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嫡長子 第245節
書迷正在閱讀:在選秀奮斗的我總被迫修羅場、小海馬嬌養日常[七零]、殺戮拼圖、我真有這么壞嗎、八十年代順風順水、大佬的小祖宗太兇殘了、水天一色、小糖O穿到正常世界、笨蛋美人勇闖無限流、[西幻NP]勇者今天跑路
所以真正的江西巡撫袁狀,再加上布政使孟域、按察使宗復以及都指揮使賀豐偉不約而同的把晚上安排的其他事撂在一旁。 趙慎也不是官場的新兵,對這些也是見怪不怪。 四個人都想邀請他,他只得說道:“倒不如今日由在下坐東,總歸都是江西來的,一起聚聚也是平常?!?/br> 巡撫袁狀瘋狂搖頭,“這怎么能行,今日無論如何也不能叫趙中丞破費!” “袁中丞,今日我有大喜,如何不能做東?若不嫌棄都到寒舍去,也省得互相爭來爭去。況且,君子之交淡如水,我們幾人之間,其實本也不必在意那些虛禮?!?/br> 君子之交淡如水? 好好好,眾人一聽這個詞,心里都笑開了花。 這個時候,趙慎其實是有主動權,他說要怎樣,一般旁人都不敢太過阻撓。雖然表面上是要客氣一下,但只要他確實堅持,剩余四人都會答應的。 要么誰實在不高興,那就不要去好了。 這些東西比較微妙,不過他們能當到這個官位,基本上都是能夠知道的。 其實對于趙慎來說,他也不想在這種時候就一個人獨坐家中?;实壅f了這么多話,刑部閔尚書也講了這么多話,這些話還都很重要,相互之間交流、討論總歸是比一個人要來的好。 而且他也不能表現得太過孤傲,仿佛皇帝講了一句話,這些往日的同僚便不入他的眼中似的,這里這么多人,有一點壞名聲,馬上京中、地方基本就全都知曉了。 皇帝對他好的印象,大概也很快會被破壞。 總之各有需求,才能在趙慎租住的院落中相對而坐。 五個茶杯緩緩的冒著熱氣,有些京師的小食剛剛買來,此刻也還是熱的。隨身伺候的婢女端著盤子,上面是五碗小米粥。 袁狀臉色有些變化,其實光是僅從這幾碗小米粥都能看出一些端倪。今日招待他們的菜品也沒有大魚大rou,能做到這一點也不容易。 “素聞趙兄為官清廉樸素,今日一見果然如此。再想今日陛下和閔尚書說的話,吾不禁心生慚愧,往日里雖說也算實心用事,可不如趙兄多矣?!?/br> 袁狀這樣講,孟、宗、賀三人也全都符合,說了一些‘不如趙兄’之類的話。 趙慎則心說,這幫人改變思路倒是也很快。 其實無非是為了升官而已。 怎樣容易升官,那便怎樣做。否則放在平時,誰會暗示自己不夠清廉? 看來是皇帝的話,讓他們也想往這個路子上靠了。 趙慎笑了笑,這幾人很多話已經到嘴邊了,他也不必再等下去,便主動問道:“袁兄,還有幾位同僚,我們幾人都在江西為官,江西情況好了,誰也不會有壞處,江西情況不好,咱們幾個誰也落不著好。以前的事現在也不必再提,如今新君登基,中興大事方興未艾,正是你我之輩有為之時。所以在下也沒什么多的漂亮話,就是一切向前看就好?!?/br> 袁狀幾人聽了不禁覺得趙慎果然不同凡響。 “說是向前看,不過我們幾人大約是沒有趙兄這般際遇了。往后趙兄簡在帝心,青云直上之時記得我們這些江西的同僚就好?!?/br> 趙慎搖了搖頭,“袁兄、孟兄,聽了陛下的話,你們還覺得京官比地方官要好?” 袁狀和三司使聽了這話頓了一下。 “陛下以道治天下,說來說去就是一個民字,在京師為官和在地方為官,哪一個離民更近?天子身邊的近臣不斷派至各地,如今陛下又將各地巡撫、三司詔至京師,培訓之意有,但提攜之意恐怕才是重中之重。換句話說……” 趙慎陪著笑,“或許在下就此泯然眾人,而諸位回去之后用心實事,不日就可大放光彩了也說不定?!?/br> 這是客氣話,袁狀和三司使不會聽不明白。 皇帝此舉之后,各地巡撫、三司應當都會蠢蠢欲動,背后使勁的人不知道多少?,F在是開了這個上升渠道不假,但地方官總歸是多過京官的,也就是說機會總歸是有限的。 