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為弟弟劇透頭疼中 第25節
蕭皇后皺眉:“身體弱?孩童年幼,時常生病很正常,竇夫人無須太過憂心?!?/br> 竇夫人搖搖頭,用帕子擦了擦眼角,道:“不能不擔心啊。都是我的錯,尋常孩童年幼時就容易生病,我一胎雙子,他們二人自娘胎里就不足。二郎和三郎自出生起,湯藥就沒斷過。他們性情越是活潑,我就越心焦?!?/br> 她說著說著,回想起李玄霸的病弱,和李世民這次遭的罪,眼淚真的流了出來。 竇夫人哽咽道:“我就不該把他們帶去滎陽!兩個孩子身體稍好了一些,就鬧著要去見父親。我以為會無事的,我……嗚……” 竇夫人用帕子捂著嘴,泣不成聲。 蕭皇后見狀,一邊溫言安撫,一邊賜下藥材,讓竇夫人別太憂心。 她心里嘆了口氣。 她聽聞李二郎和李三郎的聰慧,心中萌生了讓蘭陵蕭氏和這一對雙生子結親的念頭。 蘭陵蕭氏雖沒有雙生女,但年齡相仿的堂姐妹還是有的。以“姐妹嫁雙生子”是佳話的借口,說不得能讓兩個蕭氏女進入唐國公府內宅。 兩姐妹聯合起來,不一定不能幫這對雙生子之一奪得唐國公的爵位。 即便是不行,李家二郎和三郎是皇帝的表侄,自己又有本事,哄得他們好好輔佐太子,待太子繼位時,他們二人也少不得高官厚祿,可以幫襯家里。 沒想到,李二郎和李三郎居然身體不好? 蕭皇后有些懷疑竇夫人是不是看出了自己想要結親的心思,故意找借口推脫。 但竇夫人哭得情真意切,李二郎和李三郎是否多病又是能隨意打聽到的事,蕭皇后以為竇夫人應該不會用會被輕松揭穿的借口敷衍自己,便信了這件事。 竇夫人確實是看出了蕭皇后想要結親的意思。 “五姓七望”是山東士族的“首領”,但天下名門并非只有山東士族。天下名門一共有“四姓”——“僑姓”“吳姓”“郡姓”“虜姓”。 “僑姓”是衣冠南渡的名門,以“王、謝、袁、蕭”為大;“吳姓”是原本吳地的名門,以“朱、張、顧、陸”為首;山東和關中的名門皆為“郡姓”,山東名門地位高于關中名門,以“五姓七望”為尊;代北胡人貴族稱“虜姓”,除八柱國后裔外,還有“長孫、陸、源、竇”最為顯赫。 唐代柳芳的《氏族論》言,隋唐之前,“舉秀才,州主簿,郡功曹,非四姓不選”??梢娖滹@貴。 雖然隋文帝建立隋朝后,舉薦不再限制出身,但朝中外姓官吏仍舊以“四姓”為主。 在爭奪中原名門的斗爭中,“吳姓”“關中郡姓”稍遜一籌,“僑姓”和“山東郡姓”一直打得有來有回。 因南北朝爭奪中,最終是以“北朝”勝出,“山東郡姓”便壓了“僑姓”一頭。但“僑姓”可不會就這么認了。 竇夫人一點都不想自家卷入漢族名門的斗爭中。 若是家中兒媳既有“郡姓”,又有“僑姓”,那這個家就別想安穩了。 李玄霸確實是體弱。李世民一直陪著李玄霸。李玄霸不出門,李世民也不出門。竇夫人擔心兄弟二人因為身體健康不同而心生間隙,從不對外說李世民身體健康。所以她不怕蕭皇后去查。 竇夫人原本沒想過給雙生子太早定下婚事,但蕭皇后居然盯上兩個孩子,為了家門安寧,她只能趕緊去為兩個孩子早早尋一門親事了??