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嫡長子 第238節
書迷正在閱讀:在選秀奮斗的我總被迫修羅場、小海馬嬌養日常[七零]、殺戮拼圖、我真有這么壞嗎、八十年代順風順水、大佬的小祖宗太兇殘了、水天一色、小糖O穿到正常世界、笨蛋美人勇闖無限流、[西幻NP]勇者今天跑路
泡面那玩意兒吃膩了才幾年??!多少人小時候記憶里有一袋方便面幾個兄弟姐妹分著吃的! 真要有紅薯還什么中毒不中毒,那是好東西! 至少還帶著甜味! “有種子?!” 孟櫻搖了搖頭,“這是家父在海外看到的,那地方叫婆羅洲,在呂宋島還要往南的地方。這畫也是家父所作?!?/br> “那他人呢?”朱厚照壓著情緒。 “家父……在泉州府惠安縣,被惠安知縣抓了?!?/br> 朱厚照一愣,這叫什么事?千里迢迢跑過來拿著這個來救人來了? 吊誰的胃口也不能吊皇帝的胃口??! “老梅,你應當會告訴朕,你那里有培育種植的紅薯吧?” 梅可甲有些語滯,“小人……也只見過這塊繡布,此次也是向陛下確認,陛下所說的紅薯是否便是這般模樣。因為他們好像叫甘薯?!?/br> 朱厚照眉頭落了下來。 又轉向這姑娘,“你呢?你家里有培育嗎?” 孟櫻回說:“家父確實有帶回來幾個,口感脆甜,現下已經被吃了。請陛下饒命!不過家父倒是說過和圣上一樣的話,福建多山少田,若是能有此物,必定能夠造福萬民?!?/br> “老梅啊,你真是讓朕又愛又恨?!?/br> 梅可甲大約也知道自己馬屁沒拍到位,“小人考慮不周,請陛下治罪?!?/br> 朱厚照的心情慢慢平復,他反過來想,其實能找到線索也不錯,只要順著這個路子去找,在他有生之年總是能夠看到的。 略作考慮之后他將邊上的劉瑾叫了過來。 “陛下?!?/br> “以司禮監的名義給豐熙去一封信,叫他知會惠安縣衙,把孟……孟……” “孟平?!惫媚锾嵝蚜艘宦?。 “把一個叫孟平的人放出來,令他到婆羅洲去找甘薯,務必要帶回種子,在中原培育?!?/br> 朱厚照伸手把那塊繡布拿了過來一并給劉瑾,“這是信物,就讓那個叫孟平的人,戴罪立功吧?!?/br> “奴婢遵旨?!?/br> 皇帝不是很滿意這樣的結果,只給了一個戴罪立功的處置。 但是人到了婆羅洲,還管你大明皇帝是哪一位?所以以繡布為信物,那意思就是,孟櫻不要回去了。 梅可甲所想到的大約就是這么多,怎么講呢,皇帝手段凌厲,便是連一點憐香惜玉都不會的。 朱厚照才不管這么多, 能不能把紅薯種子拿回來,這關系大了。把你們人都放出來,你們是自由了,勞資在紫禁城等得心都急死了。 他其實也沒多少‘押人’的想法,他就是把人放在這里,讓那個人知道時間緊迫,動作快點兒! “……不管怎么說,你還是有大功勞?!敝旌裾論]了揮手,劉瑾便將那個叫孟櫻的也一起帶了下去。 之后還是回到他和梅可甲對弈的局面。 梅可甲多少有些尷尬,“小人沒能領悟陛下的圣意,應當在找到種子之后,再向陛下敬獻?!?/br> “所以很多人都說,做得不好,不如不做。不提了,無非就是再等幾年。除此之外呢,你不會就給朕帶了一個不知道真假的消息回來吧?” 那當然不會,梅可甲還不至于顢頇到那樣一種地步。 “還有銀兩,小人也一并帶來呈送陛下。多虧了中丞的護衛,這一路小人才少了許多擔心?!?