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為弟弟劇透頭疼中 第129節
李玄霸經不起太陽毒曬, 別人種田, 他躲在樹蔭下偷懶。 李世民給李玄霸搬了把琴來。偷懶可以, 背景音樂就由李玄霸負責了。 李玄霸無語。 不愧是載歌載舞的大隋唐, 連種個田都要自帶背景音樂是嗎? 李智云年紀小拔了一會兒草,氣喘吁吁地坐在三哥身邊,拿起小鼓,幫三哥伴奏。 李玄霸面無表情地撥弄琴弦,李智云傻笑著擊打手鼓,李世民領著一群年齡比他大的朋友們高唱《飲酒》。 一曲作罷,李世民意猶未盡。 “阿玄,琴的聲音太慢了,換這個!”李世民讓仆人抱來了琵琶。 李玄霸:“……”真是夠了! 李玄霸鐵青著臉,調好了琵琶的音,甕聲甕氣道:“彈什么?” 李世民手舞足蹈:“破陣樂!” 現在雖然沒有《秦王破陣樂》,但軍隊出征的時候都會演奏“破陣樂”?!捌脐嚇贰鳖愃朴谝环N音樂主題。李世民和李玄霸能熟練演奏琵琶后,老師教導的最多的樂曲就是破陣樂。 李玄霸嘆氣:“你種個田和打仗似的……行?!?/br> 所以為什么隋唐的勛貴子弟還要學琵琶??! 李玄霸橫抱著琵琶,蹺著二郎腿,運指如飛。 李智云一手手鼓一手手鈴,手鈴擊打手鼓,“鏘鏘咚咚”“叮叮當當”響個不停。 李世民擼起袖子:“小的們,努力干??!” 杜如晦笑著踹了李世民屁股一腳,差點把李世民踹進田地里:“誰是小的們?你才是最小的!” 李世民揉了揉屁股,嬉皮笑臉道:“兄弟們,努力干!” 與李世民關系沒有太緊密,只是因為李玄霸和李世民受楊廣喜愛,所以被家人逼著來“陪孩童玩?!钡穆尻杽踪F子弟們都不由笑出了聲。 “戰樂都奏響了,還不快沖!” 一群年輕人沖進了田地里。 農夫們看得心驚膽戰。 快豐收了,你們可不要亂來??! 李玄霸板著臉使勁撥弄琵琶,手指快得起了殘影,用樂聲宣泄心里的郁悶。 要是誰弄壞了田地,他就壓著二哥去耕地補回來。 誰讓二哥帶頭亂來? 非常幸運,這群沒吃過苦的紈绔子弟們雖然沒種過田,但都侍弄過花草。只是除草澆水的事,他們都做得有模有樣。 雖然是一時興起,但看著快豐收的麥田,他們興奮不已,好像這塊田地從頭到尾都是他們自己種的似的。 “李二,等豐收的時候再邀我們來,我們自己收割?!币晃粍踪F子弟道。 李世民笑道:“好。我們再試試能不能自己磨麥子,做點心,舉辦個宴會?!?/br> 李玄霸陰陽怪氣:“你是不是還要從現在開始養雞養鴨???到時候要不要再舉辦個釣魚會或者狩獵會???” 李世民對弟弟豎起大拇指:“有道理,準了。釣魚狩獵交給我,養雞養鴨交給你和小五?!?/br> 李智云拍著胸脯道:“好!交給我和三兄!” 李玄霸扶額:“小五啊,你不用幫我也答應了?!?/br> 眾人皆笑不可抑。 李世民笑嘻嘻地拍著李玄霸的肩膀道:“阿玄,你自己的提議,必須自己負責。哥哥相信你?!?/br> 李玄霸琢磨著,是不是又該給二哥一點教訓了。二哥搬到別莊之后,真是浪到飛起啊。 于是在送別賓客后,李玄霸對二哥發起了奪命三連:“二哥,功課做完了嗎?交功課的時間快到了。你不會再想挨老師一次戒尺吧?” 