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大學講師到首席院士 第807節
這一刻,科拉納感覺心如死灰,他甚至覺得自己還不如被炸死。 普利爾在爆炸事件中死亡,成為了為科學研究獻出生命的英雄,而他沒有被炸死,則成為了爆炸事故的罪人。 這件事的麻煩只是剛剛開始。 事故中有其他人員死亡,就一定會被詳細的調查,死亡人員家屬肯定會把他連同項目組告上法庭。 同時,事故還帶來重大的損失。 這不僅僅是實驗,還包括實驗基地,只要檢測到輻射超標,實驗基地肯定要搬遷。 那可是一項重大工程。 現在不只是媒體記者要采訪,能源部乃至決策層都找他解釋事故的原因。 哪怕科拉納把自己關在屋子里,不接受媒體記者的采訪,也無法阻止事故的影響不斷的發酵,好多人都站出來指責他,還有一起進行實驗的同事,他們表示說,“實驗前,我們就認為有安全風險,科拉納卻一意孤行?!?。 “他是負責人,我們沒有辦法?!?/br> “五個人死了,還有七個人在治療,他們中肯定有人會很快死去,這是一次非常嚴重的事故,科拉納必須對此負責?!?/br> 很快。 爆炸事故就從事故本身,延伸變成了‘學術之爭’。 有學者站出來指出,“反物質研究本來就不應該進行,王浩的研究組認為,反物質不存在,現在的爆炸很可能是出現了湮滅粒子現象?!?/br> “這種現象,我們沒有相關的理論,根本無法支持進行實驗?!?/br> “以反物質的理論,去研究湮滅粒子,結果肯定會發生一個個的事故,一次次的爆炸!” 那些支持反物質研究的物理學家,則站出來表示說,“爆炸本身恰恰證明了反物質的存在,而且非常容易制造?!?/br> “現在的事故是因為科拉納對于反物質制造的難度判斷不準確,他低估了制造的反物質數量……” “科拉納的思路是正確的,只是太急于求成?!?/br> “還要繼續研究?!?/br> “必須找一種更安全的方式……” 這些說法得到了不少的支持。 比如,新決策人以及背后團隊就表示支持,事故出現以后,他們很快就召開了新聞發布會。 新決策人站在發布會的臺上,表示說,“一定會對事故進行詳細的調查?!?/br> “在有了調查結果以后,我們也會第一時間公開?,F在我們要做的,是為那些在研究中犧牲的人默哀……” “我們會為此降半旗……” “祈禱~” 新決策人和其他人討論一番,認為必須要站出來知識科拉納,倒不是說支持他繼續主要研究,因為事故的影響已經不限于事故,而波及到了科學研究方向之爭。 問題在于,反物質的研究還要繼續嗎? 新決策人上臺就支持反物質的研究,因為出現了爆炸事故,就暫停研究轉到其他方向,肯定是不可能的。 那會讓支持率大跌。 所以他必須要表態繼續支持反物質研究。 發布會現場有記者就問道,“反物質的研究是否還會繼續?” “當然?!?/br> 新決策人肯定道,“我們不能因為一次事故就否定一個研究方向,爆炸本身恰恰說明了反物質研究的方向是正確的?!?/br> 接下來他又回答了幾個問題,都堅定的要繼續支持反物質研究。 一個被點名記者忽然開口問道,“在發布會召開前,種花家高能所宣布制造出超光速粒子,你對此有什么看法?” 這個問題完全在意料之外。 新決策人一時間有些迷茫,他抬頭看向了提詞器,結果上面也是一片空白,他又左右看看,簡單說了一句,“新的成果,新的發現,祝賀他們!” 那名提問的記者頓時露出了笑容。 好多反應過來的同行,心里也記下了一句話,“新決策人肯定了高能所的實驗成果,肯定了湮滅粒子理論……” “同時,他依舊堅持反物質研究!” 第五百四十三章 公開成果!確定湮滅粒子論,王浩:光速比粒子重要! 在新聞發布會開始前一個小時左右,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發布公告稱,他們制造出了超越光速的質子束。 這則消息只是一個公告。 公告內容是宣布了實驗消息,他們和反重力形態研究中心合作,利用粒子加速器配合強湮滅力場技術,制造出了速度為‘302296776米/秒’的粒子束,公告的最后則是說明具體的實驗信息,將會發布在下一期的《湮滅物理與理論》上。 公告消息,發布出來就引起了國際震動。 其中的關鍵詞包括‘和反重力性態中心合作’、“王浩參與”、“強湮滅力場技術”、“粒子加速器”,當然也少不了最重要的‘302296776米/秒’、“1.0095倍光速”,等等。 高能所官方受到的關注并不多,但只要看到消息的人都會感到非常震驚。 