/br> “多少銀子?” “四十六萬兩,等到下一次會多些,浙江三四個商人家族有違朝廷法度被抓獲之后,小人接了他們原先的生意。所以這次也相對少些,多余的銀兩都用來進貨了。不過……” 存了七八年,朱厚照那小金庫原先是三百多萬兩,每年大約也就大幾十萬兩的樣子,如今僅有四十六萬兩??磥黹_馳海禁確實有必要。 “不過什么?” 梅可甲略有狐疑的說,“按道理來說,今年生絲收購應當大大好于往年,但其實并未如此。似乎也有人在收購生絲?!?/br> 應當是走私的人,不過也都是秋后的螞蚱蹦跶不了幾天了,開海的政令是與打擊走私一起的。 “生意上的事,你酌情處理吧,谷大用和王德華都在。至于那四十六萬兩銀子照例放到朕這里來?!?/br> 陜西的官牧馬場,正需要一筆銀子。 “小人遵旨?!?/br> “再過幾月,朕就會頒布圣旨,開馳海禁。你此番回浙江以后,做好準備?!?/br> 梅可甲有些無法言明的感覺,真要說大概就是敬佩,這世上有幾人是有始有終的做事的,從當初提到,到今日實施。 皇帝從來沒忘記。 “陛下圣明?!?/br> “圣明?” 梅可甲很肯定,“圣明。微臣本是西北末流商人,也不知哪里來的運氣能到陛下身邊,見證這一番明君作為?!?/br> …… 第二百七十二章 坐朝理政 馬這個東西,平時需求不大,戰時需求奇高,所以一定是朝廷財政供養。 楊一清離開之后,朝廷內部也開始討論具體的執行問題,復套所要的核心,其實就是騎兵,而騎兵的核心就是戰馬。 如今,陜西的苑馬場逐漸恢復,弘治十七年朝廷又恢復了安定苑,因而今年陜西有7處苑馬場,累計可以蓄養戰馬八萬四千匹。 弘治十八年,朝廷計劃在陜西新增一處似安定苑這樣的上苑牧馬場。所謂上苑就是每年可以蓄養兩萬匹戰馬的牧馬場。 而想要恢復,就需要銀子修繕馬營城堡、營房,增加種馬額和牧馬軍的人數。 每一匹馬、每一名士兵,都要一點一點積累起來,正兒八經的做好這些事,復套才有力量。而且復套之后,河套平原上還有更好的牧馬場! 所以朱厚照從始至終都沒有松懈過對馬政的關注,不僅如此,他不止一次的傳諭內閣,要求內閣重視朝廷各處官牧馬場的恢復和建設。 如今復套作為國策被提了出來,馬政自然也就變得更加重要。而需要銀兩就成了應有之義。 現在多出這四十六萬兩的銀子,朱厚照心中便更加穩當了。 其實這些銀子本不是進入戶部的銀兩,但是基本上賑災、錢糧減免,戶部就差不多了。朱厚照這個皇帝沒有大興土木、搞各類形象工程,能夠做到沒什么虧空,這就已經不容易了。 況且,楊一清到出發去固原,還從戶部支了10萬兩銀子。 以大明如今的國力,要想恢復漢唐盛世時幾百萬匹馬的數量絕非是三兩年就可以做到的,朱厚照所求的,也就是能夠支撐一次中等規模的戰役需要。 人治的時代,朝廷重視,任用得力官員,至少能讓情況好一些。 梁儲離任太仆寺卿以后,新任官員名為王稟,他既不是東宮潛邸舊臣,也不是王鏊講學時生出向往的務實之臣,他是楊一清推薦過來的安寧苑牧馬場的總負責人。 本身只是舉人,四十歲的年紀,十七八年都在馬場中度過。 楊一清對于陜西馬政的梳理,朱厚照清楚,所以他推薦這個人,自然也可信。 此次禮部召集各省省級官員入京,京師同級官員也一并納入其中,王稟名列其中。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這句話還是有道理。 