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嫡長子 第390節
書迷正在閱讀:在選秀奮斗的我總被迫修羅場、小海馬嬌養日常[七零]、殺戮拼圖、我真有這么壞嗎、八十年代順風順水、大佬的小祖宗太兇殘了、水天一色、小糖O穿到正常世界、笨蛋美人勇闖無限流、[西幻NP]勇者今天跑路
本質上這是一次信任危機,只要朝廷出面把結果扭轉回來,那么治安所的公信力自然還在,因為它的背后是皇帝。 而劉瑾的做派絕不低調,張揚有時也有好處,便是把這件事廣而告之。 朱厚照更要考慮的是,派一個什么樣的任務給威寧伯。 他是武將,可軍國大事又不放心交給他,把這么一個地位高而本事還不確定的人放到邊軍之中,會弄得所有人都難受。 靳貴眼看皇帝一時難以定計,提了一嘴,“陛下,可是在為威寧伯的去處發愁?” “你有何好的建議?” “臣愚鈍,不過侍從室總是記錄陛下所關心之政事,其中有一件,或許合適?!?/br> 朱厚照一時間還真沒想到,這么個說廢物也不廢物,說能耐也不能耐的勛臣,放到都督府養老,那選擇一大堆,可他自己關心的政務里能有什么? “說說看?!?/br> 靳貴半抬著胳膊,“陛下,可還記得民牧?” “河北之地的民牧?” “不錯?!?/br> 朱厚照眼睛一亮,這的確不錯。 大明的馬政在他的支持之下,已經迅速扭轉頹勢、發展壯大,當然,這是官牧,與之相對應的民牧,則在逐步退出。 這一進一退的趨勢都在加快。 民牧的危害自不必說。 朱厚照雖然歷史不好,但總歸記得正德五年的劉六、劉七大起義。 馬這個事,朝廷肯定是先供應軍隊,不管是戰馬還是后勤運輸用的馬,真要發生戰爭,一方面是官牧馬場蓄養,一方面是向西域購買,再就是向民間征調。 在此情形之下,民間用馬必然大為緊張。 但即便如此,朱厚照也管不了這么多了。 老百姓都開始起義了,你就是有天大的理由也不能繼續維持這個民牧之策。 史書記載,正德五年開始,這群響馬盜轉戰于南直隸、北直隸、山東、河南、湖廣。這些全是中原腹地,前后持續三年之久,并且三次危及京師。 所以民牧無論如何要退出。 退一萬步講,就沒馬用了,都用騾子,那局勢也比到處平叛要好吧。 再說,老百姓苦得連自個兒都養不活了,又能指望他養出多好的馬? 這幾年來,隨著官牧馬場數量的增多,北直隸地區,以縣為單位,逐次的退出了百姓養馬的政策,而空余出來的勞動力,一方面是回歸農田,一方面也有進京務工的。 其中京師地區,也就是順天府的民牧經過幾年清退,已經接近尾聲。 順天府轄22縣,其中矛盾最為尖銳的大興、宛平、霸州等都已退出民牧,剩余還有固安、永清、昌平州(領3縣)、涿州(領1縣)等六個縣還在排隊。 說是排隊,其實自從其他的一些州縣開始取消民牧,依舊深受馬政之害的百姓開始變得更加無法忍耐。 朝廷也只得加快速度。 所以這個事情,到這個程度,說簡單也簡單,畢竟是往緩和社會矛盾的方向去的。 但說難也難,一個矛盾比較尖銳的社會在轉變之中,一個處置不當,也容易引發一定規模的民亂。 當然,因為總體上社會矛盾在緩和,即便有亂,朝廷也有掌控的能力。 所以這件事的確相對合適。 再有,馬政歸屬軍政,勛臣接觸,也屬名正言順。 朱厚照心里算有數了,“這件事先不要聲張,等到結案之后再說?!?/br> “是?!苯F老實回答。 與此同時, 威寧伯王烜用一種逃出生天的感覺跑回家里,到了家中就去悅園。 “芷妹!芷妹!一切真如你所料。陛下雖然問得嚴厲,但重拿輕放,除了罰俸,其他的便沒再說什么?!?/br> 他的臉上有一種難以掩飾的興奮。 王芷聽聞這話,心中也落定,她只是能推測,但紫禁城里的那位本就高深莫測、行事有奇,所以她多少也會擔心萬一。 “這次算是運氣好。二哥以后千萬莫要如此了。今上絕頂聰明,以二哥的資質,除了老實聽話,其他也沒什么好辦法?!?/br> 被自家meimei這樣說,王烜也沒覺得有多‘冒犯’,一來從小便是如此,二來,此次劫后余生,還多虧了家中有這樣一個meimei。 老實說,祖父去世,留下這么大一個家業落在他的頭上,是幸福,也是壓力。 威寧伯不像其他的勛臣。 他們這才幾代啊。 