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嫡長子 第355節
書迷正在閱讀:在選秀奮斗的我總被迫修羅場、小海馬嬌養日常[七零]、殺戮拼圖、我真有這么壞嗎、八十年代順風順水、大佬的小祖宗太兇殘了、水天一色、小糖O穿到正常世界、笨蛋美人勇闖無限流、[西幻NP]勇者今天跑路
第三百九十一章 若無成就,豈不可惜? 時間來到八月。 早晚之時天氣已經轉涼,皇帝帶著許冠走在宮廷里的長廊之上,長廊拐角處,會有一些宦官低頭站立,默不作聲。 “神武衛軍餉由內帑出,是甲級衛的三倍。每一名士卒的姓名籍貫信息由侍從室保存,不經兵部、也不經五城兵馬司。就有些類似于民間一般大姓所收攏的家奴,你許冠以后就是我朱家的人?!?/br> 朱厚照的個頭長得不算小了,因為他規律性運動、吃得東西也比較平衡,七尺男兒是算的上了。而且常年生活優渥,可以說是細皮嫩rou,仿佛白面小生。 身處高位又讓他眉宇之間藏有威嚴,腰間玉帶一系,走起路來真叫一個俊朗模樣。 但站在許冠這樣膀大腰圓的大漢邊上,仿佛整體小上一圈似的。 “末將明白陛下的意思?!?/br> “那你可明白,朕為什么要設立神武衛?” “末將不解,請陛下明示?!?/br> 朱厚照雙手抱胸,蜂腰直直挺著,眼神微偏,卻沒有說話。 風吹起一片片落在地上的粉紅花瓣,掠過他們的眼前。 “……許將軍以后會明白的,眼下,就先帶好神武衛吧?!?/br> 民間的事情沒有人和皇帝稟報,但一下子抄沒這么多銀兩上來,必定是有影響。在此基礎之上,朱厚照作為后來者的一些改革動作依然停不下來。 而他記得,正德年間是有藩王反叛的。 再有,朱厚照有些向往于紫禁城外的世界,塞北的風光,大漠的草原,漢人的皇帝不去那里,怎么煊赫武功? 御駕親征是他一直想做的事。 這都需要一支精兵護衛他左右。 所謂改革者,就是觸動固有利益的人,不管是皇帝還是大臣,其實都危險。 長廊的盡頭是他的臣子們。 朱厚照側身看了許冠一眼,他心領神會,鞠躬抱拳,“微臣告退?!?/br> “嗯?!?/br> 緊接著皇帝加快了腳步,迅速走到一眾臣子面前,腳步也不停的說:“外面熱,去乾清宮?!?/br> 在朱厚照的乾綱獨斷之下,兩淮運司衙門的官員們已經沒有翻身的可能, 而這件事塵埃落定,其他的事項也要逐漸提上日程。 今日召集臣子,主要是四個議題。 其一,便是以皇帝旨意下發的特別俸祿一事,醞釀了這么些日子,大概也要有個結論了。 其二,朱厚照是殺了一些人,但朝廷的目的不是要把這些人殺了。接下來的事宜要如何處理才是重頭戲。 其三,少府獨立,設為第七部 的事也要正式的以圣旨明確。 其四,兩淮運司的官員被殺了不少,商人也是,朝廷得理一理賬,籌謀著把一些銀子花出去。 乍一看事情不少,但實際上都不難。 尤其是特別俸祿。 特別俸祿的銀兩來源是內帑,其本質是皇帝用自己的銀兩養好自己信任的大臣。 有人愿意掏銀子,給得還是大臣,除了被授予特別俸祿的人自己要‘客套’一番,其他人才不在這種事情上得罪人。 “……按照內閣和六部商議的結果,特別俸祿一共設為六等,分別為每年三萬兩、一萬兩、五千兩、三千兩、一千兩及五百兩紋銀。