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嫡長子 第91節
書迷正在閱讀:在選秀奮斗的我總被迫修羅場、小海馬嬌養日常[七零]、殺戮拼圖、我真有這么壞嗎、八十年代順風順水、大佬的小祖宗太兇殘了、水天一色、小糖O穿到正常世界、笨蛋美人勇闖無限流、[西幻NP]勇者今天跑路
聽差的人以為上司搞錯了,“劉千戶,上頭的意思不是只寫、不打嗎?” 啪! 這小嘍啰給教訓了一腳,“不打是他愿意老實寫!現在一個進士和咱說記不住幾句話,這不就是在耍我們?!再說了,他不寫咱交不出東西,是不是要把咱老劉的腦袋交上去?!” 下屬被教訓了幾句,躲在角落里不敢說說話。 劉千戶二話不說,啪得一聲把紙筆扣在錢桂身前的案上。 “寫!又沒有讓你寫什么掉腦袋的話,只需記錄幾句話。你們這些君子之臣,難道與人說的話都是不能落于紙的?” 錢柜抬眼瞧了瞧刑具,想著還是把那日眾人的話略作簡化,只寫能寫的便好。但他腦子一動就發現其實也很難寫,那日他們在李府最主要說的就是太子, 偏偏太子又不能寫。 總不能一個晚上,一人就幾句話便結束了吧?這也太假了。 …… “牟斌怎么還不來?”乾清宮里的皇帝已經有些急了。 朱厚照一杯一杯茶喝著,他現在滿臉的不高興,來得慢?說明他娘的在編,無中生有當然慢了。 好在再慢,牟斌也還是來了。 到乾清宮殿外的時候,他才看到三位閣老竟然跪在外面, 這些都是當世名臣,怎么這個樣子? “閣老,陛下那邊?” 李東陽跪在這里的功夫,許多事也想明白了,雖說弘治是仁厚之君,但到底還是君,他們這些臣子也不能什么忌諱都不顧。 譬如這個時候,他們就不能和牟斌在這里交談過多。錦衣衛應該是皇帝的‘爪牙’,你在乾清宮的門口和內閣曖昧個什么勁兒? 最后就是搞得兩方都落不著好。 “牟指揮,不必管我們?!崩顤|陽知道牟斌的性格,就怕他在這里耽誤。 牟斌聽不懂人家的考慮,還以為是大義凜然呢,于是目光之中起了敬意,心下一橫便先進了乾清宮內。 “微臣參見陛下,殿下?!?/br> 牟斌把手中的兩張卷宗舉過了頭。 蕭敬拿了過來先給到皇帝。 朱厚照則開口,“父皇,先讓李閣老進來吧?!?/br> “蕭敬你去喊?!焙胫涡乃荚谀莾煞菥碜谏?,這是錢桂和趙毋庸剛剛寫的。 朱厚照看皇帝似乎看得迷迷糊糊的,他提醒道:“父皇,不必看寫了什么,就看是否一致?!?/br> 錢桂不知道趙毋庸在寫,趙毋庸不知道錢桂在寫。他們只知道那日的晚上真正的對話是不可以寫出來的,既然如此就是分別在編, 呵, 除非這兩人可以千里傳音,否則胡亂編的東西怎么可能一樣? 弘治經提醒也知道了這個關鍵,于是越往后翻,臉色越加鐵青,“這就是號稱匡扶朝政,為國為民的君子之臣!” “本就是預料中事,父皇又何苦動怒?”朱厚照也拿過來看了一遍, 這錢桂和趙毋庸也算是聰明的人,他們全部都寫當日在李東陽府上是一起討論《韓昌黎集》,也就是韓愈的文章。 但是他娘的內容不一樣! 錢桂說的是那篇《師說》和《論佛骨表》,趙毋庸說的卻是《祭十二郎文》! 朱厚照一看就明白了:這說明當日確實提到了《韓昌黎集》,但是絕沒有深談,無非就是提了一嘴,轉而開始說其他事。但那些絕不能寫,只能繼續在《韓昌黎集》上做文章,這樣假假真真也難以分辨。 看到最后要真信了,那就會覺得這群人真有君子風范,一整晚的都他娘的在討論學術。 李東陽進來的時候就看到皇帝扔了兩個卷宗在天上飛! “臣李東陽參見陛下!” 弘治脾氣再好,但大臣明顯在下面搞欺君之事,他也不會笑哈哈,否則不是成傻子了? “李東陽!左僉都御史錢桂那晚在你的府上你們說了什么?!” 朱厚照瞇了瞇眼睛,這個瞬間對他很重要。他本是有上帝視角的人,這里的許多人物都是后世有過評價的,但歷史的記載只是一瞬間, 真實的生活在這里可不是一瞬間,也不僅僅就那么幾句評語。 這些人平常行事是不是都一直擔得起一代名臣這四個字? “陛下息怒!臣不知做錯了什么,惹得陛下如此不快?!?/br> “回答朕的問題!” “啟稟陛下,那日臣等是在談論《韓昌黎集》?!?/br> 皇帝一聽都笑了,“那是在說《師說》和《論佛骨表》,還是《祭十二郎文》呢?” “是《祭十二郎文》?!?