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大學講師到首席院士 第778節
換句話說,宇宙射線是高質量粒子束。 根據《相對論》,帶質量的粒子束自然無法達到光速。 有些物理機構檢測宇宙射線的速度,隨后發布成果是‘達到了光速的百分之99.999999……’,似乎差一點就達到了光速。 但是,他們如何計算的這么精準? 因為計算出就是光速,但光速粒子物理學界不認可,發布時就只能說‘無限接近光速’。 王浩繼續道,“即便,他們的計算準確,但無限接近光速的宇宙射線,所攜帶的能量必定也無限接近光速?!?/br> “但實際上,宇宙射線抵達地球時,依舊只能產生二次粒子束穿透地球大氣層和表面,而不是直接發生大爆炸?!?/br> “最后一點?!?/br> 王浩回到了座位上,敲擊鍵盤查找了一篇論文,“大家來看這個,很普通的一篇論文,和粒子加速有關?!?/br> 幾個人一起湊了過去。 這是一篇圍繞正負粒子對撞機實驗的研究,已經發布了有二十年時間,內容就是說‘實驗證明粒子的最高速和粒子質量、電荷量、加速電場強度、加速功率等參數均無關聯’。 論文是以實驗結構的論述,是一篇很普通的論文。 如果平時看到這樣的論文,他們根本不會有絲毫興趣,也根本不會點進去仔細看。 現在他們則是很認真的看。 這一篇論文是以幾次粒子加速實驗為基礎做的總結,研究發現粒子加速的過程中,越是接近光速,‘加速度’就會越慢,究其原因就在于,粒子加速到一定程度‘質量會不斷增加’。 依靠牛頓定律可知,給與物體同樣的力,物體的質量越高加速度就越低。 但實驗研究的是‘粒子最高速度’,并且發現其和粒子質量、電荷量、加速電場強度、加速功率等參數均無關聯。 直接關系的是…… 電場的傳播速度! 因為電場的傳播速度是光速,所以粒子被加速最高速度是光速,論文最后還是補充了一句,“如果粒子速度達到光速,也就和施加力的電場速度一致,它就不會再有加速度?!?/br> 這篇論文的實驗數據以及分析都相對簡單。 所有人都快速看完了內容。 王浩道,“這是很普通的論文,粒子加速相關的研究有很多,結論也都是差不多的,它們有一個共同的特點……” “那就是繞開了《相對論》!” “很明顯,在粒子加速領域,《相對論》幾乎沒有效果,粒子的最高速度并不取決于質量,所謂‘時間的相對性’也沒有任何體現?!?/br> “按照這一篇研究的結論,我們也可以換個角度理解‘加速度減慢’,不一定是‘質量增加’,也可以理解為‘加速度受到電場傳播速度影響’,在速度為零時,電場傳播速度就是光速,但如果速度接近光速,也就接近了電場傳播速度……” “總之,受到的是電場傳播速度的影響?!?/br> 王浩連續說了很多。 實際上,他并不是完全的否定《相對論》,而是從質疑的角度給其他人帶來信心。 他們要做的研究,必定和《相對論》發生沖突。 這種情況下,很多人自然心里會打鼓,他們非常需要信心來支持。 當連續說了很多《相對論》和現實存在的問題,其他人明顯增加了信心,對于和《相對論》的沖突也不那么在意。 …… 研究組的主體核心就是‘論證粒子超越光速的運動以及時間問題’。 之前的研究中有過《時間理論》的論證,主體內容,強湮滅力場下光速更快、時間更快,也就表示力場之間存在‘時間差’。 現在則是粒子速度問題。 在《時間理論》的基礎上,一束粒子處在常規湮滅力場下的速度超越光速,內部和外部時間流速是什么樣的? 《相對論》的結論是‘穿越時空’。 但是王浩認為‘不會穿越時空’,他的論點也很明確,“我們一直都認為,時間能夠脫離運動而單獨存在?!?/br> “穿越時空,是不可能發生的?!?/br> “物理學界的所謂論據,不過就是以光子傳播的角度去看,但眼睛看到的不一定是真的?!?/br> “時間,只會向前、不會后退?!?/br> “這是我的觀點……” 研究正式開始了。 在圍繞零態能量理論、超越光速以及時間問題的研究上,其復雜程度可以想象,海倫、保羅菲爾-瓊斯、陳蒙檬、丁志強,再包括王浩和黃振全部投入到研究中。 最開始,就是兩個星期。 兩個星期時間里,多數都是在整理資料,梳理研究的主體內容,定下基礎的數學構架。 之后細節性的論證才正式開始。 