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大學講師到首席院士 第551節
有一種可能是湮滅力場強度不達標,自然就無法制造出變異元素。 但還是有很多人支持恩波利-庫博,因為變異元素的出現和以往的科學不相符,人類到目前為止都沒有發現所謂變異元素。 如果真的有所謂的變異元素,大自然中也應該能提取到。 恩波利-庫博的說法也等于是給自己挖了坑,他們必須要順著反重力性態研究中心發布的實驗成果去不斷做驗證。 “我們沒有辦法確定他們發布的實驗成果有哪一項是真的,哪一項是假的?!?/br> “所以我們必須要自己做驗證,我們只相信自己的實驗?!?/br> 在大部分實驗驗證完成之前,創新性研究就沒有了存在的空間。 在國際湮滅理論組織之外,也有很多學者對于變異元素產生了質疑,甚至是大眾輿論都有很多質疑的聲音。 實際上,這是有媒體引導輿論的結果。 對于很多國家、機構來說,有關變異元素的質疑聲音,只有好處、沒有壞處。 反重力性態研究中心是他們不能夠掌握的研究機構,大量的質疑聲就能打擊反重力性態研究中心的權威性。 如果變異元素是真實存在的,大量質疑的聲音也可能迫使反重力研究中心,公開更多的實驗資料和證據。 其實類似的做法也說明了很多機構的擔憂。 在材料學領域來說,阿邁瑞肯為首的國家、機構一直占據主導地位,國內的材料技術相對于國際最高水平差距很大,甚至比其他科技領域還要大的多。 比如,備受民眾關注的芯片領域。 國內的芯片技術相對于國際頂尖水平,存在‘幾代’的差距,但‘幾代’也是有明確數字的,也許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進行研究,幾年、十幾年也有機會實現趕超。 材料領域則不同。 很多頂尖的材料是國內根本造不出來,倒不是說不能進行研究,而是材料領域的研究,投入不不一定有回報,很多時候也是得不償失的。 比如,某種民用領域的材料,一直都依賴于進口,就不會有大型公司投入進行研究。 因為即便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研究出了對應的制造方法,制造成本也許還要比進口價格高,等于說研究出來也沒有任何經濟價值。 市場,也是限制材料發展的關鍵因素。 現在出現了一種全新的變異元素,而且還只有反重力性態研究中心利用高端技術制造出來,等于是開拓了一個全新的材料科學領域。 這個全新的領域也許會使得材料學得到巨大的進步和發展。 最關鍵的是,他們不具備制造能力。 這就是讓很多機構擔心的地方,他們將不會再具有材料領域的技術壟斷地位。 輿論就是在此基礎上發酵的,隨著時間的推移,陰謀論甚至占據了主導地位,也影響到了國內的輿論情況。 國內的主流輿論自然不會批評反重力性態研究中心,而是出現一些特殊的言論,“也許這次就是個煙霧彈,我們在相關技術上有壟斷地位,他們也沒有任何的辦法?!?/br> “這就是掌握最高端技術的好處了!” “在湮滅物理的前沿領域,我們才掌握著最高端的技術,只是發布個實驗結果,哪怕是個假消息,也能造成這么大的影響……” “只是,說發現什么變異元素,實在有些太夸張了!” 這種怪異的輿論氛圍,當然不能任由其發展,否則反重力性態研究中心可能會受到影響。 所以王浩站了出來。 他接受了國內影響力最大的電視臺記者采訪,很確定的表示說,“我們發布的實驗沒有任何問題,都是真實的,不存在輿論上說的煙霧彈、陰謀之類?!?/br> “至于國際湮滅理論組織,他們只是技術不達標,沒有制造出強度更高的湮滅力場?!?/br> “變異元素的提取是非常困難的,因為含量極為微小,到現在,我們投入了大量的經費以及人力、物力,也只提取到幾克?!?/br> “具體?” “大概有十幾個億吧?!?/br> 王浩預估個數字,“我也不確定,只是制造花費很高?!?/br> “我們也知道輿論質疑的原因,所以我們正在討論是否要向全世界公開成果,或者讓其他機構參與到研究中?!?/br> “畢竟,科技屬于全人類!” …… 王浩的個人影響力是很大的。 他公開接受了采訪,說明了實驗的真實性,還說起向全世界公開成果,可能會讓其他機構參與研究,頓時就讓輿論變了風向。 國內輿論有了很大的變化,國際輿論也受到了很大的影響。 很多人都開始期待所謂的成果共享,或者是讓其他機構參與研究的問題,還有一些學者發來了郵件進行詢問。 其中最典型的就是諾沃提尼,他直接問起了成果公開問題,還問到未來是否有合作研究的可能性。 諾沃提尼是國際湮滅理論組織的頂尖學者之一,在國際上還是很有影響力的。 