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嫡長子 第223節
書迷正在閱讀:在選秀奮斗的我總被迫修羅場、小海馬嬌養日常[七零]、殺戮拼圖、我真有這么壞嗎、八十年代順風順水、大佬的小祖宗太兇殘了、水天一色、小糖O穿到正常世界、笨蛋美人勇闖無限流、[西幻NP]勇者今天跑路
這樣的場景還是讓他動容,生民不易。如果他也只是其中普通的一個,那么管好自身也就罷了??伤F在是皇帝。 一直到回到乾清宮西暖閣,他的心中還是有些情緒起伏。 “……各位愛卿?!被实劬従忁D過身來,看著面前一排排的大臣,“外面的情形你們也都看到了,多少百姓骨瘦如柴啊……朕,不是什么千古的圣君,但朕至少做到了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你們也非jian佞之臣,圣賢書讀了這么些年,為生民立命這句話總該是知道的。所以君臣之間……是不是不要再為此而爭了。朝廷查抄浙江貪墨官員的銀子,這全都有賬可查,朕承諾過,這些銀子盡入戶部,你們如今都親眼看到了這銀子的去處,難道至今還覺得顧侍郎攪動人心,禍害百姓嗎?” 皇帝的話講得有幾分動情,而目前剩余的朝廷重臣里,對他多少還是有幾分認同的。那些地方利益的代表,至少代表不到乾清宮里。 “陛下勵精圖治,裁減用度,文治武功皆有起色,雖登基未久,但也可稱是天下臣民期盼的明君。如今新朝初立,正是萬象更新之時,還望陛下保重龍體,切勿感傷太深!” “望陛下保重龍體,切勿感傷太深!” 朱厚照吸了吸鼻子,“朕年紀輕輕,注意什么,你們大多都六七十了,更要注意才是,不提這茬了。各位愛卿,誰有事稟告嗎?” 楊一清身形動了動,按照圣旨,他以閣臣之尊總制西北,總督府還是在固原。 現在問題來了,西北的事,到底是楊一清這個閣老說了算,還是兵部說了算? “陛下,臣有本事啟奏?!?/br> 朱厚照重新坐回龍椅上,“講?!?/br> 這聲音中氣十足,仿佛就是一瞬間,一個大權在握的帝王又回來了。 “再有幾日,臣便要遵旨返回固原府戍守邊疆。陛下圣旨,微臣入內閣,以閣臣銜任總督。卻不知今后行事,若與兵部有相異之處,該當如何?” 這其實是個很務實的問題。 按理來說,兵部自然掌管天下兵馬,但閣老的話也是千斤之重。上面的人無所謂,下面的人可就難死了。 “楊閣老此言不錯,大司馬,你以為呢?” 王敞出列,“微臣以為可借軍機處破此局。當初陛下設立軍機處是為統籌西北戰事,如今戰事結束,但又有復套國策,既是國策,又同屬西北軍務,一樣可由軍機處全權負責此事。這樣,西北的軍務可上報軍機處,軍機處再奏明皇上,往后不論是相異還是相同,皆以陛下的圣旨為準?!?/br> 內閣李東陽和謝遷聽完這一番話心情復雜。 軍機處確為臨時機構,本該隨著戰事結束而結束?,F在怎么又要跟隨國策這樣保留下來? 兵部尚書的話,究竟是陛下的授意,還是他自己摸準了圣意,選擇了逢迎? 朱厚照聽了這話其實看了看楊一清,發現他臉色并沒有什么變化。 這個王敞,其實是玩了個小心思。因為他是軍機處一員,楊一清不是,這樣換來換去的,能有什么不一樣?楊一清對軍機處負責,順便也就對王敞負責了。但他并不從自己和楊一清爭高低這個角度去說,而是把皇帝的權力擺在明面上。 說白了,這是個陽謀。就算楊一清也看出來這一點,他除了點頭,還能有什么別的選項嗎? 朱厚照則瞇了瞇眼睛,露出微微的笑意。他不愿撤掉軍機處,其實也是想要專門的一個機構來負責復套,今天倒是個不錯的契機。 “楊閣老以為如何?” 楊一清無奈,拱了拱手,“臣以為大司馬之言甚妥?!?/br> “你什么時候走?” “臣想八日后出發?!?/br> 朱厚照咂摸著嘴巴,“走之前再入宮一次。復套是個目標,提了出來,具體怎么做咱們君臣還是要有個辦法出來?!?