他們需要解決一個又一個的問題,圍繞一個個數學難關做討論、去解決,研究就這樣一直進行下去。 王浩對理論工作很投入。 如果不是特別重要的工作,他能推掉就推掉了,只關注理論的研究工作,其中甚至包括一次核聚變技術會議,他只是讓何毅代表反重力中心過去參加。 理論的研究仿佛有著無窮的吸引力,讓人不知不覺沉醉其中。 很快。 一個月過去了。 這一個月時間里,國內相對比較平靜,國外就相對比較熱鬧了,主核心就圍繞阿邁瑞肯馬上要進行的決策選舉。 每一次的決策選舉,都會是國際性的大事情。 在結果明確之前,多數國家、機構都不會表態,選舉結果確實也充滿了不確定性,因為現任決策人的支持率并不高。 這和科技層面存在很大關系。 現任決策人的其他工作還不錯,但過去幾年時間里,湮滅物理以及超導技術是主流,阿邁瑞肯的多項研究支持計劃可以說都是失敗的。 過去民眾根本不關心科技。 就像是科羅特-詹姆斯的表述,“我們已經不是世界第一,環境不一樣了”,科技落后于人,民眾也開始關心科技,媒體也開始普及科技帶來的好處。 總結一句話,“高端科技,代表著高端經濟?!?/br> 高端經濟,自然帶來高端收入。 當科技關系到普通人的收入,普通人自然就會關心科技問題,所以選舉的話題就離不開科技研究。 現任決策人和其對手,做演講的時候,都不斷地談及科技支持以及未來發展問題,以此希望能帶來更多的支持。 格魯姆湖計劃項目組。 項目組正在著手建造帶有‘隔離層’的新設備,基地內還是顯得很忙碌的,大量的材料、設備被運送過來,還有一大堆的工程師、工人不斷忙碌著。 恩波利-庫博、科羅特-詹姆斯等高層人員就比較清閑了。 新設備沒有‘新科技’,他們根本不需要插手建造工作,只關注一下就可以了。 恩波利-庫博一直在為‘反物質研究’苦惱,已經不止一個反物質領域的頂尖學者,開口勸說他一起申請‘反物質科技研究’的大項目。 ‘反物質科技研究’??! 這個名字聽起來就很高大上,但庫博已經想好不擔任負責人,更不會插手到項目申請上,同時,也不知道該怎么拒絕。 “那些都是頂尖學者!” “布朗克、拉爾森、丁家明……上帝啊,他們真是瘋子,一群瘋子……”庫博滿是苦澀的說著。 詹姆斯根本沒聽他在說什么,而是表情凝重的思考著,忽然說道,“我有個想法……” “我們已經研究直流反重力技術?!?/br> “——?” 這個話題轉的有點突然,讓庫博一時間沒反應過來,“什么?直流?直流能制造反重力場?” “也許呢?” 詹姆斯的話語輕佻,但表情很認真,“我們能確定的是,王浩團隊的技術不同,他們制造的湮滅力場能用來生產磁化材料,而我們不行?!?/br> “我相信,他們制造的不是薄層?!?/br> “恩波利,你想想,上次的爆炸實驗,他們的設備也很高端,完全不比我們的差,但他們直接就用來做實驗,然后……炸掉了……” “為什么呢?” “我甚至不能在任何一個人的臉上看到惋惜,說明他們根本不在意。所以,我就在想,他們肯定有其他技術?!?/br> “交流反重力場,然后疊加、再制造強湮滅力場,這太復雜了,真的是太復雜了?!?/br> “如果從哪里突破最容易,我想到的就是改變電流方式,這是最容易、最直接的?!?/br> 詹姆斯連續說了一大堆,還得到一個明確的結論,“我認為,以現在的材料基礎,研究直流湮滅力場技術,是很好的方向?!?/br> “你認為能有發現?”庫博疑惑問道。 “當然不是百分百,這只是我個人的想法?!闭材匪箍刹粫橐粋€想法負責,“但我們能以此申請科研經費,大筆的科研經費,到時候,也許就有發現了?!?/br> “……你不會是為了經費吧?” “也有這方面的考慮?!?/br> 庫博用力抿嘴盯著詹姆斯,他不知道詹姆斯是在開玩笑還是認真的,但從他的話里找不到問題。 直流…… 聽起來確實是個不錯的點子。 面對全新的物理研究,也許就能有發現也不一定? 庫博對待詹姆斯的建議還是很認真的,他找了項目組里幾個頂尖學者討論一下,給出的回復都是‘可能會有發現’。 然后他干脆寫了份報告。 這份報告不是申請經費,而是把想法上報上去,若是能通過上一級的審批,上一級就會派來調查官。 到時候,調查官肯定會被說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