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嫡長子 第253節
書迷正在閱讀:在選秀奮斗的我總被迫修羅場、小海馬嬌養日常[七零]、殺戮拼圖、我真有這么壞嗎、八十年代順風順水、大佬的小祖宗太兇殘了、水天一色、小糖O穿到正常世界、笨蛋美人勇闖無限流、[西幻NP]勇者今天跑路
所以他就會靠冰水涼過得毛巾來降溫,當然需要經常更換。 “天氣燥熱,陛下要節勞才是?!眲㈣唤浶牡恼f:“奴婢有時候就是覺得陛下對這些當臣子的太好,能寬仁的就寬仁、能忍讓就忍讓,奴婢看了都覺得委屈。陛下也不要就這樣憋著,憋了內火在心中,便宜了他們,苦的可是陛下?!?/br> “朕不在此時撤換牟斌,有朕的理由。你不要多想了?!?/br> 劉瑾心頭一閃,略有害怕,但看皇帝并沒有要發怒的意思,就笑著說:“奴婢哪有那個腦子多想,奴婢就是希望陛下心頭舒暢,如此就最好了?!?/br> 朱厚照睜開眼睛,“你什么都好。就是喜歡裝笨,心里怎么猜就怎么說。朕什么時候因為這個處罰過誰了?反倒是嘴上一套、心里一套,才容易出事?!?/br> 劉瑾不敢大意,于是就壯著膽子說:“陛下贖罪。奴婢只是在想,陛下是不是覺得這個時候沒有合適的人選接替牟指揮使?” “為何這么想?” “因為陛下一向以朝政為先,如果不合適,那么就不會輕易改變。不像有些個昏庸君主,就知道自己痛快了,朝堂、國家怎么樣,他們都不想的?!?/br> 朱厚照一樂,“本來以為你在胡說八道,沒想到還真找到個看著像那么回事的理由?!?/br> “在陛下身邊時間久了,總是要學上一些的?!?/br> “可惜你猜錯了。朕不換他,是不想浪費一個含義深厚的政治動作?!?/br> 劉瑾眉頭一皺,很快便想明白了,“陛下是要在關鍵的時候用這一招!” “差不多吧?!?/br> 因為錦衣衛的角色很特別。 當初毛語文身邊的徐雪云也考慮過這個問題,她猜測皇帝是不是在盡量得保持和文臣還算和睦的關系。 這一點其實接近了。 但是她把帝王想得過于軟弱了。 朱厚照不是害怕得罪誰,他是在等待最好的時機。 因為牟斌是偏向文臣的錦衣衛指揮使,毛語文是比較殘暴的。平時無端去換人,只會引起恐慌,雖然朱厚照也不怕他們恐慌。 但是如果用在一個特殊的關口呢? 其實可以作為一種進攻、震懾的手段。 酷吏上位,代表著什么自己去想。 所以不同的時候,效果完全不一樣。 牟斌想不通這一點,徐雪云即使足夠聰明,也只是擦了個邊,因為他們都無法真正從皇帝的角度看待整個朝堂。 至于改組,牟斌根本沒有什么抵抗能力,錦衣衛是皇帝的私兵,想怎么弄就怎么弄。 七月十二日,皇帝抽出了小半日的時間整體上了解錦衣衛北鎮撫司、南鎮撫司以及經歷司和各千戶所的職能。 半月之后,宮里遞出圣旨。錦衣衛開始正式改組,其中北鎮撫司不變,負責巡查緝捕、軍情刺探,主要對外;南鎮撫司負責軍紀刑罰、軍匠檔案管理等,管的是自己人。 原二十四所中有儀仗司職能的分出來,專門成立儀仗司。 不再有千戶所和鎮撫司的劃分,千戶所成為各司的下級單位,依據實際,需要幾個千戶所就成立幾個千戶所。 這樣千戶就是錦衣衛副指揮使的下屬。 原先負責文書往來的經歷司取消,人員充入錦衣衛指揮使個人的隨從隊伍。其實就是扮演一把手的秘書角色,像文書、賬目、人事等,都在指揮使的官署里分列辦公。 改組之后,錦衣衛的官員層級就是一正三副,三位副指揮使各管一塊,互相獨立,他們向指揮使負責,而他們下面的千戶向他們負責。 這樣層層分明、層層推進,首先在頂層理清楚權責。 