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大學講師到首席院士 第692節
當然也少不了傳輸技術資料。 這是合作協議里技術共享允許的,他們會記錄實驗的一些進展、設計以及數據,并傳輸給格魯姆湖計劃項目組。 庫博沒有想到的是,項目組快速確定了方向,并決定制造新的設備。 阿邁瑞肯當然可以這么做。 實際上,其他參與的國家也可以這么做,只不過因為投入太高、技術風險太大,其他國家并沒有單獨做研究的實力。 庫博想象中的后續也是如此,只不過項目負責人是他自己。 現在方向提前確定,負責人也讓羅納德-諾蘭擔任,他繼續留在國際湮滅理論組織就很尷尬了。 庫博找到了同事科羅特-詹姆斯,滿是郁悶的說道,“你也注意現在的情況了,我感覺……我們很失敗??!” 他長長嘆了口氣。 科羅特-詹姆斯繼續看著電腦屏幕,滿是不在意的說道,“失敗的只是你,和我無關?!?/br> 他說著扭過頭,“我參與了幾乎所有的研究,而且在這里工作很輕松,大部分時間都是休息?!?/br> “就像是現在,我正在打游戲?!?/br> “我太喜歡這份工作了,之前在格魯姆湖項目組,每天都非常忙碌,做這個實驗、那個實驗,要記錄很多東西?!?/br> “到了這里以后,工作變得清閑,我還能多拿一份補助,每個月多五千美元啊,人生第一次,我竟然有了兩萬美元的存款!” 科羅特-詹姆斯說著都有酷兒聽著扯了扯嘴角聽著扯了扯這樣。 庫博聽的直扯嘴角。 他發現科羅特-詹姆斯說的有道理,對于其他的阿邁瑞肯學者來說,留在基地里工作是很不錯的,比起回到格魯姆湖計劃項目,他們多拿一份薪資的同時,工作也變得非常清閑。 只不過…… “唉~~” 庫博并不缺錢,他希望實現人生價值。 科羅特-詹姆斯走了過來,他用手拍了拍庫博的肩膀,認真說道,“恩波利,我當然明白你的意思,我們都支持你、理解你?!?/br> “他們做的確實太過分了?!?/br> “羅納德-諾蘭?一個電磁加速器的造假專家,竟然會擔任格魯姆湖計劃的負責人?!?/br> “我已經能提前預料,那邊會失敗了……” …… 格魯姆湖計劃項目的負責人換成了羅納德-諾蘭,洛斯阿拉莫斯實驗室的電磁專家。 羅納德-諾蘭是電磁領域最頂尖的學者之一。 物理學術領域范圍內,諾蘭的名聲有些不太好,他曾經主導一個電磁加速器的項目,后來制造出來的加速器沒有達到預期性能,比起原來的加速器也什么提升可言。 好多學者就認為,羅納德-諾蘭是靠造假取得的成功。 這個說法得到了不少的支持,因為羅納德-諾蘭的一些理論研究、實驗,也根本無法去驗證。 當然,文人相輕。 羅納德-諾蘭是否靠造假成功也很難說,但不過否認他是非常有名氣的,學術圈內也有很多的支持者。 這次確定羅納德-諾蘭擔任負責人,是因為他提出了一個重要的研究方向——磁力排異研究強湮滅力場。 羅納德-諾蘭認為,可以精細化的研究‘磁力排異強湮滅力場現象’,就可能會發現一些新的技術和應用方式。 他和自己的團隊還做了一份精細的報告。 這份報告說服了很多人。 最終,羅納德-諾蘭擔任了格魯姆湖計劃項目的負責人。 其實也是人生的機遇問題,若是計劃沒有能快速確定方向,羅納德-諾蘭肯定是沒有機會的,庫博更大可能擔任負責人。 只可惜,庫博還在瑞仕工作,也就失去了競爭機會。 羅納德-諾蘭擔任了負責人以后,首要工作還是帶領團隊制造出強湮滅力場設備,不能制造出強湮滅力場,他所確定的研發方向,就根本沒有任何的意義。 羅納德-諾蘭還是有一定工作能力的,他找了很多的專家學者一起研究湮滅組織的技術、實驗以及數據,再結合已有的技術積累,對于新設備制造做了一些技術的調整。 在外圍磁場設備方面,羅納德-諾蘭是最頂級的專家,再加上阿邁瑞肯掌握著最先進的核反應控制技術,新設備的設計上做了很多修正。 羅納德-諾蘭和其他人都相信,“比起湮滅組織的設備,新設備會制造出更強的湮滅力場,以及更加極致的湮滅力場?!?/br> “同時,還可以針對磁場進行調整,來靈活的研究強湮滅力場?!?/br> 作為格魯姆湖計劃項目的新負責人,羅納德-諾蘭自然要在媒體面前亮相,他宣布說道,“我們計劃制造的新設備,湮滅力場強度將超過7倍率?!?