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大學講師到首席院士 第710節
這樣就可能會把獎項頒發給得票第二名的候選人,所以提前知道消息也不要傳出去,獲獎之前的低調還是需要的。 兩天后,王浩回到了湮滅力場實驗基地,就直接去了材料檢測中心。 沈會明團隊的研究有成果了。 “我們成功檢測到了一階電磁波?!?/br> 沈會明拿著報告,說道,“準確的說,是一階同頻率的電磁波,或者稱作是一階光波?!?/br> 他補充道,“不過,我認為后者的表述并不準確,光波的稱呼源于能用rou眼看到,但一階波是看不到的?!?/br> 此時此刻,沈會明的心情很復雜。 在利用一階β銅材料制作出電波接收器后,他們馬上就檢測到了反射電波信號,也就代表確實可以通過一階材料,制造出接受一階電磁波的電磁波接收器。 同時,也代表大型雷達基站項目失去了意義。 沈會明作報告的時候,都忍不住搖頭嘆氣,任誰知道自己半年的努力沒有意義,都會感到非常的郁悶。 那還不止他和團隊的努力,也包括投入了過千萬的經費。 現在都沒意義了。 王浩有點理解沈會明的感受,他馬上邀請道,“不然這樣吧,沈教授,你帶領團隊來我們實驗組?!?/br> “現在我們的實驗組很需要研究一階電磁波的團隊?!?/br> “你在研究的過程中也知道,現在已經有了研究一階電磁波的基礎,而我們的實驗不管是強湮滅力場,還是新材料的特性,又或者是出于未來科技的需求,都需要研究一階電磁波?!?/br> “這對于你們團隊也有好處,換到其他地方,你們不可能拿到這么多最前沿的材料?!?/br> 最后一點,沈會明是認可的。 別說不可能拿到前沿材料,他們甚至都不知道有這些材料,否則雷達基站項目也不可能獲得審批。 “好吧!” 沈會明嘆了口氣,苦笑道,“王院士,最終還是要加入你的研究組??!” …… 與此同時。 國際上出現了一個重磅的消息。 消息來自格魯姆湖計劃研究組,他們公布了第一次測試實驗的結果,并宣布制造出了6.8倍率的強湮滅力場。 “這次實驗制造的并不是最強的場力?!?/br> “這只是一次測試?!?/br> “但我們成功制造出了6.8倍率的湮滅力場,并依靠強湮滅力場制造出了含有一階鐵的磁化材料!” 羅納德-諾蘭帶著激動說道,“當材料中確定檢測出一階鐵的時候,我們整個實驗室都歡呼?!?/br> “那是歷史性的時刻!” “我們終于成功制造出了一階鐵……” “后續我們還會繼續改進設備,我和團隊的其他人仔細分析過,最終能制造出超過七倍率的湮滅力場……” 新聞發布不出來以后,立刻引起了國際關注。 很多人都參與到討論中,“格魯姆湖計劃終于制造出了強湮滅力場,而且還是6.8倍率,還能夠繼續提升?!?/br> “制造出一階鐵,就能打破湮滅科技公司的壟斷!” “現在趕超反重力性態研究中心也只是時間問題了,他們也不過制造出八倍率的力場,差距只剩下一點點……” “我相信格魯姆湖計劃下,最終會實現技術的超越!” 國際輿論出現大量斗志昂揚的口號,還有一些媒體發布了激動人心的演說式報道。 如果只看報道內容,就好像羅納德-諾蘭的研究組,已經掌握了比王浩團隊更高端的技術。 報道漸漸成為了一場西-方輿論的狂歡,而且持續了一個星期時間,都看不到熱度降低的趨勢。 每個人都在談格魯姆湖計劃,每個人都在談羅納德-諾蘭。 一時間,羅納德-諾蘭都快被宣傳成為英雄人物,他的研究組仿佛要強勢逆襲,快速掌握世界最高端的湮滅力場技術。 這個時候…… 《湮滅物理與理論》發表了實驗成果快訊,上面只用了半頁的篇幅,很低調的報道了一則消息—— “反重力性態研究中心階段性成果公開?!?/br> “通過強湮滅力場技術,實驗組在磁化材料中,檢測到了五種升階元素,分別是銅、汞、鎢、硅以及氫?!?/br> “其中氫元素的升階臨界值,確定在15.3倍率到16.1倍率區間……” 第四百七十七章 7倍率?零頭而已!幸運兒和倒霉鬼…… 反重力性態研究中心就只是按照計劃發布成果信息。 他們發布的信息都已經落后幾個月,有一些消息靈通的國家早就知道消息,比如阿邁瑞肯,他們就通過自有的一些情報渠道,知道王浩團隊很可能已經有了新的升級材料,只不過并不知道具體的信息。 現在發布的成果信息,主要是為了配合湮滅科技公司。 