朝中大臣不論文武,只要受獎,則年年皆有特別俸祿。當然,若是其人恃寵而驕、不識好歹。該收回的也一樣會收回?!?/br> 朱厚照手里拿得是內閣已經擬好的《特別俸祿詳述》。 今日商討完畢,用印以后就會勘印天下。 “特別俸祿的實施并非保護大明所有臣子,而只是保護那些不愿意貪腐的臣子,當年章左副都御史章懋拿節日貢品招待客人,生活如此艱難,這是朝廷在逼著大臣成為貪官,朕心中不忍,所以生此念頭。而名單……也已經擬好了?!?/br> “所謂特別俸祿,關鍵在特別二字,只有立有特別的功勞才能獲得獲此殊榮,至于何為特別……比如李閣老、劉閣老,為國盡忠、勤勤懇懇,朕還是太子時,便親眼看到他們每日伏案,處理政務,所謂案牘勞形啊,幾十年如一日,這便可以稱為特別?!?/br> 李東陽和謝遷都出列,他們身穿大紅袍,頭發比之前幾年要白掉不少,尤其李東陽,眼袋腫而皮膚皺,老年斑是鼻子上一個,臉頰上一個,畢竟六十多了。 伺候他這么一個亦正亦邪、又精明、又獨斷的皇帝也不容易。 “微臣慚愧?!?/br> “誒?!敝旌裾兆呦屡_階去扶了扶這兩位老臣。 不管怎么說,他是臉頰白里透紅的少年,而人家是輔國幾十年的老人。也沒當權臣,更不胡亂施政,基本上還是很正派的。 所以朱厚照這一扶,扶得叫一個尊老愛幼。 即便這些都不顧,他畢竟剛剛殺了這么多人,整個人一副刻薄寡恩的模樣,而大棒之后給個甜棗這種也是基本功夫了。 “李閣老、謝閣老不必謙虛。朕年幼,治國的重任若沒有兩位閣老,怕是要出更多的亂子。只不過朕,性子有時倔了些,但那是對事不對人。且朕也知道,內閣是辛苦的?!?/br> 皇帝忽然溫語,讓乾清宮的六部九卿的心里都流過一陣暖流,一段時間以來,皇帝總是面若寒霜,搞的他們也有些害怕。今天終于……有些好聽的話出來了。 他們心中都覺得皇帝是個孝順、愛民的性子,現在看來那樣的皇帝還在。 李東陽和謝遷更加覺得受寵若驚。 “陛下言重,所謂辛苦也是為臣之本分。至于特別俸祿……微臣無子無女,所需者一日三餐、四季之服而已。一年下來如何能用得上特別之俸祿?懇請陛下收回成命,這些銀子賜予無田的百姓才是更好?!?/br> 李東陽這樣講, 謝遷也只得跟上。 不過朱厚照不讓他們說了,“兩位閣老,你們不要推辭。這銀子,你們不收,其他人如何敢收?再有,收了朕特別俸祿的人一旦叫朕查出仍然受賄,那要罪加一等,你們要朕使這激將法?” 這話說的,仿佛閣老心虛,不敢接這一招似的。 所以也就沒再繼續推辭。 不過盡管是閣老,皇帝宣布的特別俸祿等級,也僅是第二等,也就是每年一萬兩。 這就讓六部尚書個個好奇了, 就連李、謝二人都僅是第二等,那么第一等還有人嗎? 確實,那三萬兩的第一等,是朱厚照放在那里給人看的。 就像大明朝的一品官,對于不姓朱的人來說想要當上極為不易。 在朱厚照的心里,這個層次是給那種從龍救駕、開疆拓土之類的立功者留著的。除此之外,他還在等待書院里會不會有人搞出什么科技突破,那樣他也可以賞賜。 花一點銀子起到示范作用,很賺。 至于平常人做的平常事,一萬兩就是頂天了。 皇帝是政治手段很成熟的人,不可能平白無故立一個高于內閣的人,所以既然閣老是第二等,剩余的人也無作他想。 