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嫡長子 第455節
書迷正在閱讀:在選秀奮斗的我總被迫修羅場、小海馬嬌養日常[七零]、殺戮拼圖、我真有這么壞嗎、八十年代順風順水、大佬的小祖宗太兇殘了、水天一色、小糖O穿到正常世界、笨蛋美人勇闖無限流、[西幻NP]勇者今天跑路
宣府總兵看在周尚文的面子上好生接待了他,而一說到領兵勤王。 楊興欣然應允,“看來你是知道,圣旨到了!” “圣旨?什么圣旨?”徐鎮安都不明白。 “紫荊關一破,圣旨便來了?!?/br> 宣府一路兵馬從懷來過居庸關抵達京師,周尚文一部從大同,過蔚縣而至紫荊關。 京師之中,還有精銳上直親衛,再加上還有山東、河南衛所之兵,這一仗肯定把達延汗憋死在這里! 達延汗在天亮之后不見庫臺回來,也開始覺得有些不對勁。 他獨自一人坐在營帳之中,一坐就是小半日,中間還有人向他稟告,出去打草谷的人遭到了各種伏擊、圍攻…… 馬益謙不顧旁人阻攔,硬生生沖了進去, “大汗!敗像已現,是要退兵的時候了?!?/br> 達延汗聽到這聲大叫,心里像是被針扎了一下疼。 “本汗還有五萬精銳之兵,怎么就是敗像已現了?!比今時今日更為困難的時候,本汗見得多了,繼續進攻!” 馬益謙一愣,他忽然意識到達延汗也不是鐵木真那樣的雄才偉略了,他也會沖動、憤怒,然后固執己見。 確實,也許過去更困難得時候也過來,但這里畢竟不是草原,一旦各個出關的路被堵上,后果不堪設想! “怎么進攻?!難道大汗指望打下京師嗎?!” “就算打不下,只要打一場勝仗還可以議和,談一個條件?,F在退兵,本汗的勇士們就白死了!”說到最后言語已經有些低沉,并指著馬益謙,“你的來歷不清不楚,再敢動搖軍心,本汗就殺了你!” 馬益謙氣得跳腳,果然是韃虜! 關鍵的時候就知道用蠻力! 第四百九十四章 京師!京師! 朱厚照怕熱,這個年代的制冷手段實在有限,所以每天夏日都會有些難熬,今年更加如此,因為戰事的發展牽動著他的心。 到目前為止,他已經撥去了上百萬兩銀子,軍需糧餉源源不斷的流向各個軍隊,包括開拔費在內的各種開支已經把花錢變成了一個數字游戲。 即便如此,一切還沒有停止的意思。 京營中的十二團營又領走五十萬兩銀子,用于招募補充剔除人員后留下的空額。此外,訓練的強度加大以后,軍餉也需提升,否則都是賣命,十二團營的餉銀少于上直親衛那就容易出問題。 以往十二團營比上直親衛輕松,這便也罷了。 現在戰事當前,朱厚照也不是守財奴性格,他是皇帝,銀子花出去可以再收回來。所以他與臣子們略作商議之后便同意了這一點。 十二團營的餉銀也與上直親衛一個水平,正好十二團營本身就分為四武營、四勇營和四威營。 圣旨已經下來了,銀兩已經撥到了兵部,區別就是哪四個營成甲級,哪四個營成乙,最后的劃分以本次作戰功勞來論。 想要銀子,自己掙。 所以說, 朱厚照居中調度的這次戰事, 不僅在政治方面壓下一切阻礙,而且在錢糧方面顯得特別充足。 到目前為止,沒有哪一支部隊說因為軍餉不足而影響其行動的。 這其實是很大的區別。 開始有捷報傳來,也是理所當然的事。 朱厚照面對戰報也越發的有經驗了,他就吩咐兵部做兩件事,其一,賞銀和撫恤要快速做起來,應發盡發、能快則快。