朱厚照召見官員特別勤快,處理政事力求務實為主,提拔官員也以其實務為先。所以朝堂上干活的人越發增多,是不是踏實干活這個很難保證。 但至少在干活。 此外,經筵日講也能夠正常舉行,而若不處理政務,皇帝的日常就是在坤寧宮或鍛煉身體。 再有,司禮監、錦衣衛都被限制。只要不頻掀大案,部分官員已經忍不住在頌圣了。 在朱厚照的推動下,內閣和六部都以處理國政為先,不過先前的復套國策已經議定,開海的圣旨還沒有出,朝堂在這段時間陷入平靜。 朱厚照也進入了一段皇帝歲月的平靜期,也就是正常的坐朝理政。 對于古代的皇帝來說,經常性會聽到的奏報是地方報災,請求錢糧減免,或者就是有部分官員彈劾其他人,另外對于他來說,最多的就是各類官員開始給他提意見、說這個是弊政、那個也是弊政,一個個的勁頭像是要把帝國的命給革了似的。 但到此時,朱厚照已經不會輕易同意了。 除了復套和開海,朝廷在今年最大的動作是要取消北直隸河間府阜城、肅寧、任丘、交河四縣的民牧。 民間養的馬不僅瘦弱,而且營養不良,還容易生病,人都吃不飽,馬又能肥到哪里去,戰馬可要是吃精糧、豆子的,不能夠只吃草。 這種因為大宋完全丟失了適合牧馬的領土而開始的養馬政策,朱厚照有心要讓其退出歷史舞臺。 哪怕為了這個理由,他也要把那些適合養馬的領土給搶回來! “北直隸地區衙門多,各級官員、各家勛貴本就大肆侵占了很多田地,而且他們一出手,還要占好的田,百姓乞活無路再加上養馬,這日子還怎么過?這么多的百姓沒飯吃,他們今年不反,明年不反,后年大后年必反?!?/br> “而且京師就在這片區域,你們老提醒朕,說東南財稅半天下。豈不知,河北也是京畿重地。弘治十八年,武安苑牧馬場的設施、人員、種馬、牧軍人數務必都要到位,有了這個馬場朝廷可再蓄養戰馬兩萬匹,這樣明年就將河間府剩余的靜海、寧津等四縣的民牧取消,如此一來北直隸就有順天府、保定府、河間府三府完全取消民牧,百姓也能喘口氣?!?/br> 皇帝在奉天門外和主要大臣們討論政務。 很大的事情就是幾個老頭,像今天沒什么大事,各部侍郎、主事也都來了不少。 戶部韓文、顧佐,兵部王敞、王稟一齊領命,以及一個特別的人,軍機處楊廷和也被派來分管馬政。 因為馬政和復套掛了鉤,軍機處要負責馬政的一切事宜,所以楊廷和跑不掉。 按照皇帝的要求,改民牧為種糧的各縣,戶部要在種子、農具方面加以支持,特別困難的縣還會有一年的錢糧免征,之后則一切如常,而且朱厚照重點會看這些縣的納糧情況,造假可以,有本事別被逮。 因為他要知道,政策施行下去有沒有用。 好在順天府、保定府所展現的結果喜人,中國老百姓都是這樣,你只要給他活路,他一定頑強的活下去。所以這兩個府的錢糧,三年來已有數萬石的增長。 再加上京師里各類營造聘用的數萬工人,京畿地區的流民大大減少,社會矛盾也大大緩和。 眼看年號要改成正德了,這項政務也讓許多人感覺到應當是正德朝的亮眼政績了,雖說見效慢,七年下來也就取消了兩府,但確實見效了, 既然有效,那么朝廷上下自然全力以赴,所以有大大小小的各級官員撲在上面,等著一邊為民造福刷聲名,一邊在皇上面前露臉刷存在感。 “李閣老,謝閣老?!?/br> 李東陽、謝遷和韓文在皇帝面前拱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