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為弟弟劇透頭疼中 第125節
他心中唏噓。自己躲過一次殺身之禍后,性子也不像之前那樣肆意了,唉。 此時薛道衡對蘇威的明哲保身有一點釋然了。 人皆自私,自保才是第一要務。如高颎、房彥謙這等不畏懼皇帝,前來提醒自己的人很珍貴。但其他人若先想著自保,自己也不應該責怪他們。 自己惹來殺身之禍是自己的事,怎么能責怪別人? 薛道衡離開洛陽前,給蘇威寫了首贈別詩,以此詩告訴蘇威,自己不在意蘇威的冷漠。多年的老友,以后若有機會,再一起喝酒聊天吧。 他主動緩和與蘇威的關系。 蘇威看到了薛道衡的詩后,獨自喝了一盅冷酒,心中很是悵然。 他此刻對薛道衡差點禍及自己的埋怨消失,開始懷念過往的友誼。 蘇威回了薛道衡一首詩,恢復了與薛道衡的聯絡。 兩人的友誼似乎回到了過去。 大概吧。 …… 高颎把階段性稿子呈給楊廣之后,沒有多停留,很快回了大興。 宇文弼病愈之后也張羅著搬家。 他的老家就在洛陽,原本不想離開故鄉。但他見薛道衡都搬到了大興,細思之后,還是下定決心離開自幼生長的老家。 避開陛下的視線,保住家人,才是最重要的事。 高颎、宇文弼和薛道衡先后離開了洛陽。離開時,他們給李世民、李玄霸留下大量作業。 李淵見狀,對二兒子、三兒子道:“可惜你們年幼,還離不開父母。否則你們應該回大興,跟隨三位名師繼續完成學業?!?/br> 李世民道:“我不年幼了,現在完全可以回長安!” 李淵不開心了:“什么?你居然這么想離開耶耶和娘娘?” 李世民抱怨道:“耶耶,是你先說的。耶耶你好幼稚啊?!?/br> 李淵捶了李世民的腦袋一下,對李玄霸道:“你也想離開洛陽繼續求學嗎?” 李玄霸道:“我現在還有陛下安排的事務在身,不能離開。若要回大興,至少得明年。不過我擔心二哥太過想念父親和母親,自己躲在被子里偷偷哭泣?!?/br> 李淵哈哈大笑,對李世民道:“看,還是大德了解你?!?/br> 李世民抱著手臂,抬著下巴道:“我絕對不會哭。再說了,如果我實在想念耶耶和娘娘,就回洛陽來見耶耶和娘娘?!?/br> 李世民和李玄霸都表示自己可以獨自待在大興,但李淵只感慨了一聲,沒有任何將兩個孩子送往大興城的意思。 李世民和李玄霸確實還小,還沒成婚,李淵一點都不相信兩個孩子能獨自生活。 李世民悄悄對李玄霸吐槽:“明明是耶耶離不開我們,非說我們離不開他們?!?/br> 李玄霸點頭,心里嘆氣?,F在的李淵確實特別疼愛他們,不舍得與他們分別。 高颎、宇文弼從書信中得知,李淵曾開玩笑讓李世民和李玄霸單獨居住在大興之事后,非常生氣。 求學可以通過書信。李世民和李玄霸都是很聰明的人,不需要日日授課,只要隔段時間檢查一下功課即可。 年幼的孩子應該留在父母身邊。若李淵真的把李世民和李玄霸單獨丟到大興城,高颎和宇文弼一定會親自來洛陽一趟,把不慈的李淵狠狠罵一頓。 …… 薛道衡去了大興城之后,薛收仍舊留在洛陽。 他法理上只是薛道衡的侄子。雖然他的養父母已經去世,也要守著養父母的家業。 好不容易與父母團聚,父母又去了大興,把他獨自留在了洛陽。薛收最近心情很是郁悶。 還好有志同道合的友人陪伴左右,紓解了薛收心中的煩悶。 因房彥謙在朝中做官,楊廣在哪,房彥謙就要待在哪。房喬要照顧父親,自然繼續留在了洛陽。 他回大興一趟,把妻子接了過來,暫時在洛陽安了家。 杜如晦見好友都在洛陽,便也讓妻子搬來洛陽小住。 不久后,長孫晟把高夫人和幼女都接到了身邊,只讓年長已經做官的兒子留在大興。長孫無忌也能長留洛陽。 好友幾人在洛陽常常結伴同游,又認識了一些酒rou朋友,很是快活。 李玄霸陪著李世民出游幾次之后,就懶得再應酬,與在大興城時一樣獨自宅在家中。 李世民勸了幾次后,李玄霸開始裝病,他只能作罷。 杜如晦對李玄霸開玩笑道:“看來你是嫌棄我們了?!?/br> 李玄霸認真道:“誰打擾我休息,我就嫌棄誰?!?/br> 杜如晦失笑,也不再勸李玄霸出游。 他們每隔幾日,只這幾人聚一次,才會邀請李玄霸同往。 李世民雖才垂髫,與勛貴子弟交往多了,也很快在洛陽打出了好名聲。 李玄霸原本名聲比李世民大,后來因為常不出門,名聲逐漸減弱。