王浩看到郵件內容以后,輕笑了一下也讀懂了意思。 其實諾沃提尼關心的是合作,而不是什么變異元素研究問題,因為變異元素的研究,和材料學直接相關,在諾沃提尼的領域中,肯定更關注變異元素的制造問題,而要制造變異元素就必須能制造出更強的湮滅力場。 王浩回復了兩句,“諾沃提尼先生,在湮滅力場的研究上,未來一定會有合作機會?!?/br> “至于變異元素的研究……” “你馬上就知道了?!?/br> …… 諾沃提尼確實很快就知道了。 兩天后。 種花家科技部門發布了有關變異元素的信息,一下子就吸引了國際重大關注。 科技部門發布的信息,可以用一句話來形容,“我們決定把提取到的變異鐵元素,分享給國際材料大機構一起研究?!?/br> 后續沒有更多的說明。 一些反應迅速的國際大機構,馬上就聯系了科技部門,也知道了‘分享’的方式,他們需要支付變異元素制造和提取成本。 具體價格—— 一克,一億美元。 第三百七十六章 變異元素代表科技的未來,王浩:這確實值得研究??! 變異鐵材料的制造和提取成本,當然達不到以“億美元/克”為單位來計價的程度,實際的成本計價單位為‘千萬人民幣’。 當然,‘千萬人民幣’為單位的成本,也絕對是非常高昂了。 如此高昂的成本,主要還是因為很多工序需要用到高溫、高壓以及真空的特殊環境,也會耗費很多價值高昂的特殊材料。 實驗室環境,花費本來就非常高,所謂對外‘分享’成果,一則是希望很多機構參與研究,就能有更多公開的研究成果,對于研究是非常有利的。 這一點上來說,分享成果也只是一種說法而已,因為能制造出變異鐵材料才是關鍵,即便其他機構對于變異鐵材料了解的更多,他們也沒有高端的技術去支持制造。 另外,就是想要增加一些研發經費。 研發經費是非常重要的,變異鐵材料的提取成本只是其中之一,更重要的是,反重力性態研究中心耗費的經費實在太多了,每一次實驗耗費都是以百萬、千萬來計算的,而他們下一步的大方向,是需要增加湮滅力場的強度。 國際湮滅理論組織制造一個強湮滅力場設備,花費超過了百億美元,就足以見得反重力場設備、疊加力場設備的成本有多高,其他的耗費也是非常驚人的。 反重力性態研究中心也是類似的,他們要制造更高強度的新設備,也同樣需要非常高昂的經費,僅僅依靠財-政撥款,要長期支持研究很困難。 如果能在其他方面找到一些資金,自然是很好的事情,趁著機會公開售賣變異鐵元素是個不錯的方法,有足夠的經費支持,才能夠支持不斷進行研究。 科技部門發布了分享變異鐵元素的消息以后,頓時引起了國際的廣泛關注。 國際輿論關注的自然不是變異鐵材料的價格,而是關注事情本身,科技部門發布的消息證明,變異鐵材料是真實存在的。 這個消息非常驚人。 之前輿論上有很多質疑的聲音,要么就是認為反重力性態研究中心發布了假消息,要么就是認為實驗出現了錯誤。 總是,就是不相信。 現在科技部門發布的消息,則是確定存在變異鐵元素,還給了其他機構參與研究的機會,頓時就有好多學者站出來,認為一定要參與到變異鐵材料的研究中,同時也認為,變異鐵元素的發現,很可能成為材料學革命的鍥機。 后者是非常重要的。 材料學的發展對于人類科技發展,有著決定性的意義,可以說人類的每一次科技革命,伴隨著都是材料的更新換代。 石器時代到青銅器的發展。 青銅器到鐵器的進步。 從鐵器到鋼材、合金,再到方方面面的高端材料…… 等等。 每一次材料的進步,都會直接影響人類的生活,即便到了科技時代的現代,很多領域的發展都受到了材料的限制。 比如,航天航空領域。 人們總是希望現在的噴氣式飛機能夠飛得更快,那就需要大推力的噴氣發動機,而噴氣發動機能發出大的推力,就必須要提高燃氣渦輪所能承受的溫度。 目前制造渦輪葉片的耐熱合金材料還很難滿足要求。 所有的大型材料機構研究者,都致力于這一重大的材料研究工作。 現代火箭的發展也對于航空材料的要求更高,比如想要提高火箭的速度,減輕飛行器的重量是其主要方法之一,材料的比重輕、強度高,就將會起著非常大的作用。 另外,衛星、火箭的回收也是個問題,衛星、火箭返回過程中,由于地球引力而具有極高的速度,因而與空氣摩擦發生大量的熱,使殼體表面溫度達到近乎五千攝氏度,流星就是這樣被燒毀的。 要解決這一問題,就要求有能耐高溫的材料。 等等。 其他領域也是一樣的。 如果材料學能得到蓬勃發展,就肯定會支持科技出現巨大的突破,近而解決方方面面的問題,科技也會因此得到巨大的進步。 正因為材料技術對于科技的重要性,變異鐵元素的發現才會得到如此的重視。 現在的輿論也徹底變了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