他們如果錯過了這次,基本上就是‘落選’的人。 因為皇帝重新安排的省級官員都是較為欣賞的,往后再提拔肯定也是那些人先來,可他們呢?和皇帝‘四六不靠’,這以后豈不是就等著被解職、然后派往更加不重要的崗位,到時候就此蹉跎一生,大丈夫之志也該到此為止了。 尤其都指揮使賀豐偉更有這種感覺,他來的時候已經聽聞,浙江和福建的都指揮使已經被一道旨意替換。 能被替換,就是說不重要,還能給你什么好的崗位? 一個年紀大的回去養老,另外一個中年的扔到南京去養老。 所以仔細一分析之下,機會是多了,但其實形勢更加緊迫了,就這么幾次,如果始終輪不到自己,那么后面就更不要想了。 說起來,那些落在第二、第三批次的巡撫和三司使應該都急壞了吧? 他們這些在京中的更不可落后了。 袁狀忍不住,先前的客套之后,他便開口道明來意,“趙兄,你我同朝為官、又都在江西,我這個江西巡撫自問,待你還是不錯的吧?” 趙慎應和點頭,“中丞哪里的話。中丞待我自然不錯?!?/br> “可你這次是一鳴驚人啊,不到陛下開口,我們四人是一點風聲沒聽到,口風緊是好事,但對兄弟們也沒必要那么緊嘛。是不是?” 趙慎聽明白了,大概是人家覺得他提前走通了什么‘路子’,否則一個皇帝怎么會關注到一個小小的南贛巡撫? 而既然有路子,那干嘛不提前通通氣,這樣大家也好都有個準備。 “袁兄,這可就冤枉在下了?!壁w慎無奈,“在下也實在不知道陛下會這樣開口,不怕各位笑話,當時我還嚇了一大跳,以為什么地方冒犯了圣上呢?!?/br> 袁狀和三司使相互看了一眼,顯然,他們對于趙慎的這個說法是有些信,但沒有完全信,不過人家馬上是要高升的人,現在就講這個話,他們又能有什么辦法? “其實我倒是覺得,袁兄和三位兄弟不要這樣考慮。先前在下與各位一樣,只在圣旨里、奏疏中見過陛下,但今日之后,陛下圣君之象已不容置疑,自古以來圣君用人自有其獨到之處,應當也不是哪一位張個嘴,便能左右陛下的心意?!?/br> 劉大夏、劉健都被搬開了,朝堂里還有誰能做到這一點? 袁狀和三司使都陷入沉思,他們這幾個其實都看得到,因為怎么升官皇帝已經明明白白講了,只是過去幾十年都是跑關系,忽然間改變思路,叫他們沉下心去做事,這到底有沒有用,其實他們是有些存疑的。 這樣的場景,在今日培訓之后于許多處地方都在上演。各省官員都聚在一起議論。 朱厚照人在宮中,也通過自己的渠道觀察這幫人,有此影響,也正是他所需要的效果。如此一來,開海令的準備大體上也算進展順利。 不過毛語文過來請罪時,提到的淮王令他有些重視……這幫家里的兄弟還真是喜歡來考驗他的魄力。 第二百八十章 一箭三雕 毛語文在皇帝面前顫抖得如湖面浮萍。 詹秀山案弄到最后弄出了一個淮王的結局。雖說還有一絲線索,如今事涉藩王,查與不查、辦與不辦已經不是他能決定的事了。 事情的原委,嚴嵩早就來稟報過了,朱厚照也是等著毛語文來和他坦白。 “幾名朝廷命官死在昭獄,為了此事,京師內外傳得沸沸揚揚,內閣兩位閣老都來參你!前幾年,朕明令北鎮撫司若用重刑,非明旨不可為?,F如今重刑是沒了,卻直接出了人命!” 朱厚照把手里的幾本奏疏砸在他的腦袋上,有些角是很尖銳的,砸到正中央時,毛語文的額頭也有鮮血流下。 他跪得直直的,也恭恭敬敬的給磕了個頭,“陛下,微臣一時糊涂,犯下大錯!如今悔過已晚,微臣懇請陛下重重罰臣,好給外臣一個交代!也好過讓他們日日上疏,使陛下擔著護短之名!” 今天毛語文的態度很好,講明事情之后就是認錯請罪。 朱厚照發了一通火,但心中并未有就此革掉毛語文的打算,一來,那幾個人絕對不是他殺的。雖然他有自己的小心思,想要斗倒牟斌,但殺人就是自斷生路,毛語文干不出這種沒腦子的事。 二來,許多外臣借著此次事件,大肆攻訐毛語文,甚至有把這么多年許多命案都扣在毛語文頭上的趨勢。 