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嫡長子 第570節
書迷正在閱讀:在選秀奮斗的我總被迫修羅場、小海馬嬌養日常[七零]、殺戮拼圖、我真有這么壞嗎、八十年代順風順水、大佬的小祖宗太兇殘了、水天一色、小糖O穿到正常世界、笨蛋美人勇闖無限流、[西幻NP]勇者今天跑路
“朕是笑他憋著氣也沒辦法,你笑什么?” “奴婢看陛下樂,就跟著陛下樂了?!?/br> “笑得太難看了。去,把顧人儀給朕找來?!?/br> 尤址被罵也開心,畢竟皇帝現在心情好。 朱厚照當然心情好,沒有陳泰這種混蛋氣他,他能多活十年。 “順便再去催催毛語文,浙江的事情到底能不能有個結果?” “是,奴婢遵旨?!?/br> 第六百一十八章 紫禁城里老套的戲碼 王炳上了一道奏疏,早先朝廷以八人分別盯住八鎮時,他是負責薊州的,隨著楊尚義等人不斷稟報薊州清屯已有進展,所以他請命以欽差身份再去一趟。 在他之前,楊廷和也已經去了山東。 內閣現在就剩楊一清和王鏊兩個人了。 王鏊歲數大些,已經六十一了,楊一清還小他四歲。不過兩人都是極有精力的,每天都是從早到晚的閱讀奏疏。 “……薊州、大同、榆林、寧夏,清屯之事幾乎是鎮鎮有事,這宣府總兵楊興倒是與眾不同,人、田、軍一樣不亂?!蓖貊耸掷锏嘀竞窈竦淖嗍?。 楊一清放下毛筆把東西接過來上上下下的看了一遍,“數字對得上,朝廷在大朝會后下旨催促,他們也頗有進展?!?/br> “閣老真不覺得奇怪?” 楊一清鼻腔嗯了一聲,“不管是真的假的,他都不能在宣府久待。不過,老夫倒希望他是真的。有一鎮能相對順利,陛下那邊總算能寬慰一些。至于你的擔心,不足為慮?!?/br> 王鏊的擔心也很簡單。 清理軍屯這么難的事楊興在宣府能推得下去,那還有什么命令他下了以后,那些將官會不執行呢? 楊興在宣府待得太久,已經不得不防了。 “就算不足為慮,也該防患未然,此事等陛下再召見,我們是要和陛下說的?!?/br> 楊一清沒有反對,也沒有不反對,他是在邊疆待過得人。 其實以大明此時的局勢,不太可能有邊疆將領能夠作亂,造反又不是什么好玩的事。 只在京師里想象外界的人,大概是不明白這一點的。 不過這并不重要,如果要調動那就調動吧。 其實皇帝把王廷相調離陜西,怕也是有這種心思。 “濟之?!?/br> 王鏊見他忽然稱字,有些意外,“怎么了,閣老?” “近來,老夫每每在想,能與濟之共居內閣,也算是一種好運?!?/br> “閣老哪里的話?!?/br> “不,我是在想,將來如果有那么一天,咱們有沒有劉李謝的結局?!?/br> 王鏊心思微動,皇帝稍稍針對了一下楊一清,看來他是有些害怕了,不過他也不說明,只是笑著講,“那一天,我還沒有想過。只不過,陛下其實是寬厚重義的性格,絕不會虧待為國立功之人?!?/br> “今日就我們兩人了?!?/br> 王鏊心領神會,“閣老請說?!?/br> “你原本就是帝師,在朝三十年,先帝對你也極為看重。記得弘治十一年,陛下以一句‘明年春暖以聞’挑動了那封東宮出閣講學疏,后來,先帝便簡拔你入東宮?!?/br> 王鏊謙虛起來,“哪里,這都是先帝厚愛,每念及此,我還心中有愧?!?/br> “他,你怎么看?”楊一清直接指向王炳的座位。 王鏊沉默了一下。 楊一清則不客氣,“老夫便直說了吧,老夫還在,他與你壞不到哪里去,老夫若走了,他與你也就好不到哪里去了?!?/br> 這話洞若觀火,其實王鏊難以否認。 “閣老,明鑒。不過屬下一直以為,閣老是真正的做事之人,屬下雖不才,但也立了此志。再說閣老才五十七,離八十還早著呢?!?/br> “哈哈哈?!睏钜磺褰兴@句給逗笑了,“怎么能有那么久?你不急,我不急,那也還有其他人急呢?!?/br> “只要皇上不急,其他人急也沒用?!蓖貊硕嗾f一句,“閣老,屬下以為陛下還是不急的。而且軍屯清理,西北用兵,甚至再征韃靼,哪一樣能少得了閣老?” 話到這里越來越直白了。 楊一清也就不藏著,“我知道濟之的心,朝廷的這幾樣事就是豁出去我們這把老骨頭不要,也一定要辦好,否則怎么對得起陛下?怎么對得起天下蒼生?可等到我們做完了,都交出去的時候,又是交到誰的手上呢?上次陜西王德華的事,你也看得清楚?!?/br> 王鏊心里明白,王瓊先是投他不成,再去了王炳那里。 而這個時候楊一清提到這一點……幾息之間,他的心里有些明悟。 “……閣老,陛下倒是與屬下談過一些?!?/br> “喔?怎么說?” “陛下說,朝堂之上,意見不合原屬正常,只是不能以朝政為代價?!?/br> 楊一清手指微微一動,“喔,陛下一向如此?!?/br> 其實他的確是有些看不過眼了,陜西換了王瓊,王瓊去拜王炳的碼頭,若僅是這樣其實都沒關系,但世上的事不會那么簡單。 官場就是一群墻頭草。 王瓊之后,還有很多人也在跟隨,仿佛內閣里一個新的中心點又要形成了。 其實原本王炳要干什么,他管不著。強勢的君主坐在龍椅上都看著他們呢,王炳又能如何? 但身為首揆,有些事是不得不做,其中第一條就是不能太軟弱,否則跟著你都受氣,沒有好的前程,誰還跟你? 你得做給下面人看! 現在皇帝稍微動了他一下,許多人就覺得首揆是不是出問題了。一開始他自己也覺得是,可大朝會結束已經一個多月了,皇帝并無其他動作。 這個時候,楊一清應該有所反應。 這是政治演化的必然,是必須要做的,這和人好人壞、君子小人等等道德無關。如果他不做,就不是一個合格的首揆,就統率不了百官。甚至,你下的命令,下面也是聽到十分但做個六分。 那還干什么?不如致仕回家。 這個世界,對沒脾氣的老實人從來就不友好。 所以格局推動著他要打壓一下王炳,要讓人看到他的地位仍然穩固,別那么急著改換城頭! 而今天忽然和王鏊說起來,并非是閑聊,他哪有閑工夫閑聊?他是要告訴王鏊自己的意圖,換句話說,我是針對王炳,不是針對你。 王鏊也很懂,跟他說了皇帝的底線。這是兩個經驗老到的官員之間的相互默契,有些話沒說,但意思都已經懂了。 就是楊一清再怎么樣,不能拿薊州清屯的事情開玩笑,否則皇帝才不會管你什么私下里的恩怨。 得讓王炳順順利利的把這件事辦完。 其實辦法多的很,根本不必已朝政為代價。 楊一清從自己的書桌上拿了一份奏疏,遞到王鏊面前,“敢看嗎?” “敢?!?/br> 楊一清笑了,“打開看看?!?/br> 王鏊還真沒什么不敢的,不過看了以后他也眉頭開始鎖起來,“閣老,這是……?” “沒有影響朝政?!睏钜磺迕碱^一挑,“具體的情況,老夫也請吏部私下里核實過了。陛下心是好的,不過總是有那么一群不懂得感恩的人在那里胡作非為?!?/br> 那是一份名單,官員的名單。 王炳現在不在京師,他顧不上這里,這個時候有人上奏疏參他的人,他就有些鞭長莫及了。 王鏊也不知道自己該說什么, 可能本來紫禁城里也都是這些沒有新鮮感的老套戲碼。 第六百一十九章 朝政是底線 “陛下,楊閣老,王閣老求見?!?/br> 皇帝本來盤腿坐在類似炕的上面,就著搬到床上的矮桌看些奏疏,聽到尤址進來稟告,于是躬身要穿好鞋子。 尤址眼疾手快,跑過來伺候上,“陛下,還是讓奴婢來?!?/br> “沒事,你讓他們進來吧?!?/br> 這兩位是重臣,朱厚照脫鞋不太合禮儀,顯得不尊重人,不僅如此,他也不會隨意翹二郎腿,是正正經經的坐好。 這些事在儒生看來很重要,對于朱厚照來說又很簡單,所以他通常都會注意。 沒多久,兩人聯袂而來,“臣楊一清(王鏊)恭請圣安?!?/br> “朕安?!?/br> 皇帝一伸手,邊上太監就已經把兩個凳子搬來了。 “謝皇上?!?/br> “朕在看順天巡撫王璟的奏疏,”朱厚照從矮桌上拿過來,“正德二年北直隸經分田一事以后,老百姓總算有個安生日子過。記得分田以前,每年稅糧只有十多萬石,但自正德四年開始,已經翻了兩倍還多。但他說日子好了以后,反而于推廣紅薯不利,這真是……到頭來怪我們君臣理政太過勤奮了是不是?” 皇帝語氣里含著笑意,顯然是在調笑。 楊一清和王鏊也都還算輕松。 王鏊接話說:“窮則變,不窮則不變。王廷采之言,倒也不無道理,不過這不能算陛下之過,而應是陛下之功。至于紅薯,它產量高又耐旱,許多老百姓尚不知其特性,等到兩三年后完全知曉了,那便不會有難度的?!?/br> “順天府今年要種十萬畝紅薯?!睏钜磺骞捌鹗?,“陛下放心,老臣會時時盯住他?!?/br> “嗯,那么他奏疏種說的請求呢?以免除部分稅賦為餌,鼓勵百姓更多種植?!?/br> 王鏊說:“臣倒以為可以一試。軍屯清理以后,大明歲入會大幅增長,本身也有財力支撐。這樣的獎勵既可以藏富于民,還能推動紅薯更快普及,一舉兩得?!?/br> 朱厚照本來也覺得不錯,不過他想到山東劉健正在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