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大學講師到首席院士 第966節
“我也……” 丁志強正要表示同意,忽然瞪大了眼睛,猛的站了起來,“我先走了,去工作間!” “去干什么?”詹姆斯驚訝的問道。 丁志強迅速沖出了屋子,留下一句,“趕作業!” “什么?趕作業?” 詹姆斯嘟囔了一句,郁悶道,“這家伙不會是牌太差勁,找個借口離開了吧?” 第六百五十九章 天航飛船成功返航!王浩:我很期待…… 丁志強一頭扎進了工作間,開始了苦思冥想的趕作業生活,就連飛船的動向都來不及關心了。 這一次的遠航計劃中,他只是保羅菲爾-瓊斯的副手,有一個全能型、工作非常積極的上級,好處就是自己沒有事情可干,但是中途卻有王浩交代的工作,也就是針對實驗發現進行思考和理論研究。 針對實驗發現的思考,重點在于保羅菲爾-瓊斯提出的空間波動理論。 所以主要工作還是保羅菲爾-瓊斯來完成,但他也不能什么都不做,必須要針對內容有一定的,并做出一定的數學推導才能過關。 問題就在于,研究內容是不確定的,至于說有什么想法更是非常困難。 這個研究實在太復雜了,牽扯到了只存在于科幻想象中的蟲洞技術。 能量傳送? 開什么玩笑! 如果把實驗發現說出去,估計都會被科學界當成是騙局。 “有的只是空間波動論和實驗結果?!?/br> “保羅創造了空間波動理論,但大多數也只是個概念而已,只有一些基礎內容,要怎么進行下一步的研究呢?” “去解釋能量傳送……” “能量肯定是跟隨場力穿透一起穿透的,但是兩者會存在什么樣的關系?” 丁志強用力抓著頭皮,他是甚至希望實驗沒有任何發現,那么自己也不會苦惱了,“怎么就真有發現了呢?蟲洞……” “我只是忽悠保羅的??!” “王老師也知道我在忽悠保羅,他不會只是在開玩笑吧!” …… 當丁志強不斷苦惱的時候,天航飛船則是在不斷接近地球,很快就進入到地球軌道中。 天航飛船的速度非???,接近地球的過程中一直在平穩的減速。 減速時,加速度處在每秒負1m到負5m之間,對飛船上的人員來說,減速過程要比加速舒服太多了。 飛船的艙室地面方向和發動機主噴口一致,加速的過程中地面就會給予一個支撐力。 這個力是抵消不了的,只能給予反向的引力,來做到一定程度上抵消,但支撐力是單側的力,和引力是完全不同的。 在地面支撐力以及反向引力的作用下,人體會感覺身體仿佛能夠飄起來,腳下卻受到了很強的力,也會感覺非常的怪異。 在加速的過程中,很多人干脆躺下來休息,把地面的支撐力分散到全身,就會變得舒服很多。 減速的過程中,地面的支撐力降低了,艙室內會開啟正向的引力,讓地面支撐力保持平穩的。 這樣就能近似模擬地面的環境,讓人體感覺更舒服一些,當然,實際環境還是和地面存在不同,主要體現在引力強度會比地面稍低一些。 另外,引力自動控制上也會存在一定的偏差。 這主要是因為動力系統和引力控制系統存在延遲,引力控制要根據動力系統數值進行調整,若是動力系統忽然性的增大或降低功率,引力控制就會出現延遲,也會讓艙室內的人員感受非常明顯。 有些人就會因此‘暈船’。 比如,保羅菲爾-瓊斯,不管是飛船在加速還是減速,保羅菲爾-瓊斯的感覺都不舒服,當然減速還是要比加速強一些。 在飛船飛往木星的過程中,保羅菲爾-瓊斯還是堅持下來了,而快要回到地球的時候,他卻發生了‘暈船’現象,就一直待在生活區里休息。 好在飛船就要回到地球了。 天航飛船回地球可不是直接降落,飛船必須要保證內部的安全和穩定性,以盡可能低的減速和變軌來進入地球軌道以及降落。 飛船第一步就是要進入地球軌道,它遠遠的擦著地球而過,隨后甩出個大弧線依靠地球的引力再返回,并以橢圓形軌道環繞地球旋轉。 在繞地球旋轉的過程中,飛船開始不斷地降低軌道高度,并緩慢的減速到地球自傳速度。 最終,飛船速度和地球自傳同步,并懸浮在了天航基地周邊區域的上方,然后就可以開始降落了。 這時候,無論是天航飛船還是地面控制中心,早就等不及了,他們從來沒有覺得三天時間過的這么慢。 王浩都有類似的感覺,他去了好幾趟控制中心,詢問了好幾次,“現在狀態怎么樣?高度多少?” “預計什么時候開始下降?” “下降要多久?” 于此同時,媒體上也有了很多報道。 第一媒體能夠拿到天航飛船的信息,但他們的消息依舊是有延遲的,得到的也只是大概數據,還有采訪到的‘預計回歸’時間。 