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大學講師到首席院士 第588節
這個成果影響最大。 很多新發現、理論的東西,就只有學者們才會關心,各類鋰元素化合物則是電池行業應用廣泛的化學材料。 磁化鋰元素化合物的電離特性增強,就說明以此制造出的鋰電池,儲電量和放電性能都會得到增強,其中就蘊含了巨大的經濟價值。 想想…… 鋰元素化合物就只是過一次強湮滅力場,電離特性就普遍增強了兩倍以上,制造過程相對簡單,性能卻有了巨大的提升,自然就能夠實現廣闊的應用。 這個成果發表的影響,直接反應到了證券市場中。 所有和鋰電池相關的企業、板塊,股價都出現了大幅度提升,國內就有二十九個企業股價直接漲停。 國外股市允許出現大幅度波動,市場反應自然就更加激烈。 有一家鋰元素化合物的供應廠商,股價直接上漲了三倍,收市前還在不斷的上漲中。 很快。 股市波動就輻射到了汽車行業,新能源汽車品牌廠商的股價也都跟著迅速上漲。 國內有專家預估,“今后一周,乃至更長的時間里,鋰電池以及相關板塊,都會不停的上漲?!?/br> “新的研究發現會成為相關板塊的有力助推?!?/br> “未來,鋰電池相關的應用技術,市場和應用前景上都變得更加廣闊?!?/br> 從市場角度來分析,新能源汽車就是個很好的例子。 新能源汽車,一般指的就是電力汽車,大部分都是以鋰電池為能源設備,過去的十幾年時間,電力汽車發展非常迅速,到現在已經有了巨大的市場。 但同時,電力汽車還有一些不能掩蓋的缺點。 電池性能就是其中之一。 一般民用電力汽車的續航都在六百公里以下,而電力汽車高速行駛受限、充電時間長都是難以解決的問題。 高速行駛受限,是因為電池輸出功率存在上限。 比如,有些電力汽車的速度達到每小時一百多公里,就會出現動力不足、耗電量大等問題。 另一個問題,就是充電時間長。 有些廠商提供了大功率充電的解決方案,但即便是大功率充電也需要時間,而且還會增加一定的安全風險。 磁化鋰元素化合物電離特性增強,就能讓所制造的鋰電池輸出功率更大,可以完美解決第一個問題。 第二個問題,則給出了‘超長續航’的方案。 電離特性增強兩倍以上,所制造出的鋰電池儲電量就能增強兩倍,原本續航只有六百公里,就能直接變成一千兩百公里。 這個提升具有決定性意義,可以支持電力汽車實現長途旅行,而不擔心充電問題。 這種提升還不是固定的。 現在也只是簡單磁化處理后的鋰元素化合物,電離特性就能增強兩倍以上,若是完全使用一階鋰制造出的化合物呢? “提升只會更高!” “也許是三倍、四倍,也許是五倍、十倍……” “現在還沒有具體的數據,但仔細想想就知道,提升只能更大,到時候,電力汽車一口氣能跑幾千公里……” 這實在太吸引人了。 第三篇,就是《一階鐵元素和一階鋰元素的電離能》。 這個研究就是通過不斷的實驗,詳細測定了兩種升階元素的電離能。 除了相關領域的學者外,就很少有人關注了。 …… 當天國際都在討論著一階鋰以及磁化鋰元素化合物的問題,輿論主要集中在一階鋰的科研價值以及對鋰電池產業造成的影響。 一些相關科研機構,則更關注成果透露出的信息——湮滅力場強度。 第一篇論文談到了一個數據,鋰元素發生電子遷躍臨界值為‘7.2倍’;第二篇論文則是談到磁化鋰元素化合物電離特性提升兩倍的湮滅力場強度為‘8倍左右’。 這等于直白的說明,反重力性態中心制造的湮滅力場,強度已經接近或超過了‘8倍’。 國際湮滅理論組織,花費百億美元經費所制造出的湮滅力場,強度就只有‘4倍’左右。 差距,一目了然。 國際物理界都是一片嘩然。 好多學者都驚訝于這種差距,但他們并沒有任何的質疑,因為實驗已經有了確鑿的發現。 