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大學講師到首席院士 第942節
現在已經不是十年前了,高端科技領域的落后,讓阿邁瑞肯的經濟受到嚴重打擊,再結合經濟和政-治上的脫節,他們在高端科技合作方面總是被排除在外。 這一時期,還牽扯到了國內外備受關注的選舉事件。 一號決策人的挑戰者,闡述的執-政策略是開放,他不能兜售著自己的開放理念,認為應該增加和種花家的合作,讓雙方重新變得友好,而不是繼續競爭。 如果是十年以前,開放理念根本得不到認可,而換做是現在,挑戰者的理念得到了廣泛認同。 當經濟受到打擊的時候,底層的感受是最直觀的,他們早就對近幾年的情況感到不滿了。 不管是什么樣的理念,只要能改善經濟情況,就是最好的理念。 那些尖端的企業、精英人士,更希望雙方進行更多的合作,才能讓企業維持下去,或是賺到更多的利潤。 科學界對此也是認可的。 很多科學家都希望能和種花家進行更多的合作,他們才更有機會接觸到高端的材料、湮滅科技,并進行最尖端的研究,不是研究了很久結果卻是落后的東西。 如此背景下,一號決策人感受到了巨大的壓力。 作為一號決策人科技支持決策的代表性人物,科羅特-詹姆斯,則是感覺擺脫格魯姆湖計劃的時機到了。 第六百四十章 遠航計劃準備啟動,外裝磁場,黑球消失了! 自從擔任格魯姆湖計劃項目組負責人,科羅特-詹姆斯帶領團隊做研發,一直都采取‘保守’策略。 在制定研發方向上,他對外聲稱要完成大的計劃,實際上,卻沒有任何計劃,只是穩穩當當的做常規實驗。 當碰到實驗的問題時,有風險的基本上都會被排除在外,耗費資金多的也根本不去考慮。 這些表現,主要就是考慮到競爭以及吸取了前任的教訓。 競爭方面,格魯姆湖項目都再怎么努力,也不可能趕得上被認為是競爭對手的反重力中心。 所以,無論他們的研發做的再好,成果再突破,也不會被廣泛認可,只因為他們對標的是反重力中心。 反重力中心已經掌握了好幾種超高端的技術,只是強湮滅力場,現在來說,一種基礎的技術,想要攻克都是極為困難的。 既然研發上趕不上對手,就安安心心的做一些小研究,反倒會得到學術圈的認可。 另外,他們做研究耗費的經費比較少,就不會給上級帶來壓力,也會得到一部分高層的支持和認同。 如果去深入的挖掘,他們還是有很多成果的,還經常登上頂級的學術期刊,只是看成果論文數量,絕對要比前幾任高太多了,甚至說是最頂級也不為過。 這是很正常的事情。 在強湮滅力場方向上,國際上就只有幾個機構在進行研究,而且湮滅物理的方向有很多,他們甚至只需要做一個小實驗,都會有值得一提的發現。 當專注于小的研究成果,并且專注于發表論文的時候,他們甚至可以做到每次實驗都發表論文。 當然了,大的突破是沒有的。 很多事情都要做對比,才能去談好與不好,前幾任負責人出了很多事故,耗費了大量的資金,也沒有什么成果可言,他們專注完成一些小的研究,看起來就做的很好了。 在研發上的保守策略下,科羅特-詹姆斯獲得了來自上級和學術圈的認可。 民眾,根本是不用考慮的。 他們是科研機構,又不是政客,不需要獲得普通民眾的支持,而且普通人懂得很少,反倒是要求更苛刻,他們總是拿格魯姆湖項目組和反重力中心相比,也總是對于項目組的進展不滿意。 這能有什么辦法呢? 科羅特-詹姆斯最初就考慮的很全面,他覺得自己能夠工作一年以上,直到把上級的耐心耗盡,又或者有更優秀的人出現,他才會以‘平庸’而被辭退。 這樣就達到目的了。 反正已經拿到了大筆的薪資,被辭退也根本無所謂。 事情的發展和想象中的不同,詹姆斯都沒有想到自己能夠在任上這么長時間,而且一直得到一號決策人的支持。 或許還有個原因是,上級已經接受了高端科技趕不上種花家的現實,反倒對于沉穩研究的詹姆斯很滿意。 最少,詹姆斯沒要求大筆經費,他們也不需要干涉什么。 結果任期就是遇到了競選爭端。 當陷入到競選爭端中,詹姆斯被認為是一號決策人可以支持的代表人物,一下子就成了競爭方攻擊的目標。 詹姆斯最初還是有些慌亂的,但他冷靜下來仔細思考就發現,其實也沒什么大不了,哪怕一大堆的媒體對他表示質疑,很多民眾站出來怒罵他無能…… 問題是,他個人最多只能說沒有大成果,并不牽扯什么違法的事情。 所以他一直在等待時機,到時就能以‘受到政-治迫-害者’的身份卸任,‘受到政-治迫-害者’的身份,顯然會受到來自社會的同情,卸任以后也會慢慢的被遺忘。 到時候,什么后果都不會有,比常規卸任的情況更好。 