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大學講師到首席院士 第745節
“當然,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鄙驎黢R上點頭。 王浩道,“海倫、保羅以及我的另一個學生,丁志強,一起做了一階光子的理論研究,他們的研究認為,光子的升階是帶質量粒子在強湮滅力場作用下內部質量點組成維持存在的定向演化?!?/br> “??” 沈會明半張著嘴,感覺腦子都麻木了。 王浩繼續道,“我就簡單解釋一下,能量是物質制造出來的,光子是帶質量粒子制造出來的,而光子升階和本身無關,有關系的是升階粒子的內部變化?!?/br> “粒子受到強湮滅力場作用下發生升階,而內部也會產生變化,比如,原來是三個質量點一組的邊緣結構,而現在變成四個或五個質量點?!?/br> “這種情況下,受到激發時釋放出的就是四個或五個質量點……” “多質量點的心核構造,決定了激發出的是升階光子,而同時,常態湮滅力場環境下,升階光子又會發生降階現象……” “巴拉巴拉~~~” 王浩連續說了一大堆。 沈會明聽的只剩下點頭了,他仿佛是一點點跟上聽懂了,實際上,大腦早就已一片空白。 什么跟什么??! 帶質量粒子內部構造? 還有這種研究? 現在沈會明的大腦里,剩下的就只有一個想法,“我為什么要尋根問底呢?如果不相信王院士,或者有什么其他懷疑,做幾個實驗試試不就行了?” “什么理論之類的重要嗎?” “不重要,一點兒都不重要,實驗就是實驗,原理……無所謂了……” 王浩解釋完以后,問了一句,“你有哪里不明白嗎?我可以再給你更精細的講一下?!?/br> “……沒有、沒有?!?/br> 沈會明趕忙擺手道,“我全都明白了,王院士你不需要再講了,你就幫我們看看實驗計劃,多劃掉一些實驗,那么需要的時間就少了?!?/br> “嗯?!?/br> 王浩沉默著繼續工作的。 等把實驗計劃修改了一番以后,他站起來抻了抻胳膊,才道,“你們的研究進展太慢了?!?/br> “這樣吧?!?/br> “我給你們打個申請,制造一臺三倍湮滅力場的裝置,到時候,讓實驗組那邊設計出來,你們可以用湮滅力場裝置進行實驗?!?/br> “在三倍湮滅力場的環境下,應該很容易制造出一階電磁波,只是出了場力區域后會怎么樣,也不一定?!?/br> “如果不是真正制造出來,大概率還是會消散吧?” “反正,要試試?!?/br> 沈會明聽罷頓時興奮起來,“那真是太好了,王院士,我一直想在強湮滅力場下進行實驗,這樣就能對一階波更了解?!?/br> “到時候,肯定能夠得到更多的結果?!?/br> “研究也會進展的更快?!?/br> …… 與此同時。 核聚變工程基地中心裝置的f射線發生實驗,受到了來自全世界的重點關注,也成為了國際輿論焦點。 核聚變工程項目組公開進行實驗,并劃定了所謂的‘太空實驗禁區’,但效果似乎是截然相反的,不止沒有讓同軌道的衛星望而卻步,反倒是吸引了更多可cao控的衛星進入。 阿邁瑞肯和o洲方面,甚至為此臨時發射了總計四臺衛星,衛星全部進入了‘太空實驗禁區’,專門用于觀察f射線釋放的情況。 他們并不擔心。 太空實驗禁區是個圓錐范圍,到一千公里高度范圍也只是十公里左右直徑的圓。 五百公里高空,也就是五公里左右直徑的圓。 衛星軌道處在五百公里的高度,理論上被擊中的概率,大概在10萬分之1的數量級上。 這個概率確實不高。 此外,還有商業衛星專門進入了太空實驗區域,并把衛星攝像機拍攝的圖形進行電視直播,還找了學者作為主持人,并宣稱‘所有人能夠通過衛星攝像觀看f射線’。 同時還有一些有意思的事情。 比如,某個帶信仰的波斯國家,流傳了一個小道消息說,f射線是真主用來懲罰人類的死亡射線。 如果能看到死亡射線,也就代表能逃避意外死亡,安安穩穩過完一生。 所以‘死亡射線’直播有多少人觀看就可以想象了,所屬電視臺收視數字都可以‘爆炸’來形容。 當天天氣晴朗,明亮的月光照耀在中心裝置上。 向乾生正在距離五百米的指揮中心,其中有一個屏幕播放的正是直播電視內容,他不由得用力扯扯嘴角,說道,“他們用來觀測的衛星,最低的軌道高度也在七百公里吧?