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嫡長子 第60節
書迷正在閱讀:在選秀奮斗的我總被迫修羅場、小海馬嬌養日常[七零]、殺戮拼圖、我真有這么壞嗎、八十年代順風順水、大佬的小祖宗太兇殘了、水天一色、小糖O穿到正常世界、笨蛋美人勇闖無限流、[西幻NP]勇者今天跑路
當皇帝、太子與他們觀念里的正確不一致,自然就會有一種想要糾正的沖動。 然而這種沖動,在朱厚照感覺上就是想讓他‘聽話’。 吳寬前后的心理與言行就是最真實的演繹。 可朱厚照怎么可能那么順從, 父子倆給人家弄成提線木偶,那也太悲催了。 劉閣老講出那句話是舍生取義的,朱厚照能看到那張臉上所涌現出的信仰,這讓他忽然想到清末的一本書叫《清官之惡》。 某種程度,也算真實寫照了。 弘治皇帝則覺得,一個讀書方案,倒也不至于,寬慰道:“劉閣老不必如此,朕并未說你們有罪,太子也沒說你們有罪???,起來吧?!?/br> 劉閣老繼續跪著,“臣懇請陛下,準允臣與吳大人所奏事項,太子乃是國本,關乎著江山社稷、天下蒼生。殿下又身具奇才,只要雕琢得當,將來必是大明明君!” 朱厚照心想……怎么又繞回去了,“劉閣老?!?/br> “臣在?!?/br> “你不必這樣激烈懇求,”朱厚照笑著安撫,“父皇同意讓本宮盡快出閣讀書,本宮也愿意讀書。這是和和睦睦的事,你怎么搞得一副要死諫的樣子?” 弘治皇帝愣了一下,隨后哈哈大笑,“皇兒說的是,皇兒說的是。劉閣老你快起來吧,今兒這乾清宮沒有不得了的事。朕都要給你弄糊涂了?!?/br> 劉健果真也是認死理的,他就不起來,追問道:“那不知陛下、殿下……是否同意我與吳大人所上的奏本?” “額……”皇帝是懦弱的性子,其實他心中有明確的想法,就是不同意,有時候他也能表達,只是很少堅定的表達,此刻也是,“劉閣老,朕還是覺得每日所學內容或可稍加削減?!?/br> “陛下!”劉健剛起身,這就又要作勢欲跪……說他剛直,還真剛直, “劉閣老……”朱厚照摩挲著手指,心思又動起來。 其實,他本不想如此的。 “本宮沒有聽錯的話,閣老剛剛說了一句,倘若有失,你愿一力擔罪?!?/br> 這是原話,劉健自認君子,自然是結結實實的認了下來,“殿下所言不錯,這是老臣之言!” 朱厚照點了點頭,頓了一下之后問:“當著父皇有這樣的話,劉閣老于朝廷之忠心可見一斑。不過……” 聽到太子又要說‘不過’,吳寬的耳朵豎得八丈高,他實在是覺得只要太子一開口,那必定又是什么妙言。 都快要有點相愛相殺了。 “……不過,本宮不是很清楚,劉閣老說的有失,是指什么?” 眾人一愣,有失就是有失,還能是什么?該不會是太子讀書不多,聽不懂這個詞。 弘治皇帝也有些不解的看向兒子。 “回稟殿下,有失的意思就是……有錯、出錯?”吳寬不敢說話了,劉健在解釋,但不知太子問的是不是這個意思。 朱厚照笑了,“本宮不是不懂倘若有失一詞的詞意,本宮是想請閣老解釋解釋,什么情況下就叫有失?” 這話問的,吳寬覺得坑好像近了…… 其實這話也有激人的情緒,就像對劉健說:你說你愿意承擔罪責,你說清楚點兒什么情況下愿意,可不要事后賴賬。 劉健也是直人,與此同時也有文人的傲氣,他便正經八百的解釋,“就是殿下按微臣奏本出閣讀書,若有不順、錯漏之處,臣甘愿領罪受罰!” “喔……閣老領了罪,受了罰,那出在本宮身上的不順、錯漏之處,就可以彌補了嗎?” 弘治皇帝一聽臉色大變! 這話太關鍵了。 是??! 你領罪有什么用? 到時候出問題的是我兒子! 就是把你抓起來砍了頭,皇太子的問題還是皇太子的問題! 劉健被問的心頭一震,至于吳寬……大概快習慣了,難道是太祖皇帝血脈之力? 這就是前文所述,追問是否是你擔責的后一步:你擔得了責嗎? 有的時候不是你拍著胸脯說一切后果我來擔就可以的,哪有那么容易,你幾斤幾兩就說這話? “倘使……倘使真是如此,微臣自是萬死難辭其咎。但微臣之意,也是看殿下聰慧,想要讓殿下每日多學一些,并無他意?!?/br> 這話就沒有意思了。 首先多學不是‘一些’好嗎?是特么的翻倍。 其次,朱厚照感受到了要洗他腦的味道。像《大學》、《春秋》這類經典,學過了、背過了也就可以了,天天拿出來讀是干什么。 