湮滅科技公司正準備拓展業務,大規模的制造一階銅和一階硅,銅的用途非常廣泛,科研方向也有很多,一階硅則主要用于太陽能發電和生物技術,也有一些科研性的方向。 兩種新材料能讓湮滅科技公司最低提升40%以上的利潤。 現代社會,經濟就是一切。 絕大部分的研究都需要經費來支持,各種領域的發展也需要經費來填充,能大大提升利潤自然是好的。 湮滅科技公司已經計劃建造新設備,新設備使用的是cwf-041的顆粒性材料,能支持制造出13.2倍率的湮滅力場。 雖然湮滅力場實驗組能制造出更高倍率的場力,但生產制造和實驗是不同的,他們首要保證的是設備的安全穩定性,也就是讓底層材料搭建更加的穩定,而不會因為環境導致出現問題。 通過不斷的論證,設備的設計就去掉了一些復雜構造,制造出的場力強度也就有所降低。 這個強度已經足夠了。 湮滅科技公司的目標就是大規模的生產一階銅以及高含量的磁化硅材料,其他元素則暫時不考慮大批量進行生產。 反重力性態研究中心發的新成果,帶來了極大的影響力。 之前國際輿論到處都充斥著對于格魯姆湖計劃的贊嘆,好多人都認為諾蘭的團隊超越王浩團隊也只是時間問題。 國內輿論也受到影響,一些人發表觀點說,“格魯姆湖計劃實在太過于龐大,有研究成果也是很正常的?!?/br> “國內在相關領域的投入不高,王浩也只是一個人,而阿邁瑞肯的科學家團隊更加龐大?!?/br> “格魯姆湖計劃投資了550億美元,參與的科學家不計其數,有什么成果確實值得期待,現在他們還沒有趕超王浩團隊,但未來追上是沒有問題的?!?/br> “七倍率和八倍率差距不大了?!?/br> “王浩團隊的技術已經到頂了,任何一項技術都是有頂的,不可能說總是能夠提升,作業被趕上也是很正常的……” “……” 研究成果發布當天,依舊有相關的言論,還有一些知名的網絡人士,也趁著熱度發表一些類似的評論。 很快他們就注意到風向變了。 他們發布的評論下面有了一大堆嘲笑的聲音,“還說什么趕上王浩團隊,王浩團隊已經制造出了十幾倍率的力場?!?/br> “格魯姆湖計劃的新設備,制造強度也就趕上王浩團隊的一個零頭而已?!?/br> “一個零頭,竟然還說超越,你實在太搞笑了?!?/br> “我早就說過,王浩才是最厲害的,什么格魯姆湖計劃、湮滅組織,渺小的就像是螞蟻一樣?!?/br> “你們都看原版文章了嗎?說氫元素的升階臨界值在15.3倍率到16.1倍率區間,這就說明王浩團隊制造出的場地肯定超過16.1倍率?!?/br> “但為什么是區間數值呢?” 這個問題沒有人回答,就連一些從事湮滅力場研究的學者都不清楚原因。 實際上,區間數據和實驗有關。 一則是因為提升湮滅力場強度的過程中,他們只是在16.1倍率檢測到了一階氫元素,自然不能判定16.1倍率是臨界數值。 第二就是因為場力強度測定偏差。 湮滅力場實驗中使用的是錫箔鉛合金的磁化數據,利用帶入二次函數的方式求解得出湮滅力場強度。 這種方法判定的力場強度,數值越大、偏差就越大,實驗度預計偏差在20%~6%左右。 所以氫元素具體的升階臨界值就只能做預估。 在成果信息發布幾個小時以后,國外輿論變得一片平靜,很多相關的媒體都不知道該怎么報道。 大多數媒體都只是轉載一下成果信息快訊。 漸漸的,輿論上出現了一些陰謀論的聲音,“這個成果信息也太假了吧,16倍率以上?根本不可能?!?/br> “也許是因為諾蘭團隊快追上了,他們就發布了假的信息?!?/br> “有可能,就是假的?!?/br> “這是一種欺騙的手段,就是為了輿論壓制格魯姆湖計劃……” 當然,專業學者知道不可能造假。 一些頂尖人士也知道不可能,比如,阿邁瑞肯的高層早就知道王浩團隊制造出了新的升階元素,而且有些還用于核聚變工程相關材料的研發。 這時候,他們終于知道為什么種花家這么大方的賣技術、賣設備了,原來是因為七倍率力場的設備和技術,早就已經被淘汰了。 相對于十幾倍率的湮滅力場來說,加裝磁場干涉才能制造7倍率的設備和技術,又能算的了什么呢? 種花家大概率完全不在乎。 以此來換一些高端材料、設備,自然沒有道理會拒絕。 …… 國際湮滅理論組織。 布萊恩、諾沃提尼都看到了成果信息,他們第一時間感到非常的驚訝,但卻沒有任何的難過和郁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