洛陽人再次談論起李玄霸的病弱,不再羨慕嫉妒李玄霸在楊廣那里得到的寵愛。 楊廣曾多次召李玄霸進宮陪他寫詞聽曲。李玄霸扎扎實實地病了幾次后,楊廣便也不再頻繁召見李玄霸了。 他對蕭皇后嘆息:“大德樣樣都好,就是這身體令人憂心。若他身體更好些,朕肯定會讓他留在宮中撫養?!?/br> 蕭皇后很是贊同。 別看李玄霸平時對人很冷淡,但對她和陛下的每句話都能討人歡心。讓這樣的孩子留在身邊,心情一定特別愉快。 可惜李玄霸那身子啊。 楊廣評論李玄霸的話不知道被誰傳了出去。 這話傳來傳去就變了味。外人傳言,陛下從御醫那里得知李玄霸命不久矣。 竇夫人氣得胸悶頭疼。 李玄霸得知此事后搖搖頭,安慰母親不要介意。 那些人不過是嫉妒他,酸言酸語罷了。自己現在活得好好的,就是生病也不過是頭疼腦熱的小病,算不上多嚴重。能用這些小病拒絕沒必要的應酬,特別是不用時常進宮討好帝后,這是好事。 “進宮次數多了,我才會真的短壽?!崩钚詫δ赣H抱怨,“母親,你不知道陛下有多難伺候?!?/br> 竇夫人失笑:“娘知道。辛苦大德了?!?/br> 李玄霸道:“不辛苦。母親才辛苦?!?/br> 李玄霸沒有客套,他確實心疼母親的辛苦。 到了洛陽后,竇夫人不僅要照顧好家中老小,還要幫李淵應酬。 因楊廣的猜忌心很強,竇夫人勸李淵不要頻繁與他人接觸。若有需要,她以女眷的身份幫李淵聯絡和友人的感情。 李淵是很喜歡交友的人。他年輕時就不分貴賤交朋友,現在雖然重身份了,但愛熱鬧愛排場的本性沒有改變。即使李淵知道楊廣猜忌心強,竇夫人勸李淵閉門謝客,李淵也不愿意。 竇夫人勸了很多次,在薛道衡去修書后,李淵才勉強收斂了一些。 為了讓李淵安心,無論李淵結交的關系是否必要,竇夫人都悉心維護,耗費了許多心力。 當竇夫人主事時,萬氏就不能越俎代庖。不過萬氏可以幫竇夫人cao持家務,李建成的后院又有鄭媵cao持,本應該減輕竇夫人不少負擔。 誰知道萬氏和鄭媵起了沖突。竇夫人在內務上的負擔加重了。 此次沖突,倒是和李建成無關,而是和李元吉、李智云有關。 李元吉和李智云同齡。他們正式上課后,自然在同一個老師那里學習。 李元吉因靜不下心上課,學習進度稍緩慢;李智云自幼就能被李世民和李玄霸帶著描大字,早就養成了很好的學習習慣,學習進度拉李元吉一大截。 萬氏在獨孤老夫人那里學會了小心謹慎。她沒有請求李淵為李智云另找老師單獨授課,只是自己私下為李智云補課。 但李元吉仍舊埋怨李智云讓他受老師責備,和李智云打了一架。 打架的時候,李元吉說了許多侮辱李智云和萬氏的話,并說這是鄭媵教的。 萬氏氣笑了。 你和我都是媵,你神氣個什么? 第65章 趁勢搬家去別莊 = 本來只是兩個小孩打架, 現在這件事鬧得特別大。 萬氏不依不饒,鄭氏堅決否認。 李淵不由埋怨竇夫人沒有管好后院,把竇夫人氣得胸口悶疼。 這事說復雜也不復雜。竇夫人對后院的管控力很強, 很快就得知了真相。 鄭氏身為李建成的媵, 當然沒必要去對著一個小叔子說另一個小叔子的壞話。 李元吉跟隨李建成和鄭氏來洛陽這一路上, 對溫柔又舍得花錢的小嫂子很喜歡。到了洛陽之后,他也時常去李建成院子里玩。 李元吉還年幼,不需要在意男女有別, 再加上長嫂如母,鄭氏常常一同接待李元吉。 李元吉的學習進度遠不如李智云。李元吉自認為受了委屈,常來找李建成和鄭氏抱怨。 李建成總會和李元吉說, 李智云不過是庶出子,與李元吉出身不同, 不需要多在意李智云。他們唐國公府的子弟, 將來有的是機會入朝為官,學識一點都不重要,不如多習武,去戰場上賺功勛。 鄭氏不過是附和幾聲。 但到了李元吉口中,卻變成了鄭氏說李智云出身不好, 還添油加醋了許多侮辱萬氏的話。 李建成堅持自己沒有說過萬氏的壞話。萬氏就算是媵,也是父親的媵, 他得稱呼一聲“阿姨”。他可以說幾句李智云的閑話,怎么可能說萬氏的閑話? 李元吉也堅稱是鄭氏教的,甚至還把時間地點說得有模有樣。 鄭氏有苦說不出, 只能以自己的家風賭咒。 李淵十分厭惡鄭氏的賭咒。 鄭氏時常將鄭氏的家風掛在嘴邊, 自詡出身名門世家, 無限抬高自己的娘家, 豈不是貶低唐國公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