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大學講師到首席院士 第821節
張志強就只是個‘計算機專家’,而且是純粹的計算機專家,偏電子信息、軟件方向的研究,自然就只能當個‘螺絲釘’式的程序員。 “所以當不了組長也很正常??!” 在打聽一下情況以后,張志強心里舒服了很多,也和羅大勇、祁曉說著知道的情況。 這時候,王忠民來了。 王忠民到了以后,馬上找到了羅大勇,說道,“羅教授,我聽王院士說,你是復雜性問題領域的專家,一直致力于研究np問題,對吧?” 羅大勇疑惑的點頭。 “那就太好了?!?/br> 王忠民笑道,“發動機的電子系統非常復雜,框架內有很多邏輯性的梳理問題,我們一直為此煩惱,如果不能梳理好,一些程序和計算就會發生沖突產生bug?!?/br> “羅教授,你就擔任個副組長,后續還會有幾個同方向的學者來,到時候,你們就專門解決這一塊內容?!?/br> “好吧?!?/br> 羅大勇淡定的點頭。 等王忠民離開以后,張志強頓時非常郁悶,“你竟然當了副組長?我還是組員……” “你沒聽到嗎?王上校說讓我解決復雜性問題?!?/br> “但是……” “但是什么?” “哎~~” 張志強已經無話可說了。 他發現不懂數學還真是沒有人權,自己高端的計算機水平以及豐富的帶隊經驗,到最后還比不上羅大勇。 祁曉則是非常淡定。 他對于能不能當組長根本就不在意,本身能參與如此大的項目就已經讓他激動了。 光壓發動機呀! 這種僅存在于理論上的研究,多少人就只能想象一下,參與的機會對他來說非常珍貴。 祁曉很清楚,自己能參與進來不是因為能力,像他這種計算機的教授,可以說是一抓一大把。 他只是因為身在梅森數實驗室,背景干干凈凈,再加上和王浩認識才有的機會。 這種機會必須抓住。 他才真是迫不及待開始工作了! …… 一個星期內,擴招的人手都到了。 電子系統的研究進展加快,預計兩個月內就能夠完成。 其他的研究也在進行,材料是非常關鍵的問題,最終成立設計組,招的人手中有一半兒都是材料專家。 有了主框架以后,設計倒是小問題了。 按照設計找尋達標的材料是很不容易的事情,材料組的工作非常的復雜,他們需要聯系一個個的機構,尋找達標的材料或其他解決方案。 設計項目有科技部門支持,合作的機構也很多。 國內大型機構都給與支持,還有一些企業的材料研發部門,也都在合作的行列中,但是合作機構中,知道項目的是極少數,其他只知道有重要項目需要某種材料,具體是什么項目就不清楚了。 到了一級連詢問都不可以,會被警告說是‘絕對保密’。 王浩把控的研究進展,表現的倒是很淡定,因為他清楚研究的難度——a+,a+級別,也就說明現有的基礎下,已經沒有跨越不了的障礙,只不過相關的工作非常的復雜、繁瑣。 很快。 時間過了兩個月。 光壓發動機的框架設計是最先完成的,然后是各部分需求的材料,也都一一找到性能達標的,不達標的也想出了替代方案。 最后,則是電子系統的研發。 電子系統的研發工作,主要還是后續的bug檢測。 即便是有王浩把控全局,程序完全設計好以后,依舊有很多的bug,計算機組就不斷地調試修改bug。 “這個工作會一直持續?!?/br> “也許是一年、也許十幾年,我們的目標是,在光壓發動機制造好以后,拿出沒有大bug的電子系統?!?/br> 任何的軟件都會有bug、有漏洞。 電子系統有一些小問題是很正常的,只要不出現能影響到設備運行的大問題,就已經算是完善了。 王浩也確定設計工作完成,系統任務的靈感值超過一百點,說明從理論上設計已經沒問題了。 他馬上消耗了100點靈感值,得到了完整的設計內容信息,把各部分都關聯在一起。 然后,他提出了幾個問題,“內層傳感器的方案,還可以修正一下,把傳感器放在夾層里,線路則從外層接通?!?