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大學講師到首席院士 第668節
另外,他們也不可能把‘致密一階鐵’賣到國外,只能用于湮滅力場實驗組內部的研發。 沙普利手里沒有基礎材料,研究根本就是無根之萍,再想有進展都很不容易了。 問題就在于,他們不知道正確方向。 他們明明研究出了一個很了不起的材料,但卻根本不知道哪里了不起,甚至都沒有加以重視,成果直接就發布出來。 “空有寶山而不自知??!” 王浩嘆氣道,“他們不知道顆粒性材料技術,更不知道直流反重力,所以他們不會重視研究出的材料?!?/br> 劉云利忽然眼前一亮,問道,“如果他們研究出更好的材料,或許我們可以在材料技術上和他們進行某種合作?” “那就不是我們cao心的事情?!?/br> 王浩笑著搖了搖頭。 劉云利的做法聽起來像是在騙小孩子,小孩子不知道手里東西的價值,可能用一塊兒糖就能‘騙’走。 當然,他不反對這種做法。 這就是掌握高端理論技術帶來的優勢。 過去很多年時間里,國內掌握的寶貴資源,也是被國外這么‘騙’走的。 比如,稀土。 最初,稀土的售賣都可以用‘半買半送’來形容,因為國內沒有使用稀土的技術,也不了解稀土蘊含的高價值。 當有國外公司開價的時候,就大批量直接售賣掉了。 兩人談了下格魯姆湖計劃的報道,又說起了最近的研究問題,劉云利負責的研究方向很多,其中就包括‘扇形f射線激發技術’。 “三次,都失敗了?!?/br> 劉云利郁悶的搖頭,“我們打開了兩個臨近的端口,結果只是有力場被擠壓逸出?!?/br> “還是磁場和能量的問題?!?/br> 王浩想了一下說道,“不止是內置能量強度不夠,內部螺旋磁場也要重新進行論證、設計?!?/br> “兩個端口,和一個端口是不一樣的?!?/br> “打開了兩個端口,邊緣磁場就不再是圓形分布,可能會產生倒置、重復問題,浪費了大部分場力……” 他仔細分析了一下,隨后搖頭道,“還是先進行這個實驗,只有內置核聚變支持,能量才會充足?!?/br> “到時候,可以慢慢去論證?!?/br> 現在的f射線激發實驗才是最重要的。 實驗已經準備了很長時間,主要就是對于裝置的檢測,必須要保證實驗開始前,各部分都穩定的運行。 這主要還是因為內置的是核反應堆。 只要有裝置出現一點兒差錯,可能就會導致巨大的實驗事故發生,激發f射線前就必須保證穩定。 當最后一次檢測結束,相關人員匯報了數據,激發實驗就正式開始了。 好多參與實驗的人都表現的非常激動,因為他們知道馬上就會激發出高強度的f射線。 那肯定會有很多收獲。 王浩并不直接參與到實驗中,他只是留在主實驗基地里,等待相關人員匯報成果。 他是坐在一個電腦前,看著實驗裝置的監控畫面。 一切都很順利。 當廖建國喊出‘打開發射口’后,等待了大概有三秒鐘,就明顯看到監控畫面中出現了一道黑光。 “成功了?!?/br> 王浩很平淡的自語了一句。 很快就有人帶著激動匯報說道,“王院士,成功了,我們釋放出了f射線,即時測定持續時間為0.913秒!” “直徑1.17厘米?!?/br> “釋放口射線強度超出測定范圍(10倍率)……” “……” 第四百五十章 發現大量升階元素,航天局找來,電池板技術?何不食rou糜! 新設備釋放的f射線即時檢測數據—— 釋放口強度超出檢測范圍(10倍率)。 持續時間:0.913秒。 直徑:1.17厘米。 王浩聽了報告以后,馬上抓住了關鍵點,“0.913秒,比上一次的數據好像低了……” 他重新查看數據,發現上一個設備釋放的f射線,持續時間為1.192秒,兩個數據做出對比,馬上就能得出結論,“看來f射線的持續時間,除了和內置能量強度有關,還和f射線的強度有關?!?/br> f射線強度越高,維持需要的內置能量強度越高。 