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大學講師到首席院士 第634節
一階鐵價格昂貴有兩個原因。 一個是純鐵磁化材料的一階鐵含量低,拿到磁化材料再進行提取,也需要消耗大量的費用。 再有,就是湮滅科技公司的一階鐵磁化材料定價太高。 “如果湮滅科技公司肯出讓磁化材料的利潤,一階鐵的價格最少能降低十倍!” 這是阿邁瑞肯方面做出的判斷。 拜爾頓當然不指望湮滅科技公司讓出全部利潤,但讓出磁化材料一半兒的利潤,也足以讓一階鐵售價降低個一倍以上。 他所能拿出的籌碼,就是放松瓦爾森協定的禁售清單列表。 在談判中,拜爾頓很直白的說道,“禁售清單,可以很嚴格,但也可以很寬松?!?/br> “那份清單,也到了修改的時候?!?/br> “我們可以在高技術設備材料上談一談,想必你們在一些領域肯定希望買到高端設備吧?” 這就是科技強權。 高技術設備就是個賣家市場,連是否售賣產品都可以拿來做交易。 拜爾頓的語氣和表情讓杜老師感覺很不爽,但放寬禁售確實很有吸引力,國內在一些重要領域上,確實需要高技術設備。 比如,精工制造。 如果能買到高精度的車床以及其他設備,一些制造企業的精密制造技術肯定會獲得巨大的提升。 比如,芯片加工產業。 如果能買到最先進的光刻機,國內的芯片企業也可以制造出供給高端電子產品使用的高精度芯片,還能以此做技術研發,也許過不了太長時間,國內就能掌握相關的技術。 等等。 杜老師把消息報上去以后,一群專家學者進行討論,都認為相關的合作還是可以談的。 上級部門擬定了13個領域方向的高端設備材料。 杜老師拿著擬定的13條,重新和拜爾頓進行談判,13條快速被劃掉了9條,最后只剩下可憐的4條。 拜爾頓給出的答復是,“這些根本不可能?!?/br> “即便我做出了承諾,和你們達成了協議,后續也根本不可能通過。這不是我們能決定的?!?/br> 他也知道拒絕很可能導致談判破裂。 但是,沒辦法。 他根本沒有相關的權限,就不可能答應下來。 在被劃掉的9條內容中,有些領域的影響非常大,若是把高技術設備和材料賣給種花家的企業、機構,很可能會讓種花家掌握這些技術,相關領域的公司企業,技術水平也會大大提升,從而帶來巨大的影響。 最終,談判破裂了。 拜爾頓帶著氣憤和郁悶回去了,他沒有能達到出訪的預期目標,但是,阿邁瑞肯并沒有放棄。 一階材料,太重要了。 他們的目標是希望能掌握強湮滅力場發生技術,也就是研發一階元素的制造技術,掌握湮滅力場方向最高端的科技。 既然談判無法達成目標,他們就開始考慮其他辦法。 比如,科技手段。 比如,政治手段。 比如,延伸的軍事威懾手段。 又或者,其他手段。 等等。 …… 空軍的反重力飛行器,也就是空艦團隊,拿到了以橫向反重力場激發強湮滅力場的技術。 他們拿到技術迅速投入到制造和實驗中。 同時,軍方和航空集團,也都關注到了雷達所沈會明團隊的研究。 在反重力性態研究中心,王浩不止一次提到了沈會明的研究,軍方和航空集團也都知道了研究的重要性。 當真正關注到研究的時候,他們就發現沈會明確實很了不起。 在很短的時間里,沈會明的團隊已經有了好幾項技術突破,甚至都已經利用一階鐵的超導材料,發現了一階短頻波。 李明遠第一時間就去了雷達所。 沈會明對于李明遠的到來感到驚訝,他還是認真介紹道,“我們是利用王浩院士提供的一階鐵超導材料,激發制造出了一階短頻波?!?/br> “這種一階短頻波能量強度很高,到現在還不能完全接收,我們正在研究接收技術?!?/br> “如果能……” 一階短頻波,才剛有了發現。 即便只是有發現也非常了不起,沈會明介紹的時候都是滿臉自信。 李明遠聽的都非常驚訝,他問道,“所以說,再進一步,就可以利用這種技術實現簡單信息通訊了?!?