/br> “電子系統,我們可以設計流動計算方案,按照即時反饋數據進行計算,再匯總進行自動分析……” “還有,平衡系統,也需要修正,可以……” 在大型會議上,王浩連續說了十幾個問題,把所有人都驚的目瞪口呆,仔細一想還真的很有道理。 他們不由得驚訝的討論起來,“王浩院士,還真是對每一個部分都非常了解啊?!?/br> “不管是電子系統,還是材料,又或者是細節的設計方案?!?/br> “他連線路都關心……” “我完全沒有想過那會是個問題,但王浩院士說的太有道理了,那樣的設計能規避風險……” “王浩就是這樣的!” 張志強對周圍人道,“我和一起做過很多研究,為什么每個研究都很成功?就是因為這種把控能力!” “只要按照他說的去修改,設計一定會更加完善,即便到了制造實驗的階段,也不會出現什么大問題?!?/br> 他得意道,“我和王浩早就認識了,我們是最好的朋友。以前,王浩沒有名氣的時候,我們就已經是朋友了?!?/br> “記得當初他離開東港,來到西海大學,我們是最先認識的,還一起做了一個函數研究,當時我就知道,王浩是那種超級天才!” “真正的超級天才!” “我自愧不如!” “但是,我們實驗室,王浩是第一,我就是第二,你們去打聽打聽,梅森數實驗室,還有誰能比的上我?” 羅大勇坐在旁邊,很平淡的說了個名字,“保羅菲爾-瓊斯?諾貝爾獎獲得者,比不上你?” 一群人看向張志強。 張志強馬上道,“保羅是外國人,我說的是中國人,準確的說,漢人!” “種族歧視??!” 羅大勇點評了一句,又說了個名字,“陳蒙檬,不是外國人了吧?而且比你小一輪還多?!?/br> 張志強頓時咬牙,好半天說道,“那是女人!” “所以你比不上女人?” “……我他么!” 張志強憋的差點吐血,放下一句,“反正你比不上我!” “我是副組長?!?/br> “我……” 張志強咬牙切齒的看著羅大勇,好半天干脆湊過去小聲道,“大羅,別拆臺行不行?這樣,等回去,我請你吃大餐……喝茅臺!” 羅大勇輕輕點頭,還晃了下手機,對著口型說道,“有——錄——音……” “你他么~~~” “不生氣、不生氣、不生氣??!” “和這種狗人生氣沒必要!” 張志強深吸一口氣,趕緊進行自我催眠,隨后臉上恢復了笑容,繼續和其他人吹噓起來。 …… 光壓發動機的設計已經完成了。 但是,方案沒有確定下來,主要還是凹面反射鏡的設計問題,發動機本身是沒有問題的,問題在于需要考慮其他功能。 比如,預留的激光武器端口。 在大型會議結束以后,王浩就找到設計組的人,還有幾個軍方的科技人員,說起了激光武器端口以及雷達問題。 “我們要在凹面反射鏡上,預留大量的激光武器端口?!?/br> “這個是很有必要的?!?/br> “從理論上來說,我們設計的凹面反射鏡能支持預留一百個以上的激光武器發射端口,并增大中子通道的方式,瞬間補全能量損失?!?/br> “同時,每一個激光武器,都可以覆蓋一萬公里以上范圍?!?/br> “這里會牽扯到能量問題,也會牽扯到電子控制系統的問題,當然,湮滅粒子設備的激光實驗也沒有進行……” 凹面反射鏡內部是高熱、高壓的純凈光源,打開一個小端口并集中光束釋放,就會形成釋放超遠距離的激光武器。 這種激光武器的釋放,必定會帶走內部能量。 原來凹面反射鏡內部能量平衡,能量被帶走肯定會影響到能量平衡問題,就需要同步釋放出更多的中子來進行補充。 比如,釋放一次激光武器,需要一億個中子。 一百個激光武器一起釋放,就需要瞬間補充一百億個光子,當然數據是不準確的,一億個中子是遠遠不夠的。 “光壓發動機,或者未來的空天母艦在空中飛行,超大的體積是個大問題,必須要有防御手段?!?/br> “激光武器,可以成為重要的防御手段之一?!?/br> “這種激光武器,覆蓋范圍超過一萬公里,激光束以高溫和一定的光壓,可以摧毀或讓目標軌跡偏離,就能形成一定的防御能力?!?/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