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嫡長子 第588節
書迷正在閱讀:在選秀奮斗的我總被迫修羅場、小海馬嬌養日常[七零]、殺戮拼圖、我真有這么壞嗎、八十年代順風順水、大佬的小祖宗太兇殘了、水天一色、小糖O穿到正常世界、笨蛋美人勇闖無限流、[西幻NP]勇者今天跑路
“前段日子,浙江來了一疏,說有幾個日本浪人在寧波鬧事,那個事情后來還轉到你這里?,F在情況如何?” 顧佐現在已經是總理外務大臣,他言道:“正德五年以后,大明和日本國的貿易逐漸增多。不過陛下下旨停了勘合,也因此日本國從過去的每次出海大明必獲利的局面,逐漸變成年年不能獲利的局面。臣聽去過日本國的商人說過,日本國國內現在有仇恨大明甚至反明的情緒。這些人來了大明,稍有不滿便會行事極端?,F在的話,臣已經下令將他們關押了?!?/br> “你讓市舶司整體梳理,待朕去了以后將所有重要的涉外案件一一詳稟。朕以往在奏疏中基本也批了,他們是不是照辦了?辦得怎么樣?都一并拿出來看看?!?/br> 市舶司在總理外務衙門成立以后,已劃歸該衙門負責。 “是?!?/br> “路上無事,你自己也可想想。朕是覺得大明朝得有一部專門處理涉外人員的律法,借著朕這次巡視寧波,便在那里頒發了?!?/br> 顧佐知道,這事怕是不能善了了。 多少年來,皇帝做事始終就是那句話:他盯上的事,一定要有一個結果。 雖然他是一直強調過朝廷的規矩,不過海貿這事來往都是以萬為單位的銀子,之前淮安府的案件過后,他其實并不怎么相信市舶司會一點問題都沒有。所以如果哪件涉外的案子處理的不好,牽扯出一些事情來,那怕是要遭。 朱厚照才不管這些。 幾日以后,御駕抵達濟南城,山東巡撫劉健攜各地主要官員見駕。 第六百四十四章 皇帝宣見 皇帝已經下過旨意,天子南巡,一切從簡。 劉健才不管是不是‘沽名釣譽’,反正圣旨來了,他就照做。他找不到那么多銀子去拍馬屁。 “臣山東巡撫劉健,躬請皇上圣安?!?/br> 有他這話,朱厚照才從馬車里動身下來。 人在宮外,他沒有穿非常正式的黑色冕服,而是穿了紅色的冠服,胸前繡的是龍,腰間系的是玉圭。 他目色一掃劉健及其身后之人,總數大約才十幾個,“朕安。平身吧?!?/br> “謝皇上?!?/br> “嗯?!敝旌裾諒街蓖懊孀?,“山東省境內知府、知縣沒來齊吧?” 劉健的確老了,但也的確不糊涂,他說道:“今日接駕,為免驚擾圣上,臣便沒有讓他們全來。但都已遵照旨意在濟南靜候了?!?/br> “喔,無妨。你通知下去,明天一早,朕見他們?!?/br> “是?!?/br> 皇帝慢兩步,等等已經八十的劉健,他背著手,問道:“怎么樣?你身體還行吧?” “臣老邁之軀豈敢憂勞圣上掛念。托陛下洪福,臣如今目能識字,耳能辨聲,雖老邁,可堪用也?!?/br> “哈哈,朕看你應答如流,是老當益壯啊?!?/br> 皇帝身后的臣子也跟著大笑起來,一派君臣和睦的景象。 “謝陛下嘉許?!?/br> “咱們君臣老熟人了,不用這么客氣。你算算,在山東幾年了?” “十年了?!?/br> “十年啊,人生又能有幾個十年?十年來,你清廉為官、勤政愛民,朕來的路上都看了,只要是村莊炊煙裊裊,外面則處處沃野。朕欠你一個大大的人情啊?!?