這其實就有其他的目的,他們想借此除掉他。 可這樣一來,皇帝手中就少了一把好刀。 “如今朝臣憤慨,且越拖怒氣越重,越來越多的官員要求查明此案,給天下人一個交代。這次,你不可再出錯了?!?/br> 毛語文心頭大喜,皇帝這么說就是要原諒他,“臣謝過陛下不殺之恩!這次請陛下瞧好,微臣一定不會辜負圣恩?!?/br> 朱厚照瞇了瞇眼睛,“錦衣衛指揮使讓誰當,這是朕的事,不是你的事。朕不愿做,你還要自作聰明,覺得可以逼朕施為,你以為朕是什么?會上臣子當得軟弱之君?用人權柄cao之于上,在這一點上朕是小心眼的,而你犯過這個錯。所以你小心點?!?/br> 毛語文心中滿分懊悔,“臣以后定當反思過錯,認真改正。臣這一顆心除了要效忠陛下,便再無其他的心思!” “你宅子里養的那個女人,據說十分的聰明,應當給你出過不少主意吧?” 毛語文大慌,“陛下此事與她無關,千錯萬錯都是臣的錯!” “哼!朕倒不是輕視她是個婦道人家。但是也不要小瞧了朕,小瞧了朝中大臣。這次一招不慎,反被啄了眼了吧?往后你們再算計,記得從朕的角度出發。這次為何會有此事?乃是因為你有私心,朕允許你有私心,可你因為自己的私心而耽誤了朝廷大事!這是斷不能忍的!” “你此次進宮,只認錯請罪、絕口不提牟斌一句,也是她教給你的是不是?她對你說,朕會因為你無端誣陷牟斌而動怒,只是坦白的話或許還有一線生機?!?/br> 皇帝的話像一記重錘落在心頭,毛語文除了害怕,其實已經生不出別的情緒。 “朕給你記二十軍棍在賬上,此事了了以后你自己去領。再有,你抬頭看看朕?!?/br> 朱厚照走近了蹲在他的面前,再開口說話時語氣倒不重,但眼神不饒人,還帶著笑意問:“你看看朕,看朕是否是蜀漢后主劉嬋、大宋徽宗趙佶那樣無能的帝王,看朕是否如他們一樣,被臣子輕易的糊弄?” 有些人要說好話拉攏,像這種不老實的,其實也該給他們點顏色瞧瞧,不然以為成了皇帝心腹,囂張跋扈得似乎天下就屬他最牛了呢。 毛語文心思全被說中,已然是嚇破了膽! 回到家的時候整個人都是魂不守舍的。 徐雪云見到他其實還有一絲開心,大概是覺得自己的算計得逞,皇帝終究還是沒有對她家老爺如何,可毛語文失魂落魄的樣子令她分外擔憂。 “老爺,陛下說了什么?” 毛語文其實心中有些想要遷怒于徐雪云,如果不是她,想必也不會有這樁破事。但徐雪云心心念念也是為他,所以還是忍了下來。 嘆氣說:“陛下猜到了,你對我的說的話?!?/br> “猜到?” “就是你讓我只認錯請罪,半句不提牟斌?!?/br> 徐雪云驚得張大了嘴巴,“陛下竟然猜到了?” 當初她為什么說不提?因為她知道皇帝是聰明的,這些人肯定不是毛語文殺的這點不必解釋,那何必去提?讓皇帝自己去懷疑、去猜測誰動手,這不是效果更好? “陛下還問我,說看他是否是劉嬋、趙佶那樣可以糊弄的帝王……” 徐雪云本來是蹲著的,此時也忍不住站了起來。這次的遭遇,她碰到了兩個人,一個是牟斌,一個就是這位皇帝。以往她覺得自己還算有些聰明,有時候會不將一些人放在眼里。 可真的到朝堂上才發現,就是只有十五歲的帝王,其心機謀劃都深不可測。 碰上這樣厲害的皇帝,以后就更加不能疏忽大意了。 “老爺,這次都是妾身的錯,所幸……還能撿回一條命?!?/br> 毛語文也有些后怕,“陛下問那些問題,是不是對我動了殺機了?” 徐雪云一向頭頭是道,但這個問題忽然有些不知道該怎么回答,皇帝有沒有動殺機?好像不論說是有還是沒有,都有些根據不足的味道。 圣意到底還是很難揣摩。 …… …… 朱厚照其實也沒有想到,毛語文會自己搞出這番丑事,給了其他人可乘之機,雖說誤打誤撞,造成人命案而鬧得朝堂上下震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