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為弟弟劇透頭疼中 第370節
但李三郎君的神異已經傳得仿佛天人降世,這時候的人都相信讖緯相面,庶民尤其迷信。李三郎君說自己能靠著養馬當國公,張萬歲便不再遲疑。 張萬歲跪地道:“既然主公和晉王殿下相信我,末將愿意終身為大唐養馬?!?/br> 李世民再次扶起張萬歲:“你盡管施展你的才華,大唐必不會辜負你的付出?!?/br> 他想起了弟弟的魔音灌腦。 (李玄霸:“你給張萬歲三千駿馬,張萬歲養了二十年,他的兩位弟子又養了二十年,給你把馬養到了七十萬六千匹,厲害吧?你居然連個爵位都不給他,小氣?!?/br> 李世民:“和我有什么關系??!你去找你讖緯中那個唐太宗叨叨去!別拉著我念!”) 張萬歲激動道:“末將也必不會辜負大唐!” 李世民拍了拍張萬歲的肩膀:“我相信你?!?/br> 結識了想要結識的人后,李世民才點了其他降將的名。 雖然被李世民點名點晚了,但李世民記得他們,他們便都很激動。 尉遲恭知道自己第一個被點名,應該是最被李世民重視。但張萬歲居然有晉王殿下讖緯推薦,他心里有點不平衡。 尉遲恭自恃能力,只是因為運氣差投了個不怎么樣的主公,才蹉跎至今。他和張萬歲同歸大唐,自己需要用命去拼個國公,張萬歲只需要在最安全的地方養馬? 魏徵觀察到了尉遲恭的神色,神情平靜道:“主公,三郎君如此推薦張萬歲去養馬,張萬歲養馬的本事究竟有多厲害?能值一個國公?” 李世民道:“阿玄說我給他三千駿馬,他花二三十年時間能給我養到幾十萬匹?!?/br> 魏徵倒吸一口氣:“那還不趕緊送張萬歲去養馬!主公知道大唐有多缺馬嗎?這么重要的事,為何主公現在才說?主公早些告訴我,我已經把張萬歲送來了!” 李世民哭笑不得:“就幾個月而已,不差這點時間。張萬歲養馬之前,也還是先跟著我立點戰功,免得以后有人無知,不知道戰馬的重要性,對張萬歲的功勞指指點點?!?/br> 魏徵作揖:“主公英明。張萬歲,還不快感謝主公的提攜!” 張萬歲再次跪在地上激動道:“謝主公!” 李世民把張萬歲拉起來:“別跪了,沒完沒了了?!?/br> 張萬歲看著李世民的雙眸中滿含熱淚,比剛才更加激動。 主公居然如此體貼,連有無知之人輕視我養馬的功勞這一點都想到了?我何德何能,何德何能??! 尉遲恭悄悄移開視線,雖然沒人知道他正不滿張萬歲,他仍舊臊得慌。 “有你們相助,劉武周不過插標賣首爾?!崩钍烂耠S口用了李玄霸給他講的典故,“明日我就讓頡利可汗約劉武周出城決戰?!?/br> 眾降將:“是!” 眾降將:“???派誰?!” 眾降將傻眼。 魏徵道:“東|突厥已滅,頡利可汗被俘虜,你們不知道?” 眾降將一邊搖頭,一邊用隱晦的譴責眼神瞪著魏徵。 路途遙遠,消息傳遞艱難,魏徵能及時得到大唐的軍報,他們怎么可能知道! 你明明知道了,為何不告訴我們! 魏徵道:“現在知道了。這下知道你們的投降有多及時了嗎?” 眾降將敢怒不敢言,還要低頭感謝魏徵。 李世民在一旁看樂子。 魏徵這焉壞的脾氣,等他入了朝堂遲早被人圍攻。 好玩,他給阿玄和觀音婢的信中有新鮮內容可寫了。 …… “都三月了?!崩钚悦撓铝嗣?,穿上了長衫,“再過六七個月,京城就要地震了。你們想好怎么應對了嗎?” 黑著眼圈的房喬、杜如晦等人怒吼:“閉嘴!” 李玄霸無語道:“又不是我讓老天地震,你們朝我吼什么?我提前給你們預警,讓你們有準備時間,你們還不感謝我?” 薛元敬趴在桌上痛苦呻|吟道:“如果你把’你們‘換做’我們‘,我就很感謝你。為什么你又撒手不管了!你這個監國怎么能這么閑?” 李玄霸聳肩。誰讓我病弱,換季時一生病,就被母親接到宮中,再不準勞累?怪我啰? 第213章 良性循環資金流 建國之初事務繁忙是很正常的事。 只是自從李玄霸因病不處理文書后, 他就把要推動的工作全部布置了下去。 “我只是先布置下去,你們不一定要做完。等我回來,我們一起做?!?/br> 李玄霸說得好聽, 但誰不知道他那促狹性子。 杜如晦等人都對自己的才華很自傲。他都把工作布置下去了, 這群人怎么可能放著工作不推進, 等李玄霸回來?他們能給李玄霸留個尾巴就算不錯了。 李玄霸這人的嘴又很“甜”,養病時誰來看病他就夸誰。 “雖然現在政務繁忙,但你們這么厲害, 我就算休息也沒關系?!?/br> “不過一些俗務,朝中相公們自會處理,我是不擔心的?!?/br> “哈哈哈, 等我身體好轉時,說不定已經無事可做了?!?/br> 這是當著朝堂其他人, 李玄霸的說法。 等私下與友人們見面, 李玄霸就換了衣服嘴臉。 不是吧不是吧?你們這么弱的嗎?