湮滅組織的學者們,則是感到非常不可思議,他們最開始判斷對方制造的湮滅力場強度在5倍左右。 后來一階鐵的發現公開以后,他們的判斷數據變成了6.6倍。 再然后,一階鐵實現大批量制造,判斷的數據就變成了7倍。 現在就‘8’了? “不可思議!” “他們究竟到底是怎么做的!” 比爾-布萊恩感到極為驚訝,“為什么他們能一直增強湮滅力場?還是說,他們制造的場力強度本來就很高?” 尤拉伊-諾沃提尼則是滿臉失落,他嘆道,“我最開始就不看好組織,并提議和種花家進行合作?!?/br> “后來,我們成功制造出了強湮滅力場,這帶來了信心?!?/br> “現在……” “別說是兩代、三代,再多上幾代,十年、二十年,我都覺得沒有希望了……” 面對技術上的巨大差距,諾沃提尼都感到了一種絕望。 比爾-布萊恩也是一臉負責,“尤拉伊,你覺得他們是怎么做到的?難道他們和我們不是做的一個研究?” 諾沃提尼思考了一下,皺眉說道,“你指的是技術?” “他們的強度一直在提升?!北葼枺既R恩攤開手說道,“而我們,只是寄希望制造出下一代的設備?!?/br> 他們研究方式就是進行論證,然后制造出對應的設備。 當設備真正制造好以后,因為其底層技術非常復雜,內部結構已經固定,沒辦法再進行調整,制造出的湮滅力場強度就是固定的。 反重力性態研究中心所制造的湮滅力場,強度似乎一直都在提升…… 這是為什么? 布萊恩和諾沃提尼一起沉默了。 布萊恩提出了一個想法,“難道他們是進行標準化的研究?” “什么意思?” “就是內部設計標準化,制造出來以后,還能對內部設計進行更改,就像是樂高積木……你明白嗎?” “……” 諾沃提尼用力扯扯嘴角,否定道,“要達到那種程度,先期投入就要過千億美元吧?”他補充了一句,“估計也不夠?!?/br> “要么是材料?” 布萊恩又想到了一個原因,“他們使用的超導材料在進步?” “超導材料能進步一次,還能進步第二次?”諾沃提尼再次給予否定,“那可是材料,即便是研究出新材料,想進行測試都是個大問題,根本不可能!” 兩人繼續沉默。 布萊恩郁悶的深吸一口氣,問道,“外面那些人,怎么辦?” “你指的是記者,還是官員?” “都有?!?/br> 諾沃提尼想了半天,用力按著額頭道,“我也不知道。說老實話,我有點想念恩波利了?!?/br> “我也一樣?!?/br> 兩人一起苦笑著。 恩波利-庫博擔任組織負責人的時候,和記者、官員打交道都是他的工作職責。 現在恩波利-庫博離任了,組織又沒有新的負責人。 諾沃提尼和布萊恩就是職位最高的,但他們可不想在負面輿論的環境下,面對討厭的記者和官員。 “還是讓新聞官出面吧?!?/br> 諾沃提尼帶著郁悶說道,“反正已經這樣了,再差還能怎么樣?大不了……” “我也離職!” …… 阿貢實驗室。 杜羅因舍夫-j-貝克也看到了三篇研究成果,和其他人不同的是,他盯著第三篇‘小成果’看個不停。 上面有個重要數據—— 一階鐵的電離能:12.439ev。 杜羅因舍夫都感覺腦子有些發蒙,他的團隊完成了一階鐵的電離能測定,自認為有了大發現以后,就投稿給了《科學》雜志,還確定了具體的發布時間。 結果…… 成果已經有了? “如果《科學》雜志發布了成果,到時候,我大概會成為全世界的笑話吧?”杜羅因舍夫猛地反應過來,馬上就要給《科學》雜志打電話。 然后,電話打了過來。 《科學》雜志的反應速度也很快,打電話來的是主編希爾特,他直白說道,“貝克先生,我認為你的成果已經不適合發表了?!?/br> “我知道?!?/br> “那我們就撤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