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大學講師到首席院士 第781節
這些物理學家站出來,紛紛發表自己的看法,但他們的影響力似乎不怎么樣,沒有的輿論方向產生直接效果。 究其原因,還是要歸在王浩身上。 王浩是公認世界第一的數學家、物理學家,沒有任何一個科學家敢于和他相比,很多人的心中,他的成就已經超越了愛因斯坦、牛頓等歷史人物。 一個是公認第一的科學家。 另一邊是一大堆的政-客以及‘不知名’學者,放在一個普通人的面前,他會相信誰呢? 結果毫無疑問。 絕大部分人都會相信第一的科學家,哪怕是別國的科學家也一樣,因為第一的科學家是‘要臉’的,已經能做到歷史留名,為什么還要說謊呢? 政-客和‘不知名’學者就不同了。 他們說謊能夠有很多理由,只是為了達到目的就可以解釋了。 至于‘否定《相對論》’,重要嗎? 換做是牛頓力學,也許知道的人更多一些,《相對論》對于普通人來說實在有些高大上了,他們大多數就只是聽過名字而已。 所以,根本不重要。 當然,《相對論》被否定對于物理學家很重要。 《相對論》是寫進課本的內容,并被天文物理廣泛運用以及研究,一部分內容被否定影響是巨大的。 好多物理學界表示,“絕對不能接受?!?/br> 學術界出現了大量反對的聲音,他們認為王浩的研究是錯誤的,甚至認為王浩虛構了研究。 后者…… 很快有了新的解釋。 當一號競選人的支持團隊發現,否定完好的研究效果似乎不怎么好,他馬上換了個說法,“我有理由懷疑二號競選人和王浩團隊有接觸?!?/br> “王浩團隊支持二號競選人,所以才會編纂了這樣一篇研究論文,或許他們之間有利益輸送?!?/br> “這是極為惡劣的行為?!?/br> “我們認為應該對此發起調查……” 這就是陰謀論了。 不過陰謀論還是有一定市場的,尤其支持一號決策人的團隊中,就有世界著名的媒體大亨。 接下來就是鋪天蓋地的報道。 普通人只要一看新聞就會發現相關內容,說‘二號競選人很可能和王浩團隊有關系’、“他們之間有利益輸送,換來了王浩團隊的支持”、‘簡直就是叛國行為’…… 等等。 當輿論變成這個樣子,論文內容似乎變得不重要了,焦點都變成了王浩團隊是否和二號競選人有關系。 …… 這種輿論環境下,二號競選人自然不會坐以待斃。 他們馬上召開新聞發布會,直面媒體否定兩者的關系,并公開表態說,“在這方面兒,我們可以接受所有的調查?!?/br> “我們非常確定沒有和王浩團隊有過任何的溝通?!?/br> “這是純粹的污蔑!” 二號競選人的支持團隊,也掌握著一定的媒體資源,自然就又是一大堆否定關系以及否定反物質的報道。 兩名競選人的交鋒看起來很熱鬧,實際上也是競選的常規cao作了。 污蔑對手、給對手身上潑臟水,是每一次競選活動都會出現的情況,相關部門也確實會進行一定的調查。 但只是‘一定’而已。 類似的問題,短時間不可能調查清楚。 輿論內容還是影響到了王浩。 好多國內外媒體都申請對于梅森數實驗室進行采訪,記者們知道采訪的王浩是非常困難的,他們就選擇次一級的目標。 比如,保羅菲爾-瓊斯、丁志強等人。 面對外界沸騰的輿論,王浩和其他人討論一番,也決定接受采訪,他們要召開一個公開的發布會。 發布會現場就是西海大學的大型會議室。 王浩、陳蒙檬、丁志強等人坐成一排,首先是由丁志強來對于研究做出陳述,“我們一直在對于復刻爆炸實驗的原理進行研究?!?/br> “國際上有很多反物質相關的說法,但我們認為,實驗中并沒有出現反物質,因為沒有物理基礎支持,強湮滅力場不能憑空制造物質?!?/br> “我們認為,爆炸原因是中子被湮滅?!?/br> “在這個方向上,我們研究了幾個月時間,并總結出來《零態能量》理論,來對于湮滅質量點問題進行解釋?!?/br> 丁志強對于研究整體進行陳述。 之后保羅菲爾-瓊斯、海倫以及陳蒙檬,分別詳細的對三篇研究論文做出說明,保羅菲爾-瓊斯還現場演示了‘閉環的數學邏輯’,讓現場記者聽的頭暈眼花,好多人干脆堵住了耳朵。 