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大學講師到首席院士 第826節
看著屏幕上的紅光,數據室的人都驚呼出聲,“濃度很高??!” “成功了吧?” “比我們之前明顯太多了,看中間形成了一道高濃度的線……” 攝像機是捕捉不到一階紅光的,但可以捕捉到散射的大量常規紅光,明明是制造了一道一階紅光,結果看到的是一大片的紅光,中間最濃郁的地方形成了一道致密的光影。 王浩點評了一句,“這是很明顯的降階散射現象?!?/br> “實驗難點就在這里?!?/br> 何俊磊驚訝的盯著屏幕,繼續道,“如果制造出來的一階波能量不足,就會散射消失,但只要能量足夠,覆蓋距離就會很遠很遠?!?/br> 每個人都很驚訝。 攝像機的影像上的畫面太明顯了,他們之前制造的紅光波,表現大概只有五分之一,有的地方還斷斷續續的。 現在則是明顯的一片光。 “這算是成功了吧?”王浩問道。 其他人馬上說道,“很成功,太成功了!” “我們從來沒有制造過如此連續的一階波,不管什么頻段,總是斷斷續續不穩定?!?/br> “是啊,簡直不可思議!” “我想,現在沈主任也很驚訝吧!” “第一次實驗就這么成功……” 在進行了紅光的制造以后,下一步就是制造超長波,也就是頻率為300khz以下的無線電波。 長波波段的發射能力最強。 在所有波段中,長波最適于以圍繞地球曲面的地波的形式而傳播,但因為地波傳播距離短,—般長波的傳播方式仍以天波為主。 現在實驗所用的是地波,地波傳播距離短,但有個優點是信號穩定,檢測相對更容易一些。 “雖然地波的信號穩定,在之前制造的一階無線電波,信號的斷點依舊很嚴重……” 何俊磊搖頭道,“就不知道這一次……”他才剛說完,就看到電腦屏幕上出現一條穩定的波動線。 他頓時瞪大了眼睛。 其他人也看著屏幕上穩定的曲線,不由驚呼出聲,“信號這么穩定?太神奇了吧?” “成功了?” “還要再看看,我感覺是沒問題的?!?/br> “持續性很好啊……” 王浩也一直看著電腦屏幕,穩定的長波持續了五分鐘左右,已經可以確定是成功了。 實驗組那邊準備換一個頻度繼續進行測試,王浩則是直接開口道,“制造一階高頻短波吧,其他頻段的波,以后再測試!” 沈會明收到了消息,也馬上交代制造高頻短波。 雷達所用的波就是高頻短波,他們的研究目標也是制造一階高頻短波,只要能穩定的制造出來,就等于是研究成功了。 很快。 電腦上有了新的波動顯示,波動線的頻率明顯增大,同時出現了有序斷點,就是高頻短波的波形。 所有人都盯著屏幕,忍不住咽了咽口水,激動的討論起來,“沒錯,穩定的高頻短波!” “這就是雷達信號!” “太穩定了,如果不知道,還以為是常規雷達信號……” 何俊磊滿心激動,他站起來看向王浩,滿是崇拜的驚嘆道,“王院士,你真是了不起!” 其他人也都看過來。 “沒什么?!?/br> 王浩輕輕搖了搖頭,問道,“這就應該算是成功了吧?” “對!” “當然了,再成功不過了!” “那就好?!?/br> 王浩說完點了點頭,道,“那你們就繼續實驗吧,我那邊還有工作要做,就先走了?!?/br> 他說完就離開了數據室。 實際上,王浩對于研究成功并沒有多大的感觸,因為就只是一個b級的任務,他也沒有做什么努力。 現在成功了,也就多了一項關鍵技術。 這才重要。 數據室內則是繼續激動和驚呼。 半個多小時后,沈會明完成實驗也來到了數據室,他的臉色通紅明顯非常激動的,趕忙宣布道,“我們的實驗成功了!” 他隨后左右看看,疑惑問道,“王院士人呢?” “王院士已經走了?!?