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大學講師到首席院士 第801節
“是???” 徐老師琢磨著說道,“光壓……光壓,好像很厲害?”他的話語有些不確定。 “豈止是很厲害,那是非常非常非常的厲害??!” 鄧懷真深吸了一口氣,“你仔細想想,光有質量嗎?光壓、光壓,光能帶來壓力,那能是小研究嗎?” “這是一種真空動力技術!” “目前,它是存在于理論中。理論和正反物質湮滅存在直接關聯,只有當質量能完全轉化為能量,并制造大量光子時,才能達成研究光壓發動機的基礎條件……” “同時,還需要五萬攝氏度以上的高溫?!?/br> “你想想,仔細想想,這是小研究嗎?” “是嗎?!” 鄧懷真驚訝到都沒注意口氣。 徐老師則是認真的點頭,仿佛已經明白自己錯在哪里,心里想的卻是,“是不是該換個科技顧問?” “這個老鄧啊……” “水平肯定沒問題,但是說話……太難聽了!光壓發動機?正常人,誰能知道這個!” …… 徐老師感覺自己是鬧了個笑話,但了解到了光壓發動機以后,也忍不住吐槽‘王浩還堅持要造空天母艦’。 可不就是么! 王浩的研究組都申請‘最頂尖的真空發動機’的研究了,自然就只能和‘空天母艦’聯系在一起。 如果只是普通的航天器,使用霍爾電推進技術就足夠了。 徐老師也不覺得自己丟臉,大部分人都不知道光壓發動機,他把事情當成個玩笑說給了趙老師。 趙老師又說給了朱老師。 朱老師是航天局的頂頭上司,他聽到‘光壓發動機’就不淡定了。 現在王浩的研究組,已經掌握有了‘湮滅粒子技術’,能夠利用小型裝置制造高強能量,又開始了‘最頂尖的真空發動機’的研究。 如果‘最頂尖的真空發動機’研究成功,依靠兩項技術就足以制造一臺性能卓越的大型航天器。 到時候…… 航天局還有存在的必要嗎? 第五百三十九章 宇宙飛船才能目標!直流研發暫停以及男人的約定! 航天局。 登月計劃技術總結會議。 朱老師帶著復雜的心情參加了會議,他期待技術工作會議上,能聽到一些新的東西。 這次會議不只是對技術的總結,對于登月計劃整體的總結,也是對于下一步計劃的探討與展望。 在完成登月計劃以后,航天局成為了備受關注的焦點。 他們用了幾十年時間,一步步建造了空間站、完成了登月,那下一步會不會有其他大的計劃? 比如,探索其他星球,或者是登陸火星? 之前航天局對外發布的信息,說明他們會利用反重力技術來做一些航天上的研發,并制定了長期目標—— 研制載貨飛船! 這只是技術研發的目標,載貨飛船用于做什么呢?是建造月球基地,還是干什么? 航天局內部對于下一步計劃也是不明確的。 會議上。 在完成了技術總結內容以后,好多人也開始不斷的討論并發表自己的意見,很多人都聚焦建立月球基地上,也有的則認為應該準備登陸火星,又或者發表意見認為,應該增加對外太陽系外的探索。 等等。 各種想法都是有的。 朱老師對這些不感興趣,因為各個目標暫時只是‘說大話’,既然定下了目標也沒有具體的實施方案。 那需要很多年的努力和積累才能完成。 等會議全部結束以后,朱老師召集了航天局的核心人物,又召開了一個內部的小會議,他是想問一下載貨飛船的目標,需要多長時間才能實現。 這個問題不能在會議上討論,因為沒有人敢立下軍令狀說時間,說出來沒有實現就成了笑話。 好多人都看見了陳佳禾。 內部小會參與的人員中,陳佳禾就根本排不上名了,他只是一個部門的副司長,在座有好幾個重要部門的司長,還有航天局的前幾號負責人。 但是,大家都看向了陳佳禾。 航天局有意培養陳佳禾,是看待他還非常的年輕,而且做事能力很強,應該下一個目標兒以后,絕大部分人都肯定無法在職見證了。 陳佳禾可以,甚至有希望成為直接負責人。 這就是年齡的優勢。 當一個科研計劃需要的時間,跨度達到十幾年、幾十年,就肯定要年輕人挑起重擔。 當然大家看向陳佳禾是因為他去了西海大學,和王浩有過一番面對面的交流,也是他邀請反重力中心的小組來航天局進行反重力技術的指導。 