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為弟弟劇透頭疼中 第13節
等李玄霸累得倒在一旁大喘氣,李世民就在床榻上跳來跳去擠眉弄眼,嘲笑弟弟根本沒有打疼他。 李玄霸氣得翻白眼。 要是我真是演義中那個力大無窮李玄霸,我肯定把你掛樹上! 精力充沛的李世民只歇息了一天,就拉著李玄霸為接受鄭家人的考校做準備。 雖然不主動出擊,假如鄭家人先挑釁呢? 李玄霸只能蔫噠噠地陪著哥哥翻書,提前預習可能遇到的挑釁場面。 另一邊,竇氏聽了李淵的話,有些發愁。 “沒有適齡的女子?”竇氏道,“年紀最接近的也要讓大郎等十年,大郎都十六了!” 李淵平靜道:“五姓七望的女子都是十歲左右就被早早定下,哪有與大郎適齡的?我們唐國公府的宗婦,不僅得出身滎陽鄭氏的正房,還得是高官之女?!?/br> 女子出閣嫡庶不重要,李淵的兩個庶女都嫁得很好。 對士族門閥而言,正房主支的女兒最尊貴;而李淵私心想要聯姻的女子,其父官位也必須高,否則只憑一個“滎陽鄭氏”,可幫襯不到唐國公府。 李淵選來選去,栝州刺史鄭繼伯的女兒最為合適。 但栝州刺史鄭繼伯的女兒如今才六歲,與李世民和李玄霸同齡。 竇氏猶豫道:“既然和二郎三郎同歲……” 李淵訓斥道:“我知你更疼在你身邊長大的二郎和三郎,但長幼尊卑不可亂!若二郎三郎娶了五姓七望正房女兒,宗婦要多高貴才能壓得???表兄可沒有適齡的女兒嫁給大郎!” 竇氏低頭道:“是我失言,郎君別生氣。我只是想,或許二郎和三郎能與鄭家旁支的女兒定下,大郎或許能尋五姓七望其他家的女兒?” 李淵搖頭:“哪那么容易?五姓七望雖然現在權力不如我們,但憑借祖蔭,他們十分傲氣。若大郎與鄭家沒有說成,其他家與鄭家同氣連枝,是絕對不會再與大郎說親。那是得罪鄭家啊?!?/br> 竇氏苦惱極了:“那難道就讓大郎等鄭家小娘子十年?能不能讓鄭家小娘子早一些出嫁?” 李淵再次搖頭:“不能。鄭繼伯愛女兒,非得女兒十六歲才出閣?!?/br> 竇氏氣惱道:“那鄭家不是已經都定好了嗎?還叫我來商議什么!” 李淵握住竇氏的手背拍了拍:“這可不是商議好了。你以為鄭家的女兒這么好娶?若不是我正好在鄭州當刺史,兼任滎陽太守,給了他們滎陽鄭家很多方便,也輪不到我們?!?/br> 竇氏磨碎了一口銀牙:“你的意思是,他們叫我來,還是想對我家大郎挑挑揀揀?” 李淵嘆了口氣:“夫人,五姓七望的女兒確實金貴,且忍一忍?!?/br> 鄭家這次請竇氏來做客,確實是想看看竇氏的品行性格,配不配得上與鄭家聯姻。 對鄭家而言,不嫁五姓七望的女兒都得好好挑婆家,以免墮了自家門扉。 但對竇氏而言,這實在是侮辱了。 竇氏之母乃是北周襄陽長公主,父親出自八柱國之家,嫁的同是八柱國之后的唐國公李淵,李淵之母又是先皇后的jiejie。 唐國公府可以拍著胸口說自己是皇親國戚,勛貴世家。若論在朝中的權勢,只剩下一個門扉的鄭家拍馬都趕不上。 竇氏可不認為自己的身份地位,比只依靠冢中枯骨的鄭家差。 但看著李淵鐵了心要結這門親,唐國公府若不想再在勛貴中選媳婦,確實只有五姓七望的女兒配得上,竇氏只能忍氣吞聲:“那我便去會會鄭氏。我倒要看看鄭氏能有多厲害?!?/br> 李淵安慰道:“那自然是比不過夫人聰慧?!?