以后,外面的事、內部的人,不管出了什么問題,朱厚照都知道找到什么人。 而且不能夠說儀仗司就沒那么重要。 儀仗,是皇帝身邊站崗的人,能夠接近皇帝,可不是什么人都可以的。 錦衣衛指揮使目前仍然是牟斌,分管北鎮撫司的是毛語文,分管儀仗司的人是勛貴子弟,而分管南鎮撫司的人選, 朱厚照正在召見。 便是之前和楊廷和提到的那個韓子仁。 韓子仁是舉人出身,做事有一股沖勁,早些年曾經被朱厚照注意過,近些年也一路升官。他其實有點像是牟斌和毛語文的中和,那兩個人都太極端了。 放這么一個人在副指揮使的位置上,總歸是可以給將來留些余地。 所以韓子仁當前的職務是千戶、代副指揮使,這個代字,讓朝堂諸臣又一次看到皇帝的奇思妙想…… 旁人看來,韓子仁就是副指揮使了。 但是在韓子仁自己看來,他還沒有去‘代’成功。 朱厚照還要看他的表現,這表現可不是看他軍紀刑罰搞得好不好。 “這次改組以后,北鎮撫司對外,南鎮撫司對內,對外有軍情刺探,對內也是要有的?!?/br> 皇帝的話意味深長, 韓子仁還是第一次面君,不免有些緊張,“微臣不知陛下其意?!?/br> 朱厚照知道,他當初的身邊人衛仲海已經去了甘肅,混入了安化王府中。 “你會知道的?!?/br> 第二百八十九章 知道了也當不知道 “牟指揮使?” 嚴嵩有些不敢相信趙慎口中說出的這個名字。 加刑部侍郎銜的趙慎負責調查詹秀山等暴死詔獄一案,到如今月余時間已過。這個以善于緝捕出名的官員已經小有進展。 當日引蛇出洞的招數還是起作用的,去了順天府以后,牟斌這邊肯定是派人跟著他。 趙慎調遣人手做了埋伏,抓了四個人,跑了三個,可惜沒有一個活口。 不是他殺的,而是這幫人自己吞藥自盡。 所以牟斌這個名字其實是趙慎猜出來的。 但趙慎對自己的判斷很堅定,他看著嚴嵩的臉說:“為師知道你肯定有些驚訝,不過除了此人,我實在想不到朝堂之上還有誰有這樣的能耐?!?/br> “能在毛語文看管的詔獄之中殺人, 能殺人殺得如此干凈,讓毛語文都抓不住把柄, 事后派來的人更是死士。想來想去,這類行事手段和本領都只有錦衣衛自己才做得出來,而在錦衣衛之中能瞞住毛語文做這些事的,除了牟斌,還能有誰?” 嚴嵩始終不解,“可牟指揮使為何要做這么做?陛下的心思是要以詹秀山等人為魚餌繼續深查,他怎么敢違背圣意就這樣殺人滅口?” 這一點趙慎想不明白,他搖了搖頭,“也許是有我們不知道的內情?!?/br> “那……老師要和陛下稟報嗎?” 趙慎站了起來,負著手來會走,過了好一會兒,他似乎是終于想好了,“這件事,不是我不稟報,而是不好稟報。其一,牟斌是錦衣衛指揮使,陛下身邊的重臣之一,如今我沒有憑據、只有猜測,這如何能給一個錦衣衛指揮使定罪?其二,牟指揮使與外臣關系融洽,人緣極佳,而他的身后就是毛語文那樣的酷吏,若我無憑無據便指罪于他,便是有助紂為虐的嫌疑,我初入京師,如此行事,實為不智?!?/br> “其三,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壁w慎鎖著眉頭,眼神中閃爍著某種大膽的色彩,“陛下,并不想在這個時候撤換錦衣衛指揮使。我們,不可壞陛下的節奏?!?/br> 嚴嵩雖然天分還好,但是畢竟沒有多年的為官生涯,他不理解這第三點,“老師如何得知,陛下不欲更換錦衣衛指揮使?” “一朝天子一朝臣,先帝的臣子之中,劉時雍進了監獄,劉希賢去了山東,現如今陛下更是連錦衣衛都可以改組,那么指揮使撤換根本就是陛下一念之間的事,也就是說什么時候想就什么時候做。