/br> 劉健心中震動,有一種被理解的感動,也有一種受寵若驚的惶恐,“陛下言重了,為官一任、造福一方,這都是臣應該做的?!?/br> 朱厚照心中想給劉健加點封賞,不過仔細再想還是等等。 不要今天賞下去,明天后天出什么丑事,那就是個大烏龍了。反正這么些年都等了,不在乎這幾天。 翌日。 巡撫衙門內,自劉健而下,大大小小的官員全都擠在院子里等。 某個時刻,聽聞一聲‘皇上駕到’,這些官員紛紛下跪,三呼萬歲。 朱厚照從屋里走出來,站在臺階上的高處。 尤址則看有眼力見,馬上給他放了椅子。 “都平身,抬起頭?!?/br> 這些官員大多沒見過天子,所以一時之間有些害怕。 朱厚照則笑呵呵的強調一聲,“朕賜你們無罪。行了,都抬起頭?!?/br> 大小官員都先左看看右看看,之后慢慢把臉露了出來。 而皇帝就這么大大方方的,完完全全的給他們看了個遍。 天子,還是不一樣的。對于千萬普通人來說,能見到就是榮幸,哪怕是一些低品級的官員也是如此。 “朕今日心情好,從京城出來先到山東。首先要嘉獎的也是山東的官員,尤其是你們的巡撫,劉希賢。他是個本事大、脾氣倔的人吶,就是朕有時候也得讓他三分?!?/br> 劉健這樣的老資格,最是受用皇帝給他面子,一時間又是舒坦,又是不好意思,“陛下言重了,臣豈敢冒犯天顏?!?/br> “瞧瞧,做了還不承認,都說你剛直敢言,什么叫敢言?” 劉健還真是個耿直的個性,他辯解說:“臣敢言是為朝廷、為蒼生,最終乃是為陛下,因而不算冒犯天顏。臣縱是有天大的膽子,也不敢冒犯陛下?!?/br> 對待一個辛苦十年,牧守一方的老臣,朱厚照不會吝嗇任何贊美,“敢言也好,冒犯也好。朕不計較這些,朕只計較你是不是守土盡責,是不是真正的為民做官。前些日子,各地聽聞朕要南巡,便爭相要大興土木,以逢迎圣意,朕今日第一站到濟南,就是要給天下一個樹立一個榜樣。 既然是逢迎圣意,那就得弄明白什么是圣意,朕的意思難道是要你們鋪張浪費?笑話。朝廷早已下了旨意要各地立即停止。這次到山東來,朕心甚慰,因為巡撫劉健沒有給朕準備富麗堂皇的行宮,這是一大功,這才是真正的逢迎圣意!朕要賞也是賞這樣的臣子! 還有你們各位,也都很好。沒有給朕張羅什么奇珍異寶、奇珍異獸。朝廷呢,現在是不缺銀子、也不缺糧食了,天下承平、四方安定,但不管如何,不能忘記本心啊。何為本心?民之所憂,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當官,還是要為民啊?!?/br> 劉健拼著八十歲的身子也要跪下給皇帝行跪拜之禮。 “皇上盛德如春,仁慈如海,自登基以來,德政斐然,澤披蒼生,天下萬民無不感恩上天降下一點賢明圣君,臣等也無不感恩于皇上恩德!” 巡撫之后,一眾官員則齊呼,“皇上圣明!皇上圣明!” “今日叫你們過來呢,一是讓朕見見你們,另外一個,也叫你們見見朕。要見見你們……”朱厚照說到這里起身下了臺階,“是因為朕自登基之初就說過,天下官員,最為重要的其實就是你們這些知縣、知府,朕也在挑選上費了一番心思,所以今日在座的各位都是優中選優選出來的。要你們也見見朕,是讓你們都看看,自己賣命的皇上究竟是個什么模樣,他的品德如何、長相如何。有些人,當了一輩子官,還沒見過皇上,那豈不是很虧?” “哈哈哈?!?