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大學講師到首席院士 第601節
最開始的強度數值顯示是‘0.828’,也就是17.2%,隨后就開始不斷跳躍式的變動—— 0.791、0.689、0.663、0.625…… 一直到‘0.573’,數值的跳躍才停了下來,隨后就在‘0.573’、‘0.574’以及‘0.575’幾個數字上變化。 向乾生驚訝道,“竟然能達到0.573,最開始只有0.828?!?/br> 湯建軍問道,“這代表什么?” 向乾生解釋道,“我們做過很多實驗,尤其是f射線的實驗,很多數據表明,螺旋磁場強度、強湮滅力場薄層和內部反重力場的強度變化,存在某種固定的相關性?!?/br> “雖然不能確定具體的關系,但以我的經驗來說,現在的螺旋磁場強度,最多只能讓18%的反重力場增加一倍?!?/br> “但是,數據是0.573,也就是42.7%,強度可不止增加了一倍?!?/br> “這應該是內部電熱源的作用吧?” 向乾生說著看向了王浩。 王浩盯著屏幕上的數值,仔細思考著說道,“向教授,你沒注意到另外一個問題嗎?” “什么?” “場力數值跳轉?!?/br> 王浩道,“從實驗開始到剛才,數值跳轉是有規律的,最開始速度快、然后速度慢,一直到最高點……” 向乾生思考著頓時驚住了,“最開始變化大,后來變化小,現在達成了平衡,就像是……充能一樣?” 王浩抿著嘴沒有說話。 這種存在規律的數值跳轉方式,仔細想想確實很怪異。 他開koujiao代道,“按照實驗的原定計劃,讓設備運行十分鐘,之后就做檢測吧?!?/br> 實驗檢測主要針對的是強湮滅力場薄層。 等實驗設備結束運行以后,內部放置的檢測材料馬上被送到了檢測室,磁化反應數據被測定出來。 劉云利拿著報告單說道,“從磁化反應數據來看,外層形成了相當于2.8倍率的強湮滅力場薄層?!?/br> 這個結果出乎意料。 研究組大多數人都看好實驗,也沒有想到內部放置熱源,會起到這么大的效果。 2.8倍率。 強湮滅力場薄層的強度并不高,卻直接說明了一個問題——內部放置熱源能有效提升外層湮滅力場強度。 另外,熱源的能量強度越高,外層湮滅力場強度就越高。 這是個非常有意義的結論。 整個研究組也非常的振奮,迫不及待的開始下一個實驗,也就是繼續提升內部熱源能量強度。 他們所使用的熱源,簡單來說就是電力發熱,只要有效提升電力輸出功率,就能讓內部熱源強度繼續增大。 第二次實驗就在兩天后,實驗和第一次的區別,就只是提升了電力輸出功率。 等實驗結束以后,新的數據出來了。 劉云利報告說,“反重力場溫度730攝氏度,內部反重力場最高強度0.39;湮滅力場薄層強度4.3倍率!” 他說著深吸一口氣,繼續道,“這已經是極限了?!?/br> “如果再提升熱源能量強度,內部有些裝置就會融化,熱源的導線也會受到很大影響?!?/br> 他說的是一階鐵導線的‘電阻’。 當導體溫度升高的時候,電阻也會不斷升高。 即便是再增加電力輸出功率,因為導線的電阻大大增加,電子功率的輸送就會受到嚴重影響。 雖然實驗碰到了技術上的天花板,但每個聽到報告的人都非常激動,他們只是在成立內部放置了熱源,就把反重力場強度提升到了0.39,而外層湮滅力場薄層的強度則達到了4.3倍率。 這個數據還超過了國際湮滅理論組織的設備強度。 王浩沒有仔細聽數據,因為他早就知道了,他腦子里都在思考著數據跳轉的問題。 就像是向乾生的形容,“就像是充能”。 這個‘充能’的速度還非???。 那么是否存在一種可能,伴隨著內部熱源對場力不斷的‘充能’,就可以釋放出f射線? 可以試試! 王浩馬上交代道,“準備下一個實驗。在螺旋磁場設備外層做一個f射線的激發口?!?/br> “——??” 