一直以來,粒子加速都被認為無法達到光速,到處都是科普性的文章,說明‘粒子加速到光速,需要無限的能力’,用粒子加速器的機構不斷改進技術,追求的也只是讓‘粒子接近光速’。 至于達到光速,根本是不可能的。 超越…… 更是想都不敢想。 在消息發布了半個小時之內,就有‘各種帶著震驚’傳遍了物理界,有些人甚至在睡覺中被叫起來,就聽到同事的一句話,“粒子被加速到超越光速了”,他們馬上就精神了,然后去看公告消息。 在很短的時間內,消息就傳到了媒體輿論層面。 《華盛頓州報》就是最快知道信息的媒體,他們當然不會關注科學院高能所,但卻有學者向他們說明信息。 新聞發布會上向新決策人提問的就是《華盛頓州報》的記者,他們支持的是上一任決策人所在的團隊,自然就會為難新決策人團隊。 他們也是剛剛得到的消息。 伴隨著前沿科技的日新月異,很多人都會關心科技相關的研究,也知道反物質理論和湮滅粒子理論之爭。 兩種理論的沖突,不在于是否存在反物質,而在于‘普利爾犧牲的爆炸事件’中,是制造出了反物質,還是出現了湮滅粒子現象。 如果是出現了湮滅粒子現象,就肯定沒有制造出反物質。 反之,亦然。 兩個理論在實驗層面上是有很大重復性的,但湮滅粒子理論延伸出現了‘超光速粒子論’。 “如果能證明超光速粒子論,自然就證明了湮滅粒子理論,那么爆炸事件中出現的就是湮滅粒子現象,自然不存在制造反物質?!?/br> “這個結論的影響很大?!?/br> “科拉納的反物質研究,基礎就是爆炸中制造的是反物質,發生的是正反物質抵消產生的能力,而他們的理論依托是反物質理論?!?/br> “換句話說,他們的研究從底層根源上就是錯誤的,也就會導致實驗數據計算會出現重大的偏差?!?/br> “現在事故發生了,到現在已經死亡了六人……” “同時,還帶來了極為重大的損失!” 現在的問題已經不只是實驗事故,已經轉到了反物質研究的支持、新決策人的科技支持以及研究方向了。 這些都是‘反對者’抨擊新決策人團隊的話頭。 在新聞發布會結束以后,《華盛頓州報》記者和其他同行興奮的討論起來,“那是真的消息,去高能所的官網可以看到公告?!?/br> “我們已經找專業的學者談過了,制造出超光速粒子驗證了湮滅粒子理論,爆炸事故中就不存在反物質?!?/br> “也就是說,科拉納的研究最開始就是錯的?!?/br> “他們以錯誤的理論為基礎進行研究,結果就出現了更大的爆炸事故……” “剛才新決策人還說恭喜新成果,可以理解為,他為湮滅粒子理論被驗證感到高興?也可以理解為,他否定了反物質研究方向?” “甚至可以說,他根本不在乎爆炸事故?” “真有意思……” 于此同時,新決策人也知道記者提問的意思了,他知道自己‘中了計’頓時就非常生氣。 因為團隊的消息確實差了一步。 現在媒體記者已經知道了高能所的公告,結果他們卻才剛剛知道,很明顯是晚了一步。 但事情已經這樣了,也沒有辦法。 他召集了智囊團的人,問道,“所以,根據那則信息,制造了超光速粒子。也就代表湮滅粒子理論被證實?” 有個人說道,“我們剛才已經問過波爾斯教授了,如果公開實驗是真實的,也就代表爆炸事故中出現的就是湮滅粒子現象?!?/br> “這方面,王浩團隊有一套完善的理論?!?/br> “而科拉納的研究,理論基礎是反物質,很多計算都以反物質理論來進行……這很可能就是爆炸發生的原因?!?/br> 新決策人問道,“既然都是爆發出能量,我們能繼續研究嗎?” 其他人也思考起來。 物理學上有很多理論都是公開的,但并不是完全的公開,想要依靠其他團隊研究的理論做全新的研究,就肯定會付出很多試錯的成本。 這主要是因為理論不完善。 現在事故發生的原因是‘計算偏差’,兩個理論都是質量轉化為能量,但基礎數據的計算上還是存在差別的,也就導致實驗中爆發了更高強度的能量,就出現了實驗事故。 有人說道,“沒有完善理論,也能研究?!?/br> “除了計算偏差的因素以外,還是特拉納急于求成,安全措施沒有完善的情況下,就制定高強度的能量實驗?!?/br> “我們的調查組已經問過了,最開始有人對實驗提出了異議?!?/br> “本來應該是從最低能量強度開始研究的。如果我們繼續這個方向當然也可以,但因為沒有完善的理論,后續可能還會出現一些問題?!?/br> 新決策人用力揉了揉額頭,擺在面前的是接下來怎么辦?爆炸事件倒是會慢慢平息下去。 特拉納擔負責任就好,也本來就是他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