而現在沒有做,那就是不想做?!?/br> 這樣一份揣摩上意的本領其實已經略微突破了嚴嵩說能想到的上限。他聽著驚訝,但細想起來其實也完全講得通。 “如果陛下不是英睿之君,為師這樣想就是毫無意義,可陛下偏偏天縱之才,做什么、不做什么都有其目的??偛恢劣?,陛下忘了朝堂上還有錦衣衛吧?” 也就是說皇帝是故意不換的。 “可問題在于,陛下當初交代下來,是說此案要深查,無論查到誰,上至親王、下至胥吏,全都不會饒恕?!?/br> 這話也不假。 趙慎笑了笑,“惟中,當初陛下讓你混入詹秀山等人之中尋找他們貪腐的證據,對吧?” “不錯?!?/br> “這就奇怪了,陛下向來厭惡官員貪墨,這幾個還都是貪官,陛下大張旗鼓難道是要為這些人伸張正義?” “這……” “原先我也想不明白,可隨著詹秀山的案子查下去,我便越相信自己的猜測,因為詹秀山的貪墨銀子的源頭,如今看來不是江西就是浙江,詹氏宗族之中,也還有一人在浙江寧波府任通判的,這幫人狼狽為jian,互通有無,應當是慣犯?!?/br> “如果這一點想得到,你再想想浙閩總督、想想福建官場的動蕩……難道還不明白嗎?陛下并非是要查案,而是要以一種威脅的姿態撲向東南。所以這種時候,有殺人嫌疑的毛語文連人都不在京中,說到底,關于誰殺了詹秀山,陛下是半分都不在乎?!?/br> 嚴嵩忽然間頓悟了一般,呢喃著說:“老師真是大才……侍從室負責記錄陛下交代過的重要事項,這是防止忘記。但陛下本身博聞強記,重要的事幾乎是不會忽略的。然而到目前為止,陛下從未問起過老師查案的進展?!?/br> “不僅陛下不問。京里原先憤怒的官員也不再問了!既然我看得出來陛下是欲借此大做文章,其他人應當也看的出來,即便看不出來,毛語文在江西活動,這還不夠明顯嗎?只可惜……為時晚矣。從陛下在奉天門當著百官的面正式的說此案一定要徹查到底的時候,就已經晚了?!?/br> 不管當初那些憤怒的官員如何往回找補, 那天的事情是切切實實發生的?;实郾磉^態。大臣也表過態。 也就是說,這個案子翻出來什么,就是什么,當初說好的殺誰、那么就殺誰。 你總不能到了那個關口回過頭去和皇帝說:陛下不好意思,當初上了你的當?,F在我們已經不生氣了,還是請您放下屠刀吧。 開什么玩笑,大義名分已經定好了?;实郛敵鯖]啥動靜,想輕輕揭過,但是大臣們憤怒了,對錦衣衛、對毛語文有意見,所以在早朝時大鬧。 現在真的揭出丑來,誰也控制不住事態的發展。 嚴嵩忽然間覺得有一絲害怕,朝堂里的水實在是太深了,那種無力感又出現了。 現在想想,最初的時候,他想著做了官以后就安穩當差,上頭交辦的差事盡力做完,總歸要得一個仰不愧天、俯不怍人的結果。 但真的當了朝廷的官,就有一種劃一個小破船大風大浪下行駛的感覺,即使你想安穩,一個浪頭下來可能連尸骨都不見了。 “……若是如此,老師這案子其實也不必查了,陛下最關心的部分還是毛語文在負責?!眹泪灾v話沒都沒了銳氣,仿佛是蒼老了幾歲一般。 想想也是,趙慎初入京師,皇帝哪里會像信任毛語文一樣信任他。 但趙慎卻又是搖了搖頭,“不,這個案子還是要查?!?/br> “還查做什么?” “因為查這個案子是圣旨交代,有用沒用都得查。至于朝堂上的事,知道了……也當不知道?!?/br> 這中年男人此刻已漸漸放松下來,“你是否覺得既然要查,那為師就是說了半天廢話?不然。只有知道了,才能趨利避害,如果什么都不知道,就很容易一頭撞到南墻?!?/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