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大學講師到首席院士 第566節
有一些‘負面影響’的設計,也會對于實驗結果造成影響。 王浩繼續道,“我的要求不高,只要能夠檢測到就可以”,他說完補充道,“我說的不是反重力,而是強湮滅力?!?/br> “強湮滅力?” 何毅、劉云利以及薛兵等人都張大了嘴。 劉云利疑惑問道,“不是先制造反重力場,才能制造出強湮滅力場嗎?” “那是原來?!?/br> 王浩解釋道,“現在我們的設計,我更傾向于制造出強湮滅力場”,他說完掃了眼系統任務。 【任務五】 【研究項目名稱:一種制造出強湮滅力場的新技術(難度:s)?!?/br> 【靈感值:79?!?/br> “79點,應該制造不出來吧?” 另外一個直流反重力的研究,靈感值就只有‘43’點,進度比強湮滅力場低的多。 這也是王浩判斷可能制造出強湮滅力場的原因。 很快。 實驗開始了。 直接負責實驗的依舊是何毅,他讓其他人準備好,就宣布正式通電開始實驗。 所有設備啟動以后,上方的檢測設備也都啟動完成,所有人就盯著設備上方以及反饋到電腦的數據了。 結果…… 什么都沒有! “失敗了?” “好像什么也沒發生!” “通電應該沒問題吧?電壓、電流也很穩定……” “這次不行,下次再說吧……” “……” 參與實驗的人都有些失望。 王浩仔細盯著設備,眉頭微微皺起,他思考了一下,開口道,“先別停下來!” 其他人都看過來。 他繼續道,“拿金屬材料到設備上方,然后做檢測,看看是否發生了磁化反應?!?/br> “磁化反應?” “不可能吧,這是什么原理?” “試試看!” 何毅馬上交代起來。 有實驗人員把金屬材料送到了設備上方,放置了有一會兒馬上拿下來做檢測。 等了沒有多長時間,只聽臨時檢測室傳來一聲驚呼,“有磁化反應,而且很強烈,高達0.6t!” 這時就看到檢測室房門打開。 王善慶教授飛速跑過來,到近前時呼呼直喘氣,他興奮的對王浩說道,“王院士,有反應!” 王浩也興奮的笑了出來,“還真有?” “真有!0.6t!” “好!好!” “看來實驗成功了!” 第三百八十六章 飛速研究,強度定義,界限值與自然常數e “設備上方的材料,檢測出了磁化反應?” “這怎么可能!” “是真的,看看王善慶,那家伙高興的都成那樣子了!” “我去看看!” 一群人圍住了王善慶,聽他說起磁化反應的檢測結果。 湮滅力場實驗的磁化反應檢測,所用到的材料是高純度的鐵金屬,材料中所含有的碳在0.01%以下。 過往無數次的實驗證明,鐵的磁化反應數值最高,唯一發現的一階材料,也只一階鐵。 王善慶興奮的說道,“我們剛才做了檢測。檢測時間是材料離開既定區域后的三十七秒,得到的數值是0.61t?!?/br> “我也沒想到,竟然真的有磁化反應!” “這說明什么?” 他最后還問了一句。 周圍的人臉上都寫著震驚,他們面面相覷著,不知道該怎么回答。 其實他們都知道檢測出磁化反應意味著什么。 那就意味著設備上方的區域,很可能出現了微弱的強湮滅力場,就類似于最初檢測到此話反應的疊加力場。 但是,怎么可能呢? 參與實驗的絕大部分人都認為,他們研究的是直流反重力技術,即便是實驗取得成功,制造出來的也是反重力場。 強湮滅力場? 無法想象! 問題就在于,設備內部材料布局是大家一起論證研究的,各個進入小組都有參與其中,他們分別負責自己部分的論證。 有的意見被采納了,有的則沒有。 一直到實驗開始之前,他們都就沒想什么‘直流強湮滅力’,確定設備上方發現磁化反應現象,頓時有一種‘我們參與了研究,結果不知道研究的是什么’的感覺。 “強湮滅力場不是要通過疊加力場制造出來嗎?”向乾生滿心震驚的喊了一句。 他說出了其他人的心聲。 所有人頓時看向了王浩,希望能聽一下王浩的解釋,王浩輕輕一笑說道,“過去我們花費了幾年時間,研究出一種制造反重力、強湮滅力場的方法,但湮滅力場方向的研究是全新的,不一定就只有這一種方法?!?/br> “現在我們只是發現了另一種方法而已,或許還有其他方法?!?/br> “從理論基礎上來說,常規環境下,強弱湮滅力場相互依存,但依存方式不是固定的?!?/br> “這方面,我們還需要更多的研究……” 其他人思考著點頭。 從一項全新的物理角度上去思考,湮滅力場的研究只有幾年時間,不過只是剛剛開始而已。 原本他們掌握的技術,能夠制造出強弱湮滅力場,但不一定只有那一種方法。 現在只不過是有了新的方法。 這樣一想頓時就感覺豁然開朗,其他人也都激動和期待起來,他們迫不及待的進入到檢測工作中。 原地。 有些研究員不需要參與實驗,就只是遠遠站著看。 薛兵就是這樣。 他是航空集團派駐到湮滅力場團隊的代表,會給研究提供一些材料、制造上的幫助。 此時,薛兵盯著設備上方位置一動不動。 眼前的一幕超出了他的理解,他全程參與了設備內部的布局論證,也只是能明白自己小組工作的部分,還有很多自認為有幫助的建議被否決了。 結果…… 現在直接制造出了類似于疊加力場性質的區域,可以稱作是‘弱化的強湮滅力場’。 怎么可能呢? 薛兵都感覺像是做夢一樣,即便從開始就參與其中,他也沒有弄明白成功的原因,連結果都沒想到過。 劉云利走過去拍了拍薛兵的肩膀,笑說道,“怎么樣?服了吧?我早就和你說了,你剛來,現在要學的就是相信王浩院士?!?/br> “說實話……” 他說著嘆了口氣,“我也想完全弄懂原理,為什么實驗會成功?為什么會發生這種現象,但是很難??!” “湮滅物理太復雜了。我們只能以結果結合底層邏輯進行思考。但是,實驗物理,一般是以實驗驗證理論,次序顛倒了……” “知道為什么嗎?” 薛兵聽到劉云利的說法,頗有一種恍然大悟的感覺。 他就是覺得參與研究過程怪怪的,確實是因為‘次序顛倒’,馬上追問了一句,“為什么?” 劉云利指了指自己的腦袋,“智商!” “如果沒有王浩院士,讓我們以常規方法進行實驗,估計走到這一步需要幾個月、一年?甚至更久!也許研究到一半兒就放棄了?!?/br> “有王浩院士帶領,很快就有了發現,但是我們的頭腦完全跟不上,根本理解不了……” “所以我才說,聽王浩院士的就好了,像是咱們這種普通人,想跟上王浩院士的節奏……難于上青天??!” 薛兵聽罷深吸一口氣。 如果換成其他任何一個人,他肯定都完全不能接受,但說的是王浩就感覺理所當然了。 確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