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大學講師到首席院士 第836節
一號決策人苦澀的說道,“我們之前討論還認為他們只是在研究,結果他們已經掌握了?!?/br> 他補充一句,“新聞發布會有王浩出席,應該是沒有問題了?!?/br> 好多人跟著點頭。 如果說王浩沒有出席新聞發布會,他們還會在公告的基礎上進行猜測,或者去想,航天飛船工業公司也只是造了個煙霧彈,把一個目標當成了已完成的成果,用來宣傳公司擴大影響力而已。 王浩出席就不一樣了。 全世界都知道,王浩本人不可能參與科技信息的造假,他公開表態確定掌握湮滅粒子技術,那么九成九以上確實掌握了。 一號決策人說完,問道,“你們對光壓發動機怎么看?他們能研究出來嗎?” 有個科技顧問開口道,“從公開信息來看,他們確實要進行相關的研究,而且已經完成了設計?!?/br> “但是完成設計,不代表就會投入到制造,投入到真正的實驗?!?/br> “光壓發動機的需求太高了,現有的材料技術根本支持不了,即便是一階材料、一階合金也不可能?!?/br> “但是,存在有一種可能,他們對發動機的設計,并不依照原來的理論,而是運用了一些新技術?!?/br> “比如,區域性強湮滅力場技術……” 一下子,話題回來了。 一號決策人聽到這個詞匯都感覺頭疼,他知道召開會議也不可能有結果,干脆就讓人聯系了格魯姆湖計劃項目組。 等視頻接通了以后,他甚至直接出現在鏡頭前,要和恩波利-庫博當面談談,“庫博先生,我已經看到了你們的最新成果,很棒?!?/br> “我已經批復了30億美元,對你們繼續進行支撐,你可以放心,后續還會有大筆的資金?!?/br> 恩波利-庫博聽罷頓時露出了笑容,“謝謝您的信任?!?/br> 一號決策人笑著點頭,繼續道,“我希望你們能夠繼續努力,能夠盡快的研究出區域性強湮滅力場技術?!?/br> 庫博的表情頓時變成了呆愣,好半天才說道,“我們會努力的?!?/br> “你覺得需要多久?” 一號決策人面帶笑容的詢問,卻讓庫博變得十分慌亂,他好半天都沒有說出個時間。 一號決策人則是繼續道,“一年吧,我給你們一年時間,在一年時間內,我會對你們進行全力的支持,不管是資金、技術或者其他什么,我只要求一點……你懂的?!?/br> 庫博深吸了一口氣,帶著強咧的笑掛了通訊。 他馬上轉頭看向科羅特-詹姆斯。 詹姆斯聳肩說道,“所以我說,無論有什么成果、進展有多快,意義都不大,因為比較對象是王浩團隊?!?/br> “你知道技術差距,我們根本不可能追上?!?/br> “所以我早就勸你不要接手項目?!彼f著還哀嘆了一聲,補充道,“現在怎么樣?” 他露出了幸災樂禍的表情。 庫博郁悶道,“現在可不是說這個的時候,還是仔細想想,該怎么制造出那個該-死的場力吧!” 詹姆斯用力抿抿嘴。 他認真分析道,“我們已經論證了很久了。反重力和強湮滅力是兩個方向,但從理論上來說,我們的材料能制造出直流反重力場,也可以制造出區域性強湮滅力場,只是強度大小的區別?!?/br> “兩個力場的底層邏輯是不一樣的?!?/br> “我們之所以沒有任何發現,是因為我們總是用反重力場的底層構架方式,去思考區域性強湮滅力場?!?/br> “或許,我們可以暫時性忘掉反重力場,用一個全新的邏輯方式,以基礎半拓撲理論的角度,去讓釋放的場力高密度重疊……” “這樣一來……” 詹姆斯說了很多研究方向的問題,他在理論研究以及實驗方向上還是有很多想法的。 庫博聽著詹姆斯的話,也重新有了一點信心。 雖然他自己不擅長研究,但詹姆斯是個靠譜的家伙,有詹姆斯的幫助,也許一年內就能成功呢? …… 西海大學。 王浩回到了梅森數科學實驗室,找到了研究組的幾個人,詢問了一下理論研究進度。 結果,幾乎沒有進展。 他同時還得到了實驗消息,是丁志強報告過來的,說實驗并沒有能制造出f射線。 “我們進行了詳細的討論、設計?!?