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大學講師到首席院士 第530節
數學物理學部很快給了確定的消息,報告會在下周四于首都會議中心場館舉辦,具體場館則會根據前來學者人數做調整。 在消息確定下來之后,王浩就找到了丁志強和邱會安,給他們各自分配了一部分‘講解’工作,讓他們好好的梳理一下內容,為報告會做準備。 丁志強和邱會安分別負責一部分內容的講解。 王浩分配了工作以后,還交代說道,“你們就把這次研究過程中,各自負責的部分整理一下,就當做博士論文了?!?/br> 丁志強聽的差點歡呼出聲,臉上興奮的神色溢于言表。 邱會安也跟著笑了下。 兩人一起走出了辦公室,丁志強喜滋滋想著‘終于能畢業’,才發現邱會安的笑有些勉強,他疑惑問道,“你怎么好像不高興?” 邱會安抿抿嘴,感嘆一句,“要畢業了??!” “多好啊……” “麻煩!” “麻煩?為什么?”丁志強滿是疑惑的看過去,完全不能理解。 邱會安道,“畢業了,一切就會不同了。如果我一直讀博,就不用想那些麻煩的事情?!?/br> “什么麻煩?” “工作??!”邱會安解釋道,“現在要畢業了,你不想想工作?在哪里工作?做什么工作……” “你不留校?” 邱會安搖頭道,“不一定,我家山濟,留西海工作,我爸媽怎么辦?他們的年紀還不大,但我爸媽肯定不太愿意……” “也對?!?/br> 丁志強認真點點頭,他仔細琢磨一下,忽然就變得更高興了,“畢業了,要找工作,我也要仔細想想。我家河唐,感覺去首都不錯,津城也不錯,都離家近?!?/br> “你覺得我去水木、首大,津開、南大之類,能直接找個入編的工作嗎?” 邱會安怪異的看了丁志強一眼,道,“全世界有幾個人能在黎曼猜想證明上留名?更別說,你還是第三篇論文的一作?!?/br> “也對哈~~” 丁志強頓時更有信心了。 他都開始想象離開西海,去首大、津開之類的高校,當個副教授、教授掛閑職的美好生活了。 邱會安疑惑的問道,“你不留下?” “當然……我考慮一下?!倍≈緩姵砗罂戳搜?,強忍住心頭的喜悅,臉色重新變得憂愁,“其實我特別想留下來,一輩子跟著王浩老師。離開,真是舍不得??!” “你也知道,我家在河唐,爸媽年紀都大了,西海實在離家太遠了!” “唉~~” 他說著擺出一副‘忠孝不能兩全’的苦悶。 邱會安理解的點頭。 一起跟著王浩讀博的幾個人,海倫不是種花人,不管是西海還是首都,對海倫來說都是一樣的,她之所以來種花,也是因為對王浩的認可。 只不過,海倫的‘認可’有些奇怪,好像她一直都沒有放棄…… 咳咳。 陳蒙檬就是西海人,她家距離西海大學只有兩個路口,留下西海大學擔任王浩的助理,對她來說就是最好的工作。 他們兩個情況不一樣。 邱會安考慮著畢業后的事情,又不由得看向了丁志強。 他知道王浩非常欣賞丁志強。 “如果丁志強離開,王浩老師肯定會很不舍吧?”邱會安想著,“但是,丁志強決定回去……也對,畢竟家在河唐?!?/br> “有時間,還是和王浩老師說說吧,讓他提前有個心理準備……” …… 王浩并沒有為報告會多做準備,對于他來說,一切的證明過程已經了然于胸,只需要到時候上臺講解就可以了。 他一直在和保羅菲爾-瓊斯、海倫以及陳蒙檬,一起討論其質量點塑造的問題。 這才是主要方向。 王浩對于質量點塑造問題,還沒有下一步的明確的方向,他只是說了一下自己的看法,“高次質點函數第二問題?!?/br> “但不是證明,也不需要去證明質數對接點有無限多個?!?/br> “我認為,質數對接點的存在本身,就可以作為質量點塑造的數學基礎,我們需要對質數對接點的代入,不同質數對節點關聯的函數進行研究,并聯系一起物理問題?!?