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大學講師到首席院士 第989節
最后,就是系外探索的準備階段,也就是知道超大型的宇宙飛船以及超大型的蟲洞設備,并準備人類的第一次跨星系旅途。 …… 在星際計劃確立以后,第一個階段很快就完成了。 利用費米實驗室提供的技術,團隊制造出能維持5t強磁場、重量達到1.4千克的硅球,把硅球以快速運動的狀態,放入到黑球并被百分百傳送到了太空上。 千隼引力飛船收集到特殊硅球,帶回到地面以后發現完全沒有任何損壞,也就是質量沒有損耗,也沒有受到強s波影響。 兩年零三個月后,項目組制造出了龐大的強s波發生設備,并通過復雜的技術和分析,確定強s波釋放距離達到了0.3光年。 這個距離已經足夠了。 當距離能夠以‘光年’為單位,哪怕不足一光年,也是技術的重大突破。 如果制造更加龐大的設備,那么距離就可以達到幾光年,甚至是幾十光年。 前兩個階段完成以后,下一步就進入到飛船驗證階段。 這個階段是一直在進行的,進行實驗的飛船也是以千隼飛船為主框架來制造。 后續則會擴展到‘噴射能量動力’飛船。 千隼飛船是以電力為主要能源,并啟動橫向反重力降低飛船的制造,來達到擺脫引力的目的,‘噴射能量動力’飛船,則是以噴射能量為主要動力。 常規的火箭以及天航飛船,都屬于這一類的飛船,區別是前者用的是化石燃料,而后者噴射的光壓。 這樣的飛船會對外噴射的能量,而噴射的能量會‘填滿’蟲洞并逸出,使得其瞬時進入到承載能量上限。 “兩者的不同在于,噴射能量動力飛船瞬時噴出的能量就可以讓蟲洞達到承載能量上限,并會增加蟲洞維持的時間?!?/br> “這樣一來,就不用同時使用強能量沖擊?!?/br> “同時,噴射能量動力飛船噴出的能量強度高,可能會對于跨空間傳送造成影響……” 從理論上來說,強能量并不會影響實驗本身,但強能量沖擊會讓設備變得不安全。 如果設備發生了問題,實驗自然就不可能成功。 所以最重要的還是做好能量隔絕,這一點也是第三階段最難的地方。 在眾多頂尖團隊參與下,實驗設備做出了各類安全保護措施,也從數據上進行了精密的計算,最終問題還是得到了解決。 又是一年零九個月,項目組成功把一艘表層能維持強磁場的千隼飛船,通過蟲洞設備送到了近月球軌道,也就是送到了距離地球近30萬公里的位置。 這艘特殊的千隼飛船,駕駛室里有許多特殊的乘客,包括捆綁在椅子上的猴子、小白鼠、公雞、倉鼠,以及固定好的幾類植物,微生物槽,等等。 兩天后,千隼飛船返回地面。 駕駛艙內動物們只是有些萎靡,而植物、微生物槽幾乎沒有受到影響,后續分析認為,動物的情況只是因為對失重環境的不適應。 換句話說,實驗大獲成功! 這一刻,項目都上下都歡呼起來,好多人回憶也感覺不可思議。 星際計劃正式開始到現在,只有短短四年半的時間,他們就走完了前三個階段。 這種速度太不可思議了! 在新的計劃開始的時候,很多參與人員都認為計劃會延續幾十、上百年,只是實驗確立階段就需要十年以上,第三階段更不是短時間能完成的。 現在他們只能為研究的快速進展感到震驚。 那些強s波基礎實驗的參與人員,則是有些見不怪不怪,他們一直跟著王浩做研究,感覺什么樣的研究速度都很快。 “這有什么奇怪的?” “項目可是王浩院士領導的,王浩院士的研究一直都很快?!?/br> “現在完成三個階段,速度還是慢了……” “針對研究本身來說,前三個階段人員還是有些臃腫了,尤其是前兩個階段,根本用不到這么多人?!?/br> “這才拖累了實驗進度……” “不過到了下一個階段,人員就遠遠不夠了!” 第四個階段才是最難的。 想要對系外進行探索,必須要知道超大型的蟲洞設備,也要制造超大型的飛船。 如果是超大型的蟲洞設備,就不能夠在地面上制造了,甚至不能在地球上制造,最好是在真空中,讓實驗不受到空氣干擾。 最終制造地點選在了月球背面。 月球,是距離地球最近的星球,月球上也幾乎沒有空氣存在。 想要在月球背面制造超大型的設備,前置就要知道超大型的基地,基地需要能容納大量的人員,還要維持強電力的供給,也就是制造大型月球發電站。 這一點就非常困難了。 再加上超大型設備、大型飛船本身的需求,絕對會是非常龐大的工程。 當真正進入到第四階段以后,那些項目組的老人就干脆提前退休了。 尤尼爾-諾沃提尼就是這樣。 他對于研究很不舍,但考慮到自己的年齡不得不退出了。 即便是他堅持留在項目組工作,也不可能看到第四階段完成的那一刻。 他臨走時,感嘆著對王浩說道,“希望在我活著的時候,能夠看到人類走出太陽系?!?/br> 王浩用力點頭,認真說道,“一定會的!” …… 十七年后,星際計劃地面控制中心。 王浩站在大屏幕正前方。 他身后站著一片人。 包括丁志強、陳蒙檬、王強、何毅、保羅菲爾-瓊斯、科羅特-詹姆斯等等。 陳蒙檬和丁志強站在一起,他們互相牽著手。 海倫身邊則站著個十幾歲的孩子,看長相就知道是個混血兒,孩子的眼睛正盯著王浩的背影,眼神里顯出一股崇敬。 大屏幕上顯示著月球基地的畫面。 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艘非常龐大的光壓飛船,而遠處則是有大量穿著宇航服的人員在工作。 伴隨著一個個指令,龐大的光壓飛船打開動力系統,并緩緩的漂浮起來。 遠處的工作人員都已經去了地下基地。 伴隨著光壓飛船的飛行,前方驟然出現了一個巨大的黑球,給人以非常巨大的震撼力。 那是蟲洞! 這不只是控制中心接收到的畫面,也是全人類接收到的畫面。 畫面中,還有主持人的介紹,“地球一號飛船正準備進入蟲洞,飛船搭載的一千三百名科技工作者以及工程人員,將會成為第一批去往x-301星系的人員……” “x-301星系距離地球31光年,那里有一顆類地行星,代號x-301第三行星?!?/br> “地球一號飛船的第一個目的地,是距離dy-20近三億公里的x-301第四行星?!?/br> “那是一顆和水星類似的星球?!?/br> “地球一號飛船帶著艱巨的任務,他們將會在x-301第四行星建造發電站以及蟲洞設備,屆時就可以打通地球和x-301星系的蟲洞通道……” “這將會是一次偉大的旅程,也是偉大的工作……” (全書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