/br> 竇氏眼珠子轉了轉,抿著嘴笑道:“那我把二郎和三郎也帶上?!?/br> 李淵道:“他們肯定也會考校二郎和三郎,若是……” 竇氏道:“沒有若是。郎君盡可以相信二郎和三郎。不過我只有一個要求?!?/br> 李淵道:“夫人請說?!睘榱私Y這門親,讓夫人去鄭氏受辱,他也確實有些愧疚。 竇氏冷哼道:“若是鄭氏想和二郎和三郎結親,必須拒絕!” 李淵先一愣,然后失笑:“好!我們家只能有一個鄭氏的女兒。就是他們求我,我們也不把二郎和三郎給他們?!?/br> 竇氏這才消氣。 哼,等你們看到二郎和三郎,有你們后悔的! 第9章 為母額間帖花鈿 竇氏去告訴李世民和李玄霸好好準備,要去鄭家做客時,李世民正趴在矮榻上,李玄霸把李世民當靠背盤坐,正一起翻看《晉書》。 他們所看的《晉書》是南朝梁的沈約所編撰。除了《晉書》,李世民還拿了同是沈約編撰的宋、齊、梁三代史書墊著胸口和下巴,好讓自己趴得更舒服一些。 對于普通六歲孩童而言,現在讀史書還太早了些。 李世民雖已經識得很多字,本也耐不住性子直接啃沒有句讀的史書。 李玄霸之前和他解說“五姓七望”時,他其實沒聽太懂。 比如什么“賈南風”啊,“八王之亂”啊,“永嘉之亂”啊,“國史之亂”啊,李世民都沒聽說過。 李玄霸和他說了“五姓七望”后,他才突然感興趣,去史書里翻翻魏晉時期世家貴族的滅門史。 李玄霸原本以為自己所說的二哥都聽得懂。因為二哥表現得他很懂的模樣。 等到了李淵這里,李世民從李淵書房搬了晉、宋、齊、梁四代史書皺眉自學,李玄霸才知道,他這二哥居然還有一個嘴硬逞強的毛病。 你不知道就和我說啊,我給你解釋。李玄霸腹誹。 但李世民就不。他要自己翻書學。 李玄霸沒有揭穿二哥,和李世民一起看書。 沈約的《晉書》在后世已經失傳。傳世的《晉書》是許敬宗、房玄齡編撰的版本,人稱“魔法晉書”,是一本很好看的玄幻小說集,堪稱史書版《搜神記》。 沈約所編的《宋書》也入了“二十四史”,其玄幻程度比“魔法晉書”好一些。 但沈約這個人有個大毛病,他出身吳興沈氏,南朝又繼承了東晉極重門閥的毛病。導致他的《宋書》中有半數都是在為高門士族作傳,狂吹海噓。 比如瑯邪王微的傳記居然全是王微寫給友人的信,不知道的人還以為這是王微文集。 沈約編撰的《晉書》也有這個毛病。 貞觀年間的是“魔法晉書”,沈約的就是“晉書之高門士族傳”,能互相補足。他二人想要了解自魏晉后的高門士族,看沈約的書正好。 有了李玄霸事先打的預防針,李世民看著沈約吹噓高門士族的內容,都是帶著批判和看笑話的心態來看,時不時回頭和弟弟吐槽。 竇氏進來了,正好聽見李世民給李玄霸說“魏晉南北朝亂一次高門士族被屠滿門一次,說不定現在他們的后人其實是他們的仇人”這個地獄笑話。 竇氏哭笑不得,上前就給趴著看書的李世民屁股上來了“啪啪”兩巴掌。 “別胡說,三日后我們要去鄭家做客,你可別說錯話了?!备]氏假裝生氣道,“那些高門大族的后人都有族譜為證,哪能做得假?!?/br> 李世民和李玄霸同時露出裝乖巧的表情。 竇氏無奈。這時候性格迥異的兄弟二人倒是像雙生子了。 “這次做客,鄭家的長輩們可能會考校你二人的學問,把《論語》多讀幾遍?!备]氏道,“還有《千字文》,你們雖早就學過了,但說不準他們會抽背,再復習幾遍?!?