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大學講師到首席院士 第621節
小球的表面沾染了金屬,就具有了導電特性。 這個過程利用的是材料特性。 在去往湮滅力場實驗基地的路上,王浩的腦子里一直思考著夏國斌所說的過程,他覺得微球的制造和顆粒性材料是存在某種共通性的。 微球制造利用的是材料物理特性; 導電過程中,材料內部形成半拓撲結構,也同樣是一種微觀的物理特性。 如果能制造一種強電壓的環境,把融化的金屬材料放置在其中,只要有足夠強度的電流通過,融化的金屬材料內部也會形成一個個半拓撲結構。 這種狀態下,利用某種物理手段,是否能分離出一個個和半拓撲結構類似的金屬顆粒? “顆粒性設計,是依照激發反重力的材料布局設計的,但實質上,是無限趨近于導體內部的半拓撲結構?!?/br> “半拓撲結構是物理特性,和離子晶格存在關系,但又不完全一樣,可以認為是可被擠壓的鍵位結構……” “超導狀態下,半拓撲結構就會被壓平,會讓大量的電子無阻礙通過,從這個角度上來說,半拓撲結構會對于電子活動造成某種限制……” “那么特殊高電壓環境下,半拓撲結構和外在物理干涉,也可能會產生某種連續……” 王浩仔細的思考著,最后確定道,“這種技術肯定很難。但如果要制造微米級的顆粒性材料,這可能是個很好的方向?!?/br> 他已經到了實驗基地。 這次來實驗基地的目的,是進行材料的直流反重力測定實驗。 直流反重力和交流反重力不同。 現在湮滅力場實驗組掌握四種湮滅力場技術,一種就是常規的交流反重力技術,也就是制造向上的反重力場。 這個技術已經歸在‘基礎技術’行列,就只有測定材料反重力特性才會用到了。 第二就是交流橫向反重力技術,空艦系列飛行器使用的就是橫向反重力技術。 第三種就是直流反重力技術,直流反重力技術是對f射線技術的改善,可以利用一臺設備再依靠螺旋磁場擠壓,制造出強湮滅力場薄層來激發f射線。 最后就是直流強湮滅力場技術。 后面兩個技術采用的依舊是高壓混合材料,原因就在于金屬材料無法在達成超導狀態下激發湮滅力場特性。 現在的直流反重力測定實驗,就是測定出含有一階鐵、一階鋰,并具有常規反重力特性的超導材料,是否具有直流反重力特性。 王浩已經提前聯系了廖建國,讓他們派一個技術小組過來,并指名道姓的讓劉云利來。 廖建國得到消息以后,就親自帶隊過來了。 他們已經等了有一天時間。 “王院士,你來了!” 廖建國見到王浩滿臉熱情,“新實驗是什么?據說和金屬材料有關?”他實在是非常期待。 王浩點頭,“有幾種材料,具有反重力特性,我們要用它們試著制造直流反重力場?!?/br> “那真是太好了!” 廖建國期待道,“如果能頂替高壓混合材料,f射線激發就會變得更容易,改進提升空間也會越大?!?/br> “最重要的是,金屬材料可以大大提升設備的穩定性?!?/br> 湯建軍馬上補充說道,“這樣我們就能利用相關的技術,來制造出核聚變反應的容器?!?/br> “……” 廖建國看向湯建軍卻不想說話,他覺得這個老家伙已經‘叛變’了。 f射線實驗組剛成立的時候,湯建軍主動申請加入進來,目的就是了解相關技術,看是否能發展研究核聚變技術。 湯建軍是最頂尖的核磁專家,個人研究領域剛好對口,即便是f射線實驗組,想要招攬這樣的專家也不容易。 廖建國自然感到很開心。 結果…… 當發現湮滅力場實驗基地的研究,才有希望制造出控制核聚變的容器后,湯建軍就長期待在實驗基地不離開,更過分的是,他還把睡習慣的硬床墊讓人幫助搬到了這邊。 這不就是不回去了? 劉云利站在一旁看的直笑,他倒是覺得湯建軍的做法沒有錯。 雖然廖建國和他的關系不錯,還一起抱怨過沒有節cao、無原則的湯老院士,但技術研發能力的角度上來說,湮滅力場實驗基地才有希望讓技術取得飛躍式提升。 f射線實驗組也是有作用的,可再怎么研究也只是讓技術取得微小的改進、提升而已。 現在團隊還是要來這邊參與實驗研究。 這就是明證。 王浩和廖建國寒暄了幾句,就一起去查看實驗所用的材料。 