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嫡長子 第444節
書迷正在閱讀:在選秀奮斗的我總被迫修羅場、小海馬嬌養日常[七零]、殺戮拼圖、我真有這么壞嗎、八十年代順風順水、大佬的小祖宗太兇殘了、水天一色、小糖O穿到正常世界、笨蛋美人勇闖無限流、[西幻NP]勇者今天跑路
		
		    巴爾斯一轉頭,見到一個已經傷得滿臉鮮血的大明士兵,用牙齒死死的咬下了一個人臉上的一塊rou,疼得他那一向勇猛的戰士痛苦大叫!    隨后兩個人扭打在一起!    “殺敵!殺敵??!”    巴爾斯第一次見到這種敵人,心中震撼,于是大叫給自己鼓氣!    他也不能退,他是達延汗的兒子!    遠處的達延汗則能看得更加清楚,他原本以為這種戰法,自己必定占據絕大優勢,但沒想到打起來以后,敵人分外勇猛。    “那是明朝什么軍隊?!一個小小的紫荊關,能有這種戰力的軍隊嗎?”    這兩年來,他們的眼里全是周尚文,現在周尚文不在,沒有一個預期得到明朝內部還有這樣精銳的步卒。    他們又哪里知道,為了甲級和乙級的榮譽,以及榮譽背后的金錢、官位等利益,這些將士已經cao練了不知道多少個日夜。    “大汗,讓庫臺去支援巴爾斯世子!”邊上一個將軍已經有些看不下去。    達延汗則沒有立即回話。    這仗還沒開始打多久,立馬派人支援,觀戰的所有將士都會在心里留下一點陰影,即便不至于懼怕,但仿佛被明軍給震動了似的。    這里是大明的國境,作為入侵者,他們在數量上永遠比不過明軍,唯有依靠精騎戰無不勝的氣勢才能無往而不利。    再有巴爾斯是他的兒子,但血脈是一方面,武力則是另一方面。    要想壓得住這幫人,有些時候要靠巴爾斯自己立威。    眼下就是這個時候。    “再等等?!?/br>    石奉則不管那么多。    他的腦海里一直浮現皇帝說過的那話,大明朝有百兆的百姓,被人丁稀少的蒙古人欺負就是窩囊,就是一換一,也把這些人滅了。    所以他不怕,怕得應該是損兵折將的韃靼小王子。    于是,戰斗繼續。    “真乃虎軍也!”    紫荊關城樓上的袁闖看到大明的士兵面對韃靼精銳還能這樣猛打猛沖,也不禁心生震動,甚至于自己的拳頭都漸漸握緊了。    邊上的屬將說:“這是天子最為重視的上直親衛,天子這兩年削減用度,沒有任何一個大興土木,但是對于直領親衛的軍餉缺從未短缺,甲乙丙三級還要相互競爭。以這樣的方式,再盡數年之功,方才有今日之威?!?/br>    “天子……”    袁闖不是什么高級官員,他還沒見過皇帝,但聽說是聽說過的。    天子殺人、救人、用人都有很多故事。    而對于武人來說,這種天子他們都是尊崇的。    別的不說,至少給錢。紫荊關形勢危急,他一封求援的奏疏上去,馬上就來了人。    “真是天佑大明!否則又是一次土木堡,大明危矣!”    袁闖別的也不說了,“有天子如此,咱們就是戰死此處,身后之事朝廷也必定安排妥當。傳令下去,朝中有賢君,無佞臣,正是我等建功立業之時!所有人準備待戰,萬一石將軍有甚不測,我們要拼死相救!”    “是!”    戰場之上,氣氛是會傳染的,一開始跑,那就是所有人都開始跑,所以會有勝利的一方幾百人追著幾萬人跑的場景。但一開始戰,那種忘記生死、絕不后退的情緒也會傳染。    此時的朱鳳也是一樣,他雖然不復乃祖之風,但畢竟在軍學院訓過幾年,手里握著一個甲級衛至少不會被這些散亂不成軍的韃子給嚇跑。    這個八月,所有的目光也將聚于紫荊關。    第四百八十五章 退兵、報捷!    韃靼兵馬過大同以后,常大成就已經派出十路人馬向北尋找總兵周尚文一部。    一共三十人,一組三人,都是軍中最為精銳的夜不收。雖說草原危險,但這個時候顯然是大局為重。    十路人馬呈扇形向北散去,就是要確保找得到人。    而這個時候的周尚文正在被馬榮“煎熬著”。    “當今天子是什么帝王氣象?說句大不敬的話,英宗皇帝如何能與之相比?達延汗哪怕是領兵二十萬,京師也不會有什么危險!危險的是我們!”    馬榮最初的最初就與他的父親說過這樣的觀點,    “我們日夜奔襲,若真的遇上了韃靼小王子,如何能戰?只要殲滅了我們這一路兵馬,陛下數年心血白費,且大明喪失了能夠進軍草原的力量,韃靼人還能如以往一樣馳騁,這才是他們的活路,也是他們的目的!”    周尚文聽得是很有道理,但是他真的煎熬,“本將承認,你說的或有幾分在理,但回到朝堂之上怎么解釋?韃靼小王子突入長城之內,而我們并不全力回援?!