這個高度怎么可能看到f射線……” 王燁搖頭道,“即便f射線真能覆蓋700公里,也根本不可能看到,除非是運氣太好了,距離不超過一公里……但可能性太低了?!?/br> “是??!” 只要f射線在衛星一百公里范圍內,理論上來說,分析拍攝到的照片都能注意到。 國際空間站的高倍率攝像機,能捕捉的距離能達到幾百公里。 但是,有一個前提—— 分析! 把拍到的圖像最大化以后才能注意到f射線,而不是通過攝像機鏡頭直接rou眼看到。 那根本是不可能的。 在背對太陽的一面,太空上也是一片黑暗,即便有月光的照射也根本是什么都看不到。 在黑暗中出現一條更加黑暗的線,距離還有幾十、上百公里,又怎么可能被注意到呢? 在他們的討論中,已經流到了實驗計劃時間。 向乾生走到了指揮位置,就開始指揮實驗正常進行,實驗已經做過一次了,一切自然是井然有序,f射線釋放也很成功。 理所當然的,電視直播畫面什么都沒有。 但是,阿邁瑞肯有一臺軍用衛星,捕捉到了f射線釋放的畫面,還有另外一臺衛星,以及o洲的一臺衛星,拍攝的照片中分析出了f射線。 他們以此研究出了很多數據。 比如,f射線的持續時間就被確定下來。 另外,他們通過不同衛星觀測的數據,還確定f射線的覆蓋距離在561公里到593公里之間。 這個數據連核聚變工程項目組都沒有。 阿邁瑞肯方面感到遺憾的是,他們的衛星沒有被擊中,實際上,派出衛星到太空實驗禁區,是希望衛星能夠被擊中的。 如果衛星被擊中,他們就可以通過收回衛星,分析磁化部分材料的變化,來得到更多的信息。 那些信息非常的重要。 結果,并沒有。 在相關的分析結束以后,相關的機構還向阿邁瑞肯五星大樓提交了一份報告,說明了f射線技術的威脅性,“如果能掌握衛星軌道,f射線能夠有效打擊五百公里高度以下的衛星?!?/br> “針對太空衛星來說,f射線具有直接性威脅,但他們暫時很難使用這項技術打擊衛星?!?/br> “種花家最大的軍-用雷達基站,只能觀測跟蹤150公里高度以下的衛星,他們無法用雷達技術,給f射線做指引……” “但是,這項技術配合雷達體系,會是犀利的防空武器,能對于150公里高度內來襲的核彈、飛行器形成直接威脅,也能破壞常規彈道導彈、巡航導彈的電路系統,導致導彈無法準確擊中目標?!?/br> “在f射線技術面前,超高速導彈已經失去意義……” “……” 五星大樓的官員們分析了報告后,心情還是非常沉重的。 雖然報告指出缺乏有效的雷達技術,f射線很難對衛星形成直接威脅,但確實實可以高空擊毀核彈,并破壞導彈以及飛行器的電路系統。 如果只是說f射線,因為覆蓋距離有限,六百公里放在地面也不遠,但配合反導體系、防空體系就不一樣了,最低能夠保證覆蓋范圍內的空中安全。 很重要的一點是,f射線可以高空引爆核彈。 這就讓核彈失去了大部分威懾效果,好消息是,核聚變裝置支持的f射線,釋放距離也只有不到六百公里,而且不能夠不間斷釋放,暫時也只是一項‘未來應用技術’。 另外,他們關注的一點是,“f射線可能會對于空艦飛碟擁有直接打擊能力?!?/br> 這只是猜測。 畢竟,他們沒有做過類似的實驗,不知道f射線是否能穿透空艦開啟的強湮滅力‘隱形護罩’。 即便如此,也非常重要了。 在仔細的分析研究之后,五星大樓對于f射線技術就更加重視了,他們決定給軍方提供更多的科研經費,以便讓他們做f射線技術的研發。 第五百零二章 具有現實意義的常溫、常壓超導金屬材料! 在分析了下級機構軍事專家提交的報告后,五星大樓方面沒有了任何僥幸心理,他們下定決心要研究f射線技術。 “f射線技術是必須要掌握的?!?/br> “現在才只是剛剛研發,也許以后就會頂替常規武器,成為最犀利的進攻和防御手段?!?/br> “這個方向投入再多的經費也不會過?!?/br> 五星大樓做出了決策。 阿邁瑞肯的決策層一直都支持湮滅力場的研究,格魯姆湖計劃被認為是最重點的科研支持計劃。 同時,歐美的學術領域,也支持湮滅力場技術。 更不用說企業了。 升階元素材料能帶來科技突破,里面蘊含著非常龐大的經濟利益,自然會得到企業的支持。 五角大樓代表的軍方、白房子代表的政-府機構,再加上企業資本圈、學術圈,全部都支持湮滅力場以及f射線相關技術的研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