現在就是很好的時機。 航天飛船公司發布了遠航計劃,天航-01的載人數量過百,也會有一些種花家外的科學家登艦。 如此重大的科研探索項目,阿邁瑞肯官方卻無法獲得任何的名額,讓民眾赤裸裸的感覺到和種花家的差距,他們可是曾經的世界第一,現在甚至覺得還趕不上一些第三世界國家—— 那些可以被忽略的小國,都可能會獲得登艦名額。 他們可是曾經的霸主! 競爭方趁著機會發動了輿論攻勢,一號決策人頓時被動到了極點,民眾的支持率也快速下滑。 科羅特-詹姆斯認為自己應該站出來了。 他申請去了白房子。 在白房子門前,他接受了記者的采訪,并說道,“我們一直都很努力,我們所有人投入了百分之百?!?/br> “但人們總是拿我們和反重力中心相對比,要知道,那可是王浩的團隊?!?/br> “誰能比得上王浩呢?” “天航,很厲害,代表人類最先進的科技,我們也希望研究出那些技術,但常規科研就是這樣的,每一個技術都需要很多年?!?/br> “作為格魯姆湖項目組的負責人,我問心無愧,你可以去查一下,我們發布了很多的成功,但根本不被注意。所有的研究在天航面前不值一提?!?/br> 詹姆斯說完就進入了白房子,只等待了十幾分鐘,他就見到了一號決策人,他的目的很直白,就是面對面提交辭呈。 同時,詹姆斯表達了自己對研究的熱愛,以及輿論之下被迫辭職的郁悶。 一號決策人抓住了關鍵詞—— 政-治迫-害! 他本來想極力的挽留科羅特-詹姆斯,因為詹姆斯就是他執政期間科技支持的代表人物,詹姆斯辭職或是被解雇,也就代表他的科技支持方向的失敗。 有了‘關鍵詞’就不一樣了。 一號決策人背后的團隊,馬上就想到了輿論反擊的方法,他們要把克洛特詹姆斯塑造成為一個非常優秀,卻無奈受到政-治壓迫的學者。 在政-治壓迫下,一心投入科研事業的詹姆斯,不得不提交辭呈離開。 那種哀傷、落寞很容易得到同情。 凡事,是要對比的。 科羅特-詹姆斯確實沒有大的成果,但相比前幾任表現好太多了,他的最大貢獻就是發現了f射線。 種花家之外,科羅特-詹姆斯的成果可以說是最高的。 他個人沒有污點可言。 競爭方對詹姆斯的輿論攻擊,大多也只是質疑沒有大的成果,僅此而已。 一號決策人在辭呈上簽了字,隨后馬上召開了新聞發布會,帶著哀傷表示,“很遺憾,科羅特辭職了?!?/br> “我已經極力挽留,但他很堅決?!?/br> “他是個優秀的人,極為優秀的科學家,專注于科研事業,輿論對他來說是不公平的?!?/br> “很多人都說是科研上的失敗,但我們找不到屬于阿邁瑞肯的王浩……” 整個新聞發布會,一號決策人都在說著科羅特-詹姆斯的優秀,他還列舉了詹姆斯的貢獻,著重說明他發現了f射線。 湮滅物理的主要理論、技術都在種花家,科羅特-詹姆斯的研究打破了種花家對于f射線技術的壟斷,也是種花家外唯一的重大技術發現。 他要表達的是,科羅特-詹姆斯非常優秀,就證明他個人在科技支持政策方向上的正確性。 另外,他把詹姆斯的辭職歸在競爭對手發起的輿論迫害上。 媒體做出報道以后,輿論很快就變得不一樣了。 之前輿論針對科羅特-詹姆斯,也只是說,他沒有帶領格魯姆湖項目組取得什么大的成果。 簡單來說,就是無能。 以此來說明,一號決策人在科技支持領域的失敗。 現在詹姆斯成為了‘被迫害者’,好多媒體也開始深入挖掘,發現詹姆斯本身沒有污點,研發還是有一定成果的。 相比前幾任項目負責人來說,詹姆斯甚至可以說是非常的優秀。 為什么會辭職呢? 自然就是因為來自競爭方發起的輿論攻勢,還有好多競爭方的政客站出來對他進行指責,種種的壓力下才被迫辭職。 畢竟,科羅特-詹姆斯只是個純粹的科學工作者。 這也是詹姆斯的目的。 之所以拖到現在才選擇辭職,一則是為了多拿到一些薪資,二則就是輿論升到高點,再以受害者的形式就有很多人相信了。 他是受害者。 他是被迫辭職。 在格魯姆湖項目組負責人的位置上,卸任的風險還是很大的,像是恩波利-庫博那樣被解雇,已經是最好的結果了。 現在他書寫了一個更好的結果,以‘被迫害者’的身份受到了廣泛的同情,在任期間的成果也得到認可。 這時候,誰也沒在意科羅特-詹姆斯拿走的高薪。 科羅特-詹姆斯盯著賬戶里的數字,臉上的笑容怎么也止不住。 1400萬美元,還是繳納了大筆的稅收之后的收入。 詹姆斯很無奈的感慨,“現在剩下只有錢了,看來是該好好休息一陣?!?/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