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大學講師到首席院士 第765節
電子的活躍性很高,但要說發生爆炸就感覺很奇怪,相對來說,他們更能接受中子爆炸。 等討論會結束以后,代表團一方就開始商議起來。 杰爾-洛克耶是調查團隊的負責人,他問向了恩波利-庫博和科羅特-詹姆斯,“你們對王浩教授的說法怎么看?會不會是中子爆炸?” 庫博聳了聳肩,“我唯一知道的是人類到目前還沒有發現過引爆中子的物理?!?/br> 科羅特-詹姆斯皺著眉頭,他一直在考慮相關的問題,“剛才我就想碰到場力的幾種粒子。如果爆炸和場力相關,那么就可能是粒子爆炸吧?!?/br> “電子也是有可能的?!?/br> “準確的說,王浩教授說的是粒子爆炸,而不是中子爆炸?!?/br> “但無論是哪種粒子發生爆炸,如果這是真實的,都將會是震驚世界的發現……” “那會是全新的物理?!?/br> 詹姆斯的話音帶上了點激動。 作為一名實驗物理學家,即便是很享受舒心的生活,但他也希望能夠有新的物理發現。 現在很可能就是新的物理,他希望王浩說的是對的。 …… 王浩一方也在討論這個問題。 馮思奇是科技部門的官員,他負責接待代表團,參與并監督學術交流過程,會議結束以后,他馬上問向廖建國、何毅等人,“王院士說是粒子爆炸,確定嗎?” “好像從來沒有見過這種爆炸……” “我只是知道粒子對撞機,難道是類似于粒子對撞一樣的爆炸?” 廖建國扯了扯嘴角,說道,“馮主任,你還真是有想象力,什么粒子對撞,湮滅力場還能加速粒子或者改變粒子方向嗎?” 馮思奇抿了抿嘴,覺得問廖建國就是個錯誤。 廖建國繼續道,“王院士都說是推斷了,可能就是推斷吧,一種可能性而已,我們現在只能通過他們的信息,去分析爆炸事故的原因?!?/br> “這樣的方式根本不可能得出結論?!?/br> “可能就像是王院士說的,我們需要復刻爆炸實驗才能得出結論,但復刻爆炸實驗……” 他說著搖搖頭。 何毅聽的撇了撇嘴,只說了一句,“反正我相信王院士,他說什么我都相信?!?/br> 廖建國好笑道,“你這就是狂熱粉絲啊,何院士,你也是大院士了,也應該有點自己的見解吧?!?/br> “我的見解就是聽王院士的?!?/br> 何毅不在意的說道。 他很清楚自己是怎么取得的成功,怎么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怎么以此評上的院士。 這都是跟著王浩一起做研究的結果。 如果讓他自己去做研究,別說是獲得諾貝爾了,能走出西海大學就已經很了不起了。 另外,過往的經驗說明,王浩所謂的推斷都是真實的,他說自己就只是猜測,但往往猜測都會變成真的。 這有什么可說的? “你們還有猶猶豫豫的質疑……” “尤其是廖建國,也怪不得你的研究沒有什么成果,連這點事情都搞不明白,還真以為自己能質疑,能提意見了?” 何毅好笑的想著。 …… 在代表團來到西海大學,并和王浩討論事故問題的時候,國際輿論繼續被爆炸事故占據。 大量的媒體報道,大量的分析研究。 這是震驚國際的重大科研事故,研究方遲遲給不出確定的原因,也給湮滅力場實驗添加了神秘色彩。 好多學者站出來表達對事故的看法,“這一次事故的影響會非常巨大?!?/br> “如果事故遲遲調查不出原因,那么對于湮滅力場的研究肯定會有很大影響?!?/br> “現在制造強湮滅力場,都是內部反重力支撐外部的強湮滅力薄層,而中心內置熱源能夠提升外層場力強度,同時也能支持制造出神秘的f射線……” “這是整體的構造?!?/br> “包括湮滅組織,包括格魯姆湖計劃項目組,也包括出事故的軍方研究團隊,都是這樣的設計、這樣的設備……” “甚至是,種花家的反重力性態研究中心,以及種花家的核聚變中心裝置,也是同樣的制造方式?!?/br> “現在的爆炸找不出原因,那么各個設備就都有風險?!?/br> “必須要好好的調查,找出最終的原因,研究才能夠繼續下去?!?