/br> 皇帝口才很好,也說得有趣,他們紛紛笑了起來。 “好好,”朱厚照探出頭,仔細的瞧了瞧這些人,“你們,哪些是知縣吶?站出來?!?/br> 嘩啦啦的,大概有幾十個藍袍官員全都走了出來。 大部分都是年輕的,朱厚照挑了唯一一個看著最年輕,像是剛剛蓄胡子的一個人,指著他,“你出來,出來?!?/br> “臣遵旨?!?/br> 此人走上前,一撩袍子跪下。 “叫什么名字,在哪個縣任職?” “啟稟皇上。臣乃臨朐知縣關延卿?!?/br> “嗯。臨朐有多少戶、多少口、多少???”皇帝語速極快。 此人拱手,朗聲而對,“稟皇上,全縣兩萬七千五百余戶,十萬三千九百余口,在冊丁壯三萬八千二百余人?!?/br> 朱厚照繼續,“有多少水田、多少旱地?” “全縣水田六萬八千八百余畝,旱地三十一萬五千六百余畝?!?/br> “嗯?!被实蹪M意的點頭,“希賢公,他說的準確與否???” “回皇上,關知縣所言句句屬實?!?/br> “看來不是個顢頇、混日子的知縣,朕雖看不到全貌,但管中窺豹,可知全縣各類事務均在你這個知縣的心中?!?/br> 劉健立馬自得的說:“陛下,山東各府、縣官員臣都一一考校過,若是無德無能,臣不管他是何背景,斷然不會容他。因而,陛下可一一提問?!?/br> 朱厚照心驚,“每一個都是這樣嗎?” “每一個都是?!?/br> “是你說的,朕就信你,朕就不一一考問了??磥砩綎|之所以為山東,還是有些道理的?!?/br> 劉健繼續上前,“陛下,臣在奏疏中上呈過,在濟南,臣動員百姓建了一處成片的萬畝紅薯田,陛下若是有意,臣愿領陛下一觀?!?/br> 朱厚照微微轉過頭。 楊廷和心領神會,“當初推廣紅薯山東力度最大,希賢公所說的萬畝紅薯,也是真的?!?/br> “那是要看。盛世的天下是如何的壯美,朕豈可不看?” 第六百四十五章 君臣觀禮 正德五年以來,紅薯在大明朝走進千家萬戶。 按照最新的種植面積,全國已有超兩千萬畝,而畝均產量已經隨著種植技術越發熟練達到了25石。 雖然離現代農業每畝6000斤也就是40石的標準仍有距離,不過在沒有化肥的年代,農作物的產量上不去,這是無法跨越的自然規律。 實際上現代農業的高產很大一部分靠的就是化肥。 其實每畝25石也很不錯了,如果是按照十取一的稅比,這就是5000萬石的歲入。 當然實際上并沒有那么多,一是因為收稅過程不可避免的存在貪墨、損耗,甚至有的時候某個區域遭災那么還要減免;二是國家并不需要收這么多紅薯…… 紅薯的熱量低,這是一個很重要的缺點。 其實朝廷并不需要多少,但該收還是要收,如果不抵稅,那民間種植的動力就會減弱。 收上來哪怕吃不了,也可以賣、可以賑災,另外,其實很多人不知道,紅薯和紅薯莖都可以喂馬, 紅薯富含膳食纖維、維生素和礦物質,適量的喂馬,對馬的健康非常有益,屬于優良飼料。 所以朝廷還是會收紅薯。 當然,兩千萬畝的土地種出來的大部分的紅薯還是被民間吃掉了,老百姓沒有那么多好日子過,尤其是西北一些干旱區域,能有吃的,已經是很不錯了。 從這個意義上講,朱厚照從北京一路走來,沒有遇到那么多的流民,紅薯是起了大作用的。 所以劉健才花力氣搞了萬畝的規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