其二,對于作戰不力的將校,堅決拿下,不要談求情,第一次是申斥,再來則是問罪了。 國家在打仗,作為武將,你打不了仗,那還有什么好說? 突出的就是四個字:賞罰分明。 這是很重要的一個機制,這個機制只要不亂,基本上上傳下達的行政管道就是通暢的,因為堵點可以拿掉,有愿意想當官的人會填充進去。 “易州這一仗打的好?!敝旌裾赵趯m里夸贊了起來,“這個山東都使,也算是用了命了。去旨一封安撫安撫他。和他再強調一次,朕一直看著呢,打仗要是躲懶,朕可不饒?!?/br> “是。陛下幾番下旨勉勵,再怎么樣,也該用些心了?!?/br> 朱厚照不輕不重的哼了一聲,要是這個環節這家伙還掉鏈子,事后非得斬了他不可。 “也沒老實到哪里去,這些戰法充滿了軍學院的風格,他卻都說是自己想的。官僚習氣,死性不改?!敝旌裾論u了搖頭。 不過這個時候就暫且先不去管這一點了,反正不管怎樣,軍學院的人,他總是會提拔的,埋沒不了那三個人。 而君前,王鏊、王炳、韓文等人淺淺笑著?;实厶^聰明,想騙過他實在不容易。 “陛下,此戰雖然有小勝,但達延汗主力未損,前方來報,他還是在向京師進軍,而且行軍速度陡然加快?!?/br> “他這是要不管不顧,拼死一搏?” 朱厚照其實明白,“所謂梟雄,就是一般的困難壓不倒的人物,手中還有人,坐下還有馬。想要叫達延汗這樣的人物承認自己輸了,那是很難的?!?/br> 其實很多人都面對過這種局面,掙脫出來了就是締造傳奇的英雄,掙脫不出來就只能碎進歷史的塵埃之中了。 王炳繼續稟告,“陛下,臣以為應傳旨淶水、良鄉兩處守軍,令他們全力掩護百姓,尋機作戰又不可戀戰,一切護得人、護得糧為準則?!?/br> 他這話里有玄機,就是以掩護百姓為主要。 但是沒人好反問,畢竟掩護百姓是一種類似政治正確的話語。 王炳是自己解釋,“臣近來總是在想陛下所說的鼓勵民間百姓的奧妙,算是漸有所得。臣以為,朝廷若是以掩護百姓為主,是一箭三雕之計。其一,便是最大程度的保全陛下子民,其二,官軍有此作為更能取信于百姓,百姓也會進一步配合官軍,其三,韃靼小王子的大軍后勤皆是靠搶掠,所以掩護百姓,就是斷其糧草!” 有道理。 講得有道理,朱厚照是會聽的,“朕準了。旨意就這么下,這些韃靼的主力,朕會給他們尋找合適的對手的,淶水、良鄉的守軍,就到鄉間去!” “是!” “諸位愛卿?!被实壅玖似饋?,“韃靼小王子離京師越發近了,以至于朝堂之上有些恐慌的情緒。這幾日也不斷有人上奏,說什么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朕今日就在此說明白了,朕哪兒也不去,就在紫禁城!望各位愛卿與朕共同御敵!共寫佳話??!” “臣等愿與陛下迎敵!” 皇宮中圣旨既下, 一路一路的錦衣衛紛紛出城。 這個時候京師已經戒嚴,除了這種帶著旨意的,大部分老百姓是不允許再出去的。否則jian細進進出出跟逛菜場一樣自由,那這仗沒法打了。 現在是即便城里有jian細,至少也要讓他不能把消息遞出去。 接下來的兩日, 達延汗的行軍快速的多,除了仍然有打草谷的損失,正兒八經的抵擋部隊是沒有的。 就是糧食的問題逐漸嚴峻。 正德二年八月三十日,京師城外軍旗獵獵,北風把戰場的肅殺吹進了德勝門,達延汗每次見到這座雄城,就會想到祖宗曾經占據這里、控扼天下的輝煌。 