/br> 國際輿論則出現了各種論調。 其中受到支持最多的是‘危險論’,“強湮滅力場很可能蘊含著毀滅人類的危機?!?/br> “其構造很可能和黑洞直接相關?!?/br> “也許繼續研究下去,就可能在地球上制造毀滅一切的黑洞?!?/br> 這種論調以往就有很多。 現在出現了重大的爆炸事故,就更多人支持這種說法。 國際輿論則報道格魯姆湖計劃項目組和反重力性態研究中心,兩家機構正在一起研究討論爆炸事故。 “雙方會一起調查事故原因!” “這還是兩家機構第一次合作,有了這次合作的基礎,雙方可能會在未來有更多的合作?!?/br> “不管是技術方面,還是其他方面,湮滅物理作為全新的物理,代表著最前沿的科技,代表著物理學、科學發展的未來?!?/br> “增加同領域學術合作,有助于……” 另一家研究強湮滅力場的機構,國際湮滅理論組織,看到媒體的報道就感到很是郁悶和不滿了。 格魯姆湖計劃項目組和反重力性態研究中心…… 代表國際? 那么‘國際湮滅理論組織’是什么? 尤尼爾-諾沃提尼、比爾-布萊恩就在一起郁悶的說著,“看看這些報道,他們就代表了全世界了?!?/br> “我們呢?” “我們的技術比不上反重力中心,怎么也不比庫博團隊差吧?結果一切和我們無關……” “我們才是一起成立的組織??!這種爆炸事故,慣例……理應先聯系我們,最差也應該讓我們參與調查吧?” 現在他們感覺是被排除在外了。 …… 王浩一方和庫博一方連續討論了三天。 他們一起研究了爆炸事故的技術、實驗設計、數據以及爆炸后的現場情況,每一個小細節都被認真討論。 最終也沒有直接結果。 他們只是在調查方法上達成了一致,“想要找出根本原因,就必須要復刻爆炸?!?/br> 王浩和馮思奇認真談了談,后來又和上級負責人們談了下,他明確表示希望能夠復刻爆炸實驗。 “反重力性態研究中心就有淘汰的設備?!?/br> “我們可以利用那些設備去做實驗,看是否會發生爆炸情況。我現在能夠確定是粒子爆炸,可能性最少有九成以上?!?/br> “里面很可能蘊含著全新的物理規律……” 對于使用‘淘汰’設備做爆炸,研究一種全新的物理,上級相關負責人肯定不會反對。 但是,阿邁瑞肯的f射線研究出現事故,他們拿出設備復刻實驗去找事故原因,怎么都感覺有點別扭。 其中牽扯一些利益問題。 徐老師就干脆和王浩認真談了下‘新物理’的問題,王浩說道,“你們是在擔心這種新物理是一種非常高端的技術?” “這個應該不用擔心?!?/br> “我認為其中蘊含的是微觀物理規律,和湮滅力場直接相關,就類似于類似對撞實驗,研究的是微觀物理、量子物理?!?/br> “這種物理規律,只會讓我們對于湮滅力場更了解,應該不會牽扯技術問題?!?/br> 王浩的回答讓徐老師安心了。 緊接著就更覺得自己一方做研究,去尋找‘爆炸事故原因’有點太虧了,因為和調查團、代表團談好了合作,到時候,找出了事故原因是公開還是不公開? 基礎物理,公開也沒什么問題,但對方平白的就知道了原因,感覺就好像被占了大便宜。 上級負責人們就進行了商議。 之后他們拿出了明確的態度,支持反重力中心復刻爆炸實驗,代表團一方則可以考慮是否參與。 參與,要拿出資金支持! 王浩和庫博討論的內容則是,“我們出設備,你們出資金?!?/br> “我們可以一起合作進行試驗,最終的研究結果雙方共享。如果你們不愿意和我們合作,我們就自己做研究?!?/br> 他的態度很明確。 不管庫博一方是否參與,他們都要進行爆炸復刻實驗。 庫博一方想參與就要出錢,具體則是‘60億美元’,也就是為‘老舊淘汰的設備’買單。 庫博當然無法做決定。 之后消息就上報給了更高級別知曉,一番討論以后還是決定出錢和王浩團隊一起研究。 這是綜合考量后的決定。 爆炸事故發生以后,他們的研究根本進行不下去,如果調查遲遲沒有結果,研究就要停滯。 問題在于,王浩團隊有設備可以自己做研究,而他們自己做研究肯定不會公開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