當然,王烜稍顯尷尬還是有的,他撓了撓腦袋說:“陛下并不愿意見到我們這些人,以后怕是也難有接觸的機會,便是想老實聽話,那也得看陛下?!?/br> 王芷偏頭望著窗外,她側顏絕美,天鵝頸白而透光,再有青絲點綴臉頰,像是絕美畫卷一般。 “沒機會便沒機會吧。朝堂波譎云詭,置身事外,也是幸事?!?/br> 她一個姑娘家,當然可以這么想。 反過來說,不這么想又能怎么辦?難道去朝堂上爭上一番嗎? 但王烜則很難完全接受。 他曾就讀于國子監、書院,眼中看到的是旁人青云直上,還有過往的同窗跟隨周尚文征戰沙場、建功立業。 他呢,頂著王越之孫的名頭,承襲的是威寧伯的爵位,按理說應該比那些人更好。因而‘置身事外,也是幸事’這種現實,他怎么能心安理得的接受? “只是這樣一來,祖父的威名、衣缽便沒有人能夠繼承了。祖父在時便一直說要是你是男兒身便好了……二哥也是讀過書、知羞恥的人,每次想起這句話,就會覺得愧為男兒、愧為祖父之孫?!?/br> 王芷看了眼他的二哥。 她一直在想,當初皇帝在選人承襲爵位的時候,應該有過挑選。 因為在她的印象中,她這個二哥雖然不算特別聰明,但畢竟讀過書,性子最為平和,為人也最為低調。 不似其他兄弟的張揚,也不會引起人注意。 所以若非特意挑選,怎么選了這么個沒存在感的人? “二哥,當真這么想?” 王烜自嘲般的笑了一下,“……我是剛剛襲爵,就是再沒志氣,自己心里也偷偷想過,只不過,二哥也自知沒那么大的本事?!?/br> “二哥是話中有話吧?” “總歸是瞞不過你。二哥想問問,那樣的選擇,你是否愿意幫我?” 王芷起身走到院落里, “天下大勢,隨帝王而變。我們這些人的命也隨帝王而變。我與二哥一榮俱榮一損俱損,二哥要爭,我又怎么不幫?” 王烜聽聞此話大喜,“好!那二哥尋個機會,便去向陛下討個差事!” “我已經幫二哥討了?!?/br> 其實她是在等著自家二哥來問她,為的就是確認他的心意。 當年的威寧伯名震天下,完成了以文官封爵的壯舉,后世兒孫即便再沒有能耐,又怎么能安心窩在這悅園之內? 第四百二十六章 年關 此時的京師,要說熱鬧那還是在不夜城之中。 司禮監幾個大字,已經找了工匠打在治安所的門前左邊,而再往左就是錦衣衛的牌子。 大門右邊也有兩個衙門:刑部、大理寺。 正中央匾額之上,則是不夜城治安所六個字樣。 原先對于這個地方的懷疑,隨著司禮監劉公公大搖大擺的來一趟,已經全部消除。畢竟當場就抓了所謂的伯爵府的人。 玉娥也一下子成了不夜城里的紅人。 許多人不明就里,總覺得宮里的太監不會無緣無故為她撐腰,說不準背后有什么隱情,只是人家平時不顯山露水罷了??! 這樣一來,這家香脆豆腐店再也無人敢來鬧事,開門做生意的正常生活重新回歸,而且‘一戰成名’之后,許多人慕名而來! 一些雅士都愛到此處閑坐,叫上一份豆腐,說上幾句酸話。像是…… “豆腐乃世間之軟物,玉娥姑娘的志氣卻是當世之硬物,這豆腐吃下去,軟硬皆有,豈不為世間美味之一絕?” “不錯,不錯!” “要我說,香脆豆腐這名字可改改,就改成硬豆腐,玉娥姑娘你說如何?” 原本一個豆腐店,現在成了清流抒發志節的地方。 但玉娥不懂這些,反正生意好,她就開心,客人說什么,她都笑答:“起什么名字我一個沒讀過書的女子不懂,您啊,買了它,愿意賜它什么名字就賜它什么名字?!?/br> “你瞧瞧,人家不樂意了吧?!眮砣说呐笥言谝慌哉{笑他,“什么硬豆腐,難聽的緊。再說豆腐吃的就是軟,你要叫硬,這以后生意還做不做了?” “誒?就是要讓人覺得不解,因而才想了解。等到知道了其中的內情,自然就覺得這玉娥姑娘這豆腐與眾不同了呀?!?/br> 玉娥看著這幫年輕人在論這些,心里也覺得高興,反正人多,說明旺嘛。 就是她這個小店,沒這么多位置可座。 外邊兒還排隊站了不少人。 若沒有這回之事啊,想要叫這群人安分守己的排隊,那怕也不容易。 “二娃,”玉娥忙的前前后后腳都不停,尋了個間隙吩咐自家一個幫忙的親戚,“催催廚房,還有做好的豆腐快搬出來,外面排了好些人。還有,今晚我們還得多做些?!?/br> “那,何時才能休息?” “休息什么,快去!” 賺錢的時候還想這些。 這里的熱鬧,也帶動了不夜城的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