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大學講師到首席院士 第707節
瓊斯想了一下,問道,“投訴說你對于一個叫黛西的學生很溫柔,但是對于本妮莎沒有耐心,不愿意回答她的問題?!?/br> “那是下班時間,我有權利決定把時間交給誰!”帕森斯咬牙切齒的說道,他知道是誰投訴自己了。 本妮莎! 一個還不到三十歲,體重就超過兩百斤的女人! 黛西呢? 那可是身材高挑的金發女郎,即便給人的感覺有些傻傻的,但架不住身材好??! 種族歧視? 別開玩笑了! 帕森斯繼續解釋道,“我不認為自己是種族歧視,作為一個正常的男人,你不覺得對待美女應該更有耐心一些嗎?” “我是女人?!?/br> 瓊斯很認真的說道,“你這個解釋,我們不能接受,而且我有理由懷疑你有猥-褻學生的傾向,明天請過來一趟,我們要進行面談,否則我有權利暫停你的工作?!?/br> 帕森斯頓時氣的咬牙切齒,他再看一眼電腦上的論文,想想自己可憐的工作,很干脆的吼道,“隨便你!” “老子馬上有新的大成果了,誰會在乎這份破工作?” …… 材料檢測中心。 沈會明已經來到了實驗室。 汪輝和周青一起給沈會明介紹了棕金,“這種新材料能夠吸收電磁波,但不會有反射,我沒有檢測到任何的反射波?!?/br> “確定沒有任何反射嗎?” “當然,我們用的是最先進的設備,還用了高端的雷達輔助,但沒有檢測到任何信號,王浩院士認為它有反射波,反射波是一階波?!?/br> 沈會明聽到這里,已經明白自己的工作了。 在和團隊其他人商議一番以后,沈會明給出了否定的結果,“以我們現在的技術,還沒有辦法檢測到反射波?!?/br> “我們討論我都認為,不可能?!?/br> 這個結論令人失望。 下午的時候,王浩也來到了材料檢測中心,他仔細詢問了情況,沈會明解釋說道,“我們沒有辦法檢測,主要是因為技術基礎不足?!?/br> “現在我們就只能在確定頻率范圍接收信號,王院士,你也知道,我們正在見到大型的一階雷達基站?!?/br> “等雷達基站建造好以后,你們可以把材料拿到基站試試?!?/br> “一階波的接收,是一個龐大的工程,我們不可能在這里建造大型的接收裝置……” 接下來沈會明又詳細解釋了技術覆蓋范圍。 他們只能接受極為有限的一階波,包括綠光波和特定的脈沖短波,接收技術是非常復雜的,但他們的研究很有成果,“我們在研究過程中發現,一階脈沖短波周圍會散射常規電磁波,我們正是利用接收散射的常規波,并計算機分析來確定一階脈沖短波?!?/br> “現在這種反射波,頻度不確定,具體情況也沒有詳細的數據,暫時沒有辦法去研究?!?/br> 王浩皺眉思考了一下,問道,“據我所知,電磁波的接收原理很簡單吧?為什么研究不出來呢?” 沈會明苦笑道,“電磁波的接收確實很簡單,使用最基礎的電諧振技術,就可以接收了,但問題在于我們的設備,都只能接受常規波,對于一階波根本檢測不到,沒有任何反應?!?/br> 電諧振,想象一下收音機調頻就明白了。 這個技術是最基礎的電磁波接收原理,利用的是共振電學中得共振現象,當接收電路的固有頻率與接收到的電磁波的頻率相同時,接收電路中產生的振蕩電流最強。 調諧就是讓接收電路產生電諧振的過程。 電磁波傳播過程中,遇到金屬會在金屬物體表面形成感應電流,將此感應電流傳輸到放大裝置就完成了信號接收。 “重點還是材料吧?” 王浩問道,“如果有能夠接收一階波的材料,是不是就可以做檢測了?” “不一定?!?/br> 沈會明道,“常規材料可以接受常規電磁波,從理論上來說,一階材料就能夠接受一階波,但是,王院士,我們已經試過一階鐵,根本不行?!?/br> 他說著不斷的搖頭,“我也不清楚是為什么,總之,一階鐵只能激發出一階波,卻沒辦法共振接收……” “換一種材料呢?我覺得可以試一試?!?/br> 王浩道,“我們不只有一階鐵,還有其他幾種材料,包括β型的鐵,一階銅,一階鎢,很快也會有β型的銅,等等?!?/br> “我們可以提供這些材料,你們研究一下這些材料是否能夠接受到一階波?!?/br> 沈會明頓時聽愣了,“有這么多新材料?” “當然?!?/br> “我忽然有點信心了?!?/br> 沈會明感到驚訝的同時,心里又產生了一股茫然,“如果這項研究能成功,我們為什么還要建造大型雷達接收站呢?” 