/br> “半個小時以前就走了,剛做完雷達波測試……” “王院士好像不太在意……” 沈會明聽罷呆愣好半天,最后嘆氣的苦笑道,“最開始我以為王院士說一個星期,是和我們一起改進設計……” “當時我還不太相信,現在想想,是改進設計加改造設備再加實驗,總共才用了一個星期??!” “一次實驗,就成功了!” “俊磊,你說的對啊,天才真是我們普通人不能理解的,我現在知道了,和王院士相比,我們就是……” “井底之蛙??!” 第五百五十六章 激光武器范圍不夠?王浩:虧你還拿了諾貝爾! 一階雷達波釋放實驗取得了巨大成功。 沈會明團隊制造了高頻短波以后,又實驗制造了各種頻度的波,都一一取得了成功,并且表現的非常穩定。 他們甚至還制造出了高頻x光波,只不過受限于電磁脈沖技術原理,高頻x光波表現的并不穩定。 這主要是因為,電磁脈沖技術制造電磁波,注重的是增加電磁波的總能量,而不是增大電磁波的頻率。 在實驗取得成功以后,他們馬上上報了消息。 沈會明團隊的研究一直都很被軍方重視,主要就是因為國內的雷達技術一直落后于國際最先進水平。 這方面的研究也投入了很多,但肯定比不上那些老牌國家百年的積累,國內前科技領域已經實現了遠遠超越,結果‘軟技術’雷達一直都跟不上,還是很讓人郁悶的。 一階雷達技術研發成功,就是在雷達技術領域實現了超越。 一階電磁波,國際上連直接的檢測技術都沒有,更不用說去攔截干擾一階電磁波信號了。 相比常規雷達來說,一階雷達信號覆蓋范圍更廣,穿透力更強,想要研發檢測技術的難度也要高的多。 如果沒有針對性的檢測、攔截技術,即便通過分析散射的常規電磁波,發現了一階雷達信號的存在,也根本無法做攔截、解析,一階雷達傳播過程中,不斷的散射常規波,強行解析只會得到一大團的亂碼。 另外,一階雷達信號的傳播距離更遠、穿透力更強。 從理論上來說,即便是能量強度在臨界線上的一階電磁波,傳播距離也是百萬公里級別了。 其中的原理就牽扯到《相對論》了。 《相對論》的時間理論,常規環境下是正確的,光速傳播的能量或物質,時間會變得無比緩慢。 即便理論壽命只有幾微秒,傳播覆蓋距離也要遠比‘光速乘以存在時間’要長的多。 如果一階電磁波的能量強度很高,自然會有著非常驚人的傳播距離。 有了一階雷達技術以后,電子戰就可以立于不敗之地,因為對方無法攔截、干擾己方的信號。 這就足夠了。 一階雷達技術會成為其他科技的強力補充。 比如,f射線技術。 f射線發生技術,最重要的就是打的準,常規的雷達并不能幫助f射線調整準確方向。 一階雷達就不用了。 因為有著極為驚人的穿透力和覆蓋范圍,一階雷達足以在地面監測到太空上的衛星,也就根本不用再釋放什么追蹤衛星,去追蹤計算目標衛星的軌跡,直接就可以在地面進行跟蹤計算,然后就可以釋放f射線,比光速精準的命中目標。 地面上的f射線裝置,就真正成為了‘衛星武器’。 空艦系列飛行器也一樣,一階雷達可以穿透強湮滅力場,也就能支持空艦飛行器開啟防護罩狀態下,依舊有一雙明亮的眼睛,大大增強防御能力的同時,進攻也會變得非常犀利。 如此重要的技術,自然就有很多人關注。 沈會明上報的研究成果中,把王浩列在了研究貢獻的名單中,而且是排在第一位的,比他的位置還要靠前。 他上報消息后,和何俊磊說道,“這個研究,我們受之有愧呀?!?/br> “如果不是王院士是在這里的一個星期,我們已經走了彎路,要達到現在的程度,可能還需要幾年時間?!?/br> 他說著搖了搖頭,“幾年都不一定能做到?!?/br> “雖然王院士并不在乎,但我們必須要讓其他人知道,他參與了研究?!?/br> 何俊磊點頭道,“王院士是真是太了不起了,把我們所有人難住的問題,他只是了解個基礎就解決了?!?/br> “是??!” 沈會明嘆道,“這次真是……心服口服??!” …… 王浩確實不在乎一階雷達技術是否署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