/br> “這已經很接近王浩團隊的數字?!?/br> “我們在技術上還有些落后,但我們在磁場排異的研究,以及內部核反應支持技術上,很容易實現超越?!?/br> 諸多的媒體報道出來以后,也把格魯姆湖計劃項目組的新設備,命名為‘第三代強湮滅力場設備’。 從命名上就能知道,即便是大眾的媒體圈子,也知道格魯姆湖計劃項目組制造新設備,使用了湮滅組織的技術。 湮滅組織的設備是‘第二代’,羅納德-諾蘭的新設備自然就是‘第三代’。 …… 阿邁瑞肯的動作,自然瞞不過學術圈的人士。 很多湮滅組織的參與機構和國家代表,都站出來批評、諷刺阿邁瑞肯的做法,認為他們就是‘技術強盜’、‘技術小偷’。 這些批評沒有任何意義。 阿邁瑞肯也有很多人站出來表示,“我們一直努力的目標就是在湮滅科技上超越反重力性態研究中心,達到國際最先進水平?!?/br> “一項技術的研究不能只依靠一個團隊,湮滅組織是我們牽頭組建的,我們為研究做出了很大的貢獻?!?/br> “湮滅組織的工作很優秀,我們還會繼續參與?!?/br> “我們在技術上有很多的創新,即便以最嚴苛的審查標準,兩者也是完全不同的?!?/br> “實際上,我們之間沒有分歧,而是有著共同的目標……” “……” 有關格魯姆湖計劃項目組的動態,占據了國際很多的新聞版面。 王浩知道消息也只是不在意的一笑。 國際上都認為,湮滅組織、格魯姆湖計劃項目,是反重力性態研究中心的競爭對手。 實際上,他根本沒感覺到競爭。 當競爭對手都走在‘古老’的道路上,還能有什么競爭壓力嗎? 現在主方向是未來元素支持的直流湮滅力場技術,而湮滅組織、格魯姆湖計劃項目還在糾結于疊加力場技術。 他們根本不在一個賽道上。 當然,疊加力場技術也是有可取之處的,比如重點研究場力的磁化排異,就可能發現f射線。 但也沒什么大不了。 f射線是一項非常高端的技術,但沒有直流反重力技術支持,也只能長期被限制在實驗室而已。 王浩更重視自己的工作。 核聚變設計項目進行的非常順利,在提供了致密材料技術以及幾種升階元素材料后,各個材料機構都有了很多的突破,一個個材料難題被解決。 每一個材料機構都在努力的做研發。 他們之間是有競爭關系的。 比如,一個材料難題的攻關,會有好幾個團隊負責,其中有一個團隊完成了研究,其他團隊的努力就付之東流。 這就是競爭。 科研領域的競爭是非常殘酷的,就比如有一個數學家證明了數學難題,其他做相同研究的學者,所有的努力都會失去意義。 同時,競爭也是良性的。 所有的研發資金都是項目提供的,競爭失敗的團隊也沒有任何的損失,他們也只能去申請下一個項目繼續做研發。 材料研發上引入競爭機制,也是王浩和湯建軍等人的決定。 這主要是因為有些團隊做研究總是拖拖拉拉,一個材料項目能夠研究個好幾年,王浩可沒有耐心長時間的等待。 核聚變設計項目進展順利的同時,還有一個非常重大的消息來自于湮滅力場實驗組。 “cwf-041……” “我們利用041制造出了七倍力場!”向乾生讓王浩來一趟實驗組,見面就忍不住激動說道。 然后,王浩也激動了。 “七倍?確定嗎?” 向乾生很用力的點頭,“準確數值是7.09倍!” 王浩迅速沖進了實驗室,找來最新的實驗報告看了起來,cwf-041是一種性能不錯的超導材料。 之前盛海亮帶領團隊測定過cwf-041的反重力特性,但表現并不是那么突出,沒想到以‘未來β鐵元素’替代‘一階α鐵’后,會表現出如此驚人的直流強湮滅力特性。 “很好!” 王浩看著報告連續點頭,“七倍,已經是很高的數字了。材料特性測定實驗繼續,同時,我們也可以申請制造新設備了!” 向乾生也露出了期待的笑容。 他們一直以來的目標就是用金屬超導材料頂替高壓混合材料,并制造出強度更高的湮滅力場。 現在終于可以實現了! cwf-041,能制造七倍率的湮滅力場,布局設計上再進一步達到十倍率沒有任何問題。 若是再加上顆粒性材料技術…… 到時候,能制造多高的場力強度,甚至有些超乎想象。 …… 湮滅力場實驗組申請cwf-041(β鐵)的顆粒型材料制造,同時也申請制造新的強湮滅力場發生設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