他忽然有些擔心了。 他們一直在做的項目就是建造大型雷達接收站,利用分析一階波散射的常規波,來接收一階脈沖短波。 結果王浩說有好幾種新材料,可能會研究出直接接受一階波的技術? 那么,大型雷達站項目還有什么意義? 第四百七十五章 諾貝爾物理學終身成就獎,王浩:趕緊一下準備吧! 沈會明以及其團隊在做的項目,就是建造大型雷達接收站,目的是實驗分析一階脈沖短波。 目前還沒有任何一項技術,可以檢測到一階電磁波,但他們的研究發現一階波周圍會散射常規電磁波。 這是一項非常了不起的發現。 利用一階波散射常規波的原理,就可以通過接收散射的常規波,擴大信號強度進行分析,從而完成對一階波的接收。 雷達接收站的運作原理就是這樣。 一階波散射的常規波幸好是非常弱的,接收站的雷達要建的非常大,還要有精密的計算機系統支持,才能夠完成相應的一階脈沖短波分析。 沈會明以及其團隊完成了理論研究,隨后申請進行雷達接收站的建造,科技部門對于一階波的研究,自然是持有絕對支持的態度,單單說和開啟隱形護罩的空艦-2取得聯系,就是非常重要的技術。 項目很快就被審批通過,前期投入就高達三千萬種花幣。 他們一直在做這個項目,希望能夠把雷達接收站建造好,來進行后續的實驗研究。 這個努力的過程是很不容易的,耗費了沈會明以及其團隊很大的精力。 結果…… “現在竟然有材料能直接接收一階波?那么我們的項目還有什么意義?”沈會明的心情變得非常復雜,他甚至開始擔心能研究出成果了。 “如果研究出來,也就代表雷達站項目失去意義?!?/br> “研究不出來……” 誰會希望一項技術研究不出來呢? 這就是矛盾之處。 最后沈會明還是嘆了口氣,接下了反射波接收檢測的研究工作。 現在想什么都已經沒有意義了,他要做的就只是帶領團隊耐心做研究,最好是研究出來,至于雷達站那邊只能不去想了。 …… 王浩可不知道沈會明的復雜心情,他覺得沈會明確實非常優秀,尤其聽到說對方還發現了一階波散射常規波。 這可是一項了不起的發現。 之前有物理學家研究了湮滅理論,再結合天文物理就認為,黑洞內部充斥著強湮滅力場,而黑洞的爆發可能主要噴發的是高階波,而人類利用天文物理手段觀測到的都只是散射常規波。 沈會明以及其團隊的研究成果,一定程度上證實了這個理論。 現在的研究希望很大。 在提供了幾種一階材料以后,研究的難度其實是大大下降的,因為檢測電磁波并不是什么高端的技術。 之前無法檢測一階波,只是因為材料不允許。 常規的材料自然無法檢測到一階波,就像是人的眼睛無法看到一階光波,即便是同頻率的光波,也只能根據其頻率做出判定,而不是用rou眼看到。 現在有了幾種一階材料,未來元素材料,包括鐵、銅等,研究比自然變得容易了很多。 王浩對此非常期待。 在確定了沈會明以及其團隊的工作以后,王浩就回到了湮滅力場實驗組,繼續帶領團隊攻關cwf-041顆粒性材料支持下的湮滅力場技術。 以金屬超導材料為基礎的直流湮滅力場技術,有個好處是可以隨意變動底層的構架,因為就只是金屬材料,只要不進行融化cao作,就可以隨意的打磨、彎曲,就可以不斷對于底層構架進行修改。 這個工作當然是非常復雜的,但相比高壓混合材料構架研究,實在要簡單太多了。 一個星期以后,研究組開始下一個實驗。 實驗中制造出來的湮滅力場強度為17.9倍率,比上一次提升了1.1倍率,有提升還是讓實驗組每個人很高興的。 “提升的幅度并不大?!?/br> 王浩的評價很一般,“只提升了1.1倍率,再往上就越來越難了?!?/br> 向乾生倒是相對樂觀,他說道,“也許下一次,就能提升的更多?!?/br> “希望吧?!?/br> 向乾生覺得只是論證的問題,但王浩很清楚他們的實驗提升,是一步步向前邁進的,下一次的實驗必定會比這一次效果更好,也就是制造的湮滅力場強度更高,但提升的幅度就很難趕上了。 “按照這次的數據來說,041材料最多支持制造20倍率的湮滅力場?!?/br> “那是修改十幾次、幾十次,連續不斷進行實驗才能接進的數據,看來再想提升還是要更換材料……” “043??!” 王浩還是比較期待cwf-043,只可惜,cwf-043的實驗室生產都是個問題,制造顆粒性材料需要的時間太長了。 第二天材料檢測中心又有了新的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