/br> “但最后,只發現能量不斷堆積,也只制造出了場力延伸,并沒有制造出f射線……” “我們已經進行了五次實驗?!?/br> “一無所獲!” 這是個非常糟糕的消息。 因為沒有底層的理論支持,實驗也只是有個大體框架,也就是制造承載能量強度上限的強湮滅力場,并以磁干涉的方式進行f射線釋放。 如果無法制造出f射線,后續就不知道該怎么實驗了。 王浩仔細看了實驗報告,發現實驗的設計和自己的想法一樣,但卻沒有任何結果。 他干脆建立了個任務—— 【任務二】 【研究項目名稱:區域性強湮滅力釋放f射線(難度:s+)?!?/br> 【靈感值:0?!?/br> “……” “s+?” 王浩看著任務難度沉默了好一會兒,他本來覺得實驗難度并不高,就讓丁志強直接過去了。 結果…… s+? 之前也有幾個s+的任務,但基本都出現在理論研究上。 實驗研究,s+難度就極為少見了。 s+,并非不可完成,或者說,只要能建立任務,就肯定是可以完成的,只不過需要的時間不確定。 “f射線釋放實驗,竟然也要s+的難度……” “或者,可以理解為‘研究的條件嚴重不足’?是現有的理論基礎不足,還是實驗數據不足……” 王浩仔細思考著。 第五百六十三章 粒子對撞項目?胡厚榮:這個學生不會是想讓我入土吧! s+難度,什么概念? 王浩也建立過幾個s+級別的研究任務,包括《楊米爾斯-方程》、《ns方程》、《質量點構造》等。 有的s+任務是可以完成的,有的則一直沒有完成。 比如,《楊米爾斯-方程》,一直到最后也沒有能完成,只是論證了一部分內容,并證明了楊-米爾斯方程是存在缺陷的。 研究進行到這里,還有進一步論證的可能,只是根本找不到方向了,除非是專門去研究量子物理,或者說粒子標準模型。 王浩對此不感興趣。 《數學基礎構造質量點》的研究也一樣,只是用數學基礎解決了一部分問題,但還是沒有能全部完成。 《ns方程》的研究全部完成了。 這個研究是純粹的數學論證,相對就順利太多了,論證的每一個部分都是腳踏實地的完成。 現在的研究項目是《區域性強湮滅力釋放f射線》,研究的難度被判定為s+級別,就讓王浩有些摸不到頭腦了。 “如果只是進行實驗、設計,根本不可能有這么高的難度?!?/br> 這一點是明確的。 純粹的實驗裝置設計、改進,哪怕跨度像是七十年前的笨重計算機,發展成精密計算機,慢慢的設計發展也是能完成的。 s+任務,已經不是單純設計可以解決的了。 “應該是牽扯到實驗方向、理論以及數據基礎了?!蓖鹾瓢櫭妓伎贾?,他們連理論基礎都沒有,實驗想找到方向就太難了。 …… 為了能讓研究有方向,王浩找來了研究組的人,和他們一起論證強湮滅力場釋放f射線的底層理論。 結果,一無所獲。 他很快知道了為什么沒有理論研究沒有進展。 保羅菲爾-瓊斯很明確的說道,“是因為基礎缺失。我們做了很多的理論論證,但并沒有明確的實驗證明?!?/br> “現在所有微觀的理論,都只是提供了一種解釋而已?!?/br> 王浩明白過來。 他們完成了很多湮滅物理方向的理論,包括湮滅粒子理論、時間理論、塑造高次質點方程、能量素數化理論等等。 這些理論看似得到了實驗證明,實際上,就只是對于宏觀實驗的理論解釋,并沒有得到明確的證明。 如果想要進行明確的證明,就必須要深入進行微觀上的實驗,比如,粒子對撞實驗,就可以進行粒子態的研究。 “如果能夠聯系粒子標準模型,研究粒子標準模型在強湮滅力場環境下、反重力環境下的運動狀態和變化,才能給理論的下一步研究,提出足夠的實驗和數據支持?!?/br> 保羅菲爾-瓊斯說的很明確。 王浩思考著說道,“或許應該建造個大型的粒子對撞機?或者是和高能所合作,他們的正負粒子對撞機也能提供一些實驗數據?!?/br> 保羅菲爾-瓊斯則道,“還需要進一步的改進。我們要研究的是強湮滅力場環境下的粒子對撞,并對于檢測到的數據進行詳細分析?!?/br> “這會是個龐大的工程?!?/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