材料總共有七種。 其中具有最高反重力特性是fcw-031,還包括fcw-025、fcw-028、fcw-041等等,都是含有一階鐵元素的超導材料。 fcw-025也很特殊,它含有一階鋰元素,也是唯一含有一階鐵鋰雙元素的材料。 在一起查看了幾種材料,并針對實驗討論了幾句以后,廖建國走出門就問向王浩說道,“王院士,你覺得這幾種材料中,能發現具有直流反重力特性的材料嗎?” 一群人都看向王浩。 王浩猶豫著說道,“我不確定,可能會有一種、兩種?希望能有發現吧?!彼f著用力搖搖頭,表現出一臉無奈的神色。 然后,走開了。 廖建國頓時有些失望,“連王院士都不確定,看來……希望不大??!” “是……???” 湯建軍正想表示贊同,忽然想起了之前的兩次實驗,以及向乾生對自己的說話。 于是他決定不發表意見。 劉云利笑道,“以我對王院士的了解,既然他說可能會有一、兩種,希望就很大?!?/br> “為什么?” 廖建國不理解的看過來。 劉云利解釋道,“王院士只是不能確定而已,但他肯定還是信心的,而且他說的是‘有一兩種’,而不是‘有一種就很好’?!?/br> “注意其中的區別!” “我這樣說,明白了嗎?” “……” “……” 廖建國和湯建軍一起沉默了,他們都不知道該說些什么,只是日常說話怎么還要注意話語中用詞的區別。 廖建國用力抿嘴,好半天拍了下劉云利的肩膀,嘆了口氣說道,“我怎么感覺,王院士就像是皇帝,而你們這些人,就像是拍皇帝馬屁的臣子,還研究起皇帝說話的規律了?!?/br> “真是……太專業了!” 他的話音里都能聽出諷刺。 湯建軍點頭表示支持,他想到了向乾生也有同樣的感覺。 “不是故意去揣摩!” 這次輪到劉云利嘆氣了。 他的話音里有些悲傷,滿臉苦笑道,“這是被打擊了太多次、心情大起大落太多次,才總結出的規律啊……” 第四百二十一章 成果公開,一階碳:人類生命升華的開端? 劉云利猜對了。 王浩對于直流反重力特性驗證確實有信心,他預估會有材料符合直流反重力的要求。 這并不是平白的預估,而是根據經驗得出的結論。 到目前為止,直流反重力的研究只使用過兩種高壓混合材料,似乎是和金屬超導材料完全不相關,但還是能夠找到一點兒相關性的。 比如,兩種高壓混合材料都具備交流超導反重力的特性。 這就可以得出個不嚴謹的結論,具備直流反重力特性的材料一定具備交流超導反重力特性。 從一階鐵超導材料的反重力特性的研究中,也可以發現其在達成超導狀態前,是否能夠激發出反重力特性,和金屬化合物的化學鍵存在一定的關系。 在有足夠的數據支撐前,類似的研究是不可能得出結論的,但還是得到一些不嚴謹、對實驗可能有很大幫助的結論。 比如,一階鐵的共價鍵。 化合物原子之間的化學鍵位鏈接有三種類型,一種是離子鍵,一種是共價鍵,最后一種則是金屬鍵。 離子鍵是通過原子間電子轉移,形成正負離子,由靜電作用形成的。 金屬鍵,則主要出現在金屬中,由自由電子及排列成晶格狀的金屬離子之間的靜電吸引力組合而成。 共價鍵則是兩個或多個原子共同使用它們的外層電子,在理想情況下達到電子飽和的狀態,由此組成比較穩定的化學結構。 共價鍵的本質是原子軌道重疊后,高概率地出現在兩個原子核之間的電子與兩個原子核之間的電性作用。 以反重力特性實驗的數據,再對比化合物的元素組成分析,就能夠得出一個結論—— 一階鐵形成的共價鍵越多,就越有可能在比臨界溫度更高的狀態下,激發出反重力場。 這個結論是非常不嚴謹的。 但是,王浩可以通過‘正確的反饋’,確定含有一階鐵的材料激發反重力場和共價鍵相關。 當然,和反重力特性相關的因素有很多。 共價鍵只是其中之一。 在各種相關因素中,共價鍵的重要性也很難做出判斷,正因為如此,王浩的說辭才是‘可能有一、兩種’。 他對實驗還是非常期待的。 接下來就是不斷的實驗準備,針對每一種材料進行直流反重力特性驗證,都是非常復雜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