/br> “那你再看看錢桂寫的話!” “父皇,息怒,息怒……”朱厚照好怕皇帝再氣得氣血翻涌、到時候一口氣上不來,他都會內疚的。 李東陽則覺得怪異,以往都是太子發火來著…… 等他一看錢桂的案卷,心里也瞬間一沉,要害竟在這個地方,太子,好深的心計! “你有什么話說?” 皇帝已經情緒化了,他本來是很信任他們的,結果這幫人不僅欺負自己的太子,還在他面前胡說八道!這種事,正常人都生氣,何況是帝王? “臣……不知為何錢桂要這樣記錄?!?/br> “你倒是把自己摘得干干凈凈!”皇帝狠狠踩了一下地板! 朱厚照趕緊端上水,“父皇,要不讓兒臣來問話。父皇先喝口水,順順心氣?!?/br> 弘治的胸膛一鼓一鼓,氣得不再看去李東陽。 “蕭敬,去把劉閣老、謝閣老都請進來?!?/br> “是,殿下?!?/br> 朱厚照望了望李東陽,他跪得直直的,視線略低望向前方,臉上一點兒表情也沒有。別說是皇帝了,就算是他也懶得再說什么。 他就等著謝遷進來,把剛剛的問題再問一遍。 謝遷還沒來得及說話, 李東陽總算下了決心,他知道,今日不論如何,太子一定會將這個罪名定在他們身上,以太子歷來的心思,要么不出手,只要出手,則必有成算。 大家都是要臉的人,等到人把真相揭穿了砸在臉上,那時候不僅顏面掃地,甚至連朝堂都無法立足了。 因為你已經是無德的人。 可如果現在直說,無非也就是他對楊廷和動了那點心思,即便陛下大辦此案,朝臣亦會理解他的一片苦心。 只不過就是錢桂、趙毋庸等人要慘了…… “殿下,還是由微臣來答吧?!崩顤|陽脫下官帽,“那日在臣的府邸,我等確實論及了《韓昌黎集》,之后……也談論到楊廷和。但微臣并非出自私心,太子殿下近來行事剛猛,臣是擔心君臣相諧的關系被破壞,因而出此下策。請陛下、殿下明察!” 朱厚照想著,這些名人也算是有急智的了,如果他再不承認,那么這事兒往大了搞,那天那么多天說的話全都對不上,那么就是聯合在一起欺君!那還得了? 斷臂求生,倒也果決。 但不論如何他這也算是落敗,因為太子的楊廷和太子保了下來,他們的錢桂則保不住。 “父皇,按祖制,言官不能因言獲罪。這句話的原意乃是太祖高皇帝為了大開言路,朝廷的言路也不能不開,但更不能被這種寡廉鮮恥的人把持,令言路成為jian佞之臣攻擊忠良的武器,這,也是亂國之舉啊?!?/br> 弘治問道:“那么太子以為應當如何辦理?” “不如就讓……內閣看著辦?!?/br> 劉、李、謝三人全都心頭重擊, 太子,好毒的招啊。 錢桂等人畢竟是御史言官,若是皇帝輕言殺罰,傳出去總歸名聲不好。 與此同時,案情已經查明了,這些御史根本就不是什么正人君子。 內閣要是不查辦,那么天下人就會覺得內閣是jian臣!因為你們庇護了小人! 第一百零八章 劉健的歷史契機 嘉靖皇帝就是這種玩法兒,就是達到我的目的但不粘鍋,所有的事情你們去做,干得好,罵名你背,干不好…… 干不好說明你沒價值,沒價值你猜你能活多久? 朱厚照本不想這樣玩,這其實也不是什么好辦法,這樣子玩皇帝會很舒服,玩弄整個朝堂不在話下,但時間久了次數多了政治氛圍會極度劣質,到時候就是滿朝的泥鰍。 然而招數是死的人,人是活的,對楊廷和朱厚照自然是千方百計保全,你做什么去干,我給你兜著。至于那些敵人則又不同, 所謂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你整得我難受,我就搞得你生不如死。 李東陽一聽也馬上反應過來,這個燙手山芋接到手里是萬難妥處。 借著自己犯錯之機,他順勢請罪,“陛下,微臣此次授意言官上疏,已是犯了大忌,更是險些釀成大禍。臣一時糊涂,有負圣恩。懇請陛下將臣革出內閣,以儆效尤!” 朱厚照心說,這些歷史留名的,可真是滑。 雖說作為閣臣這樣籠絡言官為己所用是不輕的罪責,但就像他之前所說,這件事的出發點還是為公,不是為私。輿論又掌握在他們手中,哪怕犯錯,名聲還是在的,只不過手段劣質了點。 這樣退出內閣雖然很狼狽,但也還好。 可如果留在內閣呢?那就是真生不如死。 弘治皇帝在氣頭上,但他還是下意識的看了眼太子,只見太子輕微搖了搖頭, 皇帝有些訝異。 朱厚照知道他不懂,所以也不急著現在解釋。 其實主要是兩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