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為弟弟劇透頭疼中 第444節
陳棱道:“是,我很擅長,所以三郎乖乖在船上等著?!?/br> 李玄霸道:“我很有自知之明,不會上岸給你們拖后腿?!?/br> 陳棱道:“薛伯褒以前也這么說?!?/br> 李玄霸:“他喜愛作死,與我有什么關系?” 看來薛收和陳棱在筑紫島還有很多趣事可以挖掘。等閑下來,他定要好好問問,然后寫進“貞觀趣事”里。 陳棱對李玄霸的厚臉皮無可奈何,無法委婉提醒,只能直言道:“你若對你的性命很愛惜,便不會親自來海上?!?/br> 李玄霸;“哦,我會反省?!眹K,陳棱也學壞了,居然直接懟我。 陳棱聽到李玄霸的話,心頭莫名火氣升騰,好不容易才壓下去。 不知為何,他眼前浮現出李世民坐在皇座上的面容。 李三郎還不如陛下呢!至少陛下會裝出一個深刻反省的表情! 氣到陳棱后,李玄霸見好就收,免得陳棱把自己送回涿郡。 陳棱知道他如果如此做,自己不會怪罪他,所以不能讓陳棱生出這個念頭。 李玄霸這次沒有騙人,他確實乖乖待在最安全的地方。 當陳棱所帶領的水軍熟悉了高麗半島周圍海域后,李玄霸連船都不上了,每日帶著張亮在筑紫島晃悠。 他還笑話張亮:“跟著我就是這么倒霉,立不到功?!?/br> 張亮忙道:“比起功勞,郎君的安危才最重要?!?/br> 李玄霸見張亮這話說得真心誠意,不由感慨張亮或許真的不會走到原本的結局了。 “走吧,趁著宇文老師還沒派人來抓我們,我們把筑紫島逛遍?!崩钚蕴ь^道,“烏鏑!不準把吃剩的東西亂丟!差點砸到我!” 烏鏑“啾”了一聲,振翅飛走,繼續狩獵。 李玄霸這里很快活,高麗和百濟就不快活了。 高麗如今的國王是高建武,百濟如今的國王是扶余璋,都是其歷史上赫赫有名的有為之君,也都是“前賢后昏”給滅國埋下伏筆的君王。 現在他們正處于年輕氣盛的“前賢”時期,才能抓住唯一的機會攻打大唐——雖然李玄霸不認為這是什么好機會,但對于他們而言,這確實是不想滅國的唯一的機會了。 中原王朝的大軍要攻打他們,需要翻越北部山脈。 李世民登基時就成了天可汗,高建武戰戰兢兢,早早就開始修長城,依靠北部山脈把高麗半島和遼東完全阻隔。 雖然李玄霸提前提醒王薄等農民起義軍首領,跟在征高麗的隋軍后面撿東西,導致高麗沒有舔到大隋太多血包,但中原大亂還是讓高麗偷偷摸摸從中原搶了許多百姓和物資。 高建武一咬牙,這些人力物力全部用在了修長城和擴充軍隊上。 北部山脈堡壘層層疊疊,高麗可以居高臨下劫掠遼東,威脅涿州,大唐想要越過北部山脈卻十分困難。 高麗、百濟、倭國聯軍脫離本土后戰斗力一般,但他們采取的也是“打草谷”的戰斗方式,依靠山上堡壘不斷sao擾大唐,導致本來人口就還沒恢復的遼東變得杳無人煙,高麗聯軍可以直接奔馳到涿郡之外。 雖然他們來到涿郡后很快就會被宇文弼擊退,但能在大唐境內暢通無阻的疾馳,讓他們自信心膨脹無比,以為找到了對抗大唐的訣竅。 這時,前線主帥得到國王退兵的詔書,很是不解。 他們狐疑,自己形勢一片大好,為何要退兵?難道大唐放棄攻打西突厥,大軍回轉了? 拆開密信一看,他們懵了。 ???大唐不翻山越嶺,而是水軍直接襲擊高麗百濟腹地? 大唐動用水軍很正常,大隋也有水軍。但大唐這戰法是怎么回事?中原人怎么還會劫掠?那不是蠻夷的做法嗎? 而且大唐的戰船不僅又大又快,還搭載了能召喚天雷隕石的神奇武器,隔著老遠就能擊沉他們的戰船。更可怕的是,大唐戰船上飄著的旗幟,是“晉王李玄霸”! 將領問送信的士兵。 “晉王李玄霸不是在涿郡嗎?怎么跑到海上了?假的吧!” “是真的!除李玄霸本人,還有誰會召喚天雷!” “他們的戰船難道威脅大王的都城了?” “沒有!但他們快把田地燒光了,即使將軍不退兵,也要缺糧了!” 將領:“……” 局勢一片大好,他們還是不想退兵。 雖然國內無法運糧,他們可以搶大唐??! 誰知道,宇文弼那個早該入土的老匹夫,居然一改守城的謹慎作風,率領唐軍從涿郡出擊,一城一城打到了高麗北部長城之下,把他們逼上了山中堡壘。 宇文弼在山下安營扎寨,人數不多,卻總能把下山的高麗聯軍逼回去。 高麗聯軍仗著人多,為了讓唐軍疲憊,最多的時候一天出戰百余次,晝夜不息。 唐軍居然次次獲勝,防線死守不退,把他們牢牢控制在了山脈之中寸步難行! 更可怕的是,唐軍此次不知從哪冒出一堆猛將,如他們聽過的中原“斗將”故事似的,總能親自沖鋒奪旗斬將,個個都是力大無窮還箭無虛發,讓他們的將領出兵時都不敢穿太好的盔甲。 