/br> “對?!?/br> 沈會明肯定的點頭。 他有些疑惑,不明白為什么李明遠會表現的如此激動。 若只是實現簡單的通訊,似乎也沒什么意義。 一階電波的最大優勢是強大的穿透力,以及不可攔截、吸收、干擾的效果,想達到應用的水平,最少也要制造出一階電波雷達。 以此,就能利用一階電波來進行探測,或是進行無干擾的交流、指揮,以目前的技術來看,而發展到那種程度還需要很長時間。 李明遠沒有解釋。 現在已經有了‘強湮滅力場隱形技術’,只有一階電波才能通過強湮滅力場,實現讓空艦系列飛行器和外界進行信息通訊。 在開啟‘隱形’狀態時,只是能進行簡單通訊也無比重要。 李明遠思考著馬上許諾道,“沈教授,集團對于這項研究非常重視,你有什么要求都可以提出來?!?/br> “不管是經費、材料、人員,能滿足的都會滿足!” “希望能盡快達到預期目標……” …… 超導材料研究中心。 一間會議室里,好多專家學者聚在一起。 有來自東工精密的楊云和,有納微實驗室的夏國斌,還有十幾個其他領域的專家。 其中包括好幾個方向,比如,金屬材料、超導材料、納微材料以及精密加工、合金制造,等等。 最重量級的有兩位,一個是東工精密的楊云和院士,另一個是科學院超導實驗室的王進南院士。 王進南是超導磁力研究方向的學者,他被邀請參加會議有些不明所以,因為他根本不知道是什么內容。 “我只知道和金屬材料制造有關?!?/br> 王進南對楊云和說道,“但完全不明白,為什么會邀請我?!?/br> 楊云和道,“我知道的比你多一點,應該是顆粒性超導材料。我的實驗室幫王院士制造過,毫米級的顆粒性超導材料,很有意思?!?/br> “哦?仔細說說?!?/br> 楊云和詳細說了起來。 夏國斌和杜建山也湊過來聽了幾耳朵,杜建山是創微科技附屬研究所的技術大佬,也被邀請參加會議。 楊云和介紹了顆粒性超導材料。 王進南的臉上還是帶著迷茫,“我還是不知道為什么受到邀請,我的研究方向是磁力,總不能說,利用磁力來制造材料吧?” “當然有可能?!?/br> 夏國斌忽然開口道,“王院士,您可能不知道,王浩院士非常重視磁力方向,也許他就有什么想法,和超導磁力方向有關?!?/br> “也對……” 幾個人正說著的時候,王浩已經走了進來。 他和楊云和、王進南等人寒暄了一下,又和其他不熟悉的人介紹認識,隨后才坐在位置上,認真說道,“我是想和大家一起,討論一種全新的顆粒性材料制造技術?!?/br> “所謂顆粒性材料……” 王浩對于顆粒性材料進行了簡單介紹,隨后說道,“現在的制造技術,精度最高只能得到毫米級,但實際應用需求更高?!?/br> “我希望可以研究出一種,制造微米級顆粒性材料的技術……” 會議室頓時安靜了。 即便是有一定的心理準備,但聽到‘微米級顆粒性材料’,來參會的人還是感覺很不可思議。 王浩介紹顆粒性材料的舉例,是個非常的復雜不規則多面體,類似的復雜形態,只是切割出毫米級材料都困難了。 微米級? 別開玩笑了! 王浩繼續道,“單純依靠精工技術,想要制造出微米級的顆粒性材料,當然是不可能的?!?/br> “但是,針對金屬材料,我有個想法……” “大家應該知道半拓撲理論,實際上,我舉例的復雜形狀并不是隨意畫出來的,而是和導電狀態內部形成的半拓撲結構有關?!?/br> “微觀會影響到宏觀?!?/br> “我希望能研究出一種,強電狀態下,快速分離出微小顆粒性材料的技術……” 他仔細說了起來。 當聽到王浩說起想法的時候,會議室里的人都認真起來,他們發現王浩的想法確實存在一定的可行性。 導體在導電狀態下,內部會形成無數微小的半拓撲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