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大學講師到首席院士 第532節
下午預計安排是三個小時,邱會安會講解一個小時,剩下的時間就都是王浩的了。 實際上,邱會安的研究貢獻也集中在第二篇論文內容上,他還是第二篇論文的第二作者,論起貢獻也是很大的。 當然了。 王浩才是研究貢獻最大的,他是三篇論文的通訊作者,也是第一篇、第二篇論文的一作。 從論文作者名字的角度來看,就知道丁志強比邱文貢獻大的多。 這也是事實。 研究最初就源于丁志強的想法,而前沿科學的研究,靈感才是最重要的。 在整個研究的過程中,丁志強也發揮了非常大的作用,尤其是第三篇和黎曼猜想相關的論文,他個人做了不少工作,還順帶提供了很多靈感。 第三篇論文,也是最受關注的,因為牽扯到了黎曼猜想,也是被報告最多的。 實際上,在場的所有學者都知道第二篇論文,《高次質點函數第一問題的證明》,也就是下午的講解才是最關鍵的。 針對黎曼猜想來說,三篇論文都是證明過程,但黎曼猜想也只是‘高次質點函數第一問題的證明’的附帶成果而已。 世紀重大數學難題,成為其他研究的附帶成果,是很難想象的事情。 但是,這就是事實。 …… 中午。 王浩和一群數學家坐在餐廳,包括他自己在內,桌上有個菲爾茲獲獎者,其他還有邱成文、考切爾-比爾卡爾、詹姆斯-梅納斯以及瑪利亞姆-米爾扎哈尼,其他還有弗洛特-阿爾索斯、羅瑟爾-巴頓等幾個人。 他們圍著做了個圓桌。 旁邊有兩個記者全程跟著王浩,到桌上也在不斷的拍攝。 雖然在場都只是學者,但他們每一個都是頂級數學家,接受采訪早就習慣了,自然也不會在乎有記者跟拍。 但哪怕是邱成文、詹姆斯-梅納斯,看著圓桌上的‘陣容’,都感受到了一種震撼。 詹姆斯-梅納斯笑說道,“我還是第一次和這么多菲爾茲得主一起吃飯?!?/br> “我也是?!?/br> “同樣如此……” 其他人紛紛點頭表態。 瑪利亞姆-米爾扎哈尼笑說道,“這算不算數學的圓桌會議?” “數學的圓桌會議,這個詞很有意思?!蹦昙o最大的邱成文笑著說道,“那么,我們是不是要討論一些數學領域的重大問題?” “什么重大問題?” 羅瑟爾-巴頓就和王浩隔著一個座位,他拍了一下身旁的阿邁瑞肯記者,說道,“我們要召開一個數學的圓桌會議,你來提問吧?” “我?提問?” 記者頓時有些發蒙,但他的職業素養不錯,馬上反應過來,開口問向了王浩,“王浩博士,能不能談談高次質點函數?” 王浩笑道,“高次質點函數有很多方向,你指的是?” 邱成文開口笑道,“這有些難為人了吧?” 記者倒是沒有被難住,他來采訪前做了準備,很馬上說道,“現在你已經解決了第一問題,對其他問題怎么看?” 大家都看向了王浩。 在高次質點函數的問題上,王浩毫無疑問是最權威的,其他人也想知道他的看法。 王浩道,“我非常重視第二問題,因為它能夠作為湮滅理論質量點塑造的基礎?!?/br> “至于第三問題,是懷爾斯先生自己提出來的,但仔細想一下,甚至可能更重要?!?/br> “里面或許蘊含著數字最基礎的規律……” 這一句話點出來,桌上的人不由陷入思考,第三問題說的是,‘高次質點函數是否存在非全質數點的整數點’。 如果存在,自然也就沒什么。 如果不存在,就很具有研究價值了,應該或許蘊含著特殊的規律。 有些人,比如,弗洛特-阿爾索斯,聽了以后頓時眼睛一亮,他想到了很多東西,感覺自己找到了新的方向。 既然是圓桌會議,沒有其他人說話,記者就干脆繼續問道,“那么,王浩博士,你在數學領域的下個方向是什么?” “我還沒有下一步計劃?!?/br> 王浩道,“主要是因為,我對純數學的研究并不感興趣?!?/br> “……” “……” 一句話說出來,讓其他人都沉默了。 王浩很坦然的解釋道,“實際上,我感興趣的還是理論物理,湮滅力的研究,現在做高次質點函數的研究,也只是因為,我希望找到一種,能夠作為質量點塑造基礎的數學工具?!?/br> 這句話說出來,其他人頓時理解了,同時眼神也變得很復雜。 他們剛才不太理解王浩所說什么‘不感興趣’,還以為王浩是在驕傲的‘說大話’,但仔細想想就能理解了。 王浩在物理方面的成就,還要比數學領域高,因為他開創了湮滅物理學。 