李世民臉上的笑容消失,整個人就像是褪色了一樣。 單純的李智云還給二哥補刀:“二兄,你居然還沒完成功課?你不是教導我,完成功課前不可以玩耍嗎?” 李智云掰著手指頭,數著李世民對他的教導:“你還說,要每日規定完成多少功課,這樣才能養成良好的習慣?!?/br> 李世民腦袋耷拉,肩膀一垮:“我知錯了,我也只是落了兩日的功課……只是兩日而已!” 李玄霸好心地問道:“需要我給老師寫信為你辯解嗎?就說你只是落了兩日的功課而已?!?/br> 李世民氣得跺腳:“不準說,告狀狗!” 李世民轉身跑走,一邊跑一邊罵:“阿玄告狀狗!不理你了!” 李智云拉了拉三哥的袖子,老氣橫秋道:“二兄好幼稚啊?!?/br> 李玄霸摸了摸弟弟的腦袋。 沒錯,二哥就是幼稚鬼。 …… 被李玄霸奪命三連后,李世民老實了一陣子,認認真真完成了功課。 當他完成功課的時候,李智云抱著半大的公雞炫耀:“我和三兄養的雞已經能吃了,時間剛好!” 李世民嗤笑:“這么小的雞,還不夠我一個人吃。吃rou還得看我?!?/br> 他活動了一下肩膀,開開心心地和李玄霸一起把功課寄了出去,拿起塵封的弓箭,約了仨倆射術最精湛的好友,去禁苑獵皇帝的獵物開宴會。 楊廣得知此事時,對來洛陽探望他的太子楊昭笑道:“李二郎真是不把自己當外人?!?/br> 楊昭道:“李二郎一向直爽?!?/br> 楊廣道:“李二郎和李三郎一個直爽,一個細心,相得益彰,不愧是雙生子。齊王和他們相處久了之后,心也終于定下了一些,沒讓朕太過cao心了?!?/br> 楊昭高興道:“二弟終于成熟了?!?/br> 楊廣失笑:“還不能叫成熟,只是稍好一些?!?/br> 父子二人嘮了些家常,說起了正事。 楊廣今年開鑿了永濟渠,修了汾陽宮,筑了長城,仍覺得不夠。 監管張掖互市的吏部侍郎裴世矩察覺了楊廣的心思,投楊廣所好,將從西域商人那里打探的消息編寫成《西域圖記》三篇呈給楊廣,盛贊西域珍寶,鼓動楊廣征討西域。 他甚至根據這些二手消息,在沒有任何實地考察中,對楊廣保證,“渾、厥可滅,混壹戎夏,其在茲乎”! 正覺得今年搞的大事還不夠多,不夠他評選千古一帝的楊廣被戳中了心窩,當即下令讓裴世矩經略西域。 原本負責經略西域和突厥的是長孫晟。 長孫晟對現在征討西域一事持反對意見。 他認為經略西域不在于攻占了多少地,而在于能歸化多少地。 以大隋的國力,想要征討吐谷渾輕而易舉。但國內如今接連征發大型徭役,已經沒有足夠的民力和物力將攻占的城池變成“歸化”的城池。 如果當地沒有完全歸化大隋,只要大隋力有不逮,吐谷渾肯定會迅速回來,當地會立刻復叛。 最終大隋花費了大量人力物力,只得到了一個“攻城略地”的名聲,得不到實際好處。 楊廣認為長孫晟老了,太保守。 他倒沒有和長孫晟生氣,還是很尊敬長孫晟,只是勸說道:“長孫卿,你常年待在突厥,大概不知道現在的大隋有多強大。朕動用的民力,還不到大隋的九牛一毛,哪會沒有人力物力去歸化攻占地?再者大隋強盛,也不會力有不逮,讓吐谷渾有機可乘?!?/br> 裴世矩也慷慨激昂地陳述自己對經略西域的謀略,讓陛下放心交給他。 長孫晟見皇帝意已決,朝中將領也希望趕緊開戰,他們才能掠奪更多的珍寶,獲得更多的功勛,只能沉默。 