/br> 李世民還沒反應過來,李玄霸先臉色一垮。 他沒好氣道:“我還不知道哪家孩子去做客時,要被主人家考校抽背的。怎么,鄭家想通過我和我哥的本事,去推測兄長的本事?” 竇氏微笑著解釋道:“嫁人是一輩子的事,他們稍稍重視些也沒錯?!?/br> 雖然竇氏自己心里膈應,但不會這樣對兒子們說。 為了自家女兒,“雀屏中選”這種事很正常,鄭家只是做得太過。以后滎陽鄭氏是唐國公府的親家,竇氏不希望兩個兒子和滎陽鄭氏交惡。 再者鄭家小娘子嫁進唐國公府后掌管中饋,若自己比丈夫早去世,兩個兒子和其新建立的小家庭還得仰仗長嫂。 竇氏嫁人之后,才知道后院能悄悄惡心人的地方有多少。所以她哪怕心里不滿,也要向兩個兒子說鄭家的好話。 若只有李世民在這里,可能就信了。 但李玄霸是不信的。 確實為了自家女兒,打探親家背景為人,考驗女婿才干品行,這都很正常。 可這次自己和二哥是臨時決定來的,“考驗”卻肯定是提前訂好的。 也就是說,這群家伙要考驗的是自家母親?! 哪家選女婿的時候不是讓女婿“雀屏中選”,而是讓親家母和親家公去射雀屏?!這不純純的侮辱人嗎??! 但看著母親竭力為鄭家說好話,李玄霸知道自家大概把這門親事看得極重,有氣也只能憋著。 他甕聲甕氣道:“那如果我和哥太張揚,把鄭家的兒子們比得一無是處,會得罪他們嗎?” 竇氏微笑:“你倆才幾歲?若他們和你們一般計較,那滎陽鄭氏可就在五姓七望中抬不起頭了。若是他們不考校你們就罷了,若是敢考校,你們就盡管張揚。你們若能把他家子弟全壓下,他們還得捏著鼻子為你們揚名?!?/br> 李玄霸皺眉:“這么大氣?” 李世民老氣橫秋道:“阿玄,你真笨。這哪是大氣?世上沒有不透風的墻,我們力壓鄭家子弟的消息瞞不住。他們自然要把我們捧得高高的,才能顯示他們輸得有道理。我看啊,他們說不定還想捧殺我們,攛掇其他高門士族的子弟來‘圍攻’我們兄弟?!?/br> 說完,李世民搖搖頭,嘴里繼續嘀咕“阿玄真笨”“書讀得再多也笨”。 李玄霸一口氣悶在胸口。 他沒有經歷過這些豪門爭斗,不知道不是很正常嗎?才六歲就能和人玩心眼的二哥才是不正常好嗎?! “二郎說得有理?!备]氏頷首贊同,“三郎不用擔心?!?/br> 李世民蹭到竇氏懷里:“娘放心,我和阿玄不會丟娘的臉?!?/br> 竇氏把李世民和李玄霸抱進懷里揉了揉:“娘定是放心的。還有,如果他們看你二人很厲害,悄悄遣自家小娘子和你們好,你們可千萬別上當?!?/br> 李玄霸:“……”看來娘心底也不是沒有怨氣。 李世民冷哼:“他們瞧不起我們,我也瞧不起他們,才不喜歡鄭家的小娘子?!?/br> 李玄霸瞥了二哥一眼。 將來唐太宗的后宮里,可是有滎陽鄭氏出身的賢妃。為了籠絡五姓七望,可由不得你要不要。 不過滎陽鄭氏這前倨后恭的模樣,之前連唐國公府的宗婦之位都要挑挑揀揀,后來眼巴巴地送女兒入宮當妃嬪伺候人,倒也是分外有趣。 竇氏此次來滎陽穿得很簡樸。 為了在鄭家撐起唐國公府的面子,竇氏特意讓人快馬加鞭從唐國公府運新衣首飾來,一兩日就能到。 除此之外,她還要置辦些有當地特色的首飾衣裝、胭脂水粉。李淵的官邸中有一些,竇氏得帶著人改一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