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許綿已經不記得自己寫過什么詩,接過來一看,頓時腦子飛快的想著找什么借口。 只見上面寫著“一去二叁里,煙村四五家,亭臺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用了叁種字體,在紙張上寫的橫七豎八,瞧著好像是上學堂后為了練字隨手寫的。幸好,這些詩沒什么不該出現的人名、地理位置。 “啊,大哥,這該是我小時候在夫子那抄來的詩吧,我那會兒哪里會寫出這般好的詩。你要抄錄便抄錄,做詩人也不知是誰”。 養胎的日子,每日教二妞識字讀書,自己抽空把啟蒙書默寫抄下來準備送她一套。許硯見meimei默書,把許惟也提來跟著一起。 見弟弟性子急躁,干脆把啟蒙書交給他默寫,她自己則默了兵法策。 花了兩天時間寫完,又問許硯“大哥在書院可有讀過鬼谷子全書”? “不曾,這類兵法謀略的書少有外傳”。 “農事類,游學雜記類的呢?若是有魯班書能否幫我抄一份” “農事,游學雜記類的倒是有,過幾日有文人詩會,我去借來與你。魯班書如今少見,只有那些世家里或許有珍藏”。 “嗯,大哥,如今科舉已停,聽說江北民不聊生。你們書院做何打算”? “岳麓書院院長聯合江南道各書院,挑選優異的學子,去京都重敲集議館”。 “集議館關閉多久了”? 許硯嘆了口氣“今上得位不正,他上位后將前太子一系誅殺后,就關閉了集議館。近些年一直尋找前太子遺孤,傳言,太子如今的舊部是先帝就給太子的一支叁千精銳軍,救出了太子嫡幼子,一直在民間準備起義”。 “集議館都關了這么久,你們敲開集議館的意義何在”? “集議館是開國太祖建立的,并留旨意,不管時局如何動蕩,集議館不許關閉,各方才子書生皆可在館類談民生,談時事,談朝政”。 許惟在一旁說“集議館關閉前,因為京都許多學子在館類痛罵成帝趁前太子領兵在外,靠內宅女眷挾持了皇宮,然后傳遞假消息,秘密謀殺了前太子。因為許多學子都曾與太子在集議館暢談國事,十分敬仰太子。那番言論出來,成帝堵不了悠悠眾口,將眾學子斬殺于集議館,自此,集議館關閉至今”。 “如此,我們不妨來推演一番”許綿說。 “推演什么”?許惟問 “大哥,我們下晌在后院開個未來時局推演會,如何”? “未來時局推演會”?許硯繞有興致“細細說來”。 “咱們村里讀書不錯的,在家的都請過來,就當咱們院子是集議館。就朝廷關閉科舉一事,談談靖國后期的走向,不拘方向,暢所欲言”。 聽到兄妹叁人的對話,趙氏和許老太太還有許老爺子都站在院子里聽。許老爺子摸摸胡子滿眼欣慰“綿芽兒的提議不錯,老頭子我也想聽聽你們年輕的見識和想法”。 “成,那就開”許硯說。 “硯兒,你負責一下,預計請來多少人,準備多少茶水點心,桌椅夠不夠,誰在一旁負責記錄會議內容”許老太說,又對許綿道“你多備些冰涼茶,剩下的吃食交給你娘,嫂子和二妞”。 “是,奶”兄妹倆齊聲道。 “叁小子,你負責去請人” “是,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