再者,朱厚照聰明,太祖皇帝的子嗣難道就不聰明嘛? 旁得不說,至少不能這么講太宗文皇帝吧? 弘治皇帝也不愿拿兒子冒險,差點給忽悠進去,什么你們一力承擔,他這次講話語氣加了幾分強硬,“劉閣老,不要再講了。就照徐溥之前定的實施,他還是穩重得體的,尤其在東宮出閣講學一事,更加不會有輕忽之舉?!?/br> 這是弘治與大臣的相處方式,如果說朱厚照是跟他們斗智斗勇,弘治就是和他們來感情的,一旦講出有些刺痛人心的話,其實就是一種比較激烈的表達。 劉健自然也聽懂了話意,皇帝認為他這事兒辦的不如徐溥,有些傷心,同時也該知道怎么做了。 “臣,遵旨?!?/br> 再說下去,就真的要傷感情了。 吳寬則是嘆息,他來的時候是覺得東宮這次無論如何也想不到法子反對的,誰曾想就這么幾句話便搞定了。 朱厚照呢,臉色如常,只不過多看了一眼吳寬,發現這老頭兒又氣得臉色僵硬,他忽然覺得也有些有趣,“吳先生?!?/br> “老臣在?!眳菍捗嫦蛱邮┒Y。 “本宮出閣講學的那天,吳先生可要好好的準備啊?!?/br> 吳寬胡子一抖,在他心里太子可不是什么溫良恭儉讓的善良孩子,而且與他幾次爭執,現在忽然講這話, 這是想要干嘛啊…… 他抬眼看了一眼太子,就發現那張臉雖笑意盈盈,但肯定不懷好意。 第七十二章 伴讀鷹犬 吳寬和劉健出了宮門,各自都有些沉默,皇太子如此聰明,皇帝又十分寵愛他,這以后大明的主不是變成東宮在當了嗎? 京城里, 張天瑞按著朱厚照交代,開始拿錢招納一些工匠干活,蓋房子。 動靜是不小的, 背后似乎也是東宮的授意。 現在這事兒沒用上戶部的錢,和國家財政沒什么關系,內閣和戶部自然也說不了什么。 吳寬想了想去就覺得東宮行事實在是太滑了。 而且干這事的名義是招納窮苦人培養大夫的,這誰要是敢阻止,一旦鬧騰起來,京城老百姓的唾沫星子倒不要緊,太子殿下也會把他打倒,讓他名譽掃地。 幾日后, 朱厚照又收到一份內閣呈遞的太子的教育計劃,這次要‘合理’多了, 一,習字。春夏秋月每日寫一百,冬月每日寫五十,筆法點畫,務要端楷——簡單。 二,每日午膳后,從容游息,或習騎射——已經在做了。 三,每日夜讀本日所授書各十數遍,至熟而止——讀熟的話,不需要數十遍,謝謝。 四,凡讀書三日后一溫,須背誦成熟。遇溫書之日,免授新書,講官通講,須曉大義——同上。 五,每日授書起止,預先一日,校書官開寫帖子進呈——校書官的事為什么寫進我的讀書計劃? 六,凡遇朔望及大風雨雪,隆寒盛暑,暫停講讀習字——多大的風雨叫大是不是需要明確? 七,每日合用侍班官二員,講讀四員,侍書官一員,校書官一員——與我無關。 他把這個東西還給劉瑾瞧了瞧, “咱們這位吳大人,是跟我杠上了。本來就這么點事抄就行了,非得連帶著劉閣老要做什么修改?!?/br> 劉公公看了這東西,倒沒什么其他的意見,只是一聲感慨,“時間過得真快,老奴還記得抱殿下在懷里的日子,這轉眼,都要出閣讀書了?!?/br> 禮部最終勘定的吉日是三月初三, 隔了一個月,但其實也就是轉眼的事。 現在朱厚照過日子沒有了上班下班的概念,也不關心今天是星期幾,感覺起來好像每天都是周末,所以說時間過得很快。 而劉瑾說起時間, 朱厚照又會想登基的那一天,他受得是前世的教育,做夢都沒想過自己會當皇帝,以后啊,還不知道怎么樣呢。 不過人也不要想這么多,按照計劃一步一步來吧。 正是說話的時候,外間來了人稟報,說楊廷和求見。 朱厚照略微一怔,楊廷和去了青州任知府之后他們還沒見過,這是因為過年了來拜見嗎? “叫他進來吧?!?/br> “是!” 不多時,楊廷和一身藍色官袍,臉上帶了點風霜留下的皴,在擷芳殿,太子的書案前見了禮。 “臣楊廷和,參見殿下?!?/br> “起來吧?!敝旌裾辗愿绖㈣?,“看座。把凳子往炭盆旁邊擺一擺。多日不見,我們的楊先生要凍壞了?!?/br> “多謝殿下體恤?!?/br> 這都是自己人,就簡單客套一下。 隨后朱厚照問道:“今日怎么突然過來,是有什么事?” “也沒有。臣這次回京是交差,很快又要返回青州。就是心中有些見聞,想要說與殿下?!?/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