說好的“房謀杜斷”呢?說好的“秦王十八學士”呢?這就說搞不定了?哦,你在史書中好像沒什么記載……哎?我不是嘲笑你,別生氣,只是你運氣比較差,跟隨了王世充……對, 就是那個王世充! 一向注重形象的真·儒雅隨和薛德音,差點變成了后世解構版本的“儒雅隨和”真儒士, 茶杯都舉了起來。 但砸晉王是不可能的,他只能把茶水一飲而盡,再不說休假。 薛元敬本來只擅長文書, 現在每日埋頭算籌, 還在學習李玄霸病中突發奇想推動的“算盤珠子”和“復式記賬法”, 摳著國庫那點東西斤斤計較; 薛德音接受了水利之事, 為了不被李玄霸氣死,已經離開京城,要雙足踏遍關中河道; 房玄齡和杜如晦除了做之前本來就很繁重的朝務,又接手了李玄霸手中瘟疫和天災防治的活; 李玄霸原本獨自張羅的前線后勤的事,被母親和李智云接手。 李玄霸以為自己生病后,李淵會重新想攬權。誰知道母親現在仍舊每日和李淵一同用一次飯,李淵知道母親在忙碌,也沒開口問政務。 竇慧明很疑惑,李淵怎么一副心如死灰的模樣。 李玄霸咋舌,沒想到自己的劇透對李淵的打擊那么大。不就是執政九年仍舊不被后世認可為開國皇帝嗎? 李玄霸對母親道:“虛名而已,居然這么痛苦,父親的承壓能力真的差?!?/br> 竇慧明知道李玄霸會讖緯后,不敢向他詢問“原本時空”的事。 沒有了李玄霸的預見,家中事肯定會更慘烈,說不定連父子都會真的兵刃相見。 李玄霸知道母親喜歡把所有苦惱都默默消化,不去麻煩其他人。他觀察到母親的憂慮后,就借著這件事把另一個時空的事告訴了母親。 當皇帝的仍舊是二哥;玄武門之變死的人多了一個上躥下跳的攪屎棍李元吉;自己和母親前后腳病逝;小五最為可憐,被李建成丟在河東被殺,享年十四歲,父親一句“他年幼趕不了路才丟下他”就敷衍了過去。 至于父親,他倒是安享晚年,只是死后被移出祭拜開國皇帝的帝廟而已,這有什么可傷心的? 竇慧明聽到了另一個世界的慘狀,沒有之前想象中的難過。 李元吉該死。她只恨李元吉死太早。 她對李建成的愛也磨滅得差不多了,現在徒余一聲嘆息。 自己和三郎都早早病逝了,沒有見到亂世,說不定也是一種幸運。唯獨小五的遭遇,令竇慧明痛心不已。 “你要對小五更好一點?!备]慧明對李玄霸道,“他每日都哭喪著臉,你是不是對他太嚴格了?” 李玄霸嚴肅道:“他當上楚王后就不肯再看書習字?!?/br> 竇慧明改口:“我會讓萬娘子好好說說他。都要成婚的人了,怎么能還如孩童般頑皮?他年幼時明明最愛讀書習字,現在性子都野了?!?/br> 李玄霸頻頻點頭。母親說得對。 讓母親心情好轉之后,李玄霸又去探望了李淵,再次被李淵趕了出來。 他看著李淵身體不錯,比他這個病秧子精氣神充足,只是頭發全白了,心情很好。 李玄霸對父親還是有感情的,不希望李淵真的被自己氣死,死了自己還得守孝。 李玄霸閑著閑著,杜如晦等人就把十月地震的應對方案拿出來了。 “陰盛而反常則地震”,“為寇至,為叛臣”。這很明顯是因為李世民本來該去年十二月繼位,結果延后到現在都沒繼位,上蒼在催促真命天子趕緊歸位,鎮住天下氣運。 都是李建成和突厥人的錯! 李玄霸問道:“那賑災呢?” 薛元敬道:“國庫實在是沒錢了?!?/br> 房喬等人都黯然。 他們不是不想對百姓更好一些,用以工代賑來安撫百姓,還能重新整修長安城,但是現在戰事未平,朝堂確實是捉襟見肘。 如果直接征發徭役,恐怕因為楊廣的徭役驚惶未定的百姓們會有怨言。而百姓在大隋已經習慣自己扛天災,他們少做反而少錯。 “減免受災地區百姓一年徭役和賦稅?!狈繂痰?,“這是我們能做的極限了?!?/br> 李玄霸探得朝堂能做的極限后,道:“長安城的下水系統需要整修,否則兩三代就會變成老長安城那樣。我已經把原長安城的建造者宇文愷的族人從朔方郡接來,他們會負責長安城的修繕。以工代賑的錢糧我來想辦法?!?/br> 杜如晦問道:“你要繼續經商了?” 李玄霸笑道:“我大冬天地給他們演了一場,之后又在百忙之中參加了多場詩會,他們對茶葉和玻璃垂涎依舊,香皂鋪子也要重新開張。我會以阿姊們的名義經商,然后我、小五和阿姊們一同捐獻家產賑濟百姓。有我們先捐錢,朝中勛貴世家應該不會一毛不拔?!?/br> 先用稀奇的商品賺豪強們的錢,然后捐出從豪強那里賺來的錢,逼豪強也一起捐錢,這就是李玄霸的計劃。 薛元敬悶聲道:“還是要讓晉王殿下出手啊?!?/br> 李玄霸道:“我是監國親王,這種大事我都不出手,二哥就要回來罵我了?!?/br> 薛元敬失笑:“這倒也是?!?/br> 有李玄霸兜底,他們都輕松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