扇蛇@身體……唉,竇夫人真不知道自己能不能為三郎尋得一個合適的人選。 竇夫人一邊哭,一邊心焦不已。 另一邊,她掛念的兩個兒子卻快活得和雛鳥似的,圍著小馬駒嘰嘰喳喳叫個不停。 李世民在叫,李玄霸在演。 有些事仿佛是命中注定一般。 李世民學騎射的時候騎過溫順的小馬。那時他對馬的感覺就那樣,雖然喜歡騎馬,但對馬沒有特殊的感情。 但楊廣為他選的小馬駒,李世民就抱著馬脖子,對小馬駒一見鐘情,力氣大得小馬使勁掙扎都掙扎不出來。 李玄霸也想嘗試著學習二哥對馬發花癡。但他走近之后,馬“呲”了他一下,他就打消了主意,并后退三步。 他可沒有二哥那么大的力氣,放棄。 無論是李世民抱著小馬駒狂蹭的模樣,還是李玄霸向前三步又倒退三步的模樣,都讓楊廣忍不住大笑。 楊廣今日大笑的次數,抵得過之前一整月。 自他決定修東京、修運河時,朝堂就有無數嘈雜的聲音,令他厭煩。他已經很久沒有如此開懷大笑了。 “好了,二郎松手,馬要踢你了?!睏顝V慈愛地揉了揉李世民的腦袋,“你就在西苑多住些時日,把馬馴服了,表叔帶你去游獵?!?/br> 李世民高興道:“好!謝表叔!阿玄!快說謝謝??!” 李玄霸:“……謝表叔?!?/br> 李玄霸忍不住在心中大喊:【哥!謝什么謝!快點想辦法!皇帝要讓我們留在西苑!】 李世民裝作沒聽見。 李玄霸絮絮叨叨勸說:【哥,我知道你喜愛駿馬。但駿馬不是已經賜給你了嗎?我們留在西苑,娘親會擔心?!?/br> 李世民把臉埋在了馬脖子上。我再掙扎會兒。 李玄霸還想繼續勸說,楊廣卻已經下令給兩個孩子騰屋子,就住在蕭皇后附近,讓蕭皇后幫忙照顧。 至于竇夫人,楊廣對李淵的芥蒂因這兩個孩子稍稍消失了一些,決定給李淵機會,自然不會和李淵生出誤會,所以沒留竇夫人在西苑居住,以免傳出不好的傳聞。 楊廣還貼心地派人送竇夫人離開洛陽,并詢問竇夫人是想回大興還是回李淵身邊。 至于這兩個表侄,楊廣要效仿先皇,把他們養在身邊一段時日。 楊廣已經決定八月十五就去江都巡游,這兩個孩子,他準備帶在身邊。 這是莫大的榮譽。 李世民震驚抬頭,李玄霸在心底喊“哦豁”。 竇夫人聽到這個詔令后哭聲一停,面露喜色,叩首謝恩。 她的指甲掐進了手心。 住在西苑,還要隨駕南下巡游江都?!我兩個孩子才六歲??!他們哪經得起長時間離開父母長途跋涉?何況伴君如伴虎,兩個孩子如果惹了皇帝不快該如何是好?他們只是大臣之子,唐國公的名號在皇帝身邊可沒有用,他們被人虧待該如何是好? 雖然李世民和李玄霸早慧,或許能討好皇帝,賺得一個較為舒適的環境。但畢竟不比家中,竇夫人不信他們能過得舒心。而且小小孩童如此殫精竭慮,也傷身體??! 竇夫人心中極恨,不知道為何皇帝會突然心血來潮。 她焦急萬分,心中卻想不出任何應對的方法,只能竭力露出欣喜和自豪的表情,不讓皇后看出自己心中的不情不愿。 隋朝皇帝一家心胸都極其狹小,可不會體恤她一片慈母之情。 好在蕭皇后是有兒女的人,剛剛竇夫人又因為擔憂兩個孩子體弱哭了一場,竇夫人沒表現出來,她也能了解竇夫人心中的擔憂。 她寬慰道:“陛下讓我來帶兩個孩子,表嫂還不信我?” 