劉云利聽罷有點發蒙,明明是研究反重力場和內部熱源的實驗,怎么突然就轉到了f射線? 湯建軍直接問了出來,“我們不是研究內部熱源和場力的關系嗎?” 王浩道,“實際上,我最開始就覺得,內部放置熱源可能會讓場力激發出f射線?!?/br> “f射線發生技術,可以利用外部強光能源照射來增加強度,現在只是轉到了內部,也可以試試效果?!?/br> “只不過強度還是太低了,我不確定有效果……” 湯建軍聽著點頭。 王浩說的確實很有道理,外部利用強能源照射,可以讓激發的f射線強度和距離增加。 現在外部轉到內部,位置變化帶來的效果可能更好。 另外,這還是一項全新的反重力場發生技術,也是全新的湮滅力場薄層制造技術。 如果真能釋放出f射線,絕對可以稱作是,f射線發生技術的巨大提升。 但是,湯建軍忽然感覺有些不對勁。 廖建國是f射線研究組的負責人。 上一次廖建國帶隊過來要參與研究,他打電話讓廖建國回去繼續實驗,自己則是過來參與‘可能和核聚變有關的實驗’。 結果,實驗變成了激發f射線? 如果真的制造出了f射線,也就是研究出一項全新的f射線發生技術,而且更加的簡化、容易…… 到時候,廖建國會怎么想? 湯建軍都有點希望新實驗沒有任何發現了。 同時,他也為自己的想法愧疚不已,怎么能因為自己會‘很尷尬’,就去希望實驗沒成果呢? 可是,廖建國那邊不好交代??? 這…… 湯建軍的心情頓時充滿了復雜。 第四百零八章 這就是超級武器!王浩:我對單純技術性研究不感興趣! 在湯建軍正糾結于實驗的時候,廖建國已經提前知道了消息。 他是f射線研究組的總負責人。 劉云利、王強等人也歸屬f射線研究組,只是單獨的湮滅力場實驗,即便有再多的新發現,當然和他也沒什么關系,可牽扯到制造f射線的問題,就肯定會直接通知到他。 廖建國知道消息以后,心態比湯建軍要復雜太多了。 本來他帶領團隊是準備參與到新研究的,結果湯建軍一個電話把他叫了回來,后來湯建軍自己申請去了湮滅力場研究組。 如果研究確實和核聚變有關,廖建國還勉強能夠接受,參與不參與也沒什么大不了。 但是,f射線? 廖建國可是f射線研究的總負責人。 即便研究本身和他沒什么關系,但本來參與的研究也不能被排除在外吧?尤其研究組里很多人都過去了。 這根本是完全不能接受。 廖建國都氣的想罵人,考慮到湯建軍是值得尊敬的老院士,他還是憋住了心頭的火氣,趕緊收拾東西就過去了。 他還是去晚了。 當廖建國還在路上的時候,下一個實驗已經開始了。 螺旋磁場裝置外部的改造非常容易,簡單來說就是打一個能控制的‘洞’,讓內部循環的磁場出現漏洞。 到時候,強湮滅力場就會被磁場擠壓,朝著洞口的方向釋放出去。 當然,內部場力變動還是很復雜的。 當實驗開始的時候,王浩、湯建軍以及向乾生等人依舊是站在監控室里,但他們看的不是電腦數據,而是看著外圍的大屏監控,鏡頭對準了釋放f射線的開口。 王浩、向乾生都表現的很淡定。 他們參與過很多次f射線釋放實驗了,自然不會再有什么激動情緒。他們在意的是,實驗是否能夠制造出射線。 那就代表實驗有了新發現。 湯建軍倒是表現的非常激動,他也參與幾次f射線釋放實驗,但對于其原理以及新技術還無法把握。 他仔細盯著屏幕問道,“新技術制造出的f射線,和原來的會不一樣嗎?” 這個問題讓王浩有些苦惱。 他說道,“湯院士,別那么激動,我們先要制造出f射線,才能確定是否一致?!?/br> “我覺得機會不大?!?/br> 向乾生道,“內部湮滅力場薄層強度太低了,即便是制造出來,強度也很低?!?/br> 王浩同意的點頭道,“確實,但只要能制造出來,就會很重要?!?/br> 這時,實驗已經正式開始了。 在劉云利的指揮下,設備cao作人員啟動了幾個裝置,隨意電腦端的檢測數據不斷刷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