/br> “比如,從光子結構入手,進行塑造?!?/br> 以數學為基礎,聯系確定的物理內容,就是研究的大方向了。 理論物理都是如此。 實際上,質數對接點本身,包括光子結構,都只是微觀物理存在的一種表達形式,而不是說,光子就是由真實數字排列組成。 數學,是物理的解析手段。 “如果是從光子結構入手,研究又會變得極為復雜,也會充滿不確定性?!?/br> 海倫發表了自己的看法,“因為粒子標準模型本身就是不完善的?!?/br> “我們肯定不能從單一的光子入手,還要聯系其他粒子,包括中微子、膠子等等,但現有的研究不一定是真實的?!?/br> “對?!?/br> 王浩朝著海倫豎起大拇指,肯定了她的想法,“所以具體方向,還存在不確定性,我還在思考?!?/br> “如果是從力的角度入手呢?”保羅菲爾-瓊斯思考著說道。 “電磁力?” “也可以是強力?!?/br> “強力……” 幾個人一起思考起來。 強力,確實是個很好的入手點,因為強力對比弱力更明顯,對比電磁力表現形式又直接的多。 另外,強力的存在非常特殊。 比如,強力能夠把夸克組合在一起,宇宙中并不存在單獨的夸克。 為什么呢? 或許可以用質量點構造出的夸克結構,聯系湮滅力的作用進行解析。 …… 王浩等人的思考討論并沒有確定的結果,他們只是做一下初期的研究,說一下彼此的想法,個人再去研究思考。 在其他人看來,或許是找到了方向,但靈感值沒有任何提升,就說明方向的不確定。 臨近報告會,王浩也開始做起了準備。 周二。 王浩和丁志強、邱會安,再包括隨行的陳蒙檬、欒海平等人,一起乘坐專機飛往了首都。 一行人很快到了會議中心。 報告會是數學物理學部組織安排的,最開始是定在五號小廳,后來又改為了二號側廳,主要是因為確定到來的學者太多了。 數學物理學部開放了參會申請,給一些頂級的數學家發了邀請函,也給國際著名的高校、機構發了邀請,但也完全沒有想到,前來的學者人數竟然會超過六百人。 這還是嚴格審核個人申請后的結果。 前來的每一名學者,最低也頂著個‘數學教授’頭銜,六百多名數學教授聚集在一起,場面甚至可比國際數學家大會。 這還僅僅是數學領域的學者,參會的還包括一些官員、機構代表,他們拿著邀請函過來,純粹就是為了‘見證歷史時刻’。 王浩也沒有想到會來這么多人。 前一天會議中心的二號側廳就有很多人過來了,他們是來領取個人身份牌,路上碰到王浩自然要寒暄一番。 結果王浩一路走一路說,花了很長時間才見到了組織負責人沈春明。 沈春明是科學院數學所的主任,負責很多日常事物的工作,他把王浩讓到了邊側房間,里面還好幾個學部老院士。 在寒暄了一番后,沈春明坐下來苦笑說道,“這次真是世紀講座??!” 其他人也跟著說道,“是啊,參會人數過千??!學者就超過六百?!?/br> “真是沒想到,一個數學報告……” “那可是黎曼猜想!” “王浩院士,你就是數學界的明星??!” 王浩禮貌的笑了笑。 其實也是很正常的,黎曼猜想證明的報告,影響力實在太大了,而且多數人都認為,報告會很可能確定證明。 因為,作報告的是王浩。 也因為,過去的一段時間,沒有機構站出來確定證明,但也沒有機構站出來指出問題。 雖然證明過程確實很復雜,但沒有機構站出來指出問題,也就代表他們暫時沒發現問題,沒有確定只是因為沒有完全理解而已。 所以報告會很可能會把證明確定下來,會后黎曼猜想就會變成黎曼定理。 不管怎么說,如此規模宏大的報告會,絕對可以稱作是世紀講座了。 第三百六十一章 數學圓桌會議,王浩:我是被逼無奈,只能自己研究了! 二號側廳。 現場過千人各自坐在位置上,等待著報告會的開始。 兩側還有數十個記者正在不斷的拍攝,他們會對于這次盛大的報告會做報道,有些電視臺甚至會進行直播。