/br> “是?!?/br> …… …… 巷弄口,橫平豎直,四下無人,只有墻角的縫里生出一顆綠色野草隨風搖晃。腳步掠過時留下的泥土撞了小草,也在墻根下留下蛛絲馬跡。 腳步離開后,又有一人蹲下,望著墻根的痕跡,隨后繼續跟了上去。 “浙江那邊的人早就已經言明。梅可甲就是這個梅府的主人,他在浙江斂財北送。這里自然就保住他的家人?!?/br> “他們想倒梅可甲?可他的家人都在京師。怎么倒?” “梅可甲倒不了。梅懷古呢?他誘使皇帝入府尋歡,只要這個罪名給他按上。朝中諸公還能饒得了他?梅懷古若是出事,則陛下與梅可甲之間也就會互不信任了?!?/br> “入府尋歡?” “什么時候的事?剛剛發生的?難道圣上真的喜歡?” “不要去猜這種事,會掉腦袋的。達到目的就行了,不能節外生枝?!?/br> …… 毛語文在錦衣衛的院子里曬著陽光,手里把玩著磨得锃亮的短刀,“……那個梅可甲我見過,不愛說話,全是心眼,看來他在東南也得罪了不少人?!?/br> “頭兒,接下來怎么辦?” “白天不動,夜里動。偷偷的先抓起一個?!?/br> “然后呢?” “然后?”毛語文細長的眼睛瞇起來,“然后讓他寫信約人。這幫人搞的很隱秘,實際上連基本的接頭暗號都沒有。以前是沒查他們,現在這一查一個準?!?/br> 只是朝廷里還藏有這種污垢,確實是他沒想到的。又或許是真的有錢能使鬼推磨吧。 第二百五十五章 開海! 四日后,楊一清奉旨入宮。 今天午后,皇帝推掉了所有的事項,而且特命軍機處,內閣,以及剩余各部尚書,大理寺、都察院主官全部到場,除非躺著不能動,否則不能缺席! 除此外,還有楊一清、楊尚義及周尚文等武將 皇帝龍椅面南,東西兩列十幾名大臣依次排列。 左邊以楊一清為首,所站列的皆是武將。右邊以李東陽為首,所站列的皆是文臣。 中間則是在工部找來的地圖,擺在地面上,所展現的正是黃河‘幾’字形左上角的那部分——河套平原。 幾千年的歷史過來,其實可以這樣說一句。是否占據河套平原,是一個中原王朝強盛的標志。因為河套守不住,河西走廊就守不住,向南關中也受威脅,這么一柄尖刀抵在脖子上,你談什么強盛? 皇帝給了劉瑾一個眼色,隨后就有十數名宮女端著茶壺依次進來,熱氣騰騰的清茶在他們面前擺好。 之后這幫人出去,乾清宮的大門也就關上了,殿里面,除了皇帝與重臣,就只剩侍從室的幾名記錄人員和伺候的司禮監等人。 便是之后續茶,也是按時間來。 除此外,還有特殊之處。便是今兒這開場白還是由劉瑾來。 “各位閣老、尚書。收復河套既已列為國策,朝廷上下諸公沒有不以國策為重的道理,今日朝議正是為此而設。各位皆可暢所欲言,務要講清、講透,務要求真、求實。便是因為朝廷一旦定計,則必有無數財力、人力投入其中,這,可來不得半點馬虎?!?/br> “朕再說一句剛剛劉瑾漏掉的。今日之議,是議朝廷從弘治十八年至正德三年如何收復河套的策略,不是在議該不該收復河套,各位愛卿可不要離題萬里。否則朕說定個國策這樣的話,豈不是成了笑話?” “陛下?!睏钜磺迨紫乳_始,因為復套的奏疏就是由他上的,“臣可先說個總綱,以便陛下和眾位同僚一觀。所謂復套者,乃是要收復賀蘭山以東、呂梁山以西、狼山和陰山以南、長城以北這片廣大區域?,F如今在這里駐牧的是韃靼蒙郭勒津部,此次花馬池一戰,蒙郭勒津損失慘重。但……” “……臣于陜西為官二十余年,總制西北三鎮也一年有余。微臣以為,有沒有這次大勝,我大明國力都遠甚于韃靼,只是韃靼軍民一體,擅長騎射,來去如風,無可捉摸。大明勞師遠征,他們早早遁去,等到我軍退兵,他們又卷土重來,這才是邊患嚴峻之處?!?/br> 朱厚照是能明白這種軍隊有多麻煩的,而且大明不止有北邊要顧,還有東南、西南等等。而韃靼人就盯著長城以南這片沃土。 “……所以復套其實是兩層含義,一者,打得下;二者,守得住。陛下,”楊一清轉身面向皇帝,“微臣并非夸下???,若只是打下河套,驅逐韃靼人北遁,臣一年便可實現。但驅逐并非殲滅,打下也不是守住,河套缺乏長城保護,賀蘭山與狼山、陰山之間并不相連,也就是說韃靼騎兵可來去自如,不斷sao擾邊境。這是最為艱難之處?!?/br> “如此說來,河套乃四戰之地,即便拿了下來,也年年有戰事?”這話是楊廷和所問。 他并非反對復套,而是問出致命、關鍵的問題。 從某種意義上說,這里的確可以說四戰之地,歷史上來看,陰山和賀蘭山這片區域戰爭就非常的多。因為這里是農耕和游牧的交界之處,軍事上又特別重要,不圍繞著它打,圍繞著什么打? “這世上……沒有固若金湯的邊防,也沒有完美無缺的防線。萬里長城萬里空,百世英雄百世夢。占了河套,有了良田、馬場,朝廷便可養兵十萬。十萬兵,勝得過萬里長城!” 乾清宮的大殿里忽然有中氣十足的聲音,力量上明顯超過文臣。 朱厚照抬頭一看,竟是周尚文出聲! 這番話可回答楊廷和的疑問,也正合皇帝心意。 朱厚照忍不住笑起來,“男兒之志可沖天,彥章這話不錯。朕以為,大明要改變一種思路,以往咱們總想著打下一個地方,然后守著它。這樣做,人家當然來打你,因為你不會還手,不會打出去。有了河套之后,要改變這種局面,憑什么只能是他們的騎兵來,我大明的騎兵不能去么?寇可往,吾不可往?!” 李東陽說道:“守不守得住,那是打下來之后的事。就眼下而言,楊閣老,若是要收復河套,朝廷要花多少銀子,出多少兵馬?” 這個就是愁人的部分了。 “若論銀兩,微臣估計不下百萬之數,若是論兵馬,微臣恐再需一支大明騎兵!” 再需一支騎兵? 韓文的臉都要垮了,“楊閣老,你也知道,朝廷養這兩萬余人,是積攢了好幾年的結果,僅是軍馬就已經讓多處苑馬場不堪重負。你是署理過馬政的,應當知曉!” “若是先調一萬呢?”兵部尚書王敞提議。 楊尚義和周尚文都不說話,這已經事關他們的切身利益了。 “皇上,老臣不建議分兵。大同、宣府邊患一樣嚴重,達延汗屢次寇邊,若是將大明騎兵各分一半,想的是處處守住,但恐怕是處處守不??!” 韓文心說你個楊閣老,怕是要逼死我,“楊閣老,你剛剛也說了韃靼蒙郭勒津部損失慘重,一萬精騎給你,難道還不足夠?!” “寧夏足夠了。大同、宣府呢?達延汗又沒有損失慘重?!?/br> 眼看要吵起來, 朱厚照開口,“說起來也還是錢的問題。若是有銀兩,則精兵可練。但馬的問題呢?” 楊一清執禮,“臣署理陜西馬政多年,嚴厲打擊民間走私茶葉,若有足夠茶引,臣可于西域換取軍馬!” “那說到底,也還是錢的問題?!?/br> 謝遷進言,“戶部本有一筆款項,不過已撥于京師營造,眼下朝廷確實難有大筆銀兩撥給楊閣老?!?/br> 楊一清有些話不好說,他心心念念就是朝廷給錢,現在他人是有的,能打仗的將軍還是找得到,就是錢的問題。哪怕先給他撥個五十萬兩,他也能先去把活兒干起來。所以心里頭其實可盼著皇帝把小金庫給他漏一漏。 朱厚照摩挲著手指,他仔細想了想,復套是他一力主張的國策,到這個時候他不能再小氣太甚、跟個守財奴似的。 錢,對他來說就是一種資源。 如果有該用的地方,那就要毫不猶豫的用。 “朕聽下來,大約是明白了。楊閣老,朕不會叫你的巧婦去為無米之炊,不論怎樣,朕撥你三十萬兩銀子,大司徒?!?/br> “臣在?!?/br> “你給朕想十萬兩銀子的辦法。查查戶部往年的開支,撿其中不重要的砍一砍。剩下的二十萬兩朕出?!?/br> 韓文雙膝跪地,“臣遵旨!陛下請放心,若是添廟宇宮殿,戶部沒有一兩銀子。但若是為軍國大政,微臣就是掘地三尺也要給陛下把銀子挖出來!” “好好好?!被实垡贿B說三個好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