現在所釋放的f射線強隊,對比原來最低增加了50%,內置的核反應堆強度也有一點小提升,但幅度并不大,結果持續時間還變短了一些。 旁邊的研究員王強則是問道,“如果用同樣的設備,釋放出低強度的f射線,也許持續時間更長?” “可能是這樣?!?/br> 王浩思考著點頭,繼續說道,“設備不同,內置能量強度的承載力不同。能釋放高強度的f射線,說明內部強湮滅力場薄層的強度也很高,就能承載更強的內置能量?!?/br> “我們的實驗還是保守了?!?/br> 他說著搖了搖頭。 在沒有準確的實驗數據基礎下,內置核反應堆肯定以穩為主,來保證不會因為能量強度過高,或是出現其他的問題造成設備損壞。 現在還是以釋放f射線為主,正式開始核聚變項目后,才會進行場力承載能量上限的大型實驗研究。 一個小時以后,各項檢測數據都出來了。 材料磁化反應的最高強度是14t,數據相對還是有些低的,但放在f射線實驗里就已經很不錯了,主要是因為f射線覆蓋的是一條線,而不是材料的全部,磁化數據自然要低一些。 之后才是重點。 材料檢測。 這次實驗是以釋放f射線為主,也同時會進行材料的檢測,一系列的單質材料和化合物,甚至是壓縮的氣體都被放置在f射線經過的方位。 f射線是一種場力,而不是純粹的能量,并不會因為中途有物質,造成能力損耗近而影響傳播覆蓋距離。 即便放置再多的材料,也不會影響實驗結果。 實驗結束。 王浩就回到了西海大學,第二天早上就拿到了一系列的檢測報告,負責檢測的有兩個機構,分別是f射線實驗組附帶的材料實驗室,還有歸屬湮滅力場實驗組的材料檢測中心。 材料實驗室只是個小的實驗室,能做一些常規的檢測,相對來說,材料檢測中心相對更專業一些。 汪輝實驗室遞交的報告,內容也非常的震撼,因為他們‘疑似’發現了多種升階元素。 “硅?” “汞、鎢、銅、鉀……” “氫?” 最后一個元素讓王浩都驚住了。 其他升階元素的發現,還可以說是意料之中,畢竟已經發現了鐵、鋰、碳,f射線再大幅增加,自然會發現更多的升階元素。 但是……氫? 這個元素就很不一般了,因為氫是氣體。 現在升階元素的發現,也能總結一定的規律,主要還是以金屬元素以及具有穩定化學鍵的元素為主。 碳、硅,都屬于后者。 其他就都屬于‘金屬元素’,若是出現了一個‘氫元素’,規律似乎就又沒有了。 王浩干脆跑了一趟材料檢測中心。 現在的材料檢測中心非常忙碌,每個人都參與到了檢測工作,想分出個人手都不容易。 等進入了汪輝的實驗室,汪輝和周青還有其他兩個研究員,還在無塵實驗間里做著研究。 王浩等了有十幾分鐘,才有個年輕的女研究員走出來。 這個年輕研究員的名字叫王麗霞,年紀只有不到四十歲,是從科學院材料所特別調過來工作的。 “王院士!” 王麗霞走出來禮貌的喊了一聲,隨后招呼道,“在這里等多久了?汪教授他們還需要一些時間?!?/br> “在做什么?” “對氣體壓力和密度進行精準測定?!蓖觖愊加行┢诖恼f道,“我們發現了多種升階材料,但不一定?!?/br> “現在只是疑似,唯一能確定的是硅。因為一階硅的含量很高,大概達到了13%左右?!?/br> “這么高?”王浩驚訝的說道。 他看的報告是昨天晚上發過來的,數據還沒有這么精準,顯然昨晚到現在,檢測中心的人都一直在工作。 王麗霞也明顯很疲憊,眼圈都有些紅腫,但她依舊精神奕奕的,“其他元素含量不高,必須做更精準的實驗,才能確定結果?!?/br> “我們組負責的是氫……” “這個元素,很有意思啊?!?/br> 王麗霞說著都有點小興奮,她也很清楚‘氫元素’有多么重要,是第一個被發現的氣態升階元素。 王浩也期待的點頭,“確實,一階氫的發現意義重大,對于完善理論至關重要,而且應用上也很廣泛?!?/br> 兩人說了幾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