,如今就要回去,不免折騰。 二來,皇帝的安危至關重要,匆忙做事,萬一有所疏漏,那誰也擔不起這個責任。 事急從權嘛,就在這里也不是不行。 為顯重視,朱厚照除了讓內閣去準備一應事項,他自己還做了兩個決定,一個是下旨讓人將景旸的妻子兒女全部接到熱河,以便他們一家團聚,盡享重逢之喜。 第二,是讓威寧伯率人南下迎接。 其實最好的人選應該是他的兒子。 可惜消息來得太突然,他的三個成年兒子,老大、老三不在,老二雖然在北返的路上,但四川離這里太過遙遠,根本來不及。 朱厚照是想著把能給的榮譽都給景旸加上,他要用一種夸張的方式,來顯示對這個大名航海家的禮遇。 并讓他在西洋的見聞隨著這種夸張快速傳播。 他仔細想了想…… 1525年,這會兒應該是西班牙人的天下,麥哲倫的船隊差不多完成了全球航行。 全球航行的完成,對人類的知識沖擊超級巨大,包括大明人,畢竟天圓地方已經傳承了上千年。 這種沖擊是全方位的,比如說地球是個圓的,那么‘中央’兩個字也就不成立了,很多的問題都得重新提出設想。 地理大發現的背后就是知識量的迅猛增長。 而隨著大航海時代開始的還有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在全球的殖民時代。 于是大明人就會知道這個世界上有更廣闊的土地、更肥沃的草原。北美、澳洲、南美……想想便令人激動。 “皇上?!?/br> 朱厚照的思緒被尤址這聲呼喊給叫了回來,他調整了一下面色,“來了是吧?讓他們進來?!?/br> “是?!?/br> 不多時,內閣王廷相和禮部尚書靳貴聯袂而來。 張璁有官銀走私一事, 至于顧人儀,在何廷仁說過要加人手之后,朱厚照就命人顧人儀居中協調,多多派人,有多少派多少。 而景旸歸國的相關事宜,自然就落在了王廷相的頭上。 朱厚照一般會用這種方式,每個閣老各自有自己需要負責的事情。 “臣王廷相、靳貴,參見陛下?!?/br> “大規矩免了吧?!敝旌裾沾曛?,露出幾分笑容,“景旸的事情你們都聽說了吧?” 兩人紛紛點頭,“天一亮便聽到這個消息,內心頗為振奮,陛下高瞻遠矚,在數年前派使前往列國,如今得勝歸來,想來必有所得。臣正欲恭喜陛下!” “這可不僅是朕的喜事,還是大明的喜事。孫子兵法說過最簡單的道理,知己知彼百戰百勝。如今在南洋隨處可見從西方來的人,可西方究竟是個什么模樣,大明卻不清楚,如此被動,實在難受。 景旸之行,不僅僅是帶來了西方的親眼見聞,而且也打通了由東向西的航路,從此以后我大明就可源源不斷的派人向西?!?/br> 他心里想著,來一個大明版的西進運動! “威寧伯已經奉了朕的旨意前去迎接了。今天找你們過來,則是為了景旸封爵之事?!?/br> 這話從皇帝嘴巴里吐出來,實在令這兩位驚訝。 “陛下,大明立國以來,外姓臣子非軍功不得封爵,景旸出訪,雖然功勞卓著,但并未開疆拓土、也不曾大敗什么敵軍,以此封爵,會不會顯得賞賜過重?臣恐引起非議?!?/br> 朱厚照則說:“他的船隊有三千海軍士兵,一路路過國家無數,有友好的,自然就有不友好的,針對那些不友好的,景旸能夠武力逼退,保障全艦所有人員的安全,這怎么不是軍功? 除此之外,他已經在奏報中跟朕說了,將歷年見聞撰寫成書,其中內容與我們過往的認識大不相同。這是使我大明君臣對世界的認識更進一步的壯舉,這份功勞何其之大! 再有,就算這些理由都算不上,那凡事也有個第一次,景旸冒著生命危險,出使列國,這個爵位給了他有什么不可?” 凡事都有個第一次才是他真正想說的話。 其實有一個想法一直在朱厚照的心里醞釀,就是在他這一生,一定要封一個科學家爵位。當然,現在還不行,但遲早會有這么一天。 他得逐步提升,科學和知識的地位。 可以這么說,他治國到今天這個地步,除了貨幣改革、對外殖民思想的塑造這兩件大事以外,持續的讓大明開放,讓更多的科學知識涌入大明,就是他關心的第三件大事。 如果說前兩者分別是經濟和軍事層面,那這第三件大事,就是思想解放了?,F如今還沒有有心之人關注到皇帝的這些行事規律,但實際上是有的,而且還不止這三件。 第八百五十章 軍隊建設 至正德二十年,勛貴集團經過朱厚照多番加封以后,已經一改正統以來的頹勢,出現了多位在朝堂上很有存在感的勛貴。 包括越國公周尚文、平海侯梅可甲、靖海伯伍文定、新建伯王守仁,以及正德十三年在青海作戰有功的武功伯馬榮。 除此之外,還有成國公朱鳳,威寧伯王烜、南寧伯毛語文以及不怎么出現在尋常人視野里的鄭國公常飛。 弘治五年,天子下詔:太廟配享諸功臣,其贈王者,皆佐皇祖平定天下,有大功。而子孫或不沾寸祿,淪于氓隸。朕不忍,所司可求其世嫡,量授一官,奉先祀。 常飛乃是開平王常遇春的后人,弘治年間他襲封錦衣衛指揮使銜,這是個沒有實職的虛銜。 朱厚照因為動過不少勛貴,所以在這一點上承襲了自己父親的政策,后來召常飛為親信,命其領騰驤左衛。 這是個政治動作,算是展現皇帝對于開國功臣的后人的照顧。 當然了,常飛并沒有乃祖的威風勇猛,好在曾經落難民間,讓他少了那些紈绔的不良嗜好,而且弘治、正德兩代帝王對他有大恩,因而論起忠心,那是不讓于任何人的。 這些年來,國家雖多有戰事,但朱厚照并不會召他出征,而只要他留守京師,掌都督府事。 尤其老成國公朱輔去世,現在的成國公朱鳳又駐守于外,他這個鄭國公自然承接而上,把都督府的那些個行政事項都領了下來。 旁人也都知道,人家官運亨通,那是祖上顯靈。 有開平王后人這個身份,哪怕軍中勛貴子弟眾多,但也要讓他三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