唐軍把他們攔在了山上,他們就只能在山中尋找吃食,無法從遼東獲得補給;李玄霸從海上的sao擾,讓他們國內糧食供應捉襟見肘,糧草很快告罄。 高麗聯軍很快出現了混亂。 高建武和扶余璋都是聰明的國王。當李玄霸的旗幟出現時,他們就知道這唯一的機會完蛋,趕緊召回軍隊回防。 讓他們驚愕的是,出征將領居然不聽從他們的旨意,留在北邊和唐軍死磕。 所有封建君王都差不多,比起外患,更在意內憂。 統帥不聽國王的命令,豈不是要造反?! 李玄霸得知此事,捧腹大笑。 當他得知高麗統帥是淵蓋蘇文,就知道這計謀穩了。 淵蓋蘇文可是造反逼宮,把高建武剁碎的神人啊。他在高麗執政時期,正是與大唐交戰的時期,所以李玄霸對他印象很深刻。 這樣的人,可不會輕易放棄眼前的大好局勢,高麗王說退兵,他就退兵的。 至于百濟將帥,他雖然不了解,但淵蓋蘇文蠱惑人心的本事可不弱。淵蓋蘇文不想退兵,也絕對會說動百濟將帥別退兵。 什么“將在外有所不從”,“大王不知道邊疆的情況,等我們立了大功勞,他絕對不會怪罪我們”之類的話,不是手到擒來? 得到高麗聯軍沒有撤退的消息后,李玄霸無視陳棱痛苦的神情,親自披甲掛帥,帶領五千水軍,及五萬冒充唐兵的筑紫島百姓,再次重現雁門郡嚇退始畢可汗那一幕,在xue口島(后世江華島)登陸,在高麗王的行宮安營扎寨。 xue口島在高麗和百濟正中間。李玄霸率領大軍到達,被sao擾許久的xue口島官吏完全沒有抵抗,都乖乖聽唐軍吩咐。 李玄霸同時向高麗和百濟遣使,讓兩個國王滾過來謝罪。 “本王聽聞你們的大將無視詔令,擁兵自重。若對大唐臣服,大唐還能保你們子嗣世代繼承藩國國王之位。等你們的大將回兵,恐怕你們全家的腦袋都不保,無須大唐動手了?!?/br> 大唐居然能出動二十萬水軍,只半日時間便攻占了xue口島,嚇得高建武和扶余璋隔著天南海北都默契地癱軟不起。 見到李玄霸的書信,他們才明白為何唐軍有攻打他們的兵力,卻遲遲不肯出兵。 “‘算無遺策’李玄霸極為陰險,向來吝嗇兵力,慣愛‘攻心’之計。他小施策略,便讓我國內亂,真是惡毒!” 出征的聯軍因饑餓生亂,逃亡者甚多。將帥無奈班師回朝的時候,李玄霸身邊多了兩位質子,也班師回涿郡。 高麗和百濟勒緊褲腰帶湊了許多錢糧,并送來船只和捕獲的中原百姓數萬人,“贖”回了xue口島,并支付了部分戰爭賠償款。 待明年糧食豐收,他們再付剩下的賠償款。 筑紫島的百姓拿著錢糧喜笑顏開,回家繼續種地打魚。 高麗和百濟給的錢糧,李玄霸獎賞了眾將士后,還余下不少,可以再去犒勞涿郡的唐軍。 在李玄霸回涿郡時,又派人去告知高麗和百濟的出征將領。 你們不聽國王的命令,回去就要被砍頭滅門,不如投降我大唐。愛信不信,拱手告別。 高麗和百濟的將領殺了很多大唐將士,但對倨傲的大唐使者卻以禮相待,恭恭敬敬把人送別,并送上從大唐搶來的許多不能吃的財物。 他們對大唐使臣痛哭流涕,說自己沒有忤逆大唐的意思,是國王一意孤行,他們是高麗百濟忠臣,只能為自己的國王作戰。 現在他們卻被國王猜忌,前路灰暗,懇求大唐使臣能在唐皇面前美言幾句,希望將來自己逃向大唐,能被唐皇收留。 大唐使臣離開的時候,還帶走了高麗聯軍俘獲的大唐兵卒,以及給高麗人出謀劃策的中原帶路黨。 高麗和百濟的將領幾乎有求必應,何況大唐使臣的要求并不過分。他們現在也沒余力帶著這些俘虜。 “辛苦了?!?/br> “哈哈哈,居然全身而退,不辛苦,一點都不辛苦!” 咳,說此話的人的身份一點都不重要,繼續說高麗和百濟的出征將帥。 他們肯定不敢立刻投奔大唐,但讓他們乖乖回京城向國王解釋…… “殿下,高麗和百濟的出征大將都反了?!?/br> “嗯,倭國呢?” “倭國在得知殿下出現在筑紫島時,就已經悄悄撤兵。因倭國一直未掛旗幟,倭國使臣堅稱此事和他們無關?!?/br> “呵?!?/br> 李玄霸扯了扯嘴角。 已經能看到前來迎接的唐軍,李玄霸提前下馬,等候宇文弼的責罵。 但為首者居然不是宇文弼,而是堯君素。 李玄霸沉默了一會兒,才問道:“老師可好?” 堯君素抱拳:“魯國公身體抱恙,但并無性命之憂?!?/br> 李玄霸松了口氣:“那便好。老師可有話讓你傳給我?” 堯君素臉上浮現尷尬之色,但還是如實道:“魯國公言,李、李玄霸,滾回來受戒尺?!?/br> 李玄霸心頭巨石徹底放下,失聲笑道:“好,我這就回去?!?/br> 第263章 留給弟子的棋譜 宇文弼沒有回涿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