陳佳禾沒有立刻開口說什么,而是想了想王浩對自己說的,下定決心說道,“我不贊成把長期的技術研發目標定在載貨飛船上!” 這句話說出口,頓時驚了整個辦公室。 陳佳禾鼓起勇氣繼續道,“國內已經有了空間飛碟,已經是很大型的飛行器了,只要在空艦飛碟的基礎上進行航天上的改造,并把其體積再擴大一些,用于載貨根本不是問題?!?/br> 他說起了技術問題,“空艦飛碟可以做到動力上的自己自足,只要再增大電力,最高可以升到五萬米高空?!?/br> “如果我們再安裝霍爾推進器,就可以推動其進入外太空,唯一的問題就是電力,但我們可以加裝太陽能電池板……” “當然,能源上肯定還是有缺失,冷卻系統的持續性是個大問題?!?/br> “但這問題都是可以解決的……” 陳佳禾連續說了很多。 其他人耐心的消化了好半天。 電子系統部門的司長張紅慶開口問道,“你的意思是說,以空艦飛碟為基礎,載貨飛船的制造難度并不高,對吧?” 陳佳禾點頭。 張紅慶繼續問道,“那你覺得我們的長期技術研發目標,應該是什么?” “超大型航天器!” 陳佳禾肯定的說完,隨后解釋道,“我們應該把目光定在制造那種超大型的航天器上,它能夠載人、載物,并可以做到往返月球、往返火星……” “或者可以叫做宇宙飛船?” 張紅慶接了一句以后,都不由得噴笑出聲,他指著陳佳禾說道,“小陳啊,我沒想到,你還真是有幽默細胞??!” 其他好幾個人也跟著笑了。 陳佳禾據理力爭道,“我并不是在開玩笑。最近幾年的情況大家都能看到,前沿科技的發展速度這么快,好多的技術我們都沒有應用?!?/br> “反重力技術、湮滅力場技術,也包括那些一階材料、超導材料,這些新的領域上,我們應用的很少很少?!?/br> “現在又有了核聚變技術,如何能使用核聚變技術,我們就能夠有足夠多的動力,好多科幻電影中宇宙飛船的動力都是核聚變,我們要定一個長遠的目標,為什么不能是大型飛船呢?” 其他人依舊笑著,有人接茬說道,“當然幾十年的目標啊,怎么不能是宇宙飛船?” “給我們幾十年時間,連蟲洞都造的出來!” “上次nsa不是公開了一個消息嗎?說100多光年以外,有一個和地球非常類似的星球,我覺得我們可以把目標定在登上那座星球,實現地球人類移民上……” “這個好、這個好!” 一大堆玩笑的聲音,無疑是對于陳佳禾的否定。 在航天局的功勛老人們看來,以往返地月、地火的宇宙飛船為目標純粹就是一個玩笑。 陳佳禾憋紅了臉,也不知道該怎么辯駁了。 這個時候,朱老師忽然嚴肅的開口了,他一開口就是一頓訓斥,“笑什么笑!嚴肅一點兒!” “陳佳禾同志說的有什么問題嗎?” “我看你們這群人就是思想僵化了!現在都已經什么時代了?飛碟造出來了、核聚變已經實現了,你們連大型載人航天器都不敢想嗎?” “外面的科技翻天覆地,航天局也應該與時俱進!” “我們確實完成了登月,那又怎么樣?幾十年前,阿邁瑞肯就已經完成了登月,我們是落后的一方。再看看前沿科技領域,湮滅力場、超導、材料,新型的電子科技等等,都已經反超了!” “我們還落后呢!” “現在你們還在這里笑,一個目標連想都不敢想,怎么能做得出來呢?我表個態,我支持陳佳禾同志!” 朱老師一拍桌子坐了下來。 其他人都不敢說話了,他們都沒有想到,幾句閑聊竟然會讓朱老師發這么大的火。 一群人都看見了陳佳禾。 朱老師明確支持陳佳禾的想法,那么下一步就可能定個大目標,難道真的要研制載人、載物往返的大型航天器? 這…… 有點不敢想象??! 好多人不由得審視了一下自己的年紀,都想著已經完成了登月計劃,是不是該考慮退休了? …… 梅森數實驗室。 保羅菲爾-瓊斯、丁志強、陳蒙檬以及海倫,都在不斷研究光壓發動機的理論設計問題,他們的重點就是光壓的超高溫環境控制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