楊廣此次召太子來,就是安排太子監督運糧的事。 打仗不僅僅是兵將的事。每個兵將至少要配三到五個民夫保障其后勤。這些民夫都是徭役征發而來。 大隋不缺糧,缺的只是將糧食運到戰場的民夫。 今年開鑿永濟渠、修長城和汾陽宮的時候民夫已經不足,強征了不少婦人服徭役。 雖然楊廣剛登基就宣布取消婦人和奴婢的徭役,但現在大隋要做大事了,只能繼續苦一苦大隋的婦人。 大隋沒有明下令,但在前面的大工程都已經開始征發婦人服役的前提下,顯然這次西征大部分服徭役的人都是婦人。 楊昭委婉勸諫道:“我聽李三郎說,西域的珍寶只是西域商人隨意找了些奇特的故事包裝的普通物品,如火珠,只是普通的水晶球罷了?!?/br> 楊廣也想起了此事。 但他立刻辯解道:“朕征討吐谷渾,只是想要征討不臣,一統南北,造就如漢武般廣闊國土,與西域珍寶無關?!?/br> 楊昭道:“父皇雄心,兒自然知曉。只是父皇不是在繼位之初就著手準備征討高麗嗎?何不等征討完高麗后再圖謀西北?” 楊廣擺手道:“正因為要征討高麗,才要先把吐谷渾打疼,讓他不敢在朕征討高麗時出手。太子,你沒有上過戰場,戰略之事你不懂。唉,若不是朕不信任高颎,高颎最適合教導你?!?/br> 楊昭心道,如果高公在這里,一定會堅決反對。 這不是什么戰略問題,而是今年百姓已經太疲憊了。 雖然今年征討吐谷渾可能還能咬牙堅持,但看著父皇這幾年的作風,楊昭很擔心明年、后年、再后一年,若父皇還是如之前一樣年年壓榨民力,恐怕會生出禍端。 但楊昭又知道,父皇下定決心后就聽不得人勸,特別是勸他休養生息,更是不可能。如果自己再勸下去,就是自己生出禍端了。 父皇最厭惡別人說他治下的大隋弱。休養生息就等于說現在他治下的大隋疲軟,否定他的豐功偉業。 楊昭只能退一步:“裴世矩只是從西域商人那里得知的西域情況,不如長孫將軍更了解西域?!?/br> 楊廣道:“朕也是如此想。此次大軍出征,長孫晟肯定要隨軍前往?!?/br> 楊昭這才松了口氣,真心誠意道:“父皇英明!” 有長孫將軍隨行,此戰至少不用擔心勝負。待戰勝吐谷渾后,多搶些牛羊珠寶填充國庫,再以此為借口,請求父皇赦免一年賦稅吧。 此事說完后,楊廣想起楊昭所說李玄霸也精通西域,道:“李三郎既然熟悉西域,該讓他也來好好學學。他近些時日身體好了許多,應該能去張掖?!?/br> 楊昭聽到父皇居然從現在開始就要讓李玄霸做事,心里很是驚訝。 李三郎在洛陽又做了什么讓父皇高興的事嗎?父皇是真的想像漢武帝培養霍去病那樣培養李三郎?但就算要培養大隋的霍去病,也該是去培養李二郎啊。 楊昭心思微轉,不動聲色道:“兒許久沒見到李二郎李三郎,也該去和他們好好聚一聚了。此事可否由兒向李三郎提起?李三郎年幼,不一定想去張掖吃苦。若父皇直接詢問,他或許不敢拒絕?!?/br> 楊廣笑道:“看來你把李家二郎三郎當親兄弟看待了。行,你先問問,若李三郎愿意,朕再下旨。李三郎若想去,李二郎肯定也閑不住。他們二人一起去吧?!?/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