第一媒體也針對進行了報道。 直到天航飛船正式開始下降,第一媒體才確定了回歸時間,派駐的記者馬上去基地采訪,也開啟了針對天航飛船回歸的直播報道。 很多人對此都非常期待,輿論上早已經爆炸了,“天航飛船馬上要回來了!” “從木星返回,真是太了不起了,每一個上艦的都是英雄!” “真是沒有想到,和做夢一樣,說實話,最開始我并不看好遠航計劃,這個計劃感覺太驚人了,有點兒脫離現實……” “我也這么看,真了不起,天航飛船、王浩……” “天航飛船能夠這么快的往返木星,可以說讓人類的航天跨越百年時間……” “我感覺百年都說少了,可能是幾百年!是航天技術的革命性的突破!” “想想都很可怕,他們竟然都去木星了,100多個人,而我們連月球都沒有登上去?!?/br> “想要走出地月系還是要靠新科技,原來的動力技術已經嚴重落后,最差也需要反重力技術,要么就是像天航飛船一樣,用光壓發動機才可以……” “光壓發動機,才是人類走向宇宙的依靠??!” …… 天航基地。 一大片人站在幾公里外的山坡上,他們都不斷看向天空,等待著天航飛船的回歸。 其中包括領導組的人,包括航天飛船公司的人,也包括前來采訪的記者。 每個人都帶著激動等待著。 第一媒體的記者被允許把攝像機對準天空,也就是會第一時間直播天航飛船的返回。 地面控制中心依舊在和天航飛船保持通訊,王浩只能通過耳機知道飛船的高度。 他轉頭對徐老師說道,“三萬米了,很快了?!?/br> 天航飛船下落速度和飛機差不多,飛船是直線下降,但因為塊頭太大,要保證內部的平穩,下降速度就不能太快。 在等待了三分鐘左右后,地面上的人員透過云層終于能看到一個光點,好多人都驚呼,“那里,看到了嗎?” “那邊的光點!” “很顯眼了!” 所有人都抬頭看了過去,也注意到光點在視野中不斷的變大再變大,很快就穿過了云層正式進入地面人員的視野中。 好多人都長呼了一口氣,臉上不由露出了笑容,“終于回來了!” 天航基地早已做好了準備。 地面控制中心和天航飛船對接,飛船在空中沒有任何停留,直接平穩的降落在支撐架上。 當飛船平穩的落地以后,所有人第一時間鼓起了掌,也熱烈的討論起來,“終于回來啦!” “安全返回,真是太好了!” “總算是松了一口氣,每天提心吊膽的,就怕出現什么事情,現在好了……” “是啊……” 天航飛船返回以后,地面就好幾臺大型噴霧設備,對飛船整體進行消毒處理。 這是防輻射、防太空病毒的手段,還能一定程度上,讓凹面反射鏡外層快速冷卻。 在一系列的噴灑結束以后,有工作人員快速清理地面,隨后大型梯車開過去,連接到飛船環形艙室的下艦口。 整個過程中,領導組以及其他人員依舊在山坡上看著,他們暫時不能接近,不管是觀看還是采訪直播,都只能在山坡上進行。 這時候,距離天航飛船降落已經過了一個多小時,才終于有人從大型梯車上走下來。 第一個走下來的是艦長黃友坤。 黃友坤的臉色看起來不錯,心情也明顯非常的好,他踏上地面以后似乎有些不適應,還在原地用力跺了跺腳,有個穿著防護服的工作人員過去提醒一下,他才看向山坡這邊,非常鄭重的敬了個軍禮。 直播拉近鏡頭,可以看到黃友坤臉上的堅定和鄭重,隨后他在醫護人員帶領下,走進了一個準備好的通道,他能夠在通道里,隔著厚重的玻璃層看到自己的家人或朋友,還能透過音孔和他們說上幾句話。 黃友坤身后跟著幾個人,要么就是軍方代表,要么就是天航飛船派駐的人員,他們有一個共同的特點,曾經都是軍-人。 他們提前接到了提醒,走下梯車第一時間朝著山坡方向敬禮。 后面就有些不同了。 大部分都是純粹的科學家,要么就是其他國家的代表,他們臉上都露出了喜悅和興奮,走出梯車后發現一片空曠,能看到的就是醫生、護士、警衛,或是其他工作人員。 這種場景和熱烈的歡迎場面差距有點大,但有的人還是朝著周圍揮手,仿佛有很多人迎過來迎接自己,他就是萬人矚目的大明星。 詹姆斯就是這樣做的,他滿臉笑容的朝四周揮手,隨后感覺有一些尷尬,伸手拽住前面的丁志強,“怎么樣?作業寫完了嗎?” “沒有?!?/br> 丁志強重新踏上地面兒也很高興,但想到‘作業’心情又不好了,“好消息是,我們需要隔離最少半個月時間?!?/br> “這是好消息?因為護士很漂亮?”詹姆斯有一些不理解的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