保羅菲爾-瓊斯可不管記者情況,他對于自己的研究被質疑感到非常憤怒,“如果你們能仔細的看論文,就能明白我們的數學邏輯已經形成了閉環?!?/br> “有閉關數學邏輯的物理理論,本身就是很大的成果,質疑理論實在太可笑了!” “如果誰質疑我們的研究,可以用數學或實驗來說話!” 保羅說的都咬牙切齒的。 臺下的記者們都聽得發懵,他們一時間不知道說什么,即便保羅的態度很惡劣,也沒有任何一個人舉手提問。 保羅等了好半天,發現沒有人提問,才滿意的點頭,“看來你們也認可我的話……” 除了海倫以外,其他人的表情都很怪異。 當然,習慣就好。 王浩就干脆當保羅沒有說過話,他朝著新聞官示意了一下,就開始了自由提問階段。 記者們的提問都指向王浩。 第一個站起來的國內記者問道,“你們的研究是否是對復刻爆炸實驗原理的詳細解析?所以說,已經完全了解了爆炸事故原因?” “某種程度上是這樣的?!?/br> 王浩道,“以此為基礎,我們就能夠用各種方式避免出現類似的爆炸事故,但從理論上來說還不完善,這方面我們還需要繼續研究?!?/br> 第二個站起來的記者問道,“爆炸事故中沒有出現反物質,是否代表反物質不存在?現在國際上很多人都關心這個問題?!?/br> 王浩道,“兩者是不相關的?!?/br> “我只能發表自己的看法。國際上有很多反物質的研究,但并沒有明確的實驗,確定發現了反物質?!?/br> “現在我們也不能確定是否存在反物質,其理論也不能夠否定?!?/br> 第三個站起來的是一名外國記者,他問了一個非常焦點的問題,“王浩先生,請問你是否支持二號競選人?” 新聞官頓時看見了王浩。 王浩不在意的擺擺手,回答道,“我個人不會在這種問題上發表看法,另外,我個人也影響不到遠在地球另一邊的競選活動?!?/br> 記者馬上追問了一句,“如果你能影響到呢?你會支持哪一個競選人?” 有持槍安保朝著記者走了過去。 王浩仿佛是沒看到,繼續正?;卮鹛釂?,“我剛才已經說了不會發表看法,那就再補充一句,我從來沒有想過這個問題?!?/br> “我的時間都投入到科學研究中,你的問題對我來說沒有意義?!?/br> “當然,如果你堅持讓我說支持哪一個……” 會場安靜下來。 持槍安保的腳步都停了一下。 王浩輕輕一笑,“——我支持科學!” 第五百二十七章 選擇大于努力!實驗:不能弱了氣勢?五個諾貝爾??! “我,支持科學!” 王浩自信而堅定的話語,一下子就成為了輿論焦點。 這句話代表了王浩對于科學的認同,他只是做出個人表態,駁斥記者提出的問題,但影響力卻非常大。 國內有大量的媒體做出報道,‘一句話視頻’火爆整個網絡,也吸引了大量網友進行評論,“不愧是王浩大神!” “王浩大神支持的是科學,誰管你什么競選人!” “科學,才是最重要的?!?/br> “對于王浩來說,根本不會理會什么競選人,他也沒道理去支持誰。具體誰會選上,和王浩大神有什么關系!” “那些陰謀論的報道,純粹是對于王浩的污蔑!” 不管媒體發布的內容是什么,很多人都相信王浩,相信他對于科學的敬重,也不可能因為競選而發布假成果。 另一邊。 一些國際媒體干脆閉口不言,他們都是支持一號競選人的,而中立和二號競選人的支持媒體,則進行了大肆的報道。 這些報道也改變了很多人的態度。 王浩的個人的影響力太大了,可不只限于國內范圍,在很多人心中,他個人就代表了科學。 相比來說,政客的話能相信嗎? “之前那些媒體說,王浩為了支持二號競選人發布成果,根本就是純粹的污蔑?!?/br> “王浩沒有理由這樣做?!?/br> “那些都是假新聞!” “根本不用去調查了,最少王浩發布的成果是他的研究,他尊重的是科學,相信的是科學,而不會為了支持去做什么?!?/br> 輿論,一錘定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