接下來顧佐是第二等,因為他掌管少府做了太多的事。 正常起來的話,韓文、閔珪都只是第四等。 隨后吏部尚書梁儲、兵部尚書王炳、再加工部、禮部兩位尚書都沒有獲得特別俸祿。這是朱厚照琢磨了很久決定的。 首先不能只留哪一個,這是侮辱人,要留就多留些,四人相互‘報團取暖’才易于接受。 因為特別俸祿就是以功勞來論,不在于關于親疏,想要拿到還是不容易的,這和官位大小沒關系,如果當得官大就有特別俸祿,那一開始就有些歪了。 而像楊一清打贏過花馬池之戰,就可列為第二等,王鏊辦好了開??闪袨榈诙?,王守仁福建剿匪有功,列為第三等。 除了這些正常的官員名字,還有些奇怪的…… 比如,女子醫館談允賢救死扶傷、醫者仁心可列為第四等,左副都御史章懋廉潔之名在外,列為第四等,特賜紋銀三千兩。 特別, 關鍵在特別。 這個名單以后還會繼續拉長,但往后一個一個加的話,沒有軍功以及特殊情況的,怕是連500兩也撈不到。 盡管如此,特別俸祿這一項也會讓內帑每年支出近十萬兩銀子。 好在有四位尚書,以及大理寺卿、通政使、左都御史都沒沾上這個名頭,這安排就不顯得特別奇怪,他們中的任何一位也不會覺得是皇帝在針對他們。 別說他們了, 劉健不是也沒有嗎? 朱厚照不想在這個上面浪費太多時間,反正具體的實施路徑也很簡單,因為人數少,可以在適當的時候當面賜予他們。 這項特別俸祿除了賞賜的用意,也是要讓不貪腐的人,口袋鼓起來,更加‘有恃無恐’,似章懋,朝廷不叫他餓肚子,他就能把那些貪官給煩死。 劉瑾把圣旨在御案上展開好,而皇帝就在眾人的眼中用了印。 哐當一聲,一項不大不小的改革也終于落于紙上。 朱厚照再把圣旨交到劉瑾的手上后,從御案后出來,緩步向乾清宮的大門走去,一直走到門檻之處。 背對著眾臣,他說: “還記弘治十七年,朕清查浙江窩案時,便有人提過,朝廷不得與民爭利。但朕是不愛銀子的,所以這錢朕舍得。 而所謂朝廷就是幾座宮殿、幾座衙門,飯還是要分鍋吃的?!?/br> 門外的晨風把朱厚照的頭發吹得胡亂飄揚,皇帝的話在宮殿里形成回音,一遍又一遍的響起。 “朕是皇帝,你們都是國之重臣,千秋萬代后人眼中,是查得到我們的所作所為的。朕不知道你們怎么想,是想著青史留名、還是想著我死之后不管洪水滔天,但朕是要對這把龍椅負責的?!?/br> “歷史有太多的遺憾了,孔夫子生不逢時、霍去病英年早逝、安史之亂盛唐一夜灰飛煙滅、風波亭岳武穆千古留恨……諸位愛卿,朕不想這些遺憾也發生在正德朝。 父皇御極十八年,勵精圖治,朝中所用得人,諸位皆是賢臣,朕又年僅十六,正是青春盛年。疆域之外韃靼四分五裂,中原之內并無烽煙四起。這樣的條件,如果朕朱厚照……” 皇帝指了指自己, 隨后又換方向指了指站立著的大臣,“你們李、謝、韓、閔……這么多人,搞不出一個國泰民安、四方來服,那咱們這些人也不要自詡太高,千百年后怕還是要成為后人的笑話?!?/br> 這是一番肺腑之言,一說出口就是有一股帝王的沖天之志。 “吾皇圣明??!吾皇圣明??!” 朱厚照側著身,表情沉靜的望著跪了一地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