他算是個有理想的后世子孫。 “曾經的元大都。本汗,終于打回來了?!?/br> “父汗,讓兒子打第一仗!” “不?!边_延汗搖了搖頭,“先找個人遞話,大軍已兵臨城下,若是明朝那個小皇帝放棄封鎖,重新互市,則韃靼與大明,相安無事,若是他固執己見、冥頑不靈,本汗便親率兵馬攻打!” 說完,他對自己的兒子講,“明軍會有議和的可能,這在以往也不是沒有過。嘗試一下,成則好,不成也沒有什么損失。巴爾斯,這一點你要記得,不要事事總想著猛打猛沖?!?/br> “是?!?/br> 對于大明來說,無論怎樣,京師外面有韃靼大軍,不管是百姓還是朝中大臣還是很緊張的。 戰事這種事說不準,萬一打敗了,韃靼兵馬進城,那該如何是好? 所以達延汗的嘗試不能說愚笨,說不準能成呢? 實際上朝中想要議和的不少,左都御史張敷華就在稟奏,“老臣以為,韃靼小王子所提的請求,僅是互市,這在往常也是有的,雙方互市,罷兵止戰,或可為之?!?/br> “或可為之?!張總憲難道沒有聽過,以地事秦,猶抱薪救火,薪不盡,火不滅嗎?今日是互市,明日就是失地!況且他小王子幾萬人馬,千里迢迢所為者僅是互市,這話放之天下,誰又會信?!” 朱厚照不想在這個時候聽他們吵,這件事實在沒什么好吵的。 所以他咳嗽一聲開口,“朕記得,弘治十二年,韃靼就以互市為理由,進犯過我大明邊疆。當時朝中還有臣子說朕‘開大釁于邊’。這些朕一日都沒忘記。張總憲以及朝中所有覺得可以互市而止戰的人,都給朕聽著?;ナ?,朕是同意的。但不是被打同意的!” “若他達延汗在長城之外,不在大明國境之內,這個問題可以談。然而此時兵臨城下,這叫什么?!是欺朕無善戰之將嗎?!這件事朕做主,立馬回信駁斥他!” 王炳略有得意的看了一眼張敷華,“微臣領命!” 傍晚, 朱厚照抽空到后宮走一趟,安慰安慰后宮中的女人。她們不了解情況,總以為京師被圍了,張太后還擔心是不是又要發生正統年間的禍事了。 這種情緒,大概也只有勝利能夠安撫了。 正德二年八月三十一日。 達延汗收到回信,回信還罵了他一通,張口閉口都是虜,氣得他破口大罵。 但他也冷靜的沒有馬上去攻城,他得首先解決糧食問題,快速趕路之后,他已經注意到,此次大軍的劫掠遠不如之前,這個問題他要解決。也正好,明軍躲在里面不出來。 就是軍營里的馬益謙一直神神叨叨說要敗了,達延汗找人把他綁了起來,塞住他的嘴。 他頗有氣勢的對部下說:“我們既已到了這里,那就戰場之上分勝負,不能像這個漢人一樣,比女人還膽??!我們草原的男人個個都是真正的勇士??!” 第四百九十五章 迎敵 北方的夏秋之季植被茂盛,京畿之地,入眼是滿片的綠色植被以及分布的錯落有致農田與村莊。 達延汗自己也在想,他好似溫水煮青蛙一般,也不知怎么就到了這一步。 除了陽和一戰偷襲還算順利,之后攻打大同、紫荊關都出了些不大不小的意外,但要說是什么致命性的、足以讓他改變進攻計劃的大敗,那是沒有。 于是就繼續往前走。 直到庫臺失蹤,三千兵馬能回來的不足雙手之數。 他才忽然反應過來,這種持續而微量的損失已經到了不能再忽視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