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大學講師到首席院士 第631節
“這也是一種方案?!?/br> 王浩思考著點頭,說道,“但我們有更好的方案,就是研究出一階短波,制造一階雷達電波雷達。雷達所那邊的沈會明教授正在做這項研究,而且已經制造出了中頻波?!?/br> “中頻波穿透性不好,但用來和上方的預警飛行器通信足夠了,這樣就能做到隱形完全覆蓋?!?/br> “當然,最好是有一階短波雷達?!?/br> 李明遠頓時興奮的說道,“那是當然,能全面隱形、雷達還能正常使用,電子對抗就沒有任何問題了?!?/br> “王院士,我代表航空集團,全面支持你的研究?!?/br> “不管多少經費都沒有問題!” 王浩道,“這個……倒是不太需要吧,制造不是已經審批了?我們已經快精度到實驗階段,應該很快就能完成了?!?/br> “真的?” “當然了?!?/br> 李明遠得到了驚喜的結果,就和許宏偉一起離開了西海大學。 兩人的心情完全不一樣。 李明遠對新技術滿是期待,空艦飛行器能開啟‘疊加力場’防護罩,連長波雷達都無法檢測,也就是不能被電波雷達鎖定。 雷達有很多種類。 不管是短波雷達、長波雷達,都屬于電波雷達,也只有電波雷達能實現遠距離探測。 電波雷達覆蓋了九成以上的雷達種類,其他的雷達,像是超聲波雷達,無法做到遠距離探測,自然就極少運用于軍事領域。 換句話說,空艦飛行器開啟外層疊加力場,就不能被雷達探測到,也不能被防空導彈系統鎖定。 這就是立于不敗之地! 許宏偉的心情則很復雜,他發現自己在飛機設計領域的專業性,完全被跨次元的高端技術所碾壓。 王浩確實不懂飛機設計,但卻能拿出高端技術,他的專業性只能在設計上進行完善,無法讓飛行器的性能產生大的突破。 這就像是有兩臺發動機。 一臺推力10噸。 一臺推力1噸。 以后者為動力基礎設計出的飛行器,再怎么精細化設計方案,性能也不可能趕超前者。 兩者根本不在同一個起跑線。 …… 合作工廠的能力很強、效率很高。 王浩的研究組拿出的設計方案,對于制造要求的精度高,但拿到合作工廠還是很快完成了制造。 在磁場設備都運送過來以后,研究組就把設備安裝在橫向反重力發生裝置上,隨后一一做調試。 磁場設備是由十八臺功率不同的裝置組成。 橫向反重力發生裝置的上方會安裝八臺裝置,下方則是安裝十臺,留出上方中心位置的空隙,來讓受排斥的疊加力場有個‘出口’。 在設備一一調試完畢后,實驗就正式開始了。 湯建軍全程參與了調試過程,他和何毅、顏靜等人站在一起,說了調試中發現的小問題后,繼續道,“你們聽說了嗎?已經有了消息。半個月以后,航空集團和軍方會有人過來,他們對這個研究很關注?!?/br> “還是來的太早了……” 他說著搖了搖頭,“半個月啊,時間太緊了。到時候,幾臺設備都能正常運轉,能檢測到疊加力場,就已經很了不起了?!?/br> “以我的經驗來看,幾個月,能檢測到疊加力場,速度就已經很快了。這個研究是持續性的,要一直找問題、再想解決方案,我們的設計也要不斷的修正……” “我帶領團隊研究托卡馬克裝置的時候,就是這樣……” 湯建軍滔滔不絕的說著。 有人配合的點頭,覺得湯建軍說的是經驗之談。 有的人…… 比如,何毅、顏靜等人,表情都有些怪怪的。 他們的經驗正好截然相反。 顏靜忍不住小聲吐槽了一句,“湯老院士,你確定是在說成功經驗,我感覺像是失敗經驗……” 她的音調恰好能被湯建軍聽到。 湯建軍頓時黑了臉,“顏教授,你三十多歲,才參加過幾個研究,等一會實驗就知道了?!?/br> “好吧……” 顏靜也不想去和老院士爭。 實驗開始了。 王浩親自坐鎮指揮實驗,根據進度下達一個個指令—— “通電……” “降溫,溫度即時上報!” “檢測反重力強度數值……” “準備開啟磁場裝置,一號到十號先開啟,準備……” “十一到十八號,準備……” “3、2、1——” “開啟!” 按照王浩的指令,cao作人員分別打開十八個磁場裝置,最后一句‘開啟’喊完,所有人都看向中心的實驗裝置。 王浩也一樣。 他盯著中心位置,眼神動也不動一下。 中心位置似乎沒什么變化。 但是,仔細的看就能注意到,中心位置附近似乎有些模糊,好多人都注意到了。 王浩立刻看向屏幕,屏幕顯示比正常模糊的多,還能在貼近中心設備周邊,看到明顯的一層灰影。 其他人也注意到了。 何毅忍不住發出一聲驚呼,“光線暗了,我們成功了?” “成功了!” “肯定是疊加力場,內部的那一層回應,很可能已經接近強湮滅力場!” 其他人也同樣歡呼出聲。 好幾個人都激動的抱在一起,研究是他們一點點設計完成的,進行實驗則是一次性成功,利用橫向反重力制造疊加力場,甚至是強湮滅力場,絕對具有相當重大的意義。 人群中,只有湯建軍的表情愣愣了。 他用力揉著眼睛,感到非常不可思議,“成功了?一下子就成功了?不可能??!怎么會這么順利!” “現在可是最難的實驗!” “這么重大的研究,一次成功?不是在做夢吧!” “不可能啊……” 湯建軍感覺人生觀都崩裂了,不由思考起一個人生哲學性問題,“難道……我很失???” “我的研究經歷,都只是失敗的經驗?” “我到底怎么評上的院士?” “只是因為,年紀大、資歷夠?而不是學術能力……” “……” 第四百二十七章 籌碼:禁售清單?高傲的嘴臉:可以寬松,也可以嚴格! 實驗成功! 研究組以橫向反重力場制造出了光線昏暗區域,只是看著區域內的光線情況,一定程度上就能確定其已接近強湮滅力場。 “肯定是強湮滅力場,不存在其他可能性!” “光線明顯暗一些,只是強度的影響而已……” “這要比實驗預計還要高吧!” 他們的實驗目標是制造出疊加力場,再進一步才是強湮滅力場,結果制造出了介于疊加力場和強湮滅力場之間的場力。 在慶祝之余,實驗的cao作人員也在繼續工作,他們很快測定出了光線暗淡區域的強度。 “在距離裝置一米二附近,力場強度為1.09?!?/br> “力場最內的薄層,強度為3.13?!?/br> “力場從內到外,強度快速衰減,和實驗前的判斷一致!” 何毅帶著激動作報告說道。 湯建軍是實驗組的二號人物,但他在一直處在‘思考人生’狀態,再加上專業方向是核磁,而不是湮滅力場,就只在一側旁聽而已。 王浩也露出了笑容,他對于實驗成功并不意外,但制造的場力強度還是讓人欣喜。 3.13! 這個場力強度比預期還要高一些。 一階電磁波的湮滅臨界值接近自然常數e,也就是在2.7183左右,3.13足可以讓傳過來的電磁能量完全湮滅。 王浩深吸一口氣,總結道,“我們的實驗成功了,研究可以進入到收尾階段?!?/br> “接下來,仔細做記錄,并準備下一個實驗?!?/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