在數學領域上,即便是解決再多的問題,也只是單純解決問題,只能起到基礎數學理論積累的作用。 在物理上,他是創造了一門被國際認可的學科,并且還被眾多的實驗所證實,湮滅力相關的內容,已經成為了物理領域、科技領域最前沿的研究。 當圓桌上的學者都感嘆不已的時候,就聽到王浩長嘆了口氣,滿是感嘆的說道,“沒辦法??!” “愛因斯坦研究廣義相對論,能找到黎曼幾何作為數學工具,他的運氣真的很好?!?/br> “我在研究湮滅理論的基礎質量點問題,結果卻找不到能夠使用的數學工具……” “近幾十年來,數學理論的進展太少,發展速度實在太慢了?!?/br> “所以,我也只能自己去研究工具了……” “唉~~” 一群人頓時用力扯起嘴角,他們極其希望能理解王浩的心情,但是…… 這句所謂的‘實話’聽在耳中,他們都忍不住握緊了拳頭。 真是,太氣人了! 第三百六十二章 這種智慧,難以理解,見證歷史性的時刻! ‘數學圓桌會議’在座的學者們,仔細思考著所謂‘創造工具’的話,心情都變得有些郁悶,但他們沒有辦法反駁。 因為王浩說的是實話。 愛因斯坦所處的時代可以說是數學蓬勃發展的時代,是科學理論蓬勃發展的時代,同時也是科技蓬勃發展的時代。 近幾十年來是信息爆炸的時代,計算機技術的發展改變了世界,被認為是人類的信息革命。 但信息革命,不是理論革命。 計算機技術給人類帶來的改變再多,它也只是一項技術,而不是理論。 近些年,基礎理論的發展速度確實很慢,遠遠趕不上百年前的蓬勃時期。 如果把愛因斯坦和王浩放在一起做對比,愛因斯坦的運氣確實很不錯,在研究廣義相對論的時候,他一直被‘數學工具’所困擾,他希望能有一種特殊的幾何,來作為廣義相對論的載體,從而對其研究內容進行深度解析。 后來他找到了格羅斯曼。 格羅斯曼是愛因斯坦的同學。他建議愛因斯坦研究一下黎曼幾何和張量分析。 當時可不是信息爆炸的現代,五十年前黎曼所創造的黎曼幾何,放在當時幾乎沒有任何名氣可言,就被認為是一項‘假想’的數學研究而已,想找到相關資料都很不容易。 但是在格羅斯曼的幫助下,愛因斯坦馬上拿到了黎曼幾何的內容,隨后以此為基礎完成了廣義相對論的塑造。 由此就可以了解到,對于理論物理學家來說,符合要求的‘數學工具’有多重要了。 如果一項物理理論找不到數學工具支持,想要完成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就像是亞歷山大-格羅滕迪克的思想,他研究發展代數幾何學科,就是制造一個個‘能夠拿來使用的數學工具’,他認為數學的主要方向,就是深度的理論研究,來制造出大量‘數學工具’。 以此,其他學科的研究,就都能找到適合的數學工具。 數學理論研究的意義,就體現在這里。 湮滅物理學是一個全新的研究方向,就和愛因斯坦研究相對論類似,全新的方向自然需要全新的‘數學工具’。 在湮滅物理學最基礎、最核心的質量點塑造問題上,自然就需要找到符合使用的數學工具。 可以說,湮滅物理學是幸運的。 因為研究出湮滅物理學的是王浩,而他本人就是最頂級的數學家,沒有可使用的數學工具,他就干脆自己去研究…… “唉~~~” 其他人都長嘆一口氣,每個人的神情都變得十分復雜。 王浩確實說的是真心話,他對于湮滅物理學更感興趣,研究高次質點函數的直接目的就是以此來構造質量點。 數學成果,都只是附帶的。 如果有可能的話,他巴不得能跳過數學研究階段,直接找到‘適合的工具’去構造質量點。 圓桌會議的氣氛沉默了好一陣。 王浩繼續談起了質量點塑造問題,“我認為,直接相關的研究是高次質量函數的第二個問題?!?/br> “倒不是要證明第二問題,而是質數對節點的研究,可以支持質量點的塑造?!?/br> 他簡單做了解釋以后,也給其他人發言的機會,其他人頓時說了起來。 在座每一位都是國際頂尖的數學家,也都研究過高次質點函數,自然都能夠發表一些個人看法。 其中說的最多的是弗洛特-阿爾索斯,阿爾索斯的研究方向被別人提前完成,讓他感覺非常的郁悶,但他很珍惜和王浩交流的機會,“我一直在研究高次質點函數?!?/br> “如果說塑造質量點,王浩先生,因為牽扯到質數對節點的分布規律,或者某種特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