這難道不是死路?”    馬榮知道,略顯無力的說,“這就是韃靼小王子的陽謀?!?/br>    “不必說了,全軍稍做修整之后繼續全速前進,務必用最短的時間返回大同!”    末了,周尚文說:“我們不僅在跟敵人鏖戰,也在跟自己鏖戰。這是死里求生。但身穿戎裝,生死早已置之度外,即便都是死路,本將也寧愿死在馬上,而不是死在牢里!”    “報??!”    帳外傳來鏗鏘有力的聲音。    “進來!”    嘩啦一下,簾帳被掀開,隨后是兩個疲憊不堪的士兵。    一看軍服與他們略有差別,周尚文和馬榮馬上臉色一變。    周尚文急急問道:“你是大同來的,說,現在情形如何?”    兩名士兵,大口喘著氣說:“啟稟……啟稟周總兵,大同……大同遇襲!”    “結果如何?!快說!”周尚文急死了。    馬榮相勸:“周總兵,這兩名夜不收必定是不惜體力全力趕路,但總歸是人到了,左右不急這一時,便先讓他們稍稍回口氣?!?/br>    幾息過后,兩個夜不收狀態稍好一些。    “韃靼小王子領兵有八萬,首先攻打陽和,柳將軍不幸殞命。隨后又三次攻打大同,戰況激烈,幸得常將軍和眾將士拼死守城,韃虜始終沒能攻破城墻,不過守城將士多有犧牲。屬下們來的時候,小王子見大同攻克不下,便領兵往紫荊關方向去了!    而后,常將軍便立即令我們出長城尋找周總兵,請周總兵務必率軍回援,否則紫荊關危矣!京師危矣!”    “常大成呢?!他沒有追敵阻撓?就這么讓小王子過去嗎!”    這就屬于氣昏了頭了。    馬榮解釋說:“周總兵,小王子有八萬兵馬,常將軍據城堅守還能一戰,若要追擊,反而不利,一旦有失,連大同都會不保?!?/br>    “哼!”    周尚文只是生氣,而且他聽到柳江杰的死訊,心中更加憤恨。    他如今面對死局,就是因著這達延汗!    “吾在此立誓,必為陛下誅殺虜酋!”    ……    ……    紫荊關的戰事還在繼續。    達延汗用的是難以破解的陽謀,本來對于明軍守將來說,出城與不出城都是死棋。結果唯一的活路還真叫給找到了。    這條活路就是拼死血戰。    此戰,明軍一萬五千人馬,韃靼一萬精騎。    半日過后,戰場之上遍地都是破碎的尸體和橫臥的軍馬,其慘狀令頗有定力的達延汗在增兵和撤軍之間都選擇了后者。    這也惹得營中大將格魯太和庫臺等激烈反對,    “明軍已戰了一陣,此時撤軍則前功盡棄,若是能增兵,必能將這一部明軍消滅于此!大漢,怎么會想到要退兵?!”    達延汗也是幾十年領兵的人了,他本人亦頗具威嚴,“你們兩人難到敢違抗本汗的命令?”    “臣和庫臺都不敢,只是不理解!”格魯太低著頭有些倔的說。    達延汗按下胸口的怒氣,皺眉說道:“因為我們的目的,不是要和明軍血戰,此戰,我蒙古勇士至少已損失三千,雖然明軍同樣損耗不小,但要想消滅這樣一支強軍,不以一萬勇士的生命為代價做得到嗎?!到那時,我們此行的目的還能達成嗎?那些都是本汗栽培的勇士,你們舍得,本汗舍不得!”    這是他們真正的軟肋,就是不能打消耗戰。    就像當年也先在攻打大都一樣,只要戰事陷入焦灼對于他們來說就是戰局不利。于是也先就會急忙下令撤軍,然后換個城門打。    因為他們是勞師遠征,主要是來搶掠的,不是來到這里和明軍對子的。    明軍后備兵員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他今日在這里耗了三千,明日在那里又耗了三千,這和自尋死路有什么區別?    而且他們的作戰,因為是以搶掠為目的,攻堅之戰許多士兵本身也不能堅持。    韃靼人再勇猛,他達延汗黃金家族的血脈之力再強大,但到底不是當年鐵木真的光景了。    總得來說就是一句話,無論是也先、還是他,都承受不住重大的犧牲。    三千,這已經足夠讓他心疼了。    戰場上,巴爾斯聽到撤兵的命令還以為是自己的錯覺,但在身邊親兵拉著他邊打邊退時,他才意識到或許是真的。    對于石奉來說,可惜的就是韃靼戰力確實也強橫,在撤退之時軍容整齊,絲毫不亂,所以也沒有給他們太多的可乘之機。    但盡管如此,能看到韃靼撤退,對明軍來說還是一次值得慶賀的勝利。    石奉適時高呼,“明軍威武!”    “明軍威武??!”    “明軍威武??!”    響徹山谷的呼喊也讓關樓上的袁闖分外動容,    “我們打退了韃靼!該向陛下報捷!”    ……    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