蕭皇后都稱呼竇夫人為表嫂了,竇夫人只能強裝笑顏:“信,二郎和三郎能得皇后教導,是妾身之幸事?!?/br> 她更加擔憂了。 皇后有讓蘭陵蕭氏和二郎三郎結親的意圖,如果她與二郎三郎相處久之后,又生出心思怎么辦? 竇夫人決定先去找丈夫商議,然后立刻回大興,趕緊與二郎三郎相看親事。 雖她一時半會兒可能相不得合適的人選,但可以先相看家族,然后待孩子稍稍長大一些后,再相看族中適合的女子。 長子李建成就是如此相看的。他早早就定下和滎陽鄭氏聯姻,只是沒尋得合適的女子,才遲遲沒有定親。 只要唐國公府已經訂好和某個家族聯姻的意愿,皇后蘭陵蕭氏的出身,就會成為她做出阻攔別人聯姻之事的障礙。 名門聯姻中有許多“潛規則”,皇后既然在乎她那蘭陵蕭氏的出身,就不會打破名門的“潛規則”。 既然已經決定讓兩個孩子留下,皇帝那里應該試探結束了。蕭皇后便帶著竇夫人一同面圣。 竇夫人的心揪成一團,腦海中全是孩子們強顏歡笑討好皇帝的模樣。 誰知道她還未看到兩個孩子,就聽見李世民響亮的笑聲。 “哈哈哈哈,表叔,說好的,不可以反悔!我贏啦我贏啦!” “行行行,你贏了,給你?!?/br> “謝表叔賞賜!阿玄,快說謝謝!” “謝表叔賞賜。但表叔,別太縱容哥哥,哥哥是誰給他幾分顏色,他就能去開個染坊的胡鬧性子?!?/br> “阿玄,你怎么能這么說你哥哥。表叔,別理他,我們繼續比!” 竇夫人先面色一僵,然后面色微沉。 蕭皇后用帕子捂嘴微笑:“你說你家二郎活潑,看來是真活潑,看著不像是體弱的人?!?/br> 竇夫人眼露悲哀道:“正因為如此,我才揪心。唉,他愛玩愛鬧,卻和鄭氏子弟賭斗背了一會兒書,就病了好幾月?!?/br> 蕭皇后嘆氣道:“辛苦你了。不過孩子活潑是好事,多動一動,身體總會好的?!?/br> 蕭皇后帶著竇夫人穿過曲折的花廊,視野豁然開朗。 李世民一手挽弓,一手搭箭。李玄霸頭上立著的大蒲團上,已經插了三支沒有箭頭的箭。 “嗖”的一聲,第四支箭飛了出去,穩穩地扎上李玄霸頭頂松松軟軟的的大蒲團。 竇夫人深吸一口氣,眼前一黑,伸手扶住旁邊仆婦的手,才勉強站穩了身體。 蕭皇后再次疑惑地看向竇夫人:“你說……二郎這樣,真的是體弱?” 竇夫人:“……”好想把二郎按在膝蓋上狠揍一頓! 李世民!你就是這么帶弟弟?!你居然讓弟弟頂著靶子,你往弟弟頭上射箭?! 竇夫人臉上猙獰一閃而逝,看得蕭皇后心頭一顫。 她隨即醒悟:“你擔心他用力過猛,又生病了?” 竇夫人深呼吸:“是、是啊。唉,二郎和三郎都極其敬重父親,努力學習射箭,可是……唉?!?/br> 李世民聽到了竇夫人的聲音,立刻轉身:“娘親?” 他攤開胳膊,露出脖子上掛著的金銀珠寶鏈子:“娘親娘親,你看!我贏了好多表叔的賞賜!” 楊廣大笑著,又掛了一串綠松石佛珠在李世民脖子上。 竇夫人再次倒吸一口氣,呼吸停滯,眼前一黑。 李世民你在做什么!向皇帝賣藝嗎!誰教你的??! 李玄霸心虛地移開視線。 對不起,我的主意,我教的。 第17章 竇夫人嘮嘮叨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