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嫡長子 第77節
書迷正在閱讀:在選秀奮斗的我總被迫修羅場、小海馬嬌養日常[七零]、殺戮拼圖、我真有這么壞嗎、八十年代順風順水、大佬的小祖宗太兇殘了、水天一色、小糖O穿到正常世界、笨蛋美人勇闖無限流、[西幻NP]勇者今天跑路
		
		    周經本就是有這份心思,也不必他們多刺激,說句不好聽的,那日被勸住,他都覺得于自己的德行有虧,傳出去說不準還要為人恥笑,說他也成了怕死的人。    朱厚照其實早就和皇帝提過,    這次抓人、殺人,名分很足,動作很快,朝臣幾乎來不及反應,一刀揮下去一點兒問題都沒有。    來不及反應,更來不及阻止,但引起波瀾是一定的了。    因為皇帝很久沒殺大臣了。    可他還是沒想到,周經周大人來乾清宮的時候,整個人氣得頭發都要炸起來一樣。劉、李、謝三位閣老也失去了往日輕松的感覺。    搞得,朱厚照都覺得周大人應該是帶著棺材來的,畢竟這種事他們真的做得出來。    弘治皇帝見這個老頭如此氣勢洶洶,下意識的咽了口唾沫。    “臣!周經參見陛下、太子殿下!”周大人講話有些喊,聽著也中氣十足。    “愛卿有何事?!”    周經啪啪兩個頭一磕,直接就說:“陛下!臣聽說以前的圣君治國,都是求治國之正道,而非求御人之奇術。今有工部左侍郎曾奇等人,或縱容家屬謀財害命,或膽大妄為侵奪民田。幸我的大明圣天子在朝,為民除害,感天動地。然,似此不忠不義之臣,但有查實,旨到而其身滅,何故設局而誅……”    朱厚照聽他后面講了老長一大段,怎么越聽越像是說自己?    第九十一章 乾清宮的激烈    朱厚照大約知道,文臣是會有反應的。    這是一種感覺,如果殺人的是朱棣,他就不會有這種感覺,但誰叫這是弘治呢?    乾清宮的暖閣里,    大明朝最重要的閣老重臣跪了一地,然而主角卻是戶部尚書周經。    老人家痛心疾首說了半天,朱厚照終于明白了。    他們說出口的一切理由都可以用兩個字概括——急了。    估摸著是被他這幾次搞的心里實在難受,用句老話講,叫由奢入儉難,以前當弘治的臣子那真是‘奢’。后世史學家也有嚴厲批評明孝宗在臣子面前過于懦弱的?,F在則不一樣了。    “……陛下,自古以來,君臣猜忌而能盛世的時候很少,君臣相得而致天下破敗的也很少。臣,惟愿陛下,明察!”    朱厚照豎著耳朵把周大人最后的幾句話聽完整,聽完都有些不敢相信,竟然能找到這種角度!    他拳頭都暗暗握緊了,    他早就和弘治說過,這幫人其實沒那么壞,他們心中也有自己的正義和道理,但是就很欺負人,天天盯著皇帝。    這還太平盛世呢,要是哪邊出什么亂子,指不定又說皇上哪邊沒按圣人明君的做法去做了。    弘治皇帝本就煩周經,聽他講這么些,腦袋瓜子也嗡嗡的,就問道:“周愛卿說的君臣猜忌是什么?是朕不該查辦那些奪了田的臣子?”    耿直的周大人回道:“陛下當然應該查辦他們!”    “那朕不是這么做了嗎?”    “臣的意思是,陛下心中早有決斷……卻非要等程……”    “啟稟皇上,”李東陽生怕這些‘膽大包天’的家伙,說出什么皇上你利用了程敏政這種大不敬的話來,便趕緊開口找補著說:“周尚書歷來都是心直口快之人,且易怒易躁,這些陛下也都是知曉的。周大人的意思是……”    “李閣老?!敝旌裾蘸苡憛掃@些人在君前相互打掩護,這是什么意思?聯合起來忽悠嗎?    官官相護背后搞搞就算了,當著面還如此。    “臣在?!崩顤|陽對著太子施禮。    “周大人的話,你便讓周大人說完。父皇是仁德之君,你又擔心什么?”    李東陽一愣,    像是這種突然頂他們一下的行為或話語,以前的弘治從來不說,也從來不做。    “是?!?/br>    “周大人你講吧?!?/br>    周經是海瑞一般的人物,那也是沒怕過死的。    說就說!    他奶奶的,那天就被攔下來,憋了兩夜都快把他給憋死了!    “陛下!臣并非說不應處置那幾名貪官,但陛下自登基以來,何時像今日這般重重的處置過犯錯的大臣?而且抓人不過一夜,審案不過兩日便結案殺人,叫天下為之一驚。恰逢岐王、雍王之事,陛下這樣做,難道不會讓人覺得是借此而泄私憤嗎?陛下這樣有失于堂堂正正的君子之道,長此以往會使得君臣相疑,朝局動亂!”    弘治皇帝便是聽過重話,但他畢竟還是皇帝,哪里見過有人這樣直愣愣的說他有失君子之道的?!    一時間,他人都驚了,抬起胳膊顫抖般的指向周經,“你,你放肆!”    朱厚照看他臉色漲得通紅,都有些擔心他氣出什么好歹,趕緊出言勸道:“父皇息怒!父皇息怒!”    砰砰!    周經對著地就磕起了頭,“臣與陛下的君臣名分已定,臣對陛下自是衷心耿耿,若不是憂慮過甚,是萬萬不該在君父面前有此言論!臣之罪,萬死難贖,只求陛下能收攏算計之心,行治國之大道!”    “還在說!難道朕辦了幾個貪官,這也不該嗎?”弘治皇帝厲聲質問!    “臣不敢!”    “我看你……咳咳咳?!焙胫位实垡幌陆o氣得岔了氣一般,    嚇的朱厚照都一跳,    有這個暖心的父親,其實他還覺得蠻好的,你可別出事啊。    “父皇!父皇!蕭公公,端杯水來?!?/br>    跪著的臣子也齊齊說道:“請陛下息怒!龍體要緊吶!”    弘治揮了揮手拒絕了蕭公公的熱茶,他自己心里在想太子曾和他說過的話,便是這些大臣們動不動就要說皇帝的不是。    可大明朝那么大,所有的壞事難道都是皇帝一個人做得嘛!    “呼……呼……”朱厚照拍著父親的背,明明還不到三十的一個人,弄得他像上輩子照顧五十歲的爸爸一樣。    “照兒?!被实蹚澲仙?,講話帶著氣聲。    “兒臣在?!?/br>    “你先回去吧?”    朱厚照一愣,    怎么會叫他回去?    岐王、雍王之事剛出事還特意叫他過來出主意,眼下遇到這個局面,竟然讓他先回去?    是有些奇怪。    但對了擅長摸透人心的他來說,其實并不難想,    皇帝叫他回去……大概是要保護他,    看今天這個架勢,大臣們所在意的關鍵之處,是這次事件處理方式的問題。    而弘治知道,所有的這一切,不論是拖延、等待,還是之后的狠辣、快速,全部都出自太子之手。    周經是什么脾氣,皇帝大約也知道。今天就是奔著死來的,    這樣的時候,弘治令他走,這不是讓他脫身,又是什么呢?    哪怕是跪著的大臣們都想明白了:陛下終究還是個仁厚之人,可惜近來因東宮的影響,行事越發狠決了……    “兒臣懇請父皇,讓兒臣留在乾清宮?!敝旌裾振R上跪了下來,沒有其他人他還能鬧鬧脾氣,有了其他人,皇帝一開口就是圣旨,“兒臣有話要說!”    哪怕他心里沒有在很大程度上把弘治當做自己的父親,但這個人對自己好,他是知道的。    眼看皇帝被欺負,他心里怎么愿意?    “周大人,本宮不知道你的怒氣從哪里來,是為了什么,以至于竟讓你講出父皇是泄私憤這樣的大逆不道的話來?!敝v到這一茬,他也很生氣,    “在你們來之前,你知道父皇在與我說什么嗎?父皇在考慮,繳獲的這些田地,怎么再分給無田的百姓,百姓得了田地怎么才能避免再一次被侵奪。父皇自始至終都在為百姓考慮!”    “現在父皇辦了幾個貪官,便是手段激烈,心機深重又如何?為的是誰?難道是像周大人所說為了泄私憤?!我告訴你!若父皇今日有私憤要泄,第一個殺的就是你周經!”    第九十二章 本宮還殺不了幾個貪官?!    最后的話得那叫一個斬釘截鐵,李東陽和謝遷早前就在私下里議論過太子,都知道以當今太子之才,將來必是英斷之主,再看今日之處置,便只有四個在在心中:果然如此。    周經上一次也領教過了,    或者說現在京里的大小官員都知道,東宮是極善辯之人,    說句不好聽的,他哪怕是錯的,都有本事給說成對的!    但周經也以為,這世上錯就是錯,對就是對,    一切都不在于嘴上功夫。    他也不是浪得虛名之人,怕死而不諫,那便不是他周經!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陛下若是要殺臣,臣自會免冠謝恩!不過殿下,微臣也正要請教。曾奇曾大人何罪之有?錦衣衛為何也抓了他?”    嚯,朱厚照這是沖著自己來了。    看樣子,就是等著他這個太子說話呢。大概心里怨的也是他吧?說什么算計之心也是指他吧?    朱厚照本來有更好的回話:便是不跟著他的節奏走,打亂他,掌握主動,那樣要不了多久必辨得他難以自圓其說。    比如說‘錦衣衛辦案,還要向你一個戶部尚書解釋?’之類的。    但他現在也有點怒火,興起了意氣之爭的念頭。    所以便也沒有猶豫,就順著他的話答:“抓他又怎么了?他兒子犯下如此罪行!若是按照殺人償命論,本宮不僅要抓他,還要抓他全家!現在留他一命,已經是寬宏大量了!”    “可曾大人事先并不知情!”    “你怎么知道曾大人不知情?”朱厚照真是奇了怪了,這幫文臣到底私下里互通有無到什么程度,“錦衣衛抓人、審案、定罪還不到三天,你一個戶部尚書竟了解的如此清楚?再者,你能講出這句話,必是知道曾奇的兒子所犯的罪行,這樣一個畜生不如的東西你不去口誅筆伐,反要為了曾奇到乾清宮來質問于本宮?!”    “呵,說起來,錦衣衛指揮使牟斌昨天還叫我給臭罵了一頓?!敝旌裾找膊辉倏